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村】走进建德李村
走进建德李村
由于建德新叶离我们兰溪芝堰较近,因此,我常常去新叶,也去李村。
李村村位于建德市南部、大慈岩镇东面,下辖李村、岳家、白山后三个自然村,与金华兰溪市相邻,与有“明清古建筑露天博物馆”之称的新叶村及“江南悬空寺”的大慈岩接壤。风景秀丽,历史悠久,有“千年古村”的美誉。背倚玉华山、西北邻“江南悬空寺”大慈岩景区,整个村被玉华山脉和大慈岩山脉环抱着,山上郁郁葱葱、层恋叠翠、村外小溪潺潺、景色宜人。该村为浙江省内保存较完整的古代血缘聚落建筑群,现存有明清古民居建筑110多幢,此外还有白山殿、小武当庙及包括一本堂在内的十多座公共建筑,李村村乡土建筑群,2011年已被浙江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李村原名徐宅,据《玉华李氏宗谱》记载,大约1100多年前,到该村定居。李村现有农户1045户,农业人口3249人,行政面积18 平方公里,人均收入不足5000元。让李村李姓自豪的先祖是晚唐著名诗人李频,《全唐诗》、《唐诗三百首》等均收有他的诗作,其名句“石上生灵笋,泉中落异花”描绘了建德优美的自然风光,在建德可谓家喻户晓。
李村村始建于宋太宗雍熙三年(公元986年),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李村村历史悠久,历经千年。大多数村民为唐卫国公李靖后裔,繁衍至今。李氏已传44代现有子孙2000余人,他们避开了战乱灾祸,一直没有间断地保持着血缘的聚落,繁衍成一个巨大的宗族。李村村由于历史上较少受到战乱的侵袭,也未过多受到经济发展的冲击,村落原始形态保存完好,较好的保持着历史发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李村村整个建筑群落整个村落,讲究阴阳八卦。村落呈虎踞之势,以一本堂作虎头,宗祠大门如虎口,街路中石板出村北,形似脊椎,出村道路通白山殿作虎尾,两旁大小巷弄即像斑虎纹图。村中厅堂分三垣(紫薇、太微、天市)星象,内脏为肝、心、脾、肺、肾、肠、胃、胆亦含八卦之诸象,村内由南至北三条主干路,形似八卦中的离卦。村南由关帝庙、小武当二庙镇驻水口,作保瑞辟邪和挡虎之用,村北白山庙负责护虎之责。李村为群峰环抱,溪水长流,整个村落布局呈虎踞龙盘之势。李村村内古建筑均为徽派风格,砖木混合结构、青瓦白墙的楼房,整体素雅端庄。体现这个地区村落文化与传统民居的风格。
李村村的传统建筑,与优美的景色连为一体,充分展示了村民的生活习俗、文化观念,以及乡土建筑有机的品格,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李村是一处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聚族而居的古村落,由于历史上较少受到战乱的侵袭,村落原始形态保存完好,始终保持着历史发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白山庙:庙旁附玉华庵,据民国《寿昌县志》卷五记载:“玉华庵,在县南仁都一李村白山庙左首。”“白山庙,一在县南仁都一李村。庙坐玉华山麓,俗称玉华山为白山,故名。内供汉吴司徒雄神像。唐龙德元年建。宋崇宁二年,郡上其灵异,敕封灵应王,后经方腊之乱被毁,忠训郎胡祖舜重建。清咸丰辛酉再毁。同治三年,里人李逢元、李合乾等捐资复建。庙前古柏森森,旧碑屹立。县学教谕吴有容为之记,记见杂志。”而据白山殿《重建庙碑》记载,该庙后于1994年经翻修,2003年建筑东侧加建一座二进的偏殿。
