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无仅有!廖氏三兄弟都是黄埔生,都是将军,都起义投诚,后来呢
在国民党军官中,有3个传奇兄弟:中将廖运泽、少将廖运升、少将廖运周,三兄弟均系黄埔出身,因而被称为'黄埔三鹰'。
正是这廖氏三兄弟,先后加入共产党,后来又起义,解放后又都被予以重任,传为一段佳话,在我党我军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廖氏三兄弟
廖运泽、廖运升、廖运周,都出身黄埔
安徽凤台廖家湾出了3个堂兄弟:廖运泽、廖运升、廖运周,分别在黄埔军校一期、四期和五期毕业,都在国民党军队中任职,都对蒋介石的卖国内战行径不满。
廖运泽曾经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南昌起义,后脱党,抗日战争时期担任过国民党骑二军军长。内战开始后,他辞去了军长职务在家闲居。
廖运升参加过北伐,在蒋介石叛变革命之后参加过反蒋活动,被迫离开了军队。抗战开始后又回到军队,曾经任过国民党整编师的副师长。内战开始后,也辞去军职在家闲居。
廖氏三兄弟
廖运周,黄埔军校五期学员,毕业之后参加了北伐战争,1927年3月在武汉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不久,他又参加了南昌起义。
1937年后,廖运周就一直在国民党军队中秘密工作。组织上给廖运周的任务是'长期隐蔽,掌握部队,团结军内进步人士,坚持抗日'。1942年,廖运周担任了一一○师的师长。由于种种原因,他和党的联系再一次中断。
廖运周,来源网络
1946年,中央军委立即恢复廖运周的组织关系,党龄从1927年算起。工作的任务是准备在条件成熟时起义,在起义之前的主要任务是为我军搜集各种军事情报。
1948年7月,一一○师随八十五军编入了第十二兵团序列,开赴徐州方向。廖运周等人心中都明白,要他们发挥'最大作用'的'最有利时机'就要到了。11月28日,廖运周率部在最关键的时刻起义,打乱了黄维兵团突围的企图,为我军全歼黄维兵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1月29日,廖运周拟就了《廖运周将军给毛主席、朱总司令致敬电》和《廖运周将军告十二兵团全体官兵书》。
廖运周起义图片,来源网络
不到半年,一一○师再次起义,师长是廖运升
廖运周率一一○师起义之后,这个师在国民党军队的序列上就算没有了。1949年3月,国民党国防部决定将当时驻在芜湖的暂编第一师改编为八十五军一一○师,用以填补该师的番号。
这个师的3个团都是由阜阳、太和的保安团改编的,师长廖运升不是别人,正是廖运周的堂兄。
在廖运升的率领下,该师于1949年5月4日在义乌举行了武装起义,是为第二次的一一○师起义。同一个番号的部队先后两次起义,这不仅在解放战争史上是一则佳话,在全世界的战争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廖运升,来源网络
1949年3月,蒋介石把暂编第一师改编为一一○师归还八十五军建制,部队随八十五军开往义乌。这时,廖运周根据陈赓的指示,派人将陈赓的亲笔密函交给了廖运升,要其加速起义的准备。
5月2日,八十五军军长吴求剑要廖运升将全师军官家属全部运至福建,第九兵团司令官李延年又命令廖运升将部队开往金华,由李延年直接指挥。
在这种情况下,廖运升与廖运周派来的第二野战军四兵团四十二师敌工科长杨振海研究之后,认为必须起义。当即进行了若干准备,并与我浙西游击支队取得了联系。虽然在一一○师周围全是国民党军队,但是在浙西游击支队的帮助下,他们顺利地进入了义乌西北的黄宅山区。
5月4日,廖运升在黄宅召开全师大会,宣布了起义的决定。这之后,廖运升和杨振海战胜了死硬反动分子的种种破坏,打击了部分人员的反水,除了三二九团反水去了福建之外,全师其余部队起义成功。当蒋介石调遣部队和空军力量打算对起义部队进行攻击时,我第二野战军十二军(原中野十二纵)已经到达义乌地区。廖运升派人与十二军三十五师师长李德生取得了联系,重新将部队开回了义乌。
以后,一一○师接受了整编,编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序列。廖运升在义乌起义时,廖运泽正在广州,他立即避走香港,以后在我党的领导下从事统战工作。
出身于黄埔的廖家三兄弟在解放战争的不同时期、不同地点,都举行了成功的武装起义,都为人民的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这在我国革命斗争史上,是仅有的一例。
解放后,廖氏三兄弟都被予以重任
廖运泽自从1953年从香港回到南京后,便被安排在江苏省人民政府任职。自1955年起,廖运泽先后当选为第一、二、三届省政协常委、副秘书长。1985 年4月,南京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廖运泽被选为南京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负责联络江苏、安徽、山东、江西的黄埔学生。
廖运泽,来源网络
1949年5月,廖运升到南京参加二野高级军官研究班学习,三个月后结业。刘伯承、邓小平两位首长亲自和他谈话,希望他随军去西南,他考虑自己年已半百,长期在旧军队带兵,怕胜任不了人民解放军的工作,要求留在南京地方工作。二野走后,柯庆施来南京市主持工作,他随后担任南京市市政建设委员会副秘书长。
廖运周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2师师长、高级炮兵学校校长和党委书记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同时,他还是民革中央委员、常务委员、中央监委副主席,并担任第六届、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和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