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重发: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建议

周天勇

这是我2019年《中国发展观察》发表“发展稳增长:中国进入高收入行列的预判及其方案”文章的第二部分。其中计算认为:土地要素改革的增长潜能最大。

为了实施前述获得增长动能的改革,以及出于应对未来上述三大不确定性和风险考虑,保证国民经济在10余年中还能实现中高速增长,提出以下建议。

从还原市场经济条件,要素配置市场化,以及减少政府对国民收入分配干预,有以下体制需要深化改革。

首先,改革国民收入在政府收入与企业资本中配置的体制。将政府总收入占比不超过GDP的30%,作为中国是二元结构和二元体制转型期间的发展中大国,向市场经济迈进的重要标准。财政税收部门宏观减负的方案和实施,要以此为参照,分2019 到2021三年,通过税率下调、社保费率降低和清理各种行政收费等,减税和清降费规模应当在57779亿元。在2019年开始实施,三年平均可获得0.425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速度。

其次,进行人口和劳动力迁移和双向流动诸体制的改革。破除城乡户籍管制,或者将其改为无城乡差别的居住备案登记制;财政向民生加大支出的比例,新进入城镇人口与原住居民在教育、医疗和住房等公共服务及政府帮助方面均等化;鼓励农民人口通过土地出租、折资入股、委托管理、土地交易等方式,退出农业和农村。人口迁移和劳动力流动等有关体制的改革,未来带来的新经济增长潜能2019到2025年平均为0.44%,2026到2030年平均为0.19%, 2031到2035年平均为0.004%,并且从最后一年开始转正为负。

再次,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在土地国有和集体所有不变的前提下,硬化自然人和法人的土地使用财产权,不同所有制和不同用途土地,如根据农民耕种草原地、林园地,居民住宅用地,企业经营用地和社团组织用地等,分别延长其年期至999年、500年和300 年;改革目前的建设用地征用和土地唯有地方政府行政寡头垄断才可出让的体制,所有土地应当在城乡统一竞争性土地市场上,通过平等交易进行;自然人对土地财产使用权,有交易资产、转让股权、出租土地、借贷抵押、相关承继等权利;自然人和法人因土地交易、出租、入股、继承等方式所得,政府分类制定合理的税率征税;当因公共需要而征用法人和自然人使用的土地时,政府应当按照市价予以收购;国家对土地建设和使用进行用途和规划管制。未来17年中,按照改革的低方案和高方案,年均分别可获得1.5到2.5个百分点的新增长潜能。

第四,改革土地和资金要素在国有部门和民营经济间配置的体制。坚持市场经济竞争中性原则, 土地要素配置体制方面,国有企业用地与民营企业一样,在统一的竞争性市场上同价平等取得;考虑体制过渡,目前国有企业和国有事业中划拨和低价出让的土地,不再实行先交国土部门后再招拍挂出让, 并与国有企业降低资产负债率和优化资本结构改革相结合,评估计入资本金,允许其可在市场上由其交易,政府只进行规划管理和收取相关税收(一些划拨的土地,税率可定在60%,甚至70%),盘活国有企业中大量闲置和利用率很低的土地资产;允许一些职工冗员过多的企业和国有事业单位,结合土地要素市场化交易以盘活土地资产来安置职工,推进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和事业转企业改革。在资金要素配置体制改革方面,扩大金融开放,引入国外银行形成竞争格局;一些规模较大的地下钱庄、小贷公司、典当行等可改制为银行,增加民营银行的数量;促进科技金融改革,鼓励余额宝等既惠及存款居民,又降低国有大银行活期存款垄断和获高利的不平等位势;取消所有制差别对待,对于借贷给国有企业和国有事业单位贷款,形成坏账的,与贷款给民营企业发生问题的一样,终身和严厉追究决策和责任人的企业纪律和国家法律责任。逐步将信贷和债券资金在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间的配置比,由目前的60︰30,到2035 年时调整到15︰75。按照土地和资金要素竞争中性供给体制改革,低方案和高方案的设计,分别可获得0.75 到1.5个百分点的新增长潜能。

按照标准和参照系,还原市场经济假设的体制,深化国民收入政企分配、人口迁移、劳动力流动、土地和资金要素等上述配置体制的市场化改革,无疑是在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同时形成推动中国再中高速增长10年左右的巨大潜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