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啥?困扰了当代青年无数个中午和晚上的问题,老祖宗早就解决了 | 夕霞夜话——汉字的童年(6)吃啥?
中医学苑
xyzych1988
本文为学苑出版社作者系列文章,欲知详情,点击文末左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我们汉民族,为人类做出的最大的贡献,就是发明了文字——汉字。思想的传播,各种经验的总结和历史的教训,都离不开文字。汉字本身有思想,这是汉字与其他文字最大的区别。我们汉民族常常羡慕其他民族有民族特色,如民族服装,民族小调等,常常黯然叹息,好像汉民族没有有特色的东西,从而没有了自信心。其实,我们汉民族有着最有特色的宝贝——汉字。在浓浓的民族伟大复兴的情节里,在殷殷的寻求国学的氛围里,回过头来,看看我们汉字的童年,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童年是人生最快乐的一个阶段,长大了,成熟了,重温儿童的长成,更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更何况,有的人,都忘了自己的童年,甚至并不知道自己的童年,所以,快乐就少多了。
本人不是专门搞文字研究的,本着对汉字的喜爱,以己之心,度着先人造字时的场景及心态,写出自己对汉字的理解,与热爱汉字的同仁共享,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吃啥?
汉字的童年(6)
吃啥?
人这种动物最先站起来,用两只脚走路之后,就算是与其他动物有了根本的区别了!就是学者们说的“人猿揖别”,就是说,人从此站起来!跟猴子告别了,成为了人!但是,在填饱肚子这个问题上,基本上还与动物们没有啥区别。
我们的先人也吃生肉,喝冷水,饿极了,逮啥吃啥,不像有些动物专门吃草,有些动物专门吃肉,有的动物专门喝水。人可不一样,不仅吃草,也吃肉,饿急了,还吃人。我国史书上记载着很多人吃人的事件,“大饥,人相食”,只此五字,实在是不忍描述。还有一句就是“易子而食”,就是不忍心吃自己的孩子,就跟别人交换孩子来吃,这样就心安理得地吃别人家的孩子了。在“五胡乱华”时期,我们的先人,以自己所处的地理位置为中心,把离我们远的地方,叫“四夷”,如“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有蔑视的意思,认为他们不知“礼”,我们从古至今,一直自称为“礼仪之邦”,至于什么是“礼”,太复杂,等以后再说。这些“四夷”之人,经常来侵扰我们,是我们先人的主要敌人。其中“西戎”的一支叫“羝”的,差点把我们的先人给打光吃光了,他们把抓到的我们的先人,像动物一样养着,跟着他们的部队行进,休息时,就把人拿来杀掉,当作部队的给养,他们把这种人叫“两脚羊”!现在,我们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就开始浪费粮食,真是不应该!难到忘了饿肚子的时候了吗?
人类学家管我们人类叫“杂食动物”。古人管古古人的这种与动物们抢吃生肉抢喝凉水的生存方式叫做“茹毛饮血”。“饮血”是喝血吗?当然不是,就是动物也不是靠喝血活着的,“血”,在造字之初不是现在“血”的意思,等有机会讲“血”的时候,再谈“血”究竟是什么意思。
他们与动物们一起厮杀,谁力气大,谁就把弱的咬死,然后剥皮吃肉,谁就能够活下来。看动物世界,这就是常挂在现代人嘴上的所谓的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我们的先人就是在这种弱肉强食的生存环境中,顽强地生存下来!不过,那时人的寿命很短,据人类学家统计,那时人的平均寿命只有二十几岁,孩子生下来,在那种恶劣的生存环境下,活下来,很难。所以,部落要兴旺发达,人是最珍贵的,人都是女人生的,所以,人们更加珍惜女人。各部落之间的抢夺,主要是抢财物和女人!后演变为抢婚!文明程度高一些后,变成聘婚,其实就是把别人家的女人整到自己家来,现在的婚姻不是也一样嘛,自己家养大的姑娘,怎么就变成了别人家的人了,替别人家生儿育女去了,这样,娘家好不伤心啊,所以,一般情况下,女儿出嫁,娘家妈会哭得很伤心,据说,湖北等地还有哭嫁的习俗呢。又扯远了,婚姻的事以后再说,现在言归正传。
