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系列|第6讲
图片
总述
中国古代从上古时的居住建筑到封建社会的平民住宅都基本采用土木结构,同时代表古代建筑最高成就的封建帝王的宫殿及坛庙、宗教建筑的寺观等亦采用木结构建筑。这与西方古代建筑史有着显著的差别。西方建筑史的主线是以砖石结构为主的宗教建筑,但在民间以木结构为主的居住建筑一直没有间断过,成为与砖石结构建筑并行发展的另一条线索。
西方
西方在大型的公共建筑上除了使用拱顶和穹顶之外,也使用木桁架。当时的木桁架技术相当高,已经会分辩受拉构件和受压构件,并采用了相应的结点构造方法和形式。由文艺复兴时的帕拉第奥和其他人所绘制的图纸显示,罗马时代的木桁架的形式是由人字形的木料通过水平的构件相连接,并且有两层的压杆。
中国
中国古典建筑屋架体系是靠横向的主梁承重,以抬梁式的殿堂为例,抬梁式建筑的横向主梁为一品简支层叠相抬的复合梁架,以柱头斗栱为支座,一层上再抬一层,层层缩进举高,构成整体成三角形的屋架。各层简支梁上设蜀柱,蜀柱上安放纵向布置的檩,檩上密排横向的椽,椽上铺望板,板上覆瓦。最下层梁由于跨度大,可以由多段组成,可视为多跨连续简支梁。
无论抬梁式还是穿斗式都是以柱、枋、梁、檩、椽等构件组成的木构架为骨架,其它材料为围护结构的建筑。
图|宋《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示意图
一、基座部分------
中国古代建筑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基座部分,屋身部分还有屋顶部分。基座部分是砖石砌筑的,基座部分包括台基、踏道、栏杆、铺地。
台基
图片
主要功能:
防潮防水,调适构图,扩大体量,标志等级
主要类型:
普通台基:从夯土砌筑发展到包砌砖石,可以起到更坚固的作用。
须弥座:源于佛座,佛教里的须弥山。宋代砖制,会有砖叠涩和束腰。清代石制,上下发展为对称形式,形式有所简化。
图片
图片
踏道
踏道是为用以解决具有高度差的交通设施。形式大致可分为阶梯形与斜坡式两种。使用之材料有土、土坯、石、砖、空心砖等。
图片
常见形式:
辇道:(或称御路)倾度平缓,用以行车的坡道,常与踏跺组合在一起。
如意踏步:无垂带的叫做如意踏步,在住宅和园林中比较常见。
礓嚓:(慢道)是以砖石露棱侧砌的斜坡道,可以防滑,一般用于室外。
图|象眼示意图
象眼:台阶侧面的三角形部分。宋式象眼层层凹入
栏杆(勾栏)
基本组成:望柱,寻杖、阑版
图片
宋以前木勾阑的寻杖多为通长,仅转角或结束处才立望柱。若木寻杖在转角望柱上相互搭交而又伸出者,称为“寻杖绞角造”。寻杖止于转角望柱而不伸出的,称“寻杖合角造”。
左图|寻杖合角造 右图|寻杖绞角造
大木作与小木作
大木作:古代中国木构架建筑的主要结构部分,由柱、梁、枋、檩等组成。同时又是木建筑比例尺度和形体外观的重要决定因素,大木是指木构架建筑的承重部分。
小木作: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中非承重木构件的制作和安装专业。在宋《营造法式》中归入小木作制作的构件有门、窗、隔断、栏杆、外檐装饰及防护构件、地板、天花(顶棚)、楼梯、等42种,在书中占六卷篇幅。清工部《工程做法》称小木作为装修作,并把面向室外的称为外檐装修,在室内的称为内檐装修,项目略有增减。
大木大式与大木小式
清工部《工程做法》又根据建筑规模和结构形式将“大木作”分为大木大式和大木小式两种做法,二者表现出不同的结构特点。
“大木大式”建筑有时又称为殿式建筑,一般用于宫殿、官署、庙宇、府邸中的主要殿堂。大木小式建筑用于上述建筑的次要房屋和一般民居。“小式建筑”区别于大式建筑的主要特征,是“小式建筑”不使用斗栱。