建筑坐北朝南,占地720平方米,格局完整,三进,由门厅、正殿、后殿、4个厢房及西侧一座三合院式的伙房组成,为传统砖木结构,硬山顶,八字门面,面阔三间两弄,门厅进深三柱两间六檩,正殿为二层,进深四柱三间七檩,伙房为传统砖木结构的三合院式,面阔三间进深四柱三间七檩,内部装修简单。该庙规模较大,选址合理,对了解民间信仰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李村村一本堂:俗称祠堂,为李村村玉华李氏总祠,始建于明中期,1911年重建,后于2005年翻修。建筑坐北朝南,占地926平方米,格局保存完整,整体布局平面为“回”字形结构,三进,由前中后及4个厢房组成,为传统砖木结构,硬山顶,面阔三间。第一进进深三柱两间,第二进进深四柱三间九檩,五架抬梁带前后双步,五架梁为方梁,内柱均为方形石柱,供奉有李频塑像,第三进为二层,面阔三间两弄,进深四柱三间七檩。建筑装修精细,正门前有轩廊,由精细雕刻,牛腿雕刻“太平,有象、鹿,戏曲场景,双狮戏球”等,五架梁、三架梁为方梁,上均有“回”纹雕刻,檐柱及第二进内柱均为方形石柱,檐柱上雕有楹联,檩条下均由撑栱。2003年公布为市级文保单位。、宗祠为族人祭祀先祖先贤的场所及村中重要的议事之地,整体建筑布局完整,体量较大,具有明显的地方宗祠特色,对研究宗族文化、建筑风水等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李村村崇本堂:俗称大石厅,始建于明宣德年间,二十八世祖,行福三,为李氏四公派下之众厅,前后翻修数次,最近一次为1996年。建筑坐北朝南,占地465平方米,格局保存完整,三进,由前中后三进及2个厢房组成,1968年第一进倒塌重修,为传统砖木结构,硬山顶,面阔三间,第一进进深四柱三间十一檩,第二进进深四柱三间十檩,五架抬梁带前后双步,第三进为二层,面阔三间一弄,进深三柱两间五檩,装修简单,用材粗大,第一进为牌楼式门面,四柱三间三楼,重檐歇山顶。宗祠为族人祭祀先祖先贤的场所及村中重要的议事之地,体量较大,用材较大,具有明显的地方宗祠特色,对研究宗族文化、建筑风水等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李村村立本堂:始建于明万历年间,为下宅派荣九公派下(二十九世祖)房厅,根据建筑风格可判断现建筑建于清中期,祠堂内设神龛,供奉李氏祖先,1997年出租给村民李宝芳作为杂货店。建筑坐西北朝东南,占地79平方米,传统二层砖木混合机构,硬山双坡屋面、马头墙。建筑面阔四柱三间一弄,进深四柱三间七檩,二层梁架穿斗式梁架。冬瓜梁上雕简单的蔓草纹。李村立本堂格局完整,用料考究,为了解李村李氏家族历史提供了一定的实物参考资料。
李村村植本堂:始建于明万历年间,为下宪派荣十三公派下(二十九世祖)房厅,根据建筑风格可判断现建筑建于清早期,而从梁架结构判断,可能为民国时期重修,为李氏家族供奉祖先牌位的场所,多次修缮,最近一次在1989年进行过整修,更换建筑内的部分梁架、屋顶、檩条等。建筑坐东北朝西南,占地292平方米,共三进,传统砖木结构,硬山双坡屋面、马头墙,第二进前天井两侧各开一扇侧门,第三进前东南侧开一扇侧门。建筑面阔四柱三间,第一进设戏台,进深两柱一间五檩,第二进进深三柱两间九檩,五架抬梁,第三进前设“日、月”天井,进深四柱三间五檩,设神龛,立李氏祖先牌位。内部装修简单,第二进明间柱子下设覆盆,其上立柱础。方梁上雕刻简单蔓草纹、牛腿上雕刻简单蔓草纹。祠堂对了解李氏家族史有较高参考价值,同时也为研究浙西地区清代至民国时期的祠堂建筑风格提供了实物佐证。
李村村永裕堂:根据建筑风格和村民口碑调查可判断为清中期的建筑,为李氏家族一分枝集资建造,祠堂是用于办丧事场所,期间多次修缮,最后一次2004年修缮,更换部分梁架,地面被改为水泥地。建筑坐东北朝西南,占地73平方米,传统砖木混合结构,硬山双坡屋面、八字门,大门左右立一对石鼓,正门东南侧开一扇偏门。建筑面阔四柱三间,进深四柱三间五檩,明间为穿斗式梁架,装修简单。该祠堂风格与周边环境相协调,融为一体,建筑显得小巧、朴素,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
