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泻心和胃降逆,寒热同调开结除痞【一点资讯】

半夏泻心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半夏泻心汤”,“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此方辛开苦降、平调寒热、消痞散结,是治寒热互结之痞证常用方,具有调和肝脾,寒热平调,消痞散结之功效,主治寒热错杂之痞证。以心下痞,但满而不痛,呕吐下利,苔薄黄而腻为辨证要点。是消化系统疾病的常用方剂。

图片来源:https://p1.pstatp.com/origin/pgc-image/

  • 半夏泻心汤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病案分享:

患者赵某,女,56岁,2019年10月9日初诊。主诉:间断大便不畅18年,加重伴腹痛3天。患者18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排便不畅,伴腹部不适,排便后好转,间断服用益生菌、乳果糖,便秘无明显缓解,需间断使用开塞露辅助排便,大便仍2-3日一行,伴肛门下坠及便不尽感。患者3天前症状再发,左下腹疼痛,大便难下,刻下症见:左下腹绞痛,大便3日未排,排气可,轻度腹胀,嗳气,食欲差,口干,喜饮热饮,平素怕冷,耳鸣,劳累后有胸闷气短,眠差,小便可。近期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史:6年前于301医院行内镜下结肠息肉治疗;发现血脂升高3年;颈椎病15年。3年前于北医三院行肩袖修复术。否认有药物过敏史。饮用及食用含酒精类食物后起皮疹。平素工作压力大。体格检查:神志清楚,语言流畅,查体合作。心肺查体未见异常,腹平坦,全腹触诊软,左下腹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肾无叩痛。舌质红,边有齿痕,苔黄腻。脉弦细。电子肠镜检查:回肠末端及全大肠粘膜未见明显异常。电子胃镜检查: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中医诊断:腹痛,寒热错杂证。西医诊断: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治法:辛开苦降、平调寒热。

  • 方剂:半夏泻心汤加减。

姜半夏10g 黄芩10g, 黄连8g, 干姜10g,

太子参30g 炒酸枣仁60g 合欢花30g 皂角刺10g,

蚕沙10g 红枣10g 生姜6片

共3付,每日1付,分2次服用,每次150ml。

2019年10月11日二诊,患者大便1次/日,左下腹绞痛减轻,排气正常。Bristol type 4。舌质红,边有齿痕,苔黄。患者症状好转,给予原方7剂治疗。2019年10月18日三诊,患者大便1次/日,Bristol type 5,无便血及粘液,无腹痛,纳欠佳,眠可,小便调。舌红,苔薄黄,脉弦细。

按语:患者老年女性,平素工作压力大,肝气不舒,横逆犯脾,中焦气机不畅,胃肠气滞生热 ,结于肠腑,故见大便不畅干结,大便内结加重腑气阻滞,故见腹痛、腹胀。中焦脾升胃降功能失常,胃气上逆,故见嗳气。气滞日久耗伤脾阳,故见喜热饮,畏寒;舌红苔黄源自热结,脉弦细为虚寒之征,故中医辨证为寒热错杂,辨病为腹痛,病位在大肠、肝、脾、胃,预后尚可。中药汤剂口服以辛开苦降、平调寒热治疗,选取半夏泻心汤加减,半夏辛开散结消痞,降逆和胃,为君药,干姜温胃散寒,黄芩、黄连清泄里热以和阳为臣药,加太子参健脾益气,炒枣仁润肠通便,合欢花安神,皂角刺、蚕沙避秽化浊,生姜大枣顾护中焦。诸药合用,寒热并用,苦降辛开,补气和中,邪去正复,气得升降,诸证悉平。

魏玮教授擅长使用“辛开苦降法”治疗功能性胃肠病,以脾胃学说为本,提出了“脑肠同调”治法,“脑肠同调”治法注重整体观念,强调在治疗中要兼顾“脑”“肠”,多靶点、多维度配合,才能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如在治疗功能性胃肠病时,顾护脾胃的同时重视患者精神心理状态,因此临床用药常加用玫瑰花、合欢花、绿萼梅等芳香轻清解郁之品,酸枣仁、夜交藤、当归等养血柔肝安神之品,竹叶、栀子、川楝子等清心火、泄肝热之药,很好的体现了“脑肠同调”治法的应用。

参考文献:

张嘉鑫,顾然,郭宇,王庆国,魏玮.半夏泻心汤之方药考.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4(01):182-185.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