除上述特点外, “大式建筑”的特征,还见于,一、间架多,即间架多于小式建筑,通进深最多可达十三架,面阔多达十一间;二、出廊多,即大式建筑的出廊可用四周围廊;三、屋顶构件多,即大式建筑的屋顶可用数量较多的琉璃瓦件,并可用歇山、庑殿;四、使用斗栱是所有大式建筑的共性;五、台基高,即“大式建筑”的台基较高,而且可用须弥座台基,其他建筑不可使用;六、用材大等。
“小式建筑”的其他特点,可概括为:一、开间小,通常只有三至五间,间架也明显少于大式建筑;二、出廊少,即“小式建筑”一般只有前后廊,两侧不出廊;三、屋顶简单,“小式建筑”的屋顶大多用硬山、悬山或卷棚歇山等形式,瓦顶为灰瓦;“小式建筑”源于民居建筑,其构造简单,但它的出现却早于大式建筑。
二、屋身部分------
开间——通面阔
我国古代的建筑尺度是依明间面阔及檐柱径为标准的。我国木构建筑正面相邻两檐柱间的水平距离称为“开间”,各开间宽度的总和称为“通面阔”。
图片
建筑的开间数在汉以前有奇数也有偶数的,汉以后多用十一以下的奇数。民间建筑常用三、五开间,宫殿、庙宇、官署多用五、七开间,十分隆重的用九开间,至于十一开间的建筑,除了陕西西安唐大明宫含元殿、麟德殿遗址和北京清故宫太和殿以外,还没有见到其他的实例。
建筑中各开间的名称又因位置不同而异,正中一间称为明间(宋称当心间),其左、右侧的称次间,再外的称梢间,最外的称尽间;九开间及以上的建筑则增加次间数。在宋代建筑遗物和《营造法式》中,各间面阔有相等的;有当心间稍宽,次间较窄的;也有各间不匀的。之后也大体如此。
开间——通进深
图片
图片
屋架上的檩与檩中心线间的水平距离,清代称为“步”。各步距离的总和或侧面各开间宽度的总和称为“通进深”。有时则用建筑侧面间数或以屋架上的椽数来表示“通进深”,这时常简称为“进深”。如天津蓟县独乐寺山门进深二间四椽、山西五台佛光寺大殿进深三间八架椽等。清代各步距离相等,宋代有相等的、递增或递减以及不规则排列的。
柱子
图片
外柱和内柱:总的可分为外柱和内柱两大类。按结构所处的部位,一般建筑中常见的有檐柱、金柱、中柱、山柱、角柱、童柱等。柱子一般分为柱础和柱身两个部分,柱础一般是用石头做成,柱身就由圆木做成。柱身也分直柱和收分较大的柱子两种。
古代建筑的内外柱有等高的和不等高的:前者如山西五台佛光寺大殿,内外柱高相等,柱径也基本一致。而宋代建筑两种做法都有。按照室内空间的不同要求、荷载的大小来选择长度和断面不同的柱子,这在结构上是合理的,因此内外柱不等高和不等径的出现其实是结构上一个进步。
图片
直柱和梭柱:端部有卷杀的又称它为梭柱,因为它的形象像梭子。《营造法式》中已有梭柱做法,规定将柱身依高度等分为三段,上段有收杀,中、下二段平直。元代以后重要建筑大多用直柱。明代南方某些建筑又复采用梭柱,实例见于皖南之民居及祠堂。
概念区分:卷杀和收分
卷杀:一种建筑用语,是中国古人在做建筑时,将构件或部位的端部做成缓和的曲线或折线形式,使得构件或部位的外观显得丰满柔和。
收分:中国古代的圆柱子上下两端直径是不相等的,除去瓜柱一类短柱外,任何柱子都不是上下等径的圆柱体,而是根部略粗,顶部略细,这种作法,称为“收溜”又称“收分”。它的特点就是柱子根部与头部的直径不一,下大上小,通常收分的尺寸为柱高的7/1000或1/100。柱子做出收分,即稳定又轻巧。
柱的断面、高度与建筑尺度的关系:在《营造法式》中已有规定:“凡用柱之制,若殿阁,即径两材两栔至三材;若厅堂柱,即径两材一架;余屋,即径一材一栔至两材。若厅堂等屋内柱,皆随举势定其短长,以下檐柱为则。
图片
图片
径高比:由于人们对建筑材料的结构特性有一个认识过程,所以柱径与柱高间的比率也有一个变化过程,一般是从大到小。例如东汉崖墓中的石柱,直径与柱高比在1/2~1/5之间。唐佛光寺大殿木柱为1/9;清代北方在1/10 ~1/11左右,而南方民居,由于屋面荷载较小,结构较轻,一般在1/15左右。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两点,径高比逐渐变小,也说明结构所能达到的跨度是越大的,说明木构架的结构在不断发展进步。第二也是因为木材逐渐变少,直径大的完整的木头越来越少,因此也不得不用一些更细的木头。
