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狡兔三窟”典故的来历是什么

他是孟尝君三千门客中的佼佼者;他是一位见识长远、眼界开阔的能人志士,为孟尝君的家业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个人就是战国时期齐国的著名门客冯谖。当冯谖的主人孟尝君受到君主的猜疑、有了危险之时,其他那些往日里受到孟尝君礼遇的门客们都束手无策,不知如何是好,而冯谖为何要让孟尝君向狡猾的兔子学习来躲避灾祸呢?冯谖打算让孟尝君学习兔子的什么习性呢?面对灾祸,学习兔子的这种习性真的能有用吗?

冯谖是战国时期齐国人,他因生活贫困、家徒四壁,只好投到以“礼贤下士”、“乐善好施”的齐国王室贵公子孟尝君田文的门下当一个食客,或称为门客。

当其貌不扬的冯谖来到孟尝君的府上时,孟尝君问他有什么爱好。冯谖说自己没有什么爱好。孟尝君又问他有什么才能?冯谖又回答说自己也没有什么才能。孟尝君听后笑了笑,认为这个叫做冯谖的人只是一个为人诚实的无用之才,既然他生活困难,多一张嘴吃饭也没有关系,就让冯谖留在了自己的门下。

孟尝君都看不起冯谖,其他的人就更别提了。所以冯谖只得到了孟尝君门客中最低级的待遇,只能勉强温饱、住宿而已。过了一段时间,冯谖倚着柱子弹着剑唱道:“长铗归来乎!没有鱼吃呀!”孟尝君知道后,就吩咐在冯谖的饮食中添加了鱼。又过了一段时间,冯谖弹着他的剑,唱道:“长铗归来乎!出门没有马车呀!”于是,孟尝君又给了冯谖马车。此后不久,冯谖又弹着他的剑,唱道:“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人们都很厌恶冯谖,认为他贪得无厌。而孟尝君听说此事后想到冯谖有个老母亲,便给了他一处住所。这使冯谖深受感动,其实,他之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向孟尝君索要物质财富,除了因为自己确实很贫困外,还要试一试这个拥有“礼贤下士”、“乐善好施”之名的贵公子到底是不是名副其实。从此,冯谖决心誓死效忠孟尝君了。

过了一年的时间,冯谖也没有显示出有什么特别之处。正巧,因为孟尝君家中食客太多,财政有些捉襟见肘了,于是孟尝君就打算派人去自己的封地薛邑收债。可是,苦恼手下的这么多人中,竟然没有一个懂得财政的人选。后来,有人推荐了冯谖,冯谖爽快地答应了。冯谖果然不负众望,刚到薛邑没几天就得息钱十万,这些钱够支撑孟尝君府中的开支了。但是,也有许多债户没有交纳欠债,这其中有些人是因为真的贫穷,而一些人却是想抵赖不交。于是,冯谖便召集这些没有缴纳债务的人来饮酒,而他从旁观察债户贫富情况。当冯谖通过观察,区分了这些人,哪些是交不起的,哪些是抵赖不交的后,便用雷霆手段给了那些想抵赖不交的人一点颜色,让他们知道了自己的厉害。这些人见冯谖不好惹,也就乖乖地缴纳了债务。对于另一些穷苦得交不起债务的人,冯谖则收回了他们的债券,并当场焚烧了债券。这个举动也嬴得了所有穷苦百姓的爱戴。

孟尝君听到冯谖烧毁契据的消息,十分恼怒,立即派人召回冯谖。冯谖刚一到,孟尝君就责问他为什么要那样做。冯谖说,薛邑是您的封地,也就是您的家呀。您不把那里的百姓当作自己的子女一样加以抚爱,却用商贾手段向他们敛取利息,我认为不妥,就假托您的旨义,免除了他们的债务,并且当众焚烧了债券。我之所以这样做,是在为您在百姓心中嬴得好名声、好口碑呀!百姓心中的名声和口碑,比那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钱财,以及在士大夫们心中的名声要重要得多呀!听了冯谖这一番话,孟尝君也只好点了点头,算是认可了。

又过了一年,孟尝君因为种种原因受到了齐闵王的猜忌,齐闵王便找了一个借口罢掉了孟尝君的相位。孟尝君也就只好从齐国国都返回自己的封地。可是没有想到,在走到距离薛邑尚有百里时,百姓们早已扶老携幼,在路旁迎接孟尝君。孟尝君此时方知冯谖焚券买义收德的用意,感慨地对冯谖说:“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也是从这天开始,孟尝君才真正地意识到了冯谖是个高瞻远瞩、见识长远的人才,他也下决心好好地任用冯谖。于是,他就向冯谖问计,让冯谖替自己想想今后的打算。

冯谖对孟尝君说:“主公应该向兔子学习,只有这样才能遇难成祥、逢凶化吉。”

孟尝君有些不解:“向兔子学习?”

冯谖说:“对!您已经受到了齐闵王的猜忌,所以不能留在国都了。现在您回到了自己的封地,并且这里的百姓因为以前焚烧债券的事对您心存感激,所以在这里暂时是安全的。可是,狡猾的兔子都会挖掘三四个洞窟作为家,这它才会感到安全。为了您的安全,咱们也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也应该在其他地方拥有安全的避难所呀!”

