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臣谁当来,谁不来(资治通鉴卷二一八之十)

安禄山没想到唐玄宗溜得那么快,在攻克潼关后,派崔乾留兵驻守潼关,十天后才派孙孝哲率兵进入长安城,结果玄宗一家早就不见了踪影。安禄山占领长安后,任命张通儒为西京留守,崔光远为京兆尹,派安忠顺率重兵驻守在禁苑中,以镇抚关中地区。

孙孝哲是安禄山最信任的心腹,他喜欢专权用事,常常与安禄山的智囊严庄争权。安禄山派孙孝哲督帅关中诸将,张通儒等人都受他节制。孙孝哲性情粗犷,处事果断,用刑严厉,叛军将领都十分害怕他。安禄山命令搜捕朝臣、宦官和宫女,每抓到数百人时,就派兵押往洛阳。对于跟随玄宗皇帝避难而家仍留在长安的王侯将相们,连家里的婴儿一律处死。陈希烈因晚年失去玄宗的信任,心中怨恨,所以就和张均、张垍兄弟投降了叛军。安禄山任命陈希烈、张垍为宰相,其余投降的朝臣也都授以大小官职。

拿下帝都之后,叛军势力大盛,向西威胁汧州、陇州,向南侵扰江南和汉水流域,向北占领了半个河东道。然而叛军将领都是勇猛有余,而智谋不足,他们攻陷长安后,开始志骄意满起来。他们日夜纵酒取乐,沉湎于声色珍宝财物,再也没有向西进攻的意图,所以玄宗得以安全地进入蜀中,而太子北上也没有遭到叛军的追赶。

七月甲子(十二日),玄宗到达普安郡,宪部侍郎房琯赶来晋见。玄宗从长安出发时,朝中群臣一开始都不知道。到了咸阳后,玄宗对高力士说:“你觉得朝臣之中谁会赶来,谁不会来?(朝臣谁当来,谁不来?)”高力士回答道:“张均、张垍兄弟他们父子两代都受陛下的大恩,而且张垍还是驸马,我觉得他们兄弟俩一定会率先赶来。另外,大家都认为房琯应该拜相,而陛下却不加重用,况且安禄山还曾向朝廷举荐过他,所以他有可能不来。(张均、张垍父子受陛下恩最深,且连戚里,是必先来。时论皆谓房琯宜为相,而陛下不用,又禄山尝荐之,恐或不来。)”玄宗答道:“此事可没那么简单。(事未可知。)”待到房琯赶到后,玄宗就向他问起张均和张垍兄弟的情况。房琯答道:“我本来是约他们一起来追随陛下,但他们却犹豫不决,看他们的意思,好像有什么难言之隐。(臣帅与偕来,逗遛不进;观其意,似有所蓄而不能言也。)”玄宗看着高力士说:“朕早就知道他们不会来。(朕固知之矣。)”当天,玄宗就任命房琯为文部侍郎、同平章事。

当初,张垍娶了玄宗的女儿宁亲公主为妻,玄宗特批他们在宫中建设宅第,对他宠信无比。当时,陈希烈请求罢相,玄宗到张垍的宅第,问他谁可以当宰相。张垍还没回答,玄宗就说:“没有人比得上我的爱婿的。(无若爱婿。)”张垍听后急忙伏到台阶下拜舞,叩谢隆恩。然而后来玄宗并没有拜他为相,所以张垍心怀怨意,玄宗也感觉到张垍的不爽。当时,张均、张垍兄弟及姚崇的儿子尚书右丞姚奕、萧嵩的儿子兵部侍郎萧华、韦安石的儿子礼部侍郎韦陟、太常少卿韦斌等,这些二代们都以才华名望而位至高官,玄宗曾经说过:“我要选用宰相,就从前宰相的子弟中选。(吾命相,当遍举故相子弟耳。)”不过后来这些人全都没有入相。

知恩图报是一种人品,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得到。张氏兄弟虽受玄宗宠信,然而当玄宗以年老昏乱之际、遭受灭顶巨灾之时,其人品就不足以支持他们继续忠于玄宗了。

(0)

相关推荐

  • 杨国忠是如何把安禄山逼急了的?

    在安史之乱爆发之前,朝中很多大臣都知道有一天安禄山会造反,但就是唐玄宗不相信.在当时最为得宠的人有三个,分别是后宫中的杨贵妃,朝廷中的杨国忠,还有统军在外身为三镇节度使得安禄山. 安禄山是安史之乱的罪 ...

  • 安史之乱的幕后推手,他不仅使大唐,也使古代中国由盛转衰

    公元755年,身兼范阳.平卢.河东节度使的唐朝将领安禄山带着部下人马举起了反唐的大旗,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就此爆发.安史之乱虽然最终得以平定,但是极大程度上地削弱了唐朝的国力, ...