图片
生起:宋、辽建筑的檐柱由当心间向二端升高,因此檐口呈一缓和曲线,这在《营造法式》中称为“生起”。它规定当心间柱不升起,次间柱升二寸,以下各间依此递增。也就是5开间角柱较当心间柱高四寸,七开间高6寸……十三开间高一尺二寸。这种做法未见于汉、南北朝,明、清也少使用。
侧脚:为了使建筑有较好的稳定性,宋代建筑规定外檐柱在前、后檐均向内倾斜柱高的10/1000,在两山向内倾斜8/1000,而角柱则两个方向都有倾斜。这种做法称为“侧脚”。如为楼阁建筑,则楼层于侧脚上再加侧脚,逐层仿此向内收。元代建筑如山西芮城永乐宫三清殿尚保留这种做法,到明、清则已大多不用。
古希腊视觉矫正法
在距建筑物稍远的情境下,此时则并非是单纯的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人眼成像是在视网膜的内球面上形成一个二维图像,矩形图像被拉到内球面上。从人的视角来看,建筑物主体的成像偏上,即一个矩形的建筑立面左(右)上角被拉伸到更偏左(右)上方,形成如下图所示的像。于是为了最终能得到一个横平竖直的像,建筑本身在设计及建造中反其道而行之。
F未经视差校正时的效果
E经校正后的效果
G视差校正法
帕提侬神庙的角柱有侧脚、檐部略向内倾,以校正视差
柱子有卷杀,避免中部显细的错觉
图片
柱网形式
由许多开间形成的木构建筑,大多具有某种形式的柱网。比较常见的有: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金厢斗底槽:山西五台唐佛光寺大殿使用“金厢斗底槽”式内、外二圈柱。
单槽和双槽:还有以内柱将平面划分为大小不等的两区或三区的。前者如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宋)、朔县崇福寺观音殿(金),在《营造法式》中称为“单槽"。后者如西安唐大明宫含元殿遗址和北京清故宫太和殿,《营造法式》中称为“双槽”。
分心斗底槽:分心斗底槽以一列中柱和柱上的斗拱将殿身分为两列相同的空间,一般用于殿门,如辽代蓟县独乐寺山门。
柱子做法:
减柱造:减少部分内柱,可称为“减柱造”。如山西五台佛光寺金代所建的文殊殿,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只用内柱四根。
图片
移柱造:宋、辽、金、元建筑中,常将若干内柱移位,可称为“移柱造”。如山西山西大同善化寺金代的大雄宝殿,其中央五间前后檐的内柱都向内移一椽长度。
移柱造
移柱和减柱同时使用:在许多情况下,移柱和减柱同时使用。如山西大同善化寺三圣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已减去前檐全部内柱,又将后檐次间内柱内移一椽长度。这些做法,在明、清建筑中已不使用。大概是因为减移柱所形成的大跨度内额和不规则的梁架,往往在结构上不够安全和带来施工上的麻烦;以及在使用彻上明造时,内部也欠整齐美观的缘故。
图片
副阶周匝:在建筑主体以外另加一圈回廊的,《营造法式》称为“副阶周匝”,一般应用于较隆重建筑,如大殿、塔等。
枋
图片
额枋(宋称阑额)
额枋是柱上联络与承重的水平构件。
平板枋(宋称普拍枋)
平板枋平置于阑额之上,是用以承托斗棋的构件。
雀替(宋称绰幕枋)
雀替是置于梁枋下与柱相交处的短木,可以缩短梁枋的净跨距离。唐宋必用,明清官式建筑已经不用。
文献参考:潘谷西《中国建筑史》,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