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的自然笔记》-132

02

婺源的鸟

鸳鸯

江南多灵秀,三月下江南,只为那一声枝头的鸣叫。

鸳鸯在景德镇不远处的鸳鸯湖中游荡,依旧是成双成对。那里的水因为周边有高大的柳树,映射出了绿色。鸳鸯的游荡会激起阵阵的涟漪,成圆形慢慢扩散。家乡的河谷也常见到鸳鸯,但不是这个季节。晚些时候他们就会飞去北方,在那里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求偶与繁殖。

鸳鸯单从鸟名说起就有着不一样的含义,鸳指雄鸟,鸯指雌鸟,故鸳鸯属合成词。从羽色上来看,雌雄异色,对比强烈。雄鸟嘴红色,羽色鲜艳而华丽,头具艳丽的冠羽,翅上有一对栗黄色扇状直立羽,像帆一样立于后背,非常奇特和醒目。雌鸟嘴黑色,脚橙黄色,头和整个上体灰褐色,给人以朴实贤惠之感。4月初回到河谷时并不立刻营巢,而是成群活动在林外河流与水塘中。随着天气逐渐变暖,鸳鸯才逐渐分散和成对进入营巢地。4月下旬开始出现交配行为,一直持续到5月中旬。交配活动开始前雌雄双双游泳于水中,雄鸭频频向雌鸭曲颈点头,浸嘴于水中,同时竖直头部艳丽的冠羽,然后伸直颈部,头不时地左右摆动,随后雌雄并肩徐徐游泳于水面,并不时将嘴浸入水中,游过一段时间后,雌鸭疾速向前,雄鸭紧跟其后,同时不断地翘起尾部,紧接着跃伏于雌鸭背上,用嘴衔着雌鸭的头羽进行交尾。

我们的古人因其见到的鸳鸯都是出双入对的。在水面上相亲相爱,悠闲自得,风韵迷人。它们时而跃入水中,引颈击水,追逐嘻戏,时而又爬上岸来,抖落身上的水珠,用桔红色的嘴精心地梳理着华丽的羽毛。所以从名字开始便把他们作为了爱情的化身。比喻男女之间的爱情喻意经常出现在古代神话传说和文学作品中。

从《诗·小雅·鸳鸯》:“鸳鸯于飞,毕之罗之。”开始到唐代诗人卢照邻《长安古意》诗,诗中有“愿做鸳鸯不羡仙”一句,赞美了美好的爱情,以后一些文人竞相仿效。崔豹的《古今注》中说:“鸳鸯、水鸟、凫类,雌雄未尝相离,人得其一,则一者相思死,故谓之匹鸟。”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也说它“终日并游,有宛在水中央之意也。也有人认为“鸳鸯”二字实为“阴阳”二字谐音转化而来,取此鸟“止则相偶,飞则相双”的习性。自古以来,在“鸳侣”“鸳衾”、“鸳鸯枕”、“鸳鸯剑”等词语中,都含有男女情爱的意思。唐朝李白有:“七十紫鸳鸯,双双戏亭幽”,杜甫有“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崔珏还因一首《和友人鸳鸯之诗》:“翠鬣红毛舞夕晖,水禽情似此禽稀。暂分烟岛犹回首,只渡寒塘亦并飞。映雾尽迷珠殿瓦,逐梭齐上玉人机。采莲无限蓝桡女,笑指中流羡尔归。”而名声大振,被称为崔鸳鸯。

其实我们科学观察到的真实情况并非如此,鸳鸯的雄鸟在繁殖期会与若干只雌鸟交配。交配之后便悄然离去。把培育幼鸟的繁重留给了雌鸟。千古传诵生死相恋的故事都是人类根据鸳鸯的表面现象迎合自己的情感需求而创造的一场误会。

我在据此1500公里的北方,目睹了她的育雏。鸳鸯的雌鸟会把巢建于紧靠水边老龄树的天然树洞中,她是一位任劳任怨的合格妈妈,恋巢甚为强烈,在孵卵期间除偶尔几次必须的外出觅食外,一般不离巢,特别是在孵卵的最后1-2天几乎根本不离巢。雌鸟还会从自己身上拔下绒羽来为幼鸟营造舒适的温床。直到雏鸟出巢。

雏鸟的出巢是非常温馨的,刚刚出壳的第二天妈妈便开始站在洞口鼓励孩子们勇敢的跳下。因为他们的巢离地面多有8-10米的高度,而雏鸟又无法借助翅膀的力量。多少总是有些胆怯,这时的妈妈先在洞中‘嗤啊,嗤啊’地鸣叫,鸣声急而细,一直持续1小时之久,期间会一次又一次的耐心演示,然后站在树下发出鼓励的低吟。等候着雏鸟迈出人生的第一次跳跃。洞中的雏鸟亦跟着 ‘叽叽’地鸣叫,并利用锐利的爪慢慢爬到洞口。就这样,那些雏鸟在妈妈的鼓励甚至是食物的诱惑下,勇敢的从高高的树洞中跳下来,他们会尽可能的跳入水中,有时也会跳入树下的落叶中。我观察到的他们跳下的地方有着厚厚的树叶。但我没有看到是否是妈妈提前准备的,雏鸟从空中翻滚着落在树叶上,会被树叶又弹回到空中,那毛绒绒的小球就这样不断的弹起落下,落下弹起。直到12只全部安全落地,妈妈才会挪动着疲惫的身躯带着孩子们进到河里。

无论鸳鸯有着怎样的误会,但是他们的美丽是不容置疑。至少他们在一起时的恩爱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与愿景。自然造物总有其最合理的安排,我们不必唏嘘失落,且欣赏就好。

感谢您抽出 

 

·

 

来阅读此文

大山也期待您的关注

这将是我坚持行文最大的坚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