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礼则安无礼危——《素书》悟读之【8】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
《原始章第一》悟读【8】
【原典】
礼者,人之所履,夙兴夜寐,以成人伦之序。
【译文】
礼,是规定社会行为的法则,规范仪式的总称。人人必须遵循礼的规范,兢兢业业,夙兴夜寐,按照君臣、父子、夫妻、兄弟等人伦关系所排列的顺序行事。
【悟读】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这是朱熹先生的总结,世人称之为“朱子八德”,可谓是儒学之精髓。
《易经》强调,立人之道,曰仁与义。道和德是形而上的,往形而下走,到仁这个层面,强调世人须有平等心、慈慧心、恻隐心;义则是符合仁的行为,人们根据它来赏善罚恶,以建立功劳,成就事业。
仁义而下,当及其礼。《说文》曰,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本义作动词,即击鼓奏乐,奉献美玉美酒,敬拜祖先神灵;引申为尊敬厚待之意。
礼者,大而言之乃国家制度法规,小而言之是人必须遵循的社会规范。作为礼的推崇者和贡献者,夫子最有名的说法是,“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夫子之礼乃周礼,夫子之仁是最高意义上的道德实现。他强调,在上者常怀仁德之心,利国利民,百姓不犯上作乱,互助互爱,依礼而为,则能实现仁,如此社会也就和谐有序了。
不学礼,无以立。践行礼之规范,夫子一定是最有说话权的。他强调,首先要由内而外的真诚的敬重他人,对万事万物怀有敬畏之心;其次,对待礼须身体力行,言行一致,绝不勉强。
居家当思,清内外、别尊卑、重勤俭、择朋友,有益于己;
处世尤宜,善言语、守礼法、远小人、亲君子,无愧于心。
此联道尽了中华礼仪之方方面面,大到礼法,小到言行,值得世人好好深思,好好践行。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