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初探——五志

说到七情六欲,什么是七情?中医认为,就是 喜、怒、忧、思、悲、恐、惊,其中,怒、喜、思、忧、恐,被称为五志。

五志和脏腑有非常大的关系。中医认为:怒伤肝、思伤脾、喜伤心、恐伤肾、忧伤肺。

怒伤肝,中医认为,肝为将军之官,性喜顺畅豁达。若长期郁愤,则肝气郁结。大怒之后会出现耳鸣、头晕、手发麻。典型的例子是周瑜,生气吐血而亡。

思伤脾,思为脾之志。思考是人的正常生理活动,如果思虑太过,则会气结不行,积聚其中,脾气郁结,食欲减退,导致肠胃功能紊乱,造成人体气血运化失常。

喜伤心,心主神明,喜是心情愉快的表现,“人逢喜事精神爽”,但是欢喜过度则损伤心气,对心脏不利。最典型的例子是范进中举,也有人摸麻将自摸以后大喜过望,大笑引发心肌缺血猝死的情况有之。

恐伤肾,恐属肾之志,恐则气下,如果过度惊恐则引发肾气不固,肾气受损。有一句俗语叫做吓得屁滚尿流,就是这个情况。

忧伤肺,肺在志为悲、为忧,过度悲伤则伤及肺气。忧伤的时候,心情低落,面对问题也找不到解决办法,容易阻滞气机,典型的例子是林黛玉,多愁善感,经常暗自哭泣,最后因肺病而死。

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思则气结,惊则气乱。不同的情志变化,对人体活动的影响也各不相同。

同时,内脏变化也会引起情志的变化,《素问》中指出,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怒,并于脾则思,并于肾则恐。

万事万物相辅相成,过犹不及,情绪控制也一样,和谐的与这个世界相处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