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天下的孩子,都能躺在妈妈的怀抱里做梦…… | 《竞石说》



希望天下的孩子,都能躺在妈妈的怀抱里做梦……

(一)
有时候一句话,一个词汇,一个称呼,就带有很强的心理暗示。
“我爱你!”——是正能量的量子纠缠。

“我恨你!”——是负能量的量子纠缠。

比负能量的量子纠缠更糟糕的是,该有的纠缠,没有了纠缠。比如冷战的夫妻、冷战的父母与孩子,这才是更可怕的。
(二)
很多的生病、肿瘤,都是由于生气了没有发泄的出口,没有发泄出口就会郁积堆积,一旦郁积堆积,身体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都会出现很大的问题。
对于孩子的行为,我们日常要多关注他们的需求,不管是表扬还是批评,及时关注都是重要的。
最怕的是不管孩子做的对不对,从来不及时给予关注,甚至不理会孩子,这是最失职的父母行为,正所谓“养而不教父之过”。
 
 
(三)
学会控制情绪。
结果往往不是最重要的,抵达目的的过程,和过程中的体验和情绪,往往比结果更重要。
其实,三岁孩童,都能感知父母的情绪。而且孩子童年对于和父母关系的记忆,一般都会伴随孩子的一生。
除了先天遗传基因的原因外,几乎所有青少年心理上的问题,都是他们在0-7岁时,父母给到孩子情绪的某种投射。
所以,我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为了孩子们有更好的身心健康,在生产力允许的前提下,母亲的产假应该不只是三个月。仅仅三个月的产假,让孩子刚刚建立的安全感提前割裂了。
(四)
我们应该有这样一个梦想——“希望天下所有的孩子,都能躺在妈妈的怀里做梦。”

重新审视我们的邻国——日本,日本继承了中国唐代传过去的儒家文化的根基、文化,进而影响到后来的日本国策,包括现在,日本依然有很多的全职太太。
相比之下,我们早些年由于生产力与经济发展等社会矛盾的原因,是否过分鼓励“妇女能顶半边天”了?让女性和男性一样,尤其是生完孩子,成为母亲之后,依然和男性同样高强度、高压力的职场工作,是否真的符合大部分女性的天性?
(五)
家业长青——家庭健康的孩子。

国家长治久安——全民健康的孩子。

孩子童年安全感的建立,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幸福指数和一个家族的未来是否能持续昌盛。千千万万孩子的健康成长,千千万万家庭的健康幸福,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
(六)
中国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治理,主要就是安全感的治理。
西汉礼学家戴圣编著的《礼记》中,有一篇散文《大道之行也》,此文是为阐明儒家思想中“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古人追求的“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模式。
原文如下: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这段文字讲的是:
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气氛)。

所以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让年幼的孩子有可以健康成长的地方,让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社会的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

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所以大门都不用关上了,这叫做理想社会。

(黄竞石.2020.11.9)


本文为《竞石说》卷七“现代家庭观”之第五篇
《竞石说》——从“文以化企”到“文以化人”的思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