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分享:前贤医案赏析之头痛(下篇)

前贤医案赏析之头痛(下篇)

王东海

《冯氏锦囊秘录·头痛头风大小总论合参》

《内经》曰∶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新沐中风,则为首风。又曰∶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总之,头为诸阳之首,以象天,六腑清阳之气,五脏精华之血,皆会于头,为至清至高之处,故为天象,谓之元首,言其至尊,不可犯也。

凡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以为常度,则无头痛之患。若外因风寒雾露之触,内因痰火湿热之熏,痛由起矣。至于真头痛者,其脑尽痛,而手足寒,且青至节,旦发夕死,夕发旦死。盖四肢为诸阳之本,痛尽脑而寒至节,则元阳亏败,气血虚极,阴邪真中髓海于泥丸宫中,非药所能愈,盖其根先绝也。书又曰∶脑为髓海,受邪则死,灸百会穴,猛迸大剂参附,亦有生者焉。

头痛头风,非二证也,在新久去留之分耳。浅而近者,名头痛,其痛卒然而至,易于解散速安也;深而远者,名头风,其痛作止不常愈后遇触复发也。

手足三阳之脉,皆上循于头,为诸阳之会,六阴脉至颈而还,惟厥阴上入吭嗓,连目系出额,故当于七经辨之。属痰者居多,然有风寒湿热火痰,及气虚血虚,食郁疮毒之别,皆能伤于脉道而为病也。伤于太阳则在后,阳明在额,挟鼻与齿,少阳两角,厥阴属巅顶,而多吐涎,须寻风寻火,在气在血,晰其虚实表里,而便得病情矣。

《内经》之论头痛,风也、寒也、虚也。皆六气相侵,与真气相搏,经气逆上,干于清道,不得营运,壅遏而痛也。天气六淫之邪,人气五贼之变,皆能相害,或蔽覆其清明,或瘀塞其经络,与气相搏,郁而成热,脉满而痛。

若邪气稽留,脉满而气血乱,则痛乃甚,此实痛也。

寒湿所侵,真气虚弱,虽不相搏成热,然邪客于脉外,则血泣脉寒,卷缩紧急,外引小络而痛,得温则止,此虚痛也。

因风痛者,抽掣恶风;因热痛者,烦心恶热;因湿痛者,头重而天阴转甚;因痰痛者,昏重而欲吐不休;因寒痛者,绌急而恶寒战栗;气虚痛者,恶劳动其脉大;血虚痛者,善惊惕,其脉芤。

头痛自有多因,古方必兼风药者,以高巅之上,惟风可到。味之薄者,阴中之阳,自地升上者也。在风寒湿者,固为正用,即虚与热者,亦假引经,且散其抑遏也。若疏散太过而痛,及服辛散而反甚者,不妨用酸收以降之。若年衰气弱,清气不能上升,而浊阴犯之,以作痛者,宜升阳补气而自愈。若血虚之头痛,必处眉尖后,近发际而上攻头目,宜用芎归养血而自愈。

然新而暴者,但名头痛,深而久者,名为头风。头风必害眼者。《内经》所谓东风生于春,病在肝。目者,肝之窍,肝风动,则邪害空窍,且由精髓脑之不足,而外邪易于以深入也。厥头痛者,手三阳之脉,受风寒而伏留不去,上干于头,其气不循经隧而逆行,故名曰厥。久头痛病,略感风寒便发,而至塞目重绵浓帕包裹者,此属郁热。本热而标寒,世人不识,率用辛温解散之药,临时得效,误认为寒,殊不知因其本有郁热,毛窍常疏,故风寒易入,外寒束其内热,闭逆而为痛,辛热之药,虽能开通闭逆,散其标之寒邪、然以热济热,病本益深,恶寒愈甚矣。惟当泻火凉血为主,佐以辛温散表之剂,以从治法治之,则病可愈,而根可除也。

头痛多主于痰。痛甚者,火多,盖火性炎上,其痛发劈,有可吐者,有可下者。东垣曰∶湿热在头而痛者,当以苦吐之,如瓜蒂散、浓茶之类是也。痰厥头痛,非半夏不能除,有属于风者,有属于寒者,有属于半寒为偏头痛者,有属于湿者,有属于火郁者,有属于外感有余,有属于内伤不足,伤食伤酒,种种症候,皆以头痛,总由清阳不升,浊阴上犯也。

