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中华民族”一词的由来吗?

文/张德富

【作者简介】张德富,现供职于江苏省盱眙县官滩中学。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中华民族”一词,人人在用,天天在用,我们的国歌中也提到了中华民族。但是要问:何谓“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究竟包括哪些人?也许有很多人就说不清、道不明。

我们不妨先看看国内外一些语文工具书上对“中华民族”一词的解释。外国的工具书解释得极为简单,不论是“中华民族”还是“汉族”,他们一律释为Chinese。我们对他们难作苟求,这种连我们自己也说不清道不明的事,他们当然更难说得清楚。但是海峡两岸出版的工具书如果解释错误,那就说不过去。可惜事实正是如此。可以说,截至目前为止,国内外所有的工具书对“中华民族”一词的解释都不确切。

那么,“中华民族”究竟应该如何解释?究竟应该包括哪些人?实际上应该包括:① 汉族(也无论是居于国内还是国外);②居于国内的各个少数民族;③海外华人(包括未入外国籍的华侨与已入外国籍的华裔)。

在解释“中华民族”一词时,除了说明哪些人属于中华民族之外,还需要说明“中华民族”是由“华夏族”“汉族”逐渐发展而来的。

(一)“中华”究竟何意?

我们通过线索的梳理,不难发现“中华民族”一词的出现与演变,特别是其在近代与“革命”“反侵略”等等主题之间的关系,让我们得以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一词的由来及其背后的社会历史背景。

自古以来,在中国这片广袤、丰腴的大地上生活劳作的各族人民,统称“中华民族”。

民族作为一个历史范畴,自有其发生、发展、消亡的过程。汉族由在夏、商、周三代形成的华夏族与周边诸族融合而成,汉代以后渐称“汉人”“汉族”,并继续与诸族融合。

其它诸族也是如此,如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是古代百越各支经长期演化而来,史称“西瓯”“骆越”“乌浒”“僚”等,与汉族交流频繁,后总称“僮”,1965年改称壮族。

满族的先世为东北的肃慎、挹娄、勿吉、靺鞨等古族,10世纪改称“女真”,17世纪定族名“满洲”,简称满族,入主中原前后,深受汉文化影响。

“中华”是“中国”与“华夏”的复合词之简称,较早出现于华夷混融的魏晋南北朝,《魏书》《晋书》多有用例。

“华”通“花”,意谓文化灿烂,所谓中国“有服章之美,故谓之华”。华夏先民建国黄河中游,自认中央,且又文化发达,故称“中华”。《唐律名例疏议释义》说:“中华者,中国也。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义,故谓之中华。”

此处所论“中华”,已淡化地理方位的中心性,突出文化属性。

1367 年,朱元璋命徐达北伐讨元,其檄文有“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著名口号,这种与“胡虏”对称的“中华”,指汉族及汉文化传统。至近代,“中华”则逐渐成为指认全中国的一种文化符号。

(二)“中华民族”一词的出现与演变

由“民族”与“中华”组合而成的复合词“中华民族”出于晚清,曾与“中国民族”同位并用。

梁启超在《中国史叙论》中出现“中国民族”“四万万同胞”,指历来生息于中国的诸族总称。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多次将“我中华”与“国人”连用,联系上下文,是指在中国土地上的诸族之总称。

同文还有如下句式:立于五洲中之最大洲而为洲中之最大国者谁乎?我中华也。人口居全地球三分之一者谁乎?我中华也。四千余年之历史未尝一中断者谁乎?我中华也。……盖大地今日只有两文明:一是西文明,欧美是也;二是东文明,中华是也。

这是在中国文化的连续一贯性上指认“中华”的,同文还出现“中华民族”一词:“上古时代,我中华民族之有海思想者厥为齐。”不过,梁启超并未对“中华民族”作具体诠释,从语境分析约指华夏—汉族。

1905年,孙中山组建中国同盟会,入会誓词中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一语,是对14世纪朱元璋讨元檄文口号的袭用。此间所说“中华”指汉族,这与革命派推翻满清统治的政治目标相关。

(三)“中国”何时开始成为现代意义国家名号?

