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生活》-107【錾磨】

- - -指尖上的山西

021
錾磨
錾磨是我们今天的话题,这也是一种将要消失的传统手工业。錾磨,在晋北叫坎磨,在晋中叫铣磨,各地方言不同,有所区别,但都很形象。
很多人不是很了解这种技艺,我们不妨先描述一下。一个背着褡裢的匠人,迈着不紧不慢的步伐,行走在村里的大街小巷,不时会发出雄厚有力的吆喝声:“砍磨,砍磨嘞…”
其实,錾磨就是把石磨磨浅的沟槽重新錾过,石磨的工作原理是靠上扇和下扇上的沟槽互相摩擦来完成磨碎。时间长了,沟槽磨浅了,就需要请石匠来重新“錾磨”,錾磨匠人会用钢口的铁錾子把石磨的沟槽凿深。这样可以让石磨推起来省力,谷物也容易磨碎。具体原由我们还需从石磨的结构详细叙述。
石磨由上下两块圆形石盘组成,分别称为“上扇”和“下扇”,上下扇皆称“磨扇”,合起来就是一副磨子。上扇圆心处有一磨眼,是往石磨里添加谷物的;下扇的圆心眼立有一根用硬木做的“磨芯”,也叫它是磨脐,插在通洞中;上扇下部边缘十厘米以内凿有低于平面约一厘米的凹陷,叫做磨膛,用以堆放粮食而不使之流出;有的石磨上扇顶部凿有两个拳头大小的圆孔,很对称,极像人的两只眼,叫做磨眼;边缘均匀地凿有三个与侧面相通的圆形石眼,用以维系穿插拉磨木杠的绳套;两块石头的接触面都刻有纹路,那叫做磨齿。
磨齿的形状为辐射型分区斜线型,有四区、六区、八区型,尤其是从西晋至隋唐后,磨齿主流为八区斜线型,偶尔也有十区斜线型。磨齿的宽窄根据所要加工的原料和作用有所区别,比如用于磨面的和磨豆浆的相比较,前者的磨齿会略宽。
也有一副石磨多用的,智慧的乡人可以根据要求而加工粗细不同的面粉或面糊。比如加工玉米面,就在磨眼里插几根筷子或高粱挺杆,插的筷子或挺杆越多,磨出的面粉越细。有时也根据在磨眼里放置粮食的多少来控制面粉的粗细,比如将磨眼填满,那就称作漫眼,漫眼磨出的面粉或面糊,一般很粗。
錾磨匠人,是石匠的一个分支,就是专门錾那些磨平的磨齿。我们寻到的錾磨匠人是静乐县人,现在的石磨少了,他也老了。偶尔还会出去,为一些老油坊、豆腐坊的石磨砍出新的活力。老人叫杨兔为,今年已是73岁高龄,依旧是那副褡裢;褡裢里依旧是一副錾子、一把锤子,便构成了他的全部家当。老人说:“前些年錾石磨很吃香,是一门手艺活,必须学艺才有饭吃,錾磨也需要拜师。说起来,这錾磨匠人供鲁班爷,与木瓦匠还是一个祖师”。
今天錾磨的地点是河西的一个村子,跟随着早起的太阳,我们和老人一起上路。錾磨人来到邻村的小院,在几个人的帮助下,小心地抬起上面的那块磨盘,将两瓣磨盘分开放好,便拿出工具,摆好阵势,调出一个宽窄合适的錾子,小心地支在磨盘上,轻轻抡起小锤,朝着錾子头部敲下,那叮叮当当的声音便开始在山村回响。
“叮……叮……叮……”,“叮当……当……当。”
磨盘上,錾子下,腾起一片石尘,溅起一片片碎石。或儿錾子,或儿斧子,老人熟练而认真地清理着每一条磨齿,神态极其严肃。
这样的专注神情吸引着我的镜头,陌生而熟悉。老人拿起錾子前后的神态变化让我感到陌生,而这种从木讷到神采奕奕的变化又是所有手工艺人的共性,那么熟悉。老人继续錾着,清脆的声音让小院凸显幽静,甚至让旁边拴着的驴都安静凝视。
“石磨一般要选上好的青岗石制作,所以錾磨需要一定技艺力量。早些年十里八乡游走,少则半月,多则几月。褡裢在肩便是一家人的活相。每到一户人家,东家会管饭,吃饱了,錾完了,结算工钱再走下一家。石磨需要一沟一沟地錾,要点是用力均匀,锤子用力过大或过小,錾出的沟槽就会深浅不一,影响石磨使用。錾磨手上功夫最重要,只有錾出来的石磨沟槽宽窄、深浅一致,推起来才能轻快,有用。”
老人抬头点烟,几次深吸后吐出一团乏累,继续说道:“现在人老了,活也少了,电磨代替了石磨。唉,可是面也越吃越没有面味了。”
我急忙问道:“我也知道面不香了,但是和磨法有关系吗?”
“当然有,简单说吧。电磨转的快,温度高,面就要受损。石磨磨面时只有45℃左右,转速慢,温度低,就不会坏了粮食,也不需要加其它东西,能吃出粮食的原味嘞,做出的面自然口感劲道、香浓的很”。
随着一声吆喝,石磨錾完,老人呼喊主人来试磨。主人端来一些黄豆,轰隆隆的声音响起,随着声音大小错落,豆子瞬间磨成了需要的样子。主人满意地笑着,热情地邀请老人去吃饭。
錾磨的话题结束了,走在返回的路上心满意足。又记录了一项即将消失的手艺,不知未来的时间还会遇到多少古老的传说,可以在寻觅中有所期待,其中虽说喜忧参半,但遇到总是温暖。

