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才是人生——病苦与出汗苦,你选择哪样?
龙山里头的绿化达到百分之九十九以上,而且很多都是原生态的。
山上寺里的师父讲,龙山是小终南,大氧吧。
几乎所有病人都有这个共同的体会,就是人一从外面镇上进到山里头,脑子里的压力,很快就空掉。
镇上已经是小山城,环境都不错了,想不到还有这世外桃源。
有很多想不明白的问题,在这山里可以让你更容易想明白。
所以住山得养生,住山能开慧。
有个汕头的阿姨,刚来时没法徒步爬坡,上两个坡就气喘,要坐下来,脸也是肿的。
这是缺乏运动,连气都吸不饱满,人呼吸越浅,身体就越差。
在古籍上讲,真人之息在踵(脚跟)。
大家看那些经常干活的人,他吸一口气就灌到脚底,腿脚轻健有力啊!
可现在很多妇女,穿高跟鞋,脚跟不接地气,这就麻烦了,心越来越毛躁,越来越焦急。
而且不接地气的妇女,孩子都养不好。
我们叫这汕头阿姨,除掉高跟鞋,赤脚走地。
每天增加一百米,半个月下来,她居然可以连翻七八个山头,不用停下来坐了。
她可以走到山门,再走回来,那得两个多小时啊!
大家一看都不解,怎么相貌变了,肿胖的脸变清秀了。
难道整容了,整容哪有这个效果。
整容是外面帮你塑形,有后遗症的。
而靠内炼精气神,让正气充满,不单没有后遗症,还会有后福。
经典上讲,心外求法,无有是处。
又云,莫向外求。
因为外求的是邪法,内求的是正法。
邪法会增加邪气病气,正法能增加正气正能量。
这阿姨刚来时,还带有很多药,怕这病那病复发,又担心高血压心脏病,每天操心焦虑,都偷掉她大量的气血能量。
现在一个念头爬山,什么都不管,所有药都丢掉了。
心不慌了,气不喘了,腿脚酸痛几天后更能走了。
庙里的师父常说,不要怕苦,吃苦了苦,不要怕身体酸痛,形体上的累,累不死人,心理上的纠结,那种心累才会累死人。
为什么山里还有不少病人来找我们看病,为什么如此好的环境还会有山里生病。
不是说你住在福地里头就会健康,还是那句话,福田靠心耕。
健康的硕果要靠我们的汗水去浇灌。
体力活不仅不下贱,还很光荣。
出汗不仅不脏,还很清凉。
我们出汗了,不洗冷水,没有空调风扇。
这样你就断绝了风寒湿痹。
但山里的不少茶农,每天虽然干不少活,但经常洗凉水,喝凉茶,吹凉风,贪凉饮冷,风湿痹症就纷纷出来了。
所以有得天独厚的优秀环境,如果你不懂得一些内修之法,你照样难以健康平安。
虽然是城市人,自然条件不太好,但如果懂得锻炼身体之法,一样可以将身体搞得好好的。
这汕头阿姨就是最好的例子。
师父总是笑笑说,什么心脏病,其实就是吃得多,动得少(好吃懒动)。
心慌胸闷就是缺乏运动。
是啊,我们先不要急着到处找医生,先找找我们有哪些做不好做不够的地方。
反求诸己就是君子,君子很少得病,即使得了病,也很容易医治。
我们今天反求诸己了吗?
《道德经》讲,反者,道之动。
道心就在反求诸己之中萌动了。
所以当我们就久坐不动,看书气机郁滞了,立马站起来。
当我们站着气血还不够畅快时,立马到外面忙起来,徒步穿越,很快气血匀和,再来看书,效力倍增。
现在很多人都讲读书方法,没有别的,就是让身心调和,然后再读书。
身心不调和,读书就会格格不入。
真是用功多而收效少。
身心调和了,再去读书,就是经典上讲的,用力少,而收效多啊!
我们每天是不是只顾着工作读书学习呢?有没有反求身体看看,有没有调和啊?不调和的话,我们懂不懂得去让它调和呢?
是交给医生药物,还是交给运动出汗呢?
师父常笑笑说,人生是苦,苦才是人生,一是吃药苦,一是出汗苦,你选一样。
选择吃药苦,它还有副作用,是药三分毒,苦无尽头啊!
选择运动出汗苦,吃苦了苦,苦了了,还是有后福的,苦尽甘来啊!
所以我们在这山里能够一整年都保持良好的讲学创作状态,一是山里环境好,二是每天出坡不可少,每周徒步穿越不可少。
这样疾病不良的感觉一出现的时候,就及时通过运动发汗,令大气一转,旋转化解了。
学医的人都知道,八法之中,最高明的是汗法。
《伤寒论》里头用得最多的也是汗法。
可是我们懂得用汗法去治病,懂不懂得用汗法来养生呢?
我们运动加吃素,就是汗法加通腑。
汗出一身轻,肠通一身劲。
现在很多人心胸郁闷,抑郁焦虑,身体又沉重。
大家看他每天出多少汗,每天大便有多通畅就知道了。
所以养生就两个轮子,一个运动出汗的轮子,一个素食通腑的轮子,两个轮子一转,身体的病气很快就被逐渐消减了。
常常我们开出很普通的药,发现效果非常好,不是因为药物神奇,而是我们讲运动素食这养生二宝的利益。
病人确实落实后,做得越到位,效果越好。
所以我们对那些还比较少接触养生之道的病人提出两点。
一点是每天徒步穿越一小时。
一点是早晚吃素(如果一下子吃不了全素的人,先试试吃半素)。
这养生二宝非常好,如果这二宝还搞不定的疾病,就要请出第三宝。
以后我们再慢慢来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