李村村勤裕堂:原为李氏私厅,由李震泽所建,建于清末,有110余年历史,现已改为民居。建筑坐西北朝东南,占地226平方米,格局保存完整,由门厅、正殿及2个厢房组成,为传统砖木结构,硬山顶,石库门。建筑面阔三间,门厅进深四柱三间七檩,五架抬梁带前后单步,正殿进深四柱三间八檩,五架抬梁带前双步后单步。内内部装修较好,牛腿雕刻鹿、狮子等图案,为双面镂空雕,五架梁、三架梁及冬瓜梁均为方梁,其上刻有回纹,天井以青砖板铺地。该堂风格与周边环境相协调,融为一体,内部雕刻精美,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李村村连三进:据村民所述原为李展忠家的会客厅,解放后由李村乡保管,1958年后作为村供销社,1977年供销社迁出后一直作为村民集会的场所使用至今,2005年列为建德市级文保单位,2010年整修后已建成“李村民俗文化展示馆”。建筑坐西北朝东南,占地298平方米。共三进,传统砖木混合结构,硬山双坡屋面、马头墙、石库门。建筑面阔四柱三间,第一进进深四柱三间五檩,第二进进深四柱三间五檩,第三进进深五柱四间七檩。第一进方梁上雕刻“和平如意”图,檐口牛腿上雕神仙、人物故事,骑门梁上雕回纹,围栏上雕冰裂纹、几何纹、人物故事、“寿”字、柿蒂纹,围栏向下延伸,装饰垂花柱和挂落,雀替装饰镂空“三多图”,第二进方梁上雕刻“荷合平安”图,第三进檐口牛腿上雕金鸡凤凰、太阳等纹饰,骑门梁上雕刻蔓草纹、人物故事,横梁上装饰垂柱。整个建筑格局完整,保存较好,雕琢精致,其木雕工艺体现了当时的雕刻工艺和水准,具有较高的的艺术和历史研究价值。
李村村李展忠民居:根据建筑风格可判断为民国时期的建筑,根据村民所述为“连三进”的附属建筑,解放后曾作为镇政府办公地,20世纪50年代作为邮电所,20世纪80年代后作为大米加工厂,现为“李村民俗文化展示馆”,乡土建筑摄影展进行合理利用。建筑坐西南朝东北,占地137平方米,由主殿和两厢房组成,传统砖木混合结构,硬山双坡屋面、马头墙,建筑东北面开一扇侧门,与李愉良民居向连。建筑面阔四柱三间,主楼进深五柱四间。方梁上装饰回纹,梁下雀替装饰瑞兽,梁背上装饰柁墩和花板,柁墩雕铜镜人物像,花板装饰回纹,骑门梁上雕回纹、人物故事等,并有两个木雕落款,牛腿残留部分雕风景画。该民居原是李村地主李展忠的私人会客厅连三进的附属建筑,该建筑木雕雕刻精美,具有一定的历史、科学保护价值。
李村村作为千年古村有丰厚的文化传承和人文文化。
李村村李村抬阁为浙江省省级非遗名录,具有浓厚的族群意义和独特的地方竞技娱乐活动。“李村台阁”源于唐末宋初,当地村民称“迎巧”,亦称“抬阁翘”、“台阁巧”等。
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是李村的庙会,全村一片欢庆,鼓角齐鸣,铁铳、爆竹响彻玉华山麓,李氏子孙开始“起巧”,前有双面大开锣开道,中有八个大汉抬着“抬阁”,踏着欢快的舞步表演,旁边有手持长杆护卫,后面锣鼓相随。最奇特的是,抬阁上那两个身穿戏服、浓妆重彩的幼儿,起巧地站在刀尖、斧刃、伞沿、浪峰、云团或荷叶上,一颠一颠的演绎着戏文中的人物。是日,李村人抬着“抬阁翘”全村巡游,祭祀祖先,让围观者惊叹不已。
“李村抬阁”经挖掘整理后,多次参加杭州、建德及周边县市的大型广场文化活动。参加过杭州“西博会狂欢节”、“中国杭州休博会建德分会场”开幕式等、2007年抬阁被列入了浙江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二月二”庙会也被列入了杭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李村村李村龙灯:李村龙灯也是李村村的传统文化项目,有大小两条板凳龙,大的由成年人组成,小的由18岁以下儿童组成,每逢“二月二”庙会,晚上两条龙一前一后沿村里弄堂穿行,前后之间距离有上百米;板凳龙制作考究,每条板凳上装有三只灯,灯上有能工巧匠画上了各色各样的图案,里面点上蜡烛后非常醒目。凡龙灯行到处村民都点烛烧香,鸣放爆竹以示相迎,朝拜后递上红包,拨取龙须以求吉利。
