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阿司匹林?从柳树皮里的水杨酸,到人世间的传奇神药

人类在这个世界上奋斗、繁衍,面前荆棘满布、危机重重。药物,是人类在生命危急面前,手中掌握的工具与武器。

草药等传统药物,似冷兵器,从古运用至今,用历史的寒光刺破困境。

化学药,则是热兵器,攻城拔寨,保家卫国,没我不行。

如若要推举化学药中的首席代表,阿司匹林,当仁不让。

一百二十年前,阿司匹林就已经火遍全球,是摩登的绅士小姐们用来缓解疼痛的灵丹妙药。今天,即便众多新药渐欲迷人眼,阿司匹林在治疗、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中的明星地位,仍旧岿然不动。

阿司匹林有着悠久历史的同时,具备如此强悍的生命力,这份传奇,无人能敌。

“神药”阿司匹林,是如何来到这个世界上的?

阿司匹林的前世,住在柳树皮中

有些物质,注定要改变人类,阿司匹林是典型代表之一。

阿司匹林的化学结构并不复杂,化学名为乙酰水杨酸,即乙酰化的水杨酸。

水杨酸,结构更为简单。苯环上两个相邻位置上的氢原子分别被羟基和羧基取代,就成了水杨酸。羟基和羧基都是很常见的官能团,羟基给了酒精浓烈的香气,羧基赋予了食醋的酸味,这两个基团也决定了水杨酸的刺激性。水杨酸常温下是固体,如果扬起粉尘,呛人的酸味同样会令人印象深刻。

水杨酸以糖苷的形式,在植物中普遍存在着,柳树皮中的含量就颇为丰富,有些品种的柳树皮中,例如紫柳树皮中的水杨酸苷的含量,能够达到30%。水杨酸类物质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式如此之广,加上本身所具备的药理作用,使得它被人类拿来当做药物来使用,必然会发生。

几乎所有的古文明都有使用柳树皮治病的记载。《神农本草经》中记载,柳树的根、皮、枝、叶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防风利尿的功效;2000 年以前的古埃及,《埃伯斯植草文稿》中记录,用干柳树叶进行止痛;古希腊名医、“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在著作中也提到柳树皮的功效。

数千年前,柳树皮中的水杨酸类物质,就已经开始在帮助人类对抗疼痛、发热、风湿等疾病。古人虽然并不明白为什么柳树皮会有这样的效果,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水杨酸这精灵般的药物,迟早会被人类捉住、圈养。

古怪精灵的水杨酸,野性难驯的水杨酸

埃德蒙·斯通,英格兰教会的一名牧师,1758年,他在散步时嚼了一些白柳树皮,伴随着苦涩味一同袭来的,是脑海中闪过的那些古代医贤们: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古罗马的塞尔苏斯与加仑,刹那时灵魂附体。后来,斯通牧师用柳树皮帮助疟疾患者退烧,他意识到,这其中必有玄机,于是就给伦敦皇家主席麦克尔菲尔德写信,报告他发现柳树皮对疟疾和发热具有治疗效果。这封信被发表在1763年的《皇家学会哲学会报》上。

1829年,法国药剂师皮埃尔·约夫·勒鲁,在柳树皮中提纯得到了柳醇,一种和水杨酸结构相近的物质。

1876年,苏格兰医生T·J·麦克拉根在《柳叶刀》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阐述了他观察到的柳醇对急性风湿热的治疗作用。

柳树皮中的物质就这样,一步步被科学家们剖析开来。水杨苷、水杨酸、水杨酸钠……水杨酸类物质就像是从山野中俘获的狸猫,被圈养在了人类社会中。风湿病、发热、通风……那时困扰人们的这些疾病,纷纷被水杨酸类药物擒获。

水杨酸开始全面介入人类社会。但这种从树皮中提取出来的物质,野性未褪,不良反应很明显:对胃肠道的刺激性。

这种刺激性并不是偶尔疼一下或是拉次肚子那种,而是会诱发胃溃疡甚至是胃出血,很多人宁愿忍受发热或是风湿的疼痛,也不愿意接受水杨酸带来的酷刑。

此时,对水杨酸的化学结构做一下手术,或称为“结构改造”,以祛除让人难以忍受的副作用,势在必行。

乙酰水杨酸

狸猫终成山霸王,谁为阿司匹林加冕?

将水杨酸上的羟基,与乙酸酐反应,形成乙酰化的水杨酸,即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Aspirin)。

是拜耳公司,给阿司匹林起的名字。拜耳公司是德国的一家著名化工企业、制药厂,也就是阿司匹林的娘家。拜耳公司生产的阿司匹林,商品名拜阿司匹林,至今仍是拜耳公司畅销的拳头品种。

从水杨酸到阿司匹林,可谓是一步登天,据说还和一个德国版的孝道故事有关。

1884年,菲利克斯·霍夫曼还是一名小伙子,来到拜耳公司上班。他的父亲此时正患有风湿病。他的父亲就是那种对水杨酸的反应特别大的那一类人,因此拒绝服用水杨酸,甘愿承受风湿的病痛。

励志的故事开始了!霍夫曼不忍心看见父亲被疾病和药物的副作用轮番折磨,立志要改造出一种新药:既有水杨酸抗风湿的药效,同时也能避免严重的胃肠道反应。

1887年10月,霍夫曼在拜耳公司的制药组负责人,同时也是他的导师阿图尔· 艾兴格林的指导下,合成了阿司匹林。

1889年2月,阿司匹林被拜耳公司命名、注册、上市。

阿司匹林的上市,很快就由于其立竿见影的退热及镇痛作用,风靡全球。在当时品种匮乏的医药市场上,很多人对阿司匹林是膜拜般的迷信,认为此物只应天上有,现在降临人间,是上天最无私的恩赐。

其实在药物研发史上,这种重磅式的新药问世,阿司匹林并非唯一,但是能够持续保持重磅状态一百多年的,并不多见,更何况,在20世纪70年代,英国科学家约翰·范恩的一个重大发现,再一次引爆了阿司匹林的热度。

范恩在1971年发表的论文《阿司匹林类药物阻滞前列腺素合成的机制》中,揭示了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同时也打开了阿司匹林的另外一大功效: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安全、有效的抗凝血作用,使得阿司匹林成为预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线用药,占据各大医学指南至今。

这时,我们忍不住要回头看一眼那个德国孝子霍夫曼。在医学史上,有一段公案一直悬而未决:有学者认为,霍夫曼的领导兼导师艾兴格林,才是真正的阿司匹林的发明人,而霍夫曼只是他手下的一名操作人员而已。

艾兴格林是犹太人,二战时期受到迫害,幸好没有走进毒气室,活到了战争结束。这些都是后话。

持续火爆一百三十年,在各类新药的围追堵截之下,不但没有冷落下来,反而有越来越兴旺之势,这是阿司匹林被誉为“神药”的主要原因。

对阿司匹林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新近的研究认为,阿司匹林具有的其他作用机制,使其还具备抗肿瘤、抗阿尔兹海默病等功效。这真是人要是红起来,挡都挡不住。

但是这些适应症尚未写进说明书中,仍需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临床验证。

阿司匹林一路走来,堪称传奇。更为神奇的是,这份传奇不服老,仍旧是马不停蹄,一路通往更为传奇的明天。


#慢病防治知识##长江健康计划##2020生机生大会##阿司匹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