感冒头痛,宜防风、羌活、藁本、白芷,即所谓新沐中风为首风。

风热在上头痛,宜天麻、蔓荆子、台芎、酒制黄芩。

肥白人头痛,是气虚,宜黄酒洗生地、南星。

形瘦苍黑之人头痛,是血虚,宜当归、川芎、酒黄芩之类。

太阳头痛,恶风寒,脉浮紧,其痛在巅顶与两额角,川芎、羌活、独活、麻黄之类为主,为冲头痛。

少阳头痛,脉弦细,往来寒热,其痛连耳根,柴胡黄芩为主。

阳明头痛,自汗,发热恶寒,脉浮缓长实,其痛连目 ,鼻干齿颊目疼,升麻、葛根、石膏、白芷为主。

太阴头痛,必有痰,体重或腹痛,或痰癖,脉沉缓,以苍术、半夏、南星为主。

少阴头痛,足寒气逆,为寒厥,其脉沉细,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

厥阴头项痛,或吐痰沫厥冷,其脉浮缓,以吴茱萸汤主之。然太阴、少阴,有身热而无头痛,厥阴有头痛而无身热,若身热又头痛,属阳经也。

血虚头痛,连鱼尾相连者,当归、川芎为主,以润风燥经。

所谓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

气虚头痛,人参、黄芪为主,以升清阳,《经》所谓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头为之苦倾是也。

偏头痛者少,少阳相火也。有痰者多,在左属风属火,多血虚,宜薄荷、荆芥、川芎、当归;在右属痰,属热,多气虚,宜苍术、半夏、酒芩为主。若属湿痰,川芎、南星、苍术为主。

气血俱虚头痛,调中益气汤,内加川芎三分、蔓荆子二分、细辛二分,其效如神。

厥逆头痛者,所犯大寒,内至骨髓,髓者,以脑为主,脑逆故令头痛,齿亦痛,以羌活附子汤主之。

肾虚头痛,即《经》所谓下虚上实,由相火上冲,气逆上行,痛不可忍,用补中汤加芎归,或姜附理中汤。

太阴头痛,必有痰也。少阴头痛,足寒而气逆也。太阴、少阴二经,虽不上头,然痰与气壅于隔中,头上气不得畅而为痛也。

痰厥头痛,所感不一,发时恶心,呕吐痰水,甚则手足厥冷,吐去痰涎,其痛见减,虽由乎痰,然痰之始也,必有本,是知方者,体也,法者,用也。徒知体而不知用者弊。若体用不失,可谓上工矣,宜以白术、半夏、天麻汤主之。痰厥头痛,非半夏不能除;眼黑头旋,风虚内作,非天麻不能解。

平人头痛属火与痰者多,若肥人多是湿痰,二陈加苍术;人瘦多是血虚与火,酒炒芩连荆防薄荷芎归之类。巅顶痛甚,加藁本酒炒升柴。东垣曰∶顶巅痛,须用藁本去川芎。

头痛不可专泥风药愈虚其虚,使风入于脑,永不可拔。亦不可偏于逐火,使风火上乘空窍而从眼出,如腐之风火相煽,而成衣焉。谚云∶医得头风瞎了眼,此之谓也。

总之,头痛、头风,皆因清阳之气有亏,精华之血有损,不能交会卫护于首,以致浊阴外邪犯之。若从标疏散清理,不过徒取近功。然益虚其虚,旋踵愈甚。(张)每重用八味汤,加牛膝、五味子,食前早晚服之,浊阴降,真阴生,雷火熄,真火藏,上下整肃,不惟头病既痊,精神亦可倍长矣。颈项痛邪客三阳则痛,寒搏则筋急,风搏则筋弛,左属血,右多属痰,丹溪治之用二陈汤,加酒芩、羌活、红花,服二剂而愈。有闪挫及失枕而项强痛者,皆由肾虚,不能荣筋也,六味地黄汤加秦艽。