中外过去通行看法认为在中华民国之后,我认为这一说法不过是想当然耳。“中国”是历史上王朝国家通称,“中国”作为现代意义的国家名称在晚清就已得到重视,绝不能忽视清王朝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梁启超不仅创造了“大民族”观念,而且是最早于1902年开始使用“中华民族”一词者。这针对美国兴起的新清史研究中忽视满人的“中国认同”问题,严正指出清朝的“中国性”,利用《清圣祖圣训》及康熙朝有关“中西礼仪之争”等史料,有力地论证了早在1712年清朝皇帝的中国认同已无可置疑。

袁世凯以民国临时大总统和大总统的名义,也运用“中华民族”这一概念来处理边疆事务,对国内各民族整体意义的“中华民族”一词的使用相当,这些言行对现代中华民族观念的确立与早期传播,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所以,今天的“中华民族”是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总称,其中汉族占总人口的94%,构成中华民族的主体,多聚居于黄河、长江、珠江流域和松辽平原,使用汉藏语系的汉语、形意文字的汉字。其它民族多生活在东北、北、西北、西南地区,分布区域约占全国总面积的50-60%,主要分属汉藏语系和阿尔泰语系。

总之,真正的“中华民族”既有悠远深邃的历史渊源,又在近代民族国家竞争的世界环境中得以正式熔铸。

中国历来是多民族国家,自古居于中原的华夏—汉族与周边少数民族长期共存互动。历史上影响较大的少数民族,东北有乌桓、鲜卑、高丽、室韦、契丹、女真等,北方有匈奴、乌孙、突厥、回纥、蒙古等,西南有氐、羌、吐谷浑、吐蕃、西南夷,南方有武陵蛮、僚、瑶、苗、黎等。经长期的民族融合、民族迁徙,形成中国境内今之诸族,合为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呈“多元一体格局”,“它所包括的五十多个民族单位是多元,中华民族是一体”。多元中的统一,统一中的多元,使得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和现实格局色彩缤纷、生机勃勃,在多样性中保持强劲的凝聚力。

(0)

相关推荐

  • 《原著连载》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合(39)

    原著连载(39) 第五章 中国人民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 (三)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还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能够与马克思主义相融合. 中国传统文化能够与马克思主义相融合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呢? 原因之二, ...

  • 谈‘拍马屁’一词的由来兼论魏忠贤其人(随笔6)赵书成

    谈'拍马屁'一词的由来兼论魏忠贤其人2009.6.8 "拍马屁"一词,已成形容阿谀奉承,巴结上司,讨好他人的精典语汇.几近家欲户晓,人人皆知.此词来源于何处,都与赞马有关,最有意义 ...

  • 中国文化常识1《中国一词的由来》

    "中国"名称的由来 据<辞源>:"上古时代,我国华夏族建国于黄河流域一带,以为居天下之中,故称中国,而把我国周围其他地区称为四方.后成为我国的专称." ...

  • “日本鬼子”一词的由来

    编 辑:  小 宁 历史上,我们称犯我海疆的日本人为"倭寇".清朝后期以来,我们称日本侵略者为"日本鬼子".这个词是怎么来的,有什么寓意?有人作了考究: &qu ...

  • 曾老师讲《葬经》第8集“风水”一词的由来

    曾老师讲<葬经>第8集"风水"一词的由来 <葬经>(晋) 郭璞著 旧本题晋郭璞撰. 葬地之说,莫知其所自来. 考璞本传,载璞从河东郭公受<青囊中书&g ...

  • “华夏”一词的由来,作为炎黄子孙,你确定都弄清楚了?

    如果有外国朋友问你:你们"华夏民族"到底是什么意思?"华夏"一词到底由何而来?你将怎样回答呢?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你要正儿八经的说清楚,却要破费一些唇舌,因 ...

  • 我的故乡“承德”一词的由来

    我的故乡"承德"一词的由来 说到承德,几乎人人尽知的就是避暑山庄.但是提到"承德"一词的由来好多人就不清楚了. 其实,"承德"一词最早见于& ...

  • 姜广富:​“马匹”一词的由来

    "马匹"一词的由来 (历史解密) 山东  姜广富 春秋时期,作为圣人之地的鲁国,布.绸缎是按"匹"计量的,马却是按"只"称谓计量的,没有把马 ...

  • 解读风水一词的由来,什么是风水?

    主讲:李双林 内容简述:各位朋友,大家好,我叫李双林.有一位朋友留言,他提问.他说什么叫风水,为什么要把这门学问被称为风水.其实关于这个问题,我在之前也和大家分享了很多次.但是我今天呢还是继续再和大家 ...

  • 权威正解 | “武术”一词的由来

    "武术"一词的由来 "武术"一词最早见于南朝刘宋颜延年<皇太子释奠会作>中的:"偃闭武术,阐扬文令".此处所谓武术,是与战争和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