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的自然笔记》-357【震旦雅雀】
一处芦苇荡有鸟儿歌唱,那一定是幸福的陪伴。
清晨的芦苇荡,雾气朦胧之中弥漫着醉人的草木芬芳。沿着土坎向纵深前行,不时有探头探脑的芦苇拂过脸颊,留下几滴露珠在面庞诗意流淌,不为思念,只为寻觅。
那阵短促的“唧唧”声一直在前方,或隐或现,偶尔还有啄嗑芦苇杆发出的清晰声音伴随着芦苇摇动在耳边或眼前,但急匆匆赶去,却发现只有余音缭绕没有鸟的身影。
随着时间的推移,寻觅的脚步越来越缓慢无力。望着一望无际的青纱帐,我有些失望地站立原地。太阳的南移让视线变的开阔,不时有鸟儿在芦苇间飞起,虽然只是瞬间闪过,足以鼓起再次寻觅的力量。
我改变了寻觅的方法,找到一处高台,那里恰好是芦苇荡中的十字路口,前后左右可以顾及到四周较为开阔的环境。静静地等待,那鸟鸣伴随着芦苇的摇动慢慢靠近。
震旦鸦雀,是中国特有的珍稀鸟种,名字非常中国化。古印度称华夏大地为“震旦”,这种鸟的第一个标本采集发现是在中国,所以定名为震旦鸦雀。
实际上,震旦鸦雀真正为世人所知不到150年,之前他们在中国东部沿海的芦苇丛里“默默无闻”,甚至连土名都没有。直到1872年,法国传教士、著名博物学家阿芒·戴维根据采自江苏(包括今天的江苏省和上海市)一个湖边芦苇丛的标本,对该鸟进行了科学命名。
我几乎天不亮来到芦苇荡,近3个小时涉水寻觅是为了一睹他的真容。等候终于有了结果,他们几乎是瞬间便蜂拥而来。先是急促而连贯的叫声,接着是灵动的身影攀援在芦苇间,他们无疑是早已知道我的到来,左右飘忽着、躲避着,但我的静止不动反而让他们有所放松,怯怯地靠近,躲在芦苇间不断窥视着我的来意。我依然静止,少许功夫,他们便开始在我周围欢唱,从开始的怯懦到无所顾忌的振翅高歌。
镜头微微调整,我便清晰看到了他们的靓丽。首先是黄色的嘴带很大的嘴钩,黑色眉纹粗大醒目,额、头顶及颈背灰色。黄褐色的上衣饰有黑色纵纹,中央尾羽长长地飘然于身后,风过摇曳,犹如长长的裙裾。
他们整个上午都在我的视线中活动,一旦我的动作幅度太大,他们便会集体消失。这样的群体行动得益于站在较高芦苇上的哨兵行为,他们发出的警戒鸣叫便是群体行动的统一号令。这样的行为也让我明白了一开始总闻其声,不见其踪的原因。
他总是喜欢攀附在芦苇杆上,吃苇杆里和芦苇表面的虫子,形态像极了芦苇上的“啄木鸟”。他们常常用粉黄色的脚爪牢牢地钩住芦苇杆,就像一名手拿钢枪的小战士站在枝头张望,发现虫子,便会像啄木鸟一样用坚硬的嘴啄击芦苇杆,发出清脆的响声,把藏在芦苇皮里的虫子揪出来吃掉。
他还会在苇秆之间跳来跳去,有时会不小心站到苇杆的最上端,细细的苇杆承受不了他的体重,他便会从压倒的苇杆上再次跳起,跃到别的苇杆上觅食,姿态轻盈调皮。
他们不愿意过度飞行,即便是我的行为引起了不安,也是从左边飞到右边,更多的时候是依赖芦苇掩护自己,这样的行为也正如资料上所述:“他们是芦苇荡的精灵,必须依赖芦苇丛而生存。”
日过正午,他们隐匿到芦苇深处,我满足离去。回望芦苇深深,宛若碧波荡漾,深深感激着这处青纱帐的庇护。震旦鸦雀正是有了这处安宁之所,才能自由欢唱。
《褐马鸡和他的邻居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采用全彩印刷。
书分八个章节,介绍了山西范围内不同生境下一百余种鸟类。描述了鸟儿与鸟儿,鸟类与人类之间的故事,描述了大自然之美丽与脆弱。
目前书已在各大新华书店、当当网、亚马逊网、读书网等全渠道销售。
相关链接:
感谢您抽出
·
来阅读此文
大山也期待您的关注
这将是我坚持行文最大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