可是,动物不是每天都能打得到的,运气好的话,打得到就有东西吃,运气不好的话,就得饿肚子;如果老天爷有眼,一天能打好几只野羊呢!刚刚学着站起来的先人,跟动物们的习惯一样,“饱则弃其余”,就是说,我们的先人跟动物们一样,吃饱了,就把多余的扔掉!可是,不能保证第二天再能打到猎物啊,动物都是铁,饭都是钢,一顿不吃都饿得慌!于是一些聪明的先人就想出来一些办法,先吃打死的猎物,把吃不完的猎物储存起来,怎么储存呢?冬天还好说,冻起来,可是热天,猎物放几天就臭了,怎么办?我们聪明的先人就发明了“腌、熏、酱、风干”等保存食物的办法,等到没有食物的时候再拿出来吃,这就是酿造业的萌芽。还有些抓的活的猎物,就养起来,等到没有食物的时候,再杀来吃,这就蓄牧业的萌芽。就这样,人这种动物,自己创造了延长生命的办法,使得人类站在了生物链的顶端,成为万物的主宰。
俗话说,马老实有人骑,羊善有人欺,牛憨出大力啊!先人们就把那些老实的、善良的、胆小的、没脾气的、好说话的、比较懒的动物们,如马、牛、羊、狗等动物进行了家养,以备不时之需。
最先养起来的动物,先人就照它们的样子画下来,告诉先二代,哪种动物好抓,哪种动物喜欢吃什么,哪种动物的肉好吃,等等,这就是所谓的知识了,口传心授地用心良苦教给下一代。可是,这种教法非常有限,另外,如果智者先死了怎么办?那时候的人均寿命,三十多岁,这算是长寿的,平均二十几岁就成为地下工作者了。怎么办?还得依靠文字!文字源于需要啊!
、
、
,不用说,就知道,这是牛,看,牛眼珠子瞪瞪着,多圆!还有更加突出的两只大牛角!古人在造字时,就慢慢地进行简化,第一头牛,虽然很像,但是,写起来,太麻烦,不是写,而是刻,刻写,圆的眼睛什么的,很难拐弯,所以,线条比较好刻,所以,汉字最后发展为以线条为主,从这个牛字的演化,就可以看出来。
、
、
,不用问,就知道,这是羊,角长得再长,也得卷起来,顶人可不行。
、
、
,一看这大肚子,就知道它是猪。在商朝时,汉字里是没有“猪”这个字,现在我们叫的猪,当时人把它尊称为“是”,写作“豕”。周朝灭商以后,才称为“猪”,写作“猪”的。前边已经讲过的了。
先人们把这些野性未消的动物放进笼子里,或者放进房子里,养着,就是这样
、
、
,也就是现在说的牛圈、羊圈,猪圈。先人把这种关动物的圈叫做“牢”。把人也关进去,就是坐牢,就是失去了人身自由。“文化大革命”时,革知识分子的命,就把知识分子赶到农村改造思想,叫做关牛棚。
羞,这个字都认得,现在的意思是羞耻,羞愧,也就是不好意思的意思。可是,我们经常遇到一个词叫做“珍羞”美味。“不好意思”怎么可能“珍”呢!其实,“羞”我们先人指的是新鲜美味的羊肉,这么写
,意思是手拿着羊,献给别人吃。前边说过了,接受者有点惭愧,不好意思了。
我们先人跟动物打交道太多了,就是现在说的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人本身就是动物,当然与动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了。动物不仅能够让我们的先人吃了得以活命,还能帮我们的先人干活,直到现在,牛呀,马呀,驴呀等动物还在帮我们干活呢!真是千古不变啊!
、
、
、
,是“埋”字。我们的先人时期,这些牛马之类的大型动物,是不能随便杀着吃的,直到改革开放初期,好像人民公社也不能随便杀大牲口的。但是,“埋”这个字,怎么把这些牛呀,羊呀埋起来了呢?多么可惜!其实不然。我们的先人,特别是商朝人,最敬神!他们认为,人的一切美好生活都是神、鬼和死去的先人所赐,同时,一切倒霉的事,也是因为得罪了这些神、鬼及死去的先人,他们才降灾给自己。所以,商朝领导人每天的工作就是领着族人敬拜神鬼及他们死去的先人,每做一件事,都要占卜一下,问问神鬼和祖先,可不可以做!他们敬天拜神,拜山、拜地、拜水、拜风,总之,一切与他们生活有关的事,他们都认为有神灵,即万物有灵,都得敬拜,当然,主要是敬天上的神,同时,他们认为,他们的逝去的先人在天上跟神在一起,且具有神的能力!希望神把福事降给自己,把祸事降给他们的敌人。他们在敬拜时,祈祷。他们觉得不能光求神呀,得给神灵送点礼,认为神灵跟人一样,需要饮食才能活着,于是,他们便把他们认为最好的东西——牛、羊、猪献给神、鬼和祖先,把这些敬献的物品叫做——牺牲。“猪”在当时称作“豕”,是倍受尊崇的具有神性的动物。后来,商朝被周朝打败后,周人为了从精神上摧毁商朝人,把商朝人的灵物“豕”进行贬损,称为“猪”。就像雍正皇帝把他的兄弟称为“猪狗”一样,从人格上进行打击、迫害。胜利者打击失败者的手段一般有两个,一是毁掉失败者的王宫,二是毁掉它的文化,实在没有办法毁掉的,就要改造,这就是孔子说的“殷因于夏礼,所损宜,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宜,可知也。”损了些什么,加了些什么,孔子没有说,但是,肯定是改造了前朝的东西!我们对于前朝知道多少呢?
