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种常用健脾消食中成药,值得转发收藏

脾和胃是人体重要脏器,为气血生化之源,人出生以后全靠脾和胃共同完成水谷的消化、吸收与输布来维持生命,为后天之本。中医称之的脾,相当于整个消化系统的代名词。

本文重点介绍治疗因脾虚导致脾阳虚衰、中气不足、肝脾不和、寒湿困脾、水湿不化等不同证候引起消化不良的常用中成药。

脾胃虚弱(肺气不足):

饮食减少、体倦少力、气短心悸以及呕吐泄泻等。

参苓白术散

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陈皮、淮山药、莲子肉健脾;扁豆、薏苡仁理脾渗湿健脾;砂仁理气温胃治肠鸣;桔梗引诸药上行。以补为消,脾胃一强,饮食自然正常,各项症状也就消失了。

中气不足:

因饮食劳倦所伤的气虚身热、不思饮食、心烦懒言、四肢困倦,或动即气喘.或口渴多汗,以及中气不足而致脱肛、子宫下坠等症。

补中益气汤(丸)

方中党参、甘草补脾气,和中焦而清虚热:白术健脾、当归补血、陈皮理气、黄芪补肺气以固表,升麻、柴胡升腾清阳之气。

心脾两虚:

食少倦怠、面色萎黄、气短神怯、心悸健忘、失眠梦多。

人参归脾丸

方中人参、黄芪、白术、甘草补脾生血,木香舒理脾气,增强补气生血的功能;龙眼肉、枣仁、远志、茯神、当归补心养血。

脾胃不和:

胃脘痞满、隐痛绵绵、不思饮食、食入难化、嗳气作呃,甚至呕吐、肠鸣、便溏。

香砂六君丸

方中党参、白术、茯苓、甘草药性平和,助阳补气;半夏、陈皮补气祛痰;木香、砂仁温胃散寒。

寒湿困脾:

湿困脾胃、不思饮食、胸腹胀满、畏寒浮肿、呕吐泄泻、饮食停积、四肢不温,即'有一分湿即有一分寒'之意。

胃苓汤

方中苍术解表燥湿而健脾;厚朴下气除湿而散满:陈皮理气除痰调胃:甘草益气中和补脾:姜、枣调和营卫;猪苓、茯苓淡渗通膀胱而利水;泽泻泄膀胱之水,使小便通利;白术健脾燥湿,使脾强而能制水;桂枝解肌通阳气,既除表邪,又助诸药利水行小便。

脾胃虚寒:

慢性肠胃病致脾胃虚寒、脘腹冷痛、不思饮食、呕吐泄泻、肠鸣腹胀、手足不温等一派虚寒证候。

附子理中丸

方中党参补气益脾,白术健脾燥湿;甘草和中补脾:干姜温胃散寒;附子能回阳,对脾胃阳虚的人更为合适。

食滞胃肠:

饮食不节、宿食内停、阻滞肠胃、传化失常致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脘腹痞满、嗳腐酸臭、不思饮食。

保和丸

方中山楂、神曲、莱藏子消导食滞,宽中除满:陈皮、半夏、茯苓和胃祛湿;连翘消食滞之郁热。

脾胃阳虚

泄泻日久、肾阳虚衰、不能温养,脾胃运化失常,形寒肢冷,腰膝酸软,不思谷食。常有'五更泻'或称'肠鸣泻',皆因黎明之前阳气未振,阴寒较盛,腹部作痛,肠鸣即泻,泻后则腑气通利,故泻后则安。

四神丸

方中补骨脂补肾阳吴茱萸、肉豆蔻温中散寒,五味子涩肠止泻。酌加附子、炮姜,以增强其温肾补脾之力。

肝脾不和:

肝郁气滞、乘侮脾胃,脾胃不健,肝气常易乘虚侵犯致腹痛即有便意,排便后腹痛得到一定程度缓解,经年不愈。西医检查大便常规、电子肠镜,往往无阳性发现,称之为'肠易激惹综合征'。尚无特效疗法能使之很快奏效。

痛泻要方

方中白芍泻肝,缓中止痛;白术健脾,燥湿和中:陈皮理气健脾;防风升清舒肝,配合成为舒肝健脾、解痛止泻方剂。若再配合以参苓白术散加强健脾,使肝脾二脏功能协调,疗效更好。

脾胃虚弱(心下虚痞):

临床常见一些属于西医诊断的慢性胃炎患者,进餐后即觉胃脘发堵、饱胀不适,而当餐前饥饿时又觉心悸头晕,甚则出冷汗等,似'低血糖反应'。

枳实消痞丸

方中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温补脾胃、增强消化吸收的功能;枳实行气:黄连泻热开郁:干姜温中散结;厚朴燥湿除满;麦芽消食去滞;半夏温胃化痰。本方消积除满、清热补虚,治疗脾胃虚弱,心下虚痞、不欲饮食、身体懒倦。

如需了解更多健康与用药问题,可@雄哥说药 加关注,翻阅微头条或文章,如阅读,学习对你有帮助,请转发,评论,让更多的朋友受益。#药事健康超能团##2020生机大会#

本文仅分享,不作为任何用药参考,请遵医嘱用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