  • 此物最相思(第339章)

    当长安被叛军铁蹄践踏后,曾经的繁华一夜之间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血流成河,是白骨森森.就连长安的空气中,也弥漫着浓得化不开的血腥味! "杀人魔头"孙孝哲指挥叛军在长安残酷暴虐,仅 ...

  • 用春秋时期的古战法到唐朝打仗,能否战胜安禄山叛军?大唐宰相房琯“收复长安”之战

    756年,安禄山爱将安守忠在咸阳迎战大唐军队,看到唐军阵容后不禁大惊:"我该不是在跟春秋时期的军队打仗吧?"原来,唐朝大军的正面竟然是2000辆战车.这分明是春秋时流行的车战之法, ...

  • 从翁婿情深到失望背叛、投靠安禄山,唐玄宗做错了什么,以致失去了心爱女婿的忠诚?

    料事如神 756年,见安禄山逼近,唐玄宗抛下百官偷偷逃出长安.到了咸阳,他突然问亲信宦官高力士:"你说官员里谁会来追随我,谁不会来?"由于唐玄宗是秘密外逃,朝中很多官员都不知道,此 ...

  • 范献忠谏中宗(资治通鉴卷二〇八之十)

    先前,秘书监郑普思把他自己的女儿送入后宫,监察御史灵昌县人崔日用曾上奏弹劾他,中宗因而没有听从崔日用的意见.后来郑普思在雍州和歧州两地聚集党羽阴谋作乱,事发后西京留守苏瓌逮捕了郑普思,穷究其罪.郑普思 ...

  • 卢俌定突厥策(资治通鉴卷二〇八之十二)

    神龙二年十二月己卯(初八),突厥阿史那默啜进犯鸣沙,唐灵武军大总管沙吒忠义与突厥兵交战,结果唐军战败,阵亡六千余人.丁巳(初十),突厥兵进犯原州和会州等地,抢掠了陇右的军马一万多匹之后撤走.唐中宗得到 ...

  • 李旦脱嫌疑(资治通鉴卷二〇八之十四)

    当初,右台大夫苏瓌负责审问太子李重俊的党羽,罪犯中有人牵扯上相王李旦,苏瓌秘密在中宗面前为相王申辩,中宗这才不追究此事.扳倒了太子,安乐公主和兵部尚书宗楚客就开始把目标转向相王李旦.他们指使侍御史冉祖 ...

  • 魏元忠之贬(资治通鉴卷二〇八之十五)

    起初,由于武三思专擅朝廷大权,右仆射.中书令魏元忠心中常常愤懑忧郁.太子李重俊兴兵诛杀武三思的时候,正好在永安门与魏元忠的儿子太仆少卿魏升相遇,便顺便裹胁他一起入宫.太子一死,魏升也被乱兵所杀.事后魏 ...

  • 岂有君父告急而臣子晏然不赴者(资治通鉴卷二一八之十二)

    跟随安禄山造叛的同罗和突阙等部落的军队屯驻在长安的禁苑中.七月甲戌(二十二日),他们的酋长阿史那从礼率领五千骑兵,盗得二千匹厩马后逃回朔方,他们阴谋联结其他胡人部落占领边疆地区.肃宗皇帝派使者前去安抚 ...

  • 乌承恩拒援常山(资治通鉴卷二一八之十四)

    虽然安禄山横扫了河北,占据了大城重镇,但河北地区的大多数州郡还在为唐朝坚守.常山太守王俌想要投向叛军,其他将领得知后大为愤怒,就借玩马球的机会,纵马踩死了他. 当时信都太守乌承恩部下有三千朔方兵,常山 ...

  • 韦后临朝(资治通鉴卷二〇八之二)

    神龙元年二月甲子(十四日),唐中宗李显复位后,将他的妃子韦氏立为皇后,大赦天下:又追赠韦后之父韦玄贞为上洛王,追赠韦后之母崔氏为上洛王妃. 左拾遗贾虚己上疏劝谏,他说:"异姓之人不得封为王爵 ...

  • 姚元之哭武氏(资治通鉴卷二〇八之一)

    在政变成功,武则天被迫迁往上阳宫时,大家都喜气洋洋,只有太仆卿.同中书门下三品姚元之一个人痛哭流涕.桓彦范.张柬之很是不解,他们对姚元之说:"今天哪里是您悲哀哭泣的日子!您这样干恐怕今后要大 ...

  • 武氏死灰复燃(资治通鉴卷二〇八之三)

    张易之.张昌宗被诛灭后,洛州长史薛季昶对张柬之和敬晖说:"张易之和张昌宗这两个元凶首恶虽然已被铲除,但像吕产和吕禄这样的人还在朝中任职,锄草时如不铲除草根,终究还是会长出草来的.(二凶虽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