菊花散  治风热上攻,头痛不止:甘菊花、石膏、防风、旋复花、枳壳、蔓荆子、甘草、羌活(各一钱五分),姜水煎服。

红豆散  治头重:羌活、连翘、红豆,三味等分,为末,搐鼻。

一方  治头痛连眼痛,此风痰上攻,须用白芷开之:川芎、白芷、防风、藁本、细辛、当归、雨前芽茶(各等分),水煎服。

不卧散  治头痛不可忍者:元胡索(十枚)、青黛(二钱)、猪牙皂角(肥实者,刮去皮及子,二两)为末,水丸,小饼子,如杏仁大,用时令病者,仰卧,以水化开,竹管送入,男左女右,鼻中觉药味至喉少酸,令病者坐,却咬定铜铁一个,于当门齿上,当见涎出成盆即愈。

芎归汤  治着湿头痛身重,眩晕痛极:附子、白术、川芎、桂心、甘草、姜枣水煎服。

顺气和中汤  治气虚头痛,此药升阳补气自愈:黄芪(一钱五分),人参(一钱),甘草(炙,七分),白术、陈皮、当归、芍药(各五分),升麻 、柴胡(各三分),细辛、蔓荆子(各二分),川芎水煎,食后服。

白归汤  治血虚头痛:川芎、当归、白芍,水煎服。一方加甘菊去心蒂。

四神散  治妇人血风,眩晕头痛:菊花、当归、旋复花、荆芥穗(各等分)为末,每服一钱,用葱白茶末煎汤,食前温服。

祛风清上丸  治风热上攻,眉棱骨痛:酒芩、白芷(一钱五分),防风(一钱),柴胡(一钱),荆芥(八分),川芎(一钱二分),羌活(一钱) 甘草(五分),水煎食后服。

芎辛导痰汤  治痰厥头痛。川芎、细辛、南星(各一钱五分),半夏、茯苓(各一钱二分),陈皮、片芩(酒炒,一钱二分),枳实(一钱),甘草(五分),如挟风热甚者,加石膏三钱,菊花一钱,姜水煎,食后服。

芎附散  治产后败血作梗,头痛诸药不效:大附子一枚,酽醋一碗,用火四畔炙透,蘸醋令尽,去皮、脐,加川芎一两,并为细末,每服一钱,茶清调下。

凡头内如虫蛀响,名天白蚁,用茶子细一吹鼻中。古一妇人,患偏头痛,鼻塞不闻香臭,常流清涕,或作臭气,遍服头痛药不效,人无识此,或曰∶脑痈,但服局方芎犀丸,不十数服,忽作喷涕,突出一挺稠脓,其疾即愈。

芎犀丸  治年久偏正头疼,不闻香臭:川芎、石膏、薄荷(各四两),朱砂(四两,内用一两为衣),人参、茯苓、甘草(炙)、细辛(各二两),犀角(生用、镑)、栀子(各一两),阿胶、蛤粉(炒一两五钱),麦冬(去心,三两),为末,蜜丸,弹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一丸或二丸,食后茶清化下。

王纶《明医杂着》头痛:久头痛病,略感风寒便发,寒月须重绵浓帕包裹者,此属郁热,本热而标寒。世人不识,率用辛温解散之药,临时得效,误认为寒。殊不知因其本有郁热,毛窍常疏,故风寒易入,外寒束其内热,闭逆而为痛。辛热之药,虽能开通闭逆,散其标之寒邪,以热济热,病本益深,恶寒愈甚矣。惟当泻火凉血为主,而佐以辛温散表之剂以从法治之,则病可愈,而根可除也。

原按:症有多主于痰者,痛甚者乃风毒上攻。有血虚者,有诸经气滞者,有气虚者,有四气外伤,有劳役所伤;有可吐者,有可下者,当分虚实寒热兼变而治之。若夫偏正头风,久而不愈,乃内挟痰涎,风火郁遏经络,气血壅滞,甚则目昏紧小,二便秘涩。宜砭出其血,以开郁解表。余尝治尚宝刘毅斋,但怒则两太阳作痛,先用小柴胡加茯苓、山栀,后用六味丸以生肾水,而不再发。谭侍御,每头痛必吐清水,不拘冬夏,吃姜便止。余作中气虚寒,用六君、当归、黄芪 、木香、炮姜而瘥。商仪部,劳则头痛。余作阳虚不能上升,以补中益气加蔓荆子而痊。

王按:合诸家论述来看,互为补充发明,真可谓“前贤之述备矣”!然而医者行医一生,不可能尽遇诸证,阅之以广见闻,帮助明析医理罢;而不可徒增纷纭杂乱不知取舍。究竟是哪一位或哪几位前贤心法更适合自己的临床所遇,又是中医人应细细品味用心揣摩的,这也是摆在中医人面前的头等大事!