李村村是我市保存最完整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古老村落,文化底蕴丰厚,是中国明清时期难得的乡土建筑模式。目前已采取了整体保护措施,确保李村村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历史风貌,保持文化遗产的真实性,以及古村落生活的延续性。
民间传说:
1、一箭之地的传说:
李村的土地祠面积不大,但香火却是异常旺盛,因为这祠内供奉的土地公公是李村人的祖先,是明太祖朱元璋钦命敕封的社神。
在元朝末期,朱元璋率领兵马驻扎玉华山下的“军营岗”和“试箭亭”一带,由于军纪严明,关心百姓疾苦,颇得民心。
一日,朱元璋召集部属议事,由于起兵已久,又少有攻城克地,不少人觉得如此下去也不是个办法,不如散伙回家,守着自己一亩三分田为好。朱元璋带着满腹困惑,一人信步在田埂路上,走着走着,前面传来一阵“劈里啪啦”的声响,朱元璋抬头一看,只见李村村口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农夫,正挥舞手中一把砍刀,将刚刚编好的竹篱笆劈得乱七八糟。朱元璋忙问其故,老农夫答道:“原指望扎好篱笆防鸡犬,哪晓得七高八低一团糟,嗨,不轩不平,推倒重来!”说完,枪起刀一阵猛砍。朱元璋听了老农夫一番语言,领悟其意。回到营帐,召集众将,重振军威,一路向元大都攻去,终于功成名就,创建明朝,定都南京。
朱元璋在金銮殿坐定,突然想起幸好当年听了李村老农夫“不轩不平,推倒重来!”的劝告,才取得了今日的天下,总该要感谢一番才是。于是,带上随从径直到李村寻找老农夫。刚到村口,只见一个白发苍苍的老翁坐在一块石头上晒太阳,朱元璋一看,连忙跳下马背,上前拜见。原来,这个老翁就是当年那个老农夫。老翁谢绝了朱元璋要他到南京享福之邀,也婉拒了金银之赐。朱元璋一看老翁什么都不要,就唤过寿昌县令说:“你立马派人去找工匠,给老先生建造一座大房子,让其安度晚年。”老翁不等县令接旨,赶快劝住朱元璋说:“皇上执意要奖赏草民,赏我一箭之地就够了。”朱元璋准奏,老翁接过御林军递上的弓,双手只是轻轻一拉,就把箭射了出去。射出的箭只有七步之遥,朱元璋一看,忙说:“这次不算,请另射一箭。”老翁答道:“房子可大可小,耕田可是越多越好呀。”说完依旧坐在石头上,闭上眼睛,安然逝去。
朱元璋一看老翁仙逝,就御封老翁为李村社神,吩咐随从在该处建造一座土地祠,永世供奉,还在土地祠门上亲题对联一副:“屋小乾坤大,门低日月高”。后人还在此撰写对联,其中有几幅这样写道:“土赐本乡身历元明而殉难,地封一箭界分兰寿不当方”、“想当年不避国乱,至今轻永受荣封”、“神灵哉不威自畏,公老矣有德而尊”。现在,这座土地祠依然坐落在李村的村口,老翁的塑像依然端坐在土地祠中,享受着后人的祭祀。
2、白山大帝的传说:
在玉华山下,有一座庙宇叫“白山殿”,庙里供奉白山大帝。每逢初一十五,周边四邻八方的善男信女怀着一片虔诚的信念前来烧香礼拜,香火十分旺盛。
白山殿供奉的白山大帝是个有名有姓、真是的普通人。他姓吴名雄,在后梁龙德年间(921—923)官授司徒辖浙江各州,为官清正,卒于任上。生前向慕玉华山美景,因忙于政务,未能如愿,死后遍游玉华山及太青山、红裙岩,总想在此长留,怎奈无主身之处。
