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中医部分理论基础辨析
关键词:中医;科学;实践
中医的历史有数千年,中医治疗的理论基础是在不断实践中建立起来的。中医发展至今,不断吸收了其它地区,其它民族传统医药文化的精华,可谓包容并蓄,博大精深。由于受到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中医理论有科学之处,也有糟粕……
一、中医不科学、不合理之处
1.疾病检查手段原始,不能追根纠底
望、闻、问、切——中医的主要诊病方法,只能从病人的外在表现上分析病情,没有科学的化验、检测方式、方法,就不能从根本上得出病因,因此也就不能针对性强地治疗。
2.某些脏器、组织的功能属于臆想
中医由于检测设备的落后,不能得到准确的人体组织器官的功能、作用。许多器官的作用往往是猜测。如心主神,有思考的作用。肾藏精,生命之源。“精、气、神”之气,是体内气的运行——不了解心脏的“压力泵”作用,不知道“渗透压”,体内内部循环归因不当……
3.病因,疾病种类划分归类不科学
由于检测设备,检测方法的局限,对疾病只能按照外在表现进行大概分类,笼统且不科学。如湿症,热症,风寒,等等。如不通则痛,实际情况是,压迫神经,甚至神经损伤就会痛——神经完全坏死就感觉不疼到了。
4.一些诊治原理的相关性不科学——相互之间不相关,由此及彼牵强附会
中医用外在的“物”(包括一些哲学名词),如阴阳、五行等强行与人体器官功能,与疾病挂钩。有些理论类似于“逻辑推理”存在“推不出”,或者一错皆错的情况。如,肾主骨,骨生髓……牙齿脱落是肾气不足。经络中的手少阴心经于手太阳小肠经在心与小肠之间相互络属,得出小肠与心相表里……
5.中药药剂分类不科学
根据植物的味道、外形,生长环境对药物归类等都不科学。许多药理理论局于感官——如,用颜色,用外形进行分类。肾在五行为水,豌豆形似肾,补肾,某类药物生长在阴暗处,即属阴性药,等等。
二、中医诊疗包含的科学成分
1.望闻问切是简单可行的诊病手段
在没有足够的检测设备、仪器的情况下,可以从表象比较全面地观察患者,较好地了解病情病况,并对患者的整体身体状况有所了解。
2.身体内部状况与外部表现相关
中医的诊疗依据是望闻问切,不同疾病,不同器官、组织受损的外在表现具有某些规律性。用五脏六腑与五官、气色外现的相关性,疾病与器官组织损伤的关联性,通过人的外在表现来判断内部器官、组织的损伤情况有一定科学性。
3.人体健康与环境相关
五行,所谓的水木金火土等理论,有外界环境,外界物质的含义,是古代中医对人体健康与外界物质因素相关性进行的“探索”,中医重视外界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建立了一个环境与人体相关性的原始理论。
4.人体是一个整体的医疗理论
虽然是局部患病,但是人体整体性很强,局部疾病对其它部分的影响不能忽略、忽视。虽然许多疾病一般是某个器官、组织受损,但其往往会牵扯到其它组织、器官的功能的正常发挥,甚至可能影响其它组织、器官的健康。中医根据不同的人,不同的体况,分别医治,不同的人同病不同方。
5.中医讲究动态变化,随病情的转变,调整
中医的理论考虑到人体整体情况的改变,用药也会随着改变,类似于西医患病人群不同,疾病轻重不同,用药剂量,治疗方法等也不同诊治原则。
6.中医发展是提出问题,辩证救治,排除,补充,经验积累的过程
中医历史悠久,在古代意义重大,对中国人的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患病后有个药方,不断调整,使病情逐步好转,从统计学角度而言,是择优去劣的过程——是科学方法,当然由于古代统计学处在比较初级的状况,中医良方的出现缓慢而低效。对一些疾病的规律性也有记载,如经过长久时间观察,有感冒的七日节律,就是感冒往往以七天为一个周期——据说符合感冒病毒的生理周期。
7.中医一些经验性的说法、论点对健康的作用很大
中医有治疗效果。疾病禁忌,疾病预防等,如,物极必反——极端对身体的影响,久坐伤筋,等等,强调一些特殊的情况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这些经验性的说法往往对保护人体健康有极大帮助。
三、中西医“合并”
古代中医力图在人与外界环境,人体内与外在表现,人体内部器官组织之间建立相关联性,并以此进行系统性地诊治。但是由于古代技术、理论发展水平,以及其它相关科学(如统计学)都不成熟,使得古中医理论存在许多臆测之处,中医大夫诊疗用药可能会主观武断,随意性大。
随着近现代西医的发展,建立在化学药剂和科学诊查为基础的西医逐步成为医疗的主流,但是在一定阶段,由于科技水平的局限性,一些病理仍难以查清,科学仪器的检测能力也有限,西医的治疗也往往是在疾病确诊以后才能进行治疗,“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没有检查到位,有可能延误治疗。除了中医一些较有效的治病方子,现阶段,某些西医治疗有难度的疑难杂症还是需要用传统的中医理论治疗的。中医强调食疗,很重视药物的毒副作用(未进行辩证分析,知道现在我对中医还是缺乏系统全面的了解),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患者身体的康复仍有积极意义。
另外,随着医疗、医药设备的不断升级,中药材的有效成分,也在不断“提纯”,逐步西药化,随着血液检测,基因诊病,大型核磁共振等先进检测仪器的出现以及检查水平的不断提高,终究有一天,通过医疗“常规检查”就可以诊断人体所患的所有疾病。或许,那可以看作是中医被西医彻底取代了!
2013年遇到位“老中医”讲脉络,传统中医的脉络,主观推测应该是“神经网络”,就对中医的一点儿浅薄之见写了写。
人体就是一个复杂的生化集团,内部有各种化学反应,适宜的温度、湿度、酸碱度、催化剂(各种酶)…从外部物质的摄入中选择化学反应原材料,达到整体的正常有序运作…中医中药,数千年积累的物理的、生物的,以及特殊物质对身体疾病治疗的方法和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