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人物——唐伯虎

  唐伯虎(1470——1523年),字伯虎,号六如居士,吴(今江苏苏州)人。师周臣,擅画山水,并工画人物花鸟,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合称“明四家”。

  唐伯虎的山水画,最早受沈周、文征明影响,近“吴派”。在“吴门派”画家中,自树一帜。他的山水画大多表现雄伟险峻的重山复岭、楼阁溪桥、四时朝暮的江山胜景,主要运用“院体”画法;有的描写亭榭园林、文人逸士优闲生活的作品,则取法元人一路,笔墨技法随题材内容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山水人物画,大幅气势磅礴,小幅清隽潇洒,题材面貌丰富多样。

  唐伯虎的仕女画法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线条细劲,设色妍丽。一种笔墨流动,挥洒自如。画中嫦娥,用清丽圆细的笔触描绘其脸、手和胸。而衣裙、披肩、腰带多以飘举方折之笔出之,这种方圆兼施的笔法,增强了这位少 妇轻移莲步的动态美。设色浅淡,年久有褪,益见清雅。

  唐伯虎的山水画大都是高人雅士急流引退、遁世独处的主题,这正是他自己的思想感情的表现。画中的人物虽小,但其神情、仪态都刻画生动,具有完整的情节,不同于一般的点景之作,又不像某些文人画家一味忘情于林泉,自鸣清高。如他在《西洲话旧图)的题诗云:“醉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日间眠。漫劳海内传名字,谁信腰间没酒钱?书本自惭称学者,众人疑道是神仙。此须做得工夫处,不损胸前一片天。”可见这隐遁的思想中包含着自食其力的自豪感。

  唐伯虎的人物画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敷色艳丽、气质高雅,主要表现宫廷贵 族、上 流社会妇女的生活,如《王蜀宫妓图》(故宫博物院藏),描绘了蜀后宫奢华荒 ,后主纵情于声色的场景(见图6)。蜀后主王衍曾自制“甘州曲”歌,形容宫妓身着道衣,体态匀称优美:“画罗裙,能结束,称腰身。柳眉桃脸不胜春,薄媚足精神。可惜许,沦落在风尘”。唐伯虎的这张作品构图新颖,四位宫女云髻高耸,头饰珠冠,相对交错而立,轻声耳语的两位面对观众,另两位手持执壶和餐盘,以背面示人。四人身材修长,体态瘦削,头部各有不同程度倾斜,配合手部动作,整体造型、布局安排和谐、自然,动态十足。人物饰品、服装的搭配十分讲究,款式有繁有简,墨色有浓有淡,敷彩有冷有暖,或呼应或对比,相互映衬,极富装饰效果,给观者以视觉享受。轮廓线条精细劲道,整体设色明艳华丽,侍女额头、鼻尖、下巴用白粉烘衬,这种“三白”的人物画法是唐伯虎为表现女子柔嫩肌肤的一种典型的画法,是唐伯虎仕女画的独 创,面部晕染细腻,显得女子容颜格外娇美,体态高 贵优雅,仿佛正带着醉意等待君王传唤侍奉。裙边隐隐露出绣鞋一角,偏偏是那一丁点鲜红,小巧又精致,惹人浮想翩翩,作品虽没有描绘享乐场景,却通过展示女性柔美的气质,传达出富贵奢华而又荒 腐 败的宫廷气息。画上有题跋“莲花冠子道人衣,日侍君王宴紫微,花柳不知人已去,年年斗缘(错别字,应为“绿”)与争绯。蜀后主每于宫中裹小巾,命宫妓衣道衣,冠莲花冠,日寻花柳以侍酣宴。蜀之谣已溢耳矣,而主之不挹注之,竟至滥觞。俾後想摇头之令,不无扼腕。唐伯虎。”文字中透露出对宫妓的怜香惜玉,也是通过这些弱小悲惨的女性形象,寄予了画者对自己身世跌宕坎坷、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

  经历过在宁王 府这段最灰暗的日子之后,唐伯虎更加堕 落了,他开始放纵自己。但是在这个时候通过卖画也完全满足不了唐伯虎自己的日常开销了。最终唐伯虎在穷困潦倒中去世。唐伯虎字画作为一代才子,最终的结局竟然是这样,真是令人感到惋惜,感到悲哀。但是小编认为唐伯虎命运的悲哀,与他的家庭也有一定的关系,为什么呢?小编认为,唐伯虎字画小时候优越的生活导致他在后来面对挫折的时候,不能很好地去处理自己的心情,最终造成了他的堕 落,一蹶不振。生活接连的打击,也让唐伯虎字画失去了生活的信心。

  明朝正德九年,江西南昌的宁王朱宸濠打算起兵造反,仰慕唐伯虎的才气,请唐伯虎出山,唐伯虎先进入朱宸濠帐下后发现朱宸濠的昏庸,整日便饮酒作乐,装疯卖傻,最终宁王忍无可忍,让他再回到苏州。宁王事件后,唐伯虎最 后十年的生活依旧靠卖画为生,生计潦倒。为了照应自己的生活,唐伯虎接应了一切他可以接收到的画画的生意,为达官显贵作画、为了给自己看命给医生作画,甚至也为妓院作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