这里顺便说一句题外话,就是为何国人总以贬低河南人为乐?最近,好像还有一场官司,就是一个艺人因又拿河南人开玩笑,而被起诉。其实,贬损河南人,自打周朝就开始了。周武王牧野之战灭了商朝之后,商朝的主要地盘就在现在河南省,周朝的地盘在陕西省,所以,你要到西安去看博物馆,还以为周朝是中华文化的始祖呢,因为,就青铜器来讲,陕西不提商朝的,只讲自己的,所以,这种文化至今还延续着呢。周朝胜利后,不仅要把商朝的首都给毁了,而且还要把商朝的精神上的神物和商朝的神“帝”,都给毁掉,实在毁不掉的,就加以改造。比如商朝的通灵动物“豕”,改为“猪”,并加以贬损,还比如,猫头鹰,在商朝也是通灵的,后世却把猫头鹰当作不祥之鸟。商朝许多的青铜器上,都有猫头鹰的形象。
商朝重鸟,因为,鸟能够飞,在商朝人的眼中,鸟就是上帝的使者,能够通天帝的。商朝的人认为他们是鸟的传人,而不是龙的传人,“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这是商朝人及以后的人都承认的。商朝被灭后,鸟被当成骂人的话流传至今日,什么“鸟人”,“嘴里淡出来个鸟”等等与“鸟”有关的都是骂人的话。这是周朝对前朝商的精神打击。周朝把商朝的遗民分散而治,分成一些小国,并且是在最贫脊土地上,比如宋国,郑国等等,并加以歧视。采取的手段,就是编些段子,上古时代就有现在意义上的段子了,比如那些成语,什么“杞人忧天”啦,“亡羊补牢”啦,“塞翁失马”啦,“郑人买履”啦,“桑间濮上”啦,等等,不过是教育意义的居多,其实就是最早的段子,这些段子,也是文学的开端之一。讽刺的段子,一般都是讽刺商朝人的后裔的,如“郑人买履”、“杞人忧天”“宋襄公之蠢”等等,并把商朝祭祀的音乐称为“桑间濮上”的靡靡之音,说是亡国之音,有的直接说是“郑声淫”,等等。其实,河南人民是最聪明的,是我们汉族的真正的祖先,他们发明的汉字,使用至今。如果没有生活在河南的商朝人,可以说,就没有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学习汉字的童年,我们要感恩我们的祖先,感恩河南人。河南人没有理由不自信起来,要振兴中华文化,首先振兴河南人的精神。知道了真相,河南人应该以此为骄傲!整个周朝以下,都在灭亡商朝文化,一直都灭不了,只有讽刺几句,怕什么呢?说远了,回到主题。
祭祀时,牛、羊、猪全都有的叫“太牢”,只有“羊、猪”的叫“少牢”。因为,在举行祭祀之前,这些“牺牲”们都养在牢里(圈里)。
他们敬献“牺牲”的方法有:烧,就是把“牺牲”放在架好的柴火上,烧着了,伴着他们高声的颂唱,烟火袅袅上升,达于天际,敬天,这种祭祀叫做“燔”;再就是这个“埋”,把牺牲埋在地下,敬地,这种祭祀叫做“瘵”(zhài);把“牺牲”沉到水里的祭祀,叫做“沈”,也就是现在“沉”字;最后一等的是薄祭,就是有什么好吃的,都拿出来点,放在供桌上,比如刚做好的饭菜,要喝的第一口酒,向天洒点,对地洒点,算是先敬了鬼神和祖先。比如,新收的麦子,新下来的谷子等等,都要祭给神鬼和祖先。直到一九四九年前的几千年,中国社会都把祭祀当作头等大事,皇家除了祭祀他们自己的先人之外,还独霸着祭祀天、地及山川河流。如果哪个胆子大敢私自祭祀这些天地河川山之神,那就是要造反,是要被杀头的。因为,君权神授,皇帝的合法执政的权力来自于天神,是天神授予的,所以,皇帝一般叫天子,就是“天的孩子”,皇帝代表天来统治下民的。所以,皇帝祭祀祈祷后,得到天神的准许后,叫做“口含天宪”,这是天给的,是合法的。老百姓,只能祭祀自己祖先。直到今天,有的人家还在祭祀(供奉)自己的祖先,但是,“牺牲”就不一样了。中国的寺庙特别多,老百姓到那里上香,上供,祈求得到各种神灵的庇护,都是我们先人祭祀留下来的变种。把各种看不见神灵,造成了看得见的木雕泥塑,供上果品或者奉上金钱或者上上高香,然后祈求,有点行贿的意思。
,是“沈”字,也就是“沉”字。把牛羊等牺牲沉到水里,进行祭祀。