孟尝君听了冯谖举的“狡兔三窟”的例子十分同意,便给了冯谖大量的财物,让冯谖再给他在其他地方建立几处“洞窟”。冯谖来到魏国,凭借自己的一张利口对魏惠王说了许多关于孟尝君政治才能的话,而且还说就是因为孟尝君功高震主,才使得齐闵王对孟尝君生了嫉妒、防备之心,怕同样是王室贵族的孟尝君将他取而代之,于是就故意找孟尝君的麻烦,进而又罢免了他的相位。如果魏国能得到孟尝君这样的人才,一定会国富民强、实力大增的。魏惠王也久闻孟尝君的贤名,一听这话喜出望外,立即空出相位,让原来的相国做上将军,派出使节,以千斤黄金、百乘马车去聘孟尝君。冯谖又告诫孟尝君说,不能轻易答应魏王的邀请。要通过魏国使者的隆重邀请为自己打造舆论、嬴得大的名声,从而引起包括齐闵王、魏惠王等所有国君对他的重视。孟尝君按计而行,魏国使者接连跑了三趟,可都遭到了孟尝君的坚决推辞。

与此同时,齐闵王也得知了魏惠王要请孟尝君当丞相的消息,他也意识到了孟尝君的重要性,于是连忙派太傅拿着千斤黄金,驾着两百匹马拉的绘有文采的车子,带上一把佩剑,并向孟尝君致书谢罪说:“由于我不好,遭到祖宗降下的灾祸,又被身边阿谀逢迎的臣下包围,所以得罪了您。我是不值得您帮助的,但希望您顾念在我们都是齐国王室、同一血脉以及先王宗庙的面子上,还是回国都来治理国事吧。”就这样,孟尝君的丞相之位又得以恢复了。但是,孟尝君又和魏国等国家有了来往,使自己有了后路,这就是冯谖“狡兔三窟”的计策。

冯谖有超人的智慧,极具战略眼光。他抱着对孟尝君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为孟尝君政治地位的稳定出谋划策。在孟尝君做齐国相国的几十年时间里,因为有冯谖的精心打算谋划,没有遇到丝毫的灾害,这也说明了冯谖的可贵之处。

(0)

相关推荐

  • 掌控者的价值观,孟尝君能容忍门客的抛弃,却杀了嘲笑他身材的人

    孟尝君养食客三千,闻名天下. 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孟尝君为什么养食客3000? 因为,他有一个牛掰的父亲! 孟尝君叫田文,父亲田婴是齐威王的小儿子.王室血脉,个人能力爆棚,公元前341年,与田忌.孙膑 ...

  • 「文学常识篇」:常见词牌名的来历及典故汇总

    今天介绍一下词中常用的词牌名,以及词牌名相关的来历.典故等知识. 先来看几道和"词牌名"有关的题目: 第一题:相传词牌名"卜算子"是借用哪位诗人的绰号? 第二题 ...

  • 【转】成都街道地名,来历与典故

    原帖链接:http://bbs.upcd.org/thread-57803-1-1.html------------------------------------------------------ ...

  • 典故“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来历

    "人心不足蛇吞象",比喻人贪心不足,就会被自己的欲望所害. 原本是从<山海经>"巴蛇吞象"的典故演化而来,但人们却更多的相信这么一个传说: 宋仁宗年 ...

  • 关于典故“两袖清风”的来历

    两袖清风意为两袖中除清风外,别无所有.比喻做官廉洁.也比喻穷得一无所有. 现多数比喻为官清廉.不贪赃枉法严于律己的人. 古人穿的衣服,没有有口袋.平民百姓的衣襟向右掩,在腰间束带,随身携带的散碎东西可 ...

  • 狗咬吕洞宾的典故的两个来历

    如果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个人不识好歹的话,那么我们一般会说"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然而作为八仙之一的吕洞宾,贵为天上的神仙,为什么会被狗咬呢?这个典故的来历,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

  • 齐文化|山东淄博临淄区:图解成语典故——狡兔三窟 高枕而卧 扶老携幼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是齐文化的发祥地,曾作为齐国都城长达800余年.悠久的历史不仅造就了大批名人,形成了众多名篇巨著,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存,也流传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2009年,临淄成语典故被山东 ...

  • 谈谈月饼的来历和典故

    当我们说到月饼的时候,总会觉得这类的糕饼口感非常甜美,别有一种风味.很多时候,我们不禁会思考月饼这个词语是怎样来的,它起源于什么时候,这种美味点心的背后有着怎样饶有趣味的典故呢? 本文就娓娓道来月饼的 ...

  • 古代免官为什么叫“丢了乌纱帽”?乌纱帽的来历典故介绍

                     古代官员被罢免,一般会称作"丢了乌纱帽",以至于传到现代依然适用,那这个乌纱帽究竟有着怎样的来历呢?乌纱帽最早在民间属于很平常的一种便帽,后来慢慢 ...

  • 成语: 悬鹑百结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和故事?

    成语: 悬鹑百结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和故事?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成语: 悬鹑百结 成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