大山期待您的关注

这将是我坚持行文最大的坚持

(0)

相关推荐

  • 【中州作家】乐悠悠:石磨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856] 石磨 河南南阳      乐悠悠 昨天,我去超市买面. 超市货柜上,面粉的种类很多,让人眼花缭乱.什么标准粉.上白粉.原味粉.麦芯粉.富强粉.超强粉.雪花粉 ...

  • 老人院里的老石器 ||周长荣

    作者:周长荣 手记:写了一篇叫做"碓"散文贴在"淮水安澜"的文学版块上,一位文心月的先生发了一通感慨:"一直有个想法,如果现在将这些农耕时代的工具重新 ...

  • 【盘点老行业之六十七】锻磨匠

    锻磨匠又称凿磨匠,是从石匠中分出来的一类专业匠人.过去将粮食磨成粉,都是用石磨来磨的,石磨用久了沟平齿钝,就要锻凿一下石磨的沟槽,这种石匠称为"锻磨匠". 石磨分为上下两扇,分别用 ...

  • 这里的石磨会唱歌

    用石磨做的挡墙 听说南宁的老木棉·匠园收藏有上万只石磨,那些石磨立马轰隆隆在我脑子里转起来.   我小时候住的两进老屋就有一只石磨,像四五个人吃饭的圆桌那么大.村里一些人家里也有石磨,大的大如簸箕,小 ...

  • 小小说||一盘石磨

    一盘石磨   石  鹏|| 江苏 山村在蝉鸣声中醒来,炊烟袅袅,各家庭院里的石磨,随着"踢踏"的脚步声不紧不慢地旋转起来.农家一日三餐,干的稀的,都经过石磨,把粮食或磨碎过箩成粉状 ...

  • (袁玉梅)过去家家必备的石磨,将成为遥远的童话

    叙永文化精彩,尽在永宁古韵.敬请点击永宁古韵关注 石磨留给我的记忆 冷玉(袁玉梅) 在父母走后的一天下午,突然很想到老房子那里走走,于是驱车前往. 老房子闲置很久了.里面空空荡荡,冷冷清清,只有几只小 ...

