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曾师的三次邂逅
文/任伟肖
有缘的人,总能在冥冥之中几度神交,随后当某个时刻到来的时候,可以合二为一,共知冷暖。
1
第一次邂逅
最初看到曾师的作品,是网上时代光华的管理课程,叫《中国式管理》。
那个时候,刚入职场的我,对许多职场的制度规定、为人处世困扰不堪。
感觉这些东西就像一团麻,捋不出头绪,找不到脉络。
《中国式管理》的课程中,曾师谈笑风生,大智若愚,对企业文化的研究,对国人性情的解析,对“管理”定义的深刻阐述,灵光频闪,金句频出。
比如很多管理存在“只管不理”,管理团队究竟是人多些好还是人少些好、比如怎么建立制度更有效等等,把人的心思都说得很透,让很多问题多了解决的视角,让我顿时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有了这第一次的邂逅,后来我就专门买了曾师的作品集,更加系统地研读曾师对中国式管理的深刻解析。
从《易经的智慧》,到《道德经的奥秘》,还有胡雪岩的商道,我更加感受到,曾师的学问之深、洞察之广,几乎到了无所不通、无所不透的境地。
2
第二次邂逅
2013年5月19日,一个神奇的时刻不期而至:曾仕强教授亲临函谷关传经论道!
函谷关地势险要,是古时连接长安和洛阳的必经之路,东有滚滚河水,西有幽幽神谷,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克”之称。
当年道教始祖老子东出洛阳,一路向西,在这里写下了五千言传世经典《道德经》。
而今,曾师也来了,这让我有点精神亢奋。没想到自己所仰慕的、所推崇的大师,竟也神奇般地、很真实地出现在自己面前。
曾师的课,是那天下午3时在关楼前的大广场开讲的。我在台下正襟危坐,距离曾教授有十来米的样子。
作为诚意十足的观众,我容不得任何人打扰我听课的心情,更恨不得把每个字都记下来,希望感受能多些、更多些。
天气有点闷热,于是曾师这样开场:
“我们来到函谷关,来到了《道德经》写作的地方。我们的心很平静。心一平静,风就来了,我们就不觉得热了。”
当时的新闻报道是这样介绍的:
“5月19日下午,台湾著名学者、国学大师曾仕强在灵宝市函谷关历史文化旅游区举行函谷论道讲座,与大批国学爱好者共同解读道家文化精粹,论道函谷,弘扬道法。在气势恢宏的函谷关关楼前,2000余名国学爱好者齐聚广场,静听讲述,明道于心。”
“此次台湾国学大师曾仕强应邀作为第八届中博会暨第十九届国际黄河旅游节“函谷论道”活动的主讲人,从多个方面畅谈了对老子思想及中华文明的理解。”
“他说,在函谷关讲述《道德经》,一以贯之,是大历史观的重要命题。老子思想源远流长,影响广泛。希望共同努力,优化整合历史文化资源,弘扬传统文化魅力,实现中华文明繁荣发展的中国梦。”
有了这第二次邂逅,我终于能够近距离感受到大师的风范和通透的智慧,也对曾师的了解也更加真实、更加深刻。我已为此深深折服。
3
第三次邂逅
再后来,便是网上看到2018年11月曾师患病期间在床上录制的一段视频。
曾师的头发已经花白,气息有些虚弱,吐字也不太清楚,但头脑却异常清晰。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他仍旧不忘讲述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提到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孝道”。
他指出,孝道文化是要将心比心的,需要靠自己设身处地来表现,而不是靠别人告诉自己去怎么做。
即便是生病的日子,曾师也不忘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来告诉大家怎么“陪病人”、“陪孩子”。
这种大师风范,让我无不动容。我突然想起一个人,王阳明。1529年1月,58岁的心学大师王阳明在生命最后关头,同样留下了“此心光明、夫复何言”的感叹。
心怀坦荡的人,眼里只有别人,只有未竟的事业,唯独没有自己。
在他们看来,自己何尝不是这天地间的日月星河,无时不刻不在装扮大地、滋润心灵?
无论你在哪里,总能感受到他的存在,感受到他带给我们的光和热。
曾先生的精神与智慧,必将在每个人永驻心田,绽放光彩!
作者简介:
任伟肖,网名弘农笑,基层扶贫工作者,曾仕强公众号写作团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