,牡,牲口中的公性,叫“牡”。人分男女,动物也一样,分公母的。怎样区别“男”牲口和“女”牲口呢?我们的先人很聪明,用
来表示生殖器。生殖器显露于外的,就是男的,公的。
,“牝”字,“牛”边上的
没有了,被
割掉了,
是“刀”字的象形,“牝”,就是“母”的,看不见生殖器的动物。
,“牲”字,“牛”边上是个“生”字,就是“牲口”茁壮成长。
,是“物”字,像“刀”杀牛,血滴滴嗒嗒地流,牛在呼呼地喘着气。这就让人不明白了,怎么杀牛就成了“物”了呢?这里,需要再说明的就是,我们的老祖宗非常聪明,他们在实践中在部族中统一了语言,使得整个部族能够进行无障碍地进行交流,那就是汉字的发音,也就是读什么,叫什么知道了,人总不能打哑语吧,总得发声,才能交流。于是,造一个汉字后,就要给它一个读音。这个读音怎么定呢?于是,就要有个定音的原则,就是“其名自呼”或者叫“其名自效”。什么叫“其名自呼”呢?先人把这个动物照着画下来之后,这是造字的最早原则,象形法,然后定音,就是“形声”法,就是模仿这个动物自己发出的声音,给它定音,最有代表性的就“猫”,猫自己发出“猫猫猫”的声音,于是,先人就把这个发出“猫猫”的声音的有别于其它动物声音的,叫做地“猫”。先人刚刚学会说话,就像小孩子一样,发音是不准的,有大着舌头,有卷着舌头的,总之,是没有现在标准四声什么的,凑合着,大家能够理解他说的是什么,就行了。就是现在社会,各个地方的方言,外人一般都听不懂,比如上海话、广东话、闽南话,北方人是听不懂的,但是,没有关系,只要汉字一样,照样可以交流,手写一下就行了。而且,一个字的字音,在流传过程中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读音这个问题,在我们汉语中,有一门专门的高大尚的学问,叫做“音韵学”,如果有对童年汉字的发音问题感兴趣的,可以找这方面的书来看,这里要是把读音讲明白,那就不是汉字的童年,而是汉字的青年、老年了。
回过头来说这个“物”字,就是杀牛。牛被杀后,流着血,在没咽气之前,大口大口地“呼呼”“呼呼”地喘着粗气,于是,便把被杀死的牛称按照它要死时发出的声音,叫做“呼呼”,连起来,就是“物物”“呜呜”。
由于牛在当时是贵重的动物,只能敬天时才可以杀牛的,是个有别于其它动物的。所以,后来,把一些贵重的东西也称作“物”,借用“物”的珍贵性。现在老百姓还把贵重的东西称为“物件”,就是上古祖宗的遗产。
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贵重的东西很多,而且,对人有用的东西越来越多,“物”就变成了“万物”的“物”了,凡是对人有用的东西,都可以称为“物”了。
,是“突”字,像圈里养的狗突然地窜出来,吓人一跳,就是“突然”的“突”字。
,是“豢”(huàn)字。像两只手捧着一只猪,就是养育的意思,养动物为“豢养”。如果把谁称为被谁“豢养”,其贬意就很明显了。
,是“驶”字,像两只手拿着旗帜在马的边上,是骑马还是在坐马车,反正,是跟马在一起走,是“驶”。
,是“驱”字,像一只拿着棍子打马,驱使马行。
,是“龙”字。这个龙字早期是很简单的,上古时代应该有龙这种动物,就像东北虎一样,消失了。
不管怎么说,动物跟我们先人的关系太多了。后来,与这些动物有关的汉字,都简化成为汉字偏旁。
如牛,演变为“牛”、“
”“
”旁,如牛、牝、牟、牡、告、犊、牵、特、犄、牺牲、犄、犀、靠、牥等;
如马,演变为“马”字旁,如骇、驴、驵、骚、驿、骅、骙、骗、驮、驳、驷等;
如羊,演化为“
”字旁,如羊、差、姜、羢、恙、着、盖、羚、翔、善、群、羡、美等;
“豕”虽然被周朝人改叫“猪”,并被狠狠打击,但是,它还是坚强地通过汉字保留下了一些关于它们尊贵身世的影子,在汉字中,有“豕”部字,如豕、豢、家、豪、豳等字;
另外,与我们先人生活有重要关系的动物,都被我们的先人纳入汉字系统,保留了下来。