  • 【灵璧记忆】乡村记忆——石磨

     乡村记忆--石磨 文/游传化 我最近跑了几个村子,发现好几处农家门口和道旁躺着废弃的磨盘,心里颇有感触,随口拈出一首小诗: 两片石头岁月磨,细碾生活蹉跎多. 推拉千载民间史,而今道旁受冷落.     ...

  • 石磨磨粉机是什么样的加工原理

    石磨磨粉机是什么样的加工原理?石磨磨面机脱胎于传统石磨,在原来的方式上做了一些改进,生产效率更高了一些,但是加工原理和传统方式上还是有一点相似的.比如主要加工部位的石磨,都是利用上下磨盘顶摩擦破碎小麦 ...

  • 《行摄生活》-147【打铁】

    - - -指尖上的山西 056 打铁 寻找铁匠的路很是曲折,几百公里巡回都是失望而归.铁匠铺有,但全部改良为器械辅助人工,再也听不到那富有节奏感的叮叮当当声. 车行保德县,推杯换盏之余又出遗憾之语,当 ...

  • 《行摄生活》-148【面沙子】

    - - -指尖上的山西 057 面沙子 寻找山西手工业的路延续到岚县,当地朋友热情推荐了面沙子,言语之间有几分自豪,又有几分神秘. 牛怀珠是作坊的主人,也是面沙子传统手艺的传承人.老人个子不高,但腰板 ...

  • 《行摄生活》-149【堆绫】

    - - -指尖上的山西 058 堆 绫 走进交城县堆绫艺术制作有限公司的展示大厅,我顿时感觉目不暇接,被作品的精美绝伦惊讶到目瞪口呆.这里是堆绫的世界,更是惟妙惟肖,活灵活现的艺术殿堂. 解爱英是这里 ...

  • 《行摄生活》-146【向阳而生---记左权盲宣队】

    向阳而生 谁说是桃花红来,谁说是杏花白, 瞎瞎地活了这辈辈,我可没看出来. 山路路你就开花,漫天天你就长, 太阳开花是甚模样,这辈子难思量. 与盲哥们相识是在2007年秋,去寻找他们的路上秋风瑟瑟,车 ...

  • 《行摄生活》-150【芝麻饼】

    - - -指尖上的山西 059 芝麻饼 走在柳林县的大街小巷,总是可以闻到一种混合着面香与芝麻香的特殊香气,随风入鼻,吸引着味蕾. 寻香而去,一处僻静的小巷深处,传来一阵节奏鲜明的敲击声,叮当,叮-叮 ...

  • 《行摄生活》-145【向阳而生】19

    向阳而生 谁说是桃花红来,谁说是杏花白, 瞎瞎地活了这辈辈,我可没看出来. 山路路你就开花,漫天天你就长, 太阳开花是甚模样,这辈子难思量. 与盲哥们相识是在2007年秋,去寻找他们的路上秋风瑟瑟,车 ...

  • 《行摄生活》-144【老陈醋酿造】

    - - -指尖上的山西 055 编席 有一种感知叫味觉,有一种生活,叫味道.我们生存的空间中有许多味道,酸甜苦辣在岁月的时空中飘香,在绵绵的回忆中拉长,在分分秒秒中浸润.每一个人都会有刻骨铭心的味觉记 ...

  • 《行摄生活》-144【自如桃源—应县白马石游记】

    <自如桃源>--涂向东书 摄影--涂向东 旅途 光阴流逝着,像丝丝风语,如片片云絮,复制着岁月的山高水长.时光的脚步,总是匆匆而有序地向着无限延伸.行走是一种生活方式,任时光来去,从容面对 ...

  • 《行摄生活》-143【芦苇画】

    - - -指尖上的山西 054 芦苇画 依然是青塘村,依然是芦苇,芦苇画是我们今天所要探知的技艺.如果说编席是芦苇生命的延续,那么芦苇画就是芦苇生命的升华. 拾阶而上一处小院,窑洞内外的芦苇画扑面而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