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道德经》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曾仕强先生解读
《道德经》的源头是《易经》,《道德经》的第一章跟《易经》有什么配合的地方呢?
《易经》开了一个易门,叫作“阴阳”,“阴阳易之门”,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道德经》第一章也开了一个道的门,叫作“有无道之门”。所以《道德经》第一章,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一个有,一个无。有无不完全等于阴阳,否则老子直接用阴阳就好了。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始”是开端,是本原,意思是本来是从这里出来的。而“母”,是能够使万物化生的一种动力。一切一切的总根源叫作“无”,但是“无”里面要想产生万物,就要靠“有”。如果没有“有”,就产生不了东西。所以“无”跟“有”这两个名词,是我们学习《道德经》必须要好好去了解的。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常无”的意思是说,我们常常要站在这个“无”的立场来想事情。你本已“无”的时候,不离开“无”,若你想观宇宙天地如何变化的玄妙,这是有可能的。你常常本已“有”,就能看到宇宙万物看得见的部分的变化,这也可以做得到。
这两边用的方法都一样,叫作“观”。“观”,不是用眼睛看,如果用眼睛看,不如叫作“见”。而“观”不一定看见,它是要透过精神来体验的。观世音菩萨有没有用眼睛在看你,你也不知道,可是他的观是最高明的。透过精神来观,比你用肉眼去观,要明白得多。
傅佩荣先生解读
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无名”就是名称未定之前,也就是人类还未出现的时候,那是万物的起源。“有名”就是名称已定之后,当然是人类所定的名称,那就是万物的母体。
万物的开始是无名的状态,而万物的具体出现是有名的状态。也即是人用“名”来概括“实”,然后可以掌握到宇宙万物,再进行认识与利用。而人类生活的发展,也就是从这一点开始。
原文不用“天地”,而是说“万物”,因为帛书本甲本、乙本都直接提到“无名,万物之始”,天地也是万物的一部分,万物包含天地在内。在《老子》书里面,“道生万物”是基本的立场。
在两汉之际,最早的一个注解版本是河上公注解的《老子》。他是一位养生专家,他说:“有名”就是指天地,天地生万物,就好像母亲养育子女一样。这种解释是不对的。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所谓的“无欲”就是对研究对象不去干扰,只是观察它的奥妙,你会看到生态平衡。
比如海龟产卵一次大约200颗,但到最后能够孵化成海龟,顶多只有两三只。如果因为我们人类的干预保护,让200颗海龟蛋全部孵化成大海龟,将来我们就会看到海面上都是海龟,这样反而破坏了自然的生态。所以人不要出手叫做“无欲”,由此可以看见万物的奥妙。
为什么要说“有欲”呢?有欲可以看出万物之徼,“徼”是什么意思?“徼”就是指广大的边界。一样东西它的能耐如何?人要有欲望的话,有一个设计的想法,进行一些干扰,看看它的反应如何,你才会知道某些动物的体力、嗅觉、听觉灵敏的程度,这样才能有利于人类的需要。
比如在古代,如果需要找动物帮人拉车,你选哪一种?当然要观察每种动物的特性。大象力量很大,但他一生气的话,把房屋给撞倒了,把人给踩扁了,所以后来选择了马和牛。这就是人类有欲望,可以知道每样东西的边界,然后加以使用。
可以看到万物每一样东西都有它的特色、它的能耐的范围,然后人类才可以按照我们的需要加以使用,促进文化的发展。所以在这里讲“无欲”“有欲”是合理的。
南怀瑾先生解读
人们要想体认大道有无之际,必须要修养到常无的境界,才能观察,体察到有生于无的妙用。再说,如果要想体认到无中如何生有,又必须要加工,但从有处来观察这个“有”而终归于本来“无”的边际。“徼”字,就是边际的意思。
形而上道与形而下万有名器的关系,是有无相生,绵绵不断的。
在形而下的情况下而要体认形而上道,必须从常无的境界中去体认它的道体。但是如要更透彻精辟,又需要在常有之中领悟它的无边无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