如与狗有关的,化为“犬”字旁,如突、状、献、猷、戾、獒、臭等;
与龙有关的,化为“龙”字旁,如垄、袭、䶮龚、砻、詟等;
与虎有关的,化为“
”字旁,如虎、虏、虔、虚、覤、甗、遽、慮等;
如鹿,化为“鹿”字旁,如鹿、麓等。
还有老鼠。先人干脆直接就把“鼠”字当作了偏旁部首。可见老鼠这种动物与生俱来的跟人有着天然的关系,专门跟人捣乱,一直与先人共生共存,怎么也灭不掉,那就跟着吧。汉字中凡带“鼠”字边的,其习性都跟老鼠差不多,如鼢、鼫、鼥、鼬、鼪、鼩等。
由于我们的先人跟动物的交集太多了,除了这些主要的,有特点的动物,先人特意为他们在汉字中留了一席之地外,其它的一些不重要的动物,便统统用“
”旁来表示了,如狻、犸、独、犯、狂、猛、犹、狎、猬、猡、狮、猓、狝、猾、狼、狗、狍、猎、猖、猪、猁、猫、狺、狞、猽等等。
我们的先人,自打在这个地球上出现,便与动物们为伍。动物们为我们汉民族的成长壮大,做出了真正的牺牲。有些动物们灭绝了,有些成为我们的好朋友了。不管怎么说,在我们衣食无忧的今天,应该保护、爱护动物,应该感谢以牛为代表的它们的先“人”为我们的先人及今人做出的无私的奉献。
细想想,不应该吗!
作者简介
张吉霞,女,黑龙江人。1987年毕业于现安徽淮北师范大学(原安徽淮北煤炭师范学院)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同年,在北京煤炭工业学校任教学工作。1988年考入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1990年获法学学士学位。1991至今,在中宣部办公厅、研究室、出版局、学习出版社工作。2016年考入北京中医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中医学专业,大专学历。2019年考入北京中医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中医专业,本科学历。2018年,拜北京中医药大学彭建中教授为师。
一、策划主编图书
1.中国古代小史丛书,已出版22种;
2.中国当代小品文丛,已出版9本;
3.中国原创动漫丛书,出版49本;
4.豆棚闲话系列丛书,已出版8本;
二、个人作品
1.《青泥莲花》(包括一个长篇,四个中篇),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
2.《铁针度新人——编辑手记》(钟叔河序),中国长安出版社出版
3.《江湖奇闻——杜骗新书》,山西古籍出版社出版
4.《世纪老人的话——张中行卷》,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
5.《世纪老人的话——方成卷》,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
6.《私家相册——方成卷》,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
7.《甲骨文道德经译评》,中国长安出版社出版
8.《甲骨文道德经》抄本,中国长安出版社出版
9.《猫咪团团学经典》(五本)(儿童教育系列丛书,钟书河序),黑龙江少儿出版社出版
10.故事新编(小说)
《精卫填海》《李陵》《刘屈髦》(附在《铁针度新人》之后
11.在《读书》、《中国图书评论》、《中国图书商报》等期刊发表论文及书评等约十几篇,其中《日本卡通为何技高一筹》比较受业界重视。
三、已完成未出版
1.《易经小字典》
2.《论语小字典》
3.《我的贡比拉河》(小说)
End
学苑书友会
国学文化专著
论语中道观、道德经三家注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