有一年大旱,田地干涸,禾苗被毒辣的骄阳晒得焦黄,百姓的心里就如刀绞似的疼痛万分,四处寻找水源,跑烂了脚板也没有找到一滴水。就在百姓跪倒在乌龙王座前磕头求雨的时候,吴雄听到乡民的哭喊声,就驾着一朵阴云来到玉华山,一看,心里不由冒出一股火,你道是为何?原来乌龙王私自将雨都降在了大青山北,却让山南的大片田地干旱着,于是上前对乌龙王说:“山北都快涨大水了,何不多少分一点到山南去?”乌龙王回答:“我的庙宇在山北,乡民敬我贡我。人间有亲疏,神道自然也是如此。”吴雄多番劝解,乌龙王仍是我行我素。最后,吴雄求着乌龙王说:“只要能给山南降雨,叫我干什么都可以。”乌龙王看着吴雄着急的样子,就随口说了句:“你的血可以救干旱。”吴雄一听,毫不犹豫的将自己满腔鲜血抛洒在空中,只听半空中“轰隆隆”一声巨响,一场红色的甘霖降在大片干涸的田地里。干旱解除了,苗木返青了,人民得救了,而吴雄却因为失去了修炼多年的精血,从空中跌落在玉华山脚,再也爬不起来了。
李村人为感谢吴雄解救了一方百姓,就在他跌落的地方建起一座庙,塑起他的神像,每逢农历十一月十五他上任当官的日子,都要烧香祭奠,连演四天四夜的大戏。
名人轶事:
李村村李彦芳:唐天宝十三年(754)甲午年生,大和三年(829)己酉年卒,享年七十有六。中年中进士,入国子监深造,登太学生之位,后放官江南节度使,平生谨慎,为官清廉。任满定居寿昌长汀源(今李家镇沙墩头村石门庄一带),为江南李氏始祖。
李村村李频(818—876),字德新,寿昌长汀源(今建德李家镇)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大中八年(854)中进士,调校书郎,任南陵县主簿,又升任武功县令。任职期间,整顿吏治,安定社会,发官仓赈济灾民,雇乡民疏通六门堰,修渠道饮水灌田,唐懿宗奖以绯衣、银鱼,调京任侍御史,后升任都官员外郎。不久,任建州(今福建建瓯)刺史。期间以礼法治下,深受百姓爱戴。乾符三年(876)病死任内,建州百姓举城致哀,在梨山建梨岳庙以祀之,寿昌父老相与扶柩,归葬于永乐(今李家),并在寿昌河南里建都官祠以示纪念。
李频一生诗作甚多,大多散佚。宋嘉熙三年(1239)金华人王野任建州太守,于京城书肆中的李诗195篇,辑为《梨岳诗集》并为之序。《全唐诗》载李诗208首。历代评李诗“清新警拔” 、“清逸精神”。
李村村李琏,字廷珍,声誉后周显德四年(957)乙巳卒于宋天圣九年(1031)辛未,享年七十有五。一生天资纯谨、懿行孝廉、勤于耕读、读嗜静恬。一千两百多年前(宋雍熙年间)单身一生迁居李村,后在李村成家立业,玉华李氏自此始,为玉华李氏始祖。
李村村李升,字则甫,宋政和八年(1118)戊戌年生,绍熙二年(1191)辛亥年终,享年七十四岁,研读易经领乡荐,登宋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丁卯科进士,对策擢第一,拜国子监博士。高宗召集众臣讲论六经,李升所论隽永,皇上大嘉其才,欲重用,却遭秦桧妒忌。李升于绍兴二十一年(1151)辛未年愤而归乡,高宗赐策书束帛荣归,优游林下,以终天年。
李村村李荣乐,字文达。生于民国八年(1919)已末,卒于中华人民共和国1997年丁丑,享年七十八岁,我国著名矿床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一九四一年春考入昆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地质气象学系,一九四五年考取北京大学理科研究生,一九四六年任昆明师范学院博物系助教,一九四七年任并经大学助教,1952年任北京地质学院务科主任兼结晶矿物学讲师,1963年调入华东地质学研究所任所长,博士生导师。一生致力于矿床地质和矿床地球化学研究,成果裴然。他主持的科研项目多次获奖,其中《长江下游硫化物矿床氧化带及铁帽的研究》、《宁芜玢铁矿》以创研成果获1987年全国科学大会奖。1980年以后,多次参与国际的学术研讨会和合作项目。
流星雨根据网络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