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献帝抢夺大作战,为何最终会花落曹操家
东汉末年,黄巾之乱、韩遂边章之乱、宦官外戚集团覆灭、董卓进京等一系列事件,导致中央朝廷被作乱分子把持。董卓废了并且毒杀少帝刘辩,立汉献帝刘协;袁绍联合韩馥、袁术、公孙瓒、孔融、刘岱、曹操、张邈一众军阀在东州与董卓对抗。
之后中原就陷入了混战中,而中央朝廷在董卓被吕布杀死之后便被李傕、郭汜等小军阀轮番把持。在这个节骨眼上,汉献帝变成了香气馍馍,人人都想抢过来,给自己贴金,并加以利用。
那在这场汉献帝抢夺大作战中,都有哪些人来抢过呢,又为何最终汉献帝会花落曹操这家呢?
想得到汉献帝的人
想得到汉献帝的人可多,几乎当时所有有野心的军阀都不约而同想过这个问题,有的甚至去实施了。汉献帝在董卓死后,第一位拽在手上的人其实是吕布。不过吕布似乎没什么能耐,竟然打不过李傕、郭汜这种小军阀,灰溜溜地逃走了。而且吕布也没有什么远见,竟然把汉献帝留下了。
所以第二位拽着汉献帝的人,变成了李傕、郭汜。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汉献帝就在董卓的余孽手中流转。韩暹、杨奉、李乐、胡才、张济、董承等人都不同程度染指过,有的甚至把持过,他们与李傕、郭汜合起来,算作第二批把持汉献帝的人。
在这第二批人丢了汉献帝之前,除了曹操,还有很多人也想过迎汉献帝,或者被建议过。比如袁绍、吕布、袁术、吕布、刘虞等等,几乎所有中原混战的几个主要军阀,除了刘备,全部到齐了。
所以跟曹操竞争汉献帝的,主要的阻力有两道,分别是董卓余孽与中原军阀,下面分开说明这两个问题。
跟曹操竞争汉献帝的中原军阀
先说袁术,不论是孙坚还是之后的华歆,都不同程度建议过袁术,也暗示过,但自从孙坚从洛阳烧毁的皇宫中捡到玉玺之后,袁术就做好了皇帝梦,所以他一直是拒绝的。即便后面刘虞想跟他合作,一起迎接汉献帝,也被袁术与公孙瓒给暗中破坏了。
第二个刘虞,因为儿子刘和在汉献帝身边做侍中,所以汉献帝叫他帮忙东归脱离董卓余孽的魔爪,但最终被袁术跟公孙瓒给破坏了。
第三个要说的是袁绍,其实他手下最厉害的两大谋士沮授、田丰都先后建议过袁绍。但是袁绍第一次以把汉献帝带在身边不方便为理由拒绝了,第二次则是因为曹操强大了,拽得比较紧而没有得逞。
第四个是吕布,这个是比较冷门的。有史料记载,汉献帝曾下诏叫吕布去接他,不过因为吕布当时没兵而没实行。很多历史学家推测,这个诏书很可能是河内太守张杨的主意,因为张杨离汉献帝近,而且也接济过汉献帝,同时张杨也对吕布非常仗义。
所以你看,曹操的竞争对手都因为各种原因没行动,而且袁绍、刘备、吕布、袁术在中原也互相牵制着,这也让曹操有了机会捷足先登。
曹操如何排除阻力迎回汉献帝
曹操能迎接回汉献帝,有三个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一功臣是钟繇,在汉献帝在李傕、郭汜手上的时候,曹操就派遣使者来联系了。当时李傕、郭汜想杀掉使者,被钟繇巧妙地劝止了。所以曹操才有机会得以与汉献帝取得联系,才有后面一系列事情。但是取得联系后,曹操并没有马上派人去迎接。一来是因为曹操的地盘还不稳固,二来当时李傕、郭汜还很强盛,曹操如果拼尽全力去打,可能可以打赢,但那样会消耗掉大部分实力,进而无法跟东州的各大军阀争夺中原。所以曹操选择了较为和平的方式,打算靠智取把汉献帝骗过来。
第二个功臣是董承,他本来是牛辅的余孽,而牛辅是董卓的女婿,所以他实际上也是董卓的余孽。虽然董承后面跟刘备搞出“衣带诏事件”,但他未必是真的想帮助汉献帝。极有可能董承只是因为争不过董卓余孽中的其他势力,比如韩暹、杨奉之流,所以想请外援,于是他就想到了曹操。
第三个功臣可能发挥的作用最大,这个人就是董昭。董昭原本是袁绍的人,但得罪了袁绍,就跑去长安找汉献帝了。但是路过河内的时候,被张杨拦住了。张杨为什么要拦董昭呢?我想很大可能是想帮助吕布,张杨很想让吕布去迎接汉献帝,但又不想被其他人捷足先登,于是就打算把可疑的人才给留下来。董昭原先在袁绍手下做事,所以张杨很怀疑他是来帮助袁绍联络汉献帝,所谓的得罪袁绍,很可能是托辞。而且不仅张杨拦了董昭,还拦了曹操派去的使者。(话说张杨是真的对吕布好!)
不过这个董昭似乎挺相信曹操的,很卖力地运动张杨,最终说服了他。张杨不仅放了董昭,还一并放了曹操的使者。
在曹操之前,最后一个拥有汉献帝身体的人是杨奉,且在董卓余孽中他的兵也最多。董昭很努力地游说杨奉,大意是说关中一带饥荒,难以持久,这个时候你杨奉最好是去请外援帮助,把汉献帝移到东部安全的地方,这样对你杨奉是最有利的。然后董昭又让曹操给杨奉送礼,说了一大堆好话,终于说动了杨奉,放汉献帝去衮州。虽然后面杨奉意识到上当了,但也已经来不及了。
汉献帝迎回了许县,曹操马上跟杨奉翻脸,灭了杨奉。曹操从此占有汉献帝刘协,能够“挟天子以令诸侯”,一路顺风顺水统一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