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的自然笔记》-90《小须凤头雨燕》
小须凤头雨燕是一种小型的鸟类,体长为21—25厘米.为严格意义上的定栖性种类,终年生活在营巢领域内。
他们的特点是繁殖期长达3—6月,巢极为细小而精巧,直径一般仅有2.5—5厘米,形状为杯状或袋状。主要由碎树皮、细小羽毛和涎液等胶结而成,结构甚为紧密和结实,并牢牢地固定在树枝上。巢的外表和树枝颜色甚为相似,从下面看好像树枝上突出的小包。他们每窝仅产1枚卵,大量证据表明,在早春或初夏有一次繁殖高峰。
他们是双亲合作筑巢。为安全起见,亲鸟会用唾液将卵与巢粘固起来。由于巢通常筑于树荫层边缘只有笔杆粗的光秃秃的细枝上,因此亲鸟可以从各个方向飞到营巢的栖木上。而选择这样纤细的栖木可以使他们在夜行性掠食者(如蛇)爬上枝头时及时得到预警信号。巢非常不起眼,以致凤头雨燕在孵卵时看起来似乎只是栖在树枝上。事实上,由于巢小,它们栖于枝头时常常将巢置于两腿之间。
不知何因,有关这种鸟习性很难找到详细的描述资料。但其繁殖资料却很全,也许是这种鸟的繁殖行为更为吸引大家的缘故吧。这是一种繁殖期很长,幼鸟晚成的典型性鸟。据马来的朋友描述,他们可以在三个月内都能拍到图中的画面,唯一不同的是幼鸟的大小不同而已。
当我见到这个鸟巢时,并没有太大的惊奇。当得知这种行为要3个月的周期时,心中有所震撼。一枝光光的树枝,一个娇弱的生命要在这里生长三个月之久,其中要经历多少危险与艰难可想而知。骄阳似火的炙烤,暴风骤雨的肆虐,夜间毒蛇的侵扰,白日天敌的飞袭。而这一切的危险都将这幼小的生命置于极度危险的境地,如果说命悬一线在这里实在是极为贴切,唯一可以依赖的那就是父母的呵护。
因为鸟巢处于路边的一处山坡,我们登高之后,机位与鸟巢只有6米左右的距离。在我们拍摄的半个小时的时间内,画面中的雌鸟几乎一直警惕的望着我们而不去觅食,将幼鸟紧紧护在自己的腹部,只有耐不住小鸟饥饿的哀叫时匆忙离去一次。而雄鸟由于我们的缘故也紧张的站在不远的另一颗树上不肯归巢。不知是雄鸟胆小还是雌鸟护子心切而顾不及危险,这一切都让我们不忍再站在那里。
就在我们离去的时候,天空飘下雨丝。也许上天也在呵护着他们的安宁,用自己的方式来驱离我们的打扰吧。母爱,再一次感动着一切。
坐在离去的车上,望着车窗外倾盆而下的大雨,脑海中一直闪现着相机中的画面。其实,我真的不想离去,想记录下大雨中他们的不易。
当我提出这个想法想再去拍摄时,同行的马来朋友淡淡的笑着说道:“你刚才不是已经拍了一张有雨丝的吗?这样足矣,我们回去他们可能又要紧张了。”听到这里,我也释然的笑了,是啊,面对这样不易,我又怎忍心再去打扰。心中已经有了,足矣。
马来的雨来去及时,不觉车窗外又是晴朗起来,这一切仿佛验证了离去时的想法。愿上天呵护她们的温馨吧,愿那娇弱的生命可以平安长大,早日展翅搏击。
云顶的一天结束了,看着相机中这三种鸟的倩影。感觉沉甸甸的,是的,虽然只有三种,但却不失精彩。昨夜的担心早已消失殆尽,看来赌城的霓虹灯至少到现在还没有驱离这里的精灵吧。这一切但愿可以永久和谐。
我的两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