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见诗社 |《秦刚先生诗作〈永陵怀古〉的气韵之美》——作者:伍立杨
配图:知见诗社文艺名家刘文敏、秦刚向成都永陵博物馆捐赠行书长卷《秦刚·永陵怀古》
《永陵怀古》的气韵之美
——析秦刚先生《永陵怀古》
近日,秦刚先生的诗作《永陵怀古》由知名文化学者刘文敏先生书写,两位大家合作的作的作品,捐赠成都永陵博物馆永久收藏。
刘文敏先生所作,为行书手卷。作品一气呵成,与原作七言古风的气势相接相融,并为双美。其书富于疾徐顿挫的节奏变化,牵丝映带、行云流水,既有入木三分的力量感,又有俊逸跌宕的音乐性,是对原作另一种形式的艺术呈现和延伸。
秦刚先生诗作《永陵怀古》全文如次:
三洞桥边封土巍,古木参天浓荫翠。
游人如织宣华苑,摩肩接踵游客醉。
曾言文君抚琴处,却是蜀王陵园堆。
松柏长青春常在,鸟语花香柳絮飞。
唐末风云乱象生,僖宗入蜀君侍卫。
得任西川根基固,治蜀有方政声垂。
国库充盈民富足,斗米三钱稻粮肥。
五代十国群雄起,顺势而为登大位。
岁月悠悠忽千载,青史留名永陵随。
十二力士灵柩扶,廿四乐伎丝管吹。
混迹草莽成大气,后人凭吊生敬畏。
英雄不问出身处,有德自能行天威。
作品开篇以眼前即景运笔,呈现出嘉木瑶草,掩映画栋雕梁,凭栏鉴古,且看沧海桑田,如此一种雄深雅健、江山如画的境况。一如作者的多篇名作,《咏成都》、《三苏祠怀古》等等,这首七言古风胜在气骨、气韵、气势、气机、气魄……即一种波澜迭起的气息灌注,而其分量则在于历史的视野、思索的深度、举重若轻的表现,以及意味深长的结裹。可以说在时人同类诸作中高出一格,乃以其于山河风景之中契入感怀。且衍成一种系统贯穿,长流不止的生命情愫。而状物之工,抒感之切,因其感怀的蒙络浸润,上升到情绪哲学的高度。加之诗人思力精锐,藻采纷披,而以其哲人式的深刻悟性,遂令诗思、诗境盘踞肝肠,深入思维,一经接读即不可辞。
作者节点清晰地、棱角分明地提取历史信息,勾勒衍变脉络,展现以历史云烟呈现的广远的场景。
与诗人诗作一贯的用心和调子相似,饱含对土地、生命的深情,表述手段上的超越及成功探索,均令人刮目相看。同时也通过文字的延伸,无远弗届地打通时空隧道,仰望古往今来绚烂的生命心影。
激越中有低回,一如群山之逶迤起伏;宛转中有执着,仿佛大江之活泼浩荡。深广的历史风烟与当下的永陵胜景,以其慧眼与妙笔,呈现出淋漓深入而又缠绵不尽的叙说。因了作者情感和挚爱的深度注入,不仅生动传神,更有了温度和生命,甚至可以清晰感受到它的惊奇和痛痒。
斗米三钱稻粮肥,将前蜀开国皇帝王建知人善任、廉恭俭素、劝课农桑发展生产的治绩表现得恰切形象,作品的收尾升华,即其判断和议论,巧妙融汇其间,不露痕迹:“英雄不问出身处,有德自能行天威”,功德、德望、美德、品德、仁德……一个德字,寄托深深,其宛转与素朴,奇巧与浑厚,下词之准,状物之切,情景的逼真,声色的活现,不可思议地交织在一起,愈见其气魄宏大,入骨的沉郁,而又近乎天籁。
丰富的生活阅历、浓郁的乡土感情,在秦刚先生的诗中,充溢着道德热忱和深切的人道关怀。《永陵怀古》全诗灏气流转,造意深远、非大手笔大力量不能妥帖,悬想的空间可谓阔大无垠。于是,时间深处久远而凝重的生活史迹,异变为文字的佳酿、深挚的爱、久远的希望。
【作者简介】伍立杨,知见诗社顾问,著名散文家,文艺评论家。回族,1964年4月生于四川会理,现任四川省作协副主席。1985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其后长期任人民日报社记者、主任编辑。著有《中国1911》《民国幕僚史话》《潜龙在渊-章太炎传》《铁血黄花》等三十余部。曾任海南省第四届作家协会副主席、海南省第五届政协委员、海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策划出品:「知见诗社」
品牌定位:中国首家全民原创精品文化艺术公益平台
文化宗旨:知天下,见未来,只要热爱,皆是诗人
合作平台: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方志四川》
法律顾问:王劲夫(四川蓉城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执行主任,民盟四川省委社治委副主任,民盟成都市委会法制工委副主任)
本公众微信平台音频、视频及活动图文信息报道系「知见诗社」独家制作,并享有版权。未经授权,不得匿名转载。本平台所使用的诗歌、图片及音乐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部分作品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以协商授权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