这部电影讲了一位社会心理学家和三个实验

可以说我们都是木偶,但是我认为,我们是具有思考能力和意识的木偶,我们既然意识到自己是受控制,那么或许独立思考能力才是我们走向自由的第一步。

——斯坦利.米格拉姆


电影《实验者》剧照

《实验者》

《实验者》是一部美国2015年上映的电影。影片根据1961年耶鲁大学著名的心理学教授斯坦利·米尔格拉姆进行的实验,即“权力服从实验”改编而来。电影主要讲述了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拉姆的故事,同时也记叙了米尔格拉姆实验的主要内容。《实验者》的怪异之处主要体现在表现手法上,影片中不仅穿插不少旁边与独白,主角米尔格拉姆动不动就抽离场景来一段内心独白,或者向观众透露“我女儿快出生了”、“就快演到我死了”之类的信息。当然人物传记电影本身就很难拍,所以作为一部有着有趣主题的电影,我们还是更多去挖掘其中所蕴含的心理学、社会学乃至人性的东西。

《实验者》海报

实际上在这部电影中一共提到三个社会心理学的实验,它们分别是:米尔格拉姆权力服从电击实验、 阿希的群体压力实验、电梯从众实验,让我们跟随电影的脚步一起去了解这些实验的内容以及它们所揭露的人性故事。

电击实验

米尔格伦实验(Milgram experiment),又称(权力服从研究, Obedience to Authority Study)是一个非常知名的针对社会心理学的科学实验。实验开始于1961年7月,米尔格拉姆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以每小时4.5美元的价格招聘到40名自愿参加者,他们包括教师、工程师,职员、工人和商人,平均年龄在25—50岁之间。实验者告诉被试,将参加一项研究惩罚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的实验,要求两人一组,用抽签的方式决定其中一人当学生,另一人当教师。教师的任务是朗读配关联词,学生的任务是记住这些词,然后教师呈现这些词,让学生在给定的四个词中选择二个正确的答案,如果选错了,教师就通过按电钮给学生以电击作为惩罚。事实上,研究者事先已经安排了每次抽签的结果总是真正的被试作为教师,而作为学生的却是实验者的助手。实验过程中当学生的假被试和当教师的真被试被分别安排在不同的房间。学生的胳膊上绑上电极;被绑在椅子上,以便在记忆词汇发生错误时被教师惩罚。教师与学生之间是通过声讯的方式进行联系的。教师的操作台上每个电键都标明了电击的严重程度,从15V的“轻微”到450V的“致命”。这些电击实际上都是假的,但为了使教师相信整个实验,让其接受一次强度为45V的电击作为体验。

在米尔格伦的第一次实验中,百分之65(40人中的26人)的参与者都达到了最大的450伏特惩罚,尽管他们都表现出不太舒服;每个人都在伏特数到达某种程度时暂停并质疑这项实验,一些人甚至说他们想退回实验的报酬。没有参与者在到达300伏特之前坚持停止。后来米尔格伦自己以及许多全世界的心理学家也做了类似或有所差异的实验,但都得到了类似的结果。

米尔格拉姆服从实验

阿希从众实验

阿希实验是研究从众现象的经典心理学实验,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在40多年前设计实施的。阿希请大学生们自愿做他的被试,告诉他们这个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人的视觉情况的。当某个来参加实验的大学生走进实验室的时候,他发现已经有5个人先坐在那里了,他只能坐在第6个位置上。事实上他不知道,其他5个人是跟阿希串通好了的假被试(即所谓的"托儿")。

阿希要大家做一个非常容易的判断---比较线段的长度。他拿出一张画有一条竖线的卡片,然后让大家比较这条线和另一张卡片上的3条线中的哪一条线等长。判断共进行了18次。事实上这些线条的长短差异很明显,正常人是很容易作出正确判断的。然而,在两次正常判断之后,5个假被试故意异口同声地说出一个错误答案。于是许多真被试开始迷惑了。结果当然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程度的从众倾向,但从总体结果看,平均有37%的人判断是从众的,有75%的人至少做了一次从众的判断。

阿希实验的线段

电梯从众实验

电梯实验旨在研究群体对成员的从众(conformity)压力,对于群体成员个人判断和态度的影响。最初,一个知情的被试A先走进电梯间,并背向电梯门站立。此时,另外两个被试B、C先后进入电梯间,后进入的为知情被试C,他在进入后随即转向,背向电梯门站立。先进来的为不知情的被试A,他在发现情况后感到不安,并开始犹豫是否该背转身。此时,另外一个知情的被试D进入电梯间并背门站立,B在考虑片刻之后逐步向后转身,并最终与其他几位被试保持同步。

同样的实验在进行第二次时,加入了新的元素。电梯间每隔一层都会打开一次,而里面的4个被试都在不断变换方向。实验结果表明,群体行为会对个体造成压力,并迫使个体做出违反自身意愿的事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