声明:本公众号所有调病方法、方子和观点仅供有缘者参考,如果调治过程中出现偏差,本公众号概不负责。

(0)

相关推荐

  • 头痛诊治精粹

    头痛是以头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自觉症状,可单独出现,亦可出现于多种急.慢性疾病之中.本节所讨论的头痛,主要是内科杂病范围内,以头部疼痛为主要症状者. 头痛一证,首载于< ...

  • 头痛的治疗方法---祖传特效偏方治疗头痛

    生活中,头痛是很常见的症状,引起头痛的原因很多,该病症对大家的健康影响也是很大的,那么大家知道头痛应该怎么治疗吗?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祖传特效偏方治疗头痛: 风寒头痛 头痛时作,痛连项背, ...

  • 周末分享:前贤医案赏析之头痛(上篇)

    前贤医案赏析之头痛(上篇) 王东海 <程杏轩医案> 方竹坪翁,头痛质亏烦劳证,经多日诊脉,虚弦带急,精神欠充,夜寐少逸.询其病初,并无寒热,知非外因.惟头痛乍轻乍重,推求其故,东坦云:内伤 ...

  • 周末分享:前贤医案赏析之头痛(上篇

    原创 衡阳王东海 罾事物语 2021-09-26   王东海 <程杏轩医案> 方竹坪翁,头痛质亏烦劳证,经多日诊脉,虚弦带急,精神欠充,夜寐少逸.询其病初,并无寒热,知非外因.惟头痛乍轻乍 ...

  • 周末分享:前贤医案赏析之头痛(中篇)

    前贤医案赏析之头痛(中篇) 王东海 <张氏医通>头痛门 茸朱丹 治肾虚火炎头痛,必先眼黑头旋:辰砂(另研),草乌头(一作川乌头).瞿麦穗.黄药子(各一两).上除辰砂,以三味为粗末.用瓷碗一 ...

  • 周末分享:前贤医案赏析之不寐(下篇)

    前贤医案赏析之不寐(下篇) 王东海 <邵兰荪医案>不寐案 安昌娄,阳不交阴,寤不成寐,脉数右劲,舌尖赤,咳嗽气逆,胃馁.姑宜清肺.安神.化痰(三月七号壬寅十九日):北沙参(三钱).霍石斛( ...

  • 周末分享:前贤医案赏析之不寐(上篇)

    前贤医案赏析之不寐(上篇) 王东海 <顾松园医镜>论不寐:不寐之故,属心血不足,有热所致.故仲淳曰∶治不寐当以养阴血,清心火为要.然亦有因肝经血虚,气滞而不寐者,则当疏肝养血.有因胸膈痰壅 ...

  • 周末分享:前贤医案赏析之耳病

    前贤医案赏析之耳病 王东海 <曹仁伯医案论> 卫道观,前头鸣,右盛,头为天谷藏神者也.面无精彩,头苦常鸣,岂非天谷内虚,神色无华乎?然头鸣右盛,痰火必多,不得不兼顾之.用:大熟地.天冬.党 ...

  • 周末分享:前贤医案赏析之胁痛、黄疸

    前贤医案赏析之胁痛.黄疸 王东海 <程杏轩医案> 叶蔚如兄胁痛便闭一剂而效.蔚兄来诊云∶病初右胁刺痛(按:有瘀),皮肤如烙,渐致大便闭结(按:热燥),坐卧不安,每便努挣,痛剧难耐,理气清火 ...

  • 周末分享:与运气学有关的前贤医案(举例)

    与运气学有关的前贤医案(举例) 王东海 运气学所讲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一是<内经>有明训:二是很多的大名医确定过,并进行了阐释解读:三是临床中常可验证.当然,也有一部分名医认为" ...

  • 周末分享:一则前贤医案的思考

    一则前贤医案的思考 末流郎中 晏鹏程先生,四川南充名医,擅以瘀血论治怪病. 兹举一例:1976年11月,晏老治一女西藏患者,胎病流产后恶露,突遭坏人强合,败精瘀血凝滞为患.七日后,始则头昏胀痛,手足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