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推手实验,最好的对手是“明师”,其次便是“良朋”!
洪均生:因此就个人从实践中的知识写出臆解,以告学者。但从陈式理法作为论据,或者有人认为我有偏见。其实王论写在杨式创行之前,因而我则认为王论应同陈论,以陈式理法解释王论,正如以钥开锁,恰恰吻合。是否有当,愿识者鉴之。
【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续)
陈鑫先生讲三节最细。他说:以一臂而言,肩为根节,肘为中节, 手为稍节。以一手而言,则腕为根节,掌为中节,指为稍节。细分析到一指也有根、中、稍的区别。所以三节之中还有三节。总的讲来都是浑然一体。他的著作中又常讲到何手为主何手为宾。起初我也不懂。近些年来我从和同志们试验中才逐渐认识到整个躯干、肢节处处有虚实配合变化,同样处处不许双重。我们试验的拳式经常是抱头推山的第五、六动作。第五动作的右肘走顺缠反旋,作用是锁住对方卡在我右臂弯的左手腕部,同时进右步于其裆内贴其右腿里侧,再以双手按其胸部。在我方来讲第五动作是右肘为主。当对方左转进了右步,双掌按胸之际,只要随来势身略下塌左转,用左手中指走顺缠向他的右前下斜角拨转他的右臂弯内侧,即可轻松地使来劲落空。从这个小动作,可以分析出何处为主。如果左右手一齐用力反而不生效果。但如中指拨时余指齐动,甚至肘部也动,也等于犯了双重之病。但是,虽然这时的效果重在左手中指,它和身体的旋转方向,裆劲塌的如何,都须配合恰当。特别是眼法必须注视对方。此式眼的方向与身的旋转方向是相反的。如果随身之左转而眼光左移,便为丢劲而功败垂成。
因此,我进一步认识双重问题。虽然首先从手足上下配合来研究,仍离不开上下相随的原则。眼法和尾骨长强穴的方向正确于否,更是关键之关键。如从内劲的力学关系来讲,又是从重心的能否随遇平衡而决定其胜负的。
按拳论:“立如平准”、“腰如车轴”的比喻是完全合乎杠杆原理 的。古人虽然还不可能懂得杠杆原理,他们提出太极拳的规律,却是符合这个原理的。因为平准的立柱,车轮的横轴都是支点。支点是不能移动的。我早年学吴式拳,进退步时重心并不前后左右移动。陈式更是如此。不知从何时、何人变为重心移动。甚至《陈式太极拳》竞写为“重心全部移于某腿”。从此有些人遂以为这才是虚实分明,不知虚实分明一语,不但违反哲学道理,而且不合现实;对立统一的东西,哪能硬行把它分割而孤立起来。对其他套路由于我没学过,没有发言权。惟对陈式动作,我则坚持重心随遇平衡的原则。在教学时, 必谆谆解说、严格要求。
能知道上面讲的一些问题,是否便能懂劲了呢?我认为,这是懂劲的一种知识,真正懂劲在于科学试验的反复实践。
学拳的科学试验方法。推手当然是其中之一。但是我认为这样还不够全面,而且试验的对手和机会也是较难选择和遇到的。最好的对手首先是明师。不过学者不可能每天纠缠着老师不放。其次便是良朋。同学中的良朋还比较多些,却不可能都有一定的时间来共同研究。而且同学之间,往往互相尊重以保友谊,难以尽量发挥所学的心得。最好的试验对手应当是学有成绩的学生。我们先从“着”法入手,一面讲解每式第一动作是什么着法,应当怎么作好形式方面的配合。同时试验缠法怎么运用,体验缠丝劲的变化和效果。天长日久,不但学的人因学而明,教的人也由教而熟。教学相长,在不知不觉中便可循序渐进。我对陈式太极拳的知识,就是根据陈师教导的规律,又以学生为师、从科学试验中点滴积累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