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本来就是藩王身份,篡位登基后,为何一度加封藩王?

  公元1402年燕王朱棣打赢靖难之役,于南京即位为帝。要知道朱棣是以藩王身份造反篡位的,应该是深知藩王的危害,但奇怪的是他上台之后马上废除了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所有削藩政策。我认为这并不是他的真实意图,恰恰相反此举是他对分封制改革的一步妙棋。

  藩王问题由来

  藩王问题其实是朱元璋留给子孙后代的隐患,即便到了明末还是一直拖累着大明。他制定明初分封制的本意是想造福朱家子孙,并且希望利用宗室的力量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朱元璋杀开国功臣,其根本原因是借鉴了唐朝中后期以及五代十国藩镇割据的历史教训,一方面企图像宋朝那样用文臣的力量去制衡武将,但又不想像宋朝那样过度抑制导致军事孱弱;另一方面他又不信任那群帮他打天下的武将,所以他就想效仿汉高祖刘邦用宗室的力量替代武将,以此来拱卫皇权。

  藩王隐患

  朱元璋设计的分封制,也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朱元璋给了朱家子孙很多福利,皇子皇孙有8个等级的封爵,每一级均可由长子继承,其他代代递减,且保底第8个等级的爵位。明初宗室人口少,确实是没什么问题。但随着宗室人口不断增加,由于这套制度没有爵位衰减至无,后期国家需要支出的爵禄会会呈现指数级增长,它将是一笔沉重的财政负担。

  其次朱元璋给藩王的兵权过重,每位藩王的亲兵数量2千到2万不等,虽然分封地一般在帝国外围,比如燕王朱棣所在的北京,但很难保证会不会出现类似七国之乱、八王之乱的隐患。而且更要命的是,朱元璋在《皇明祖训》里说:“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直接给了藩王造反的借口,这对后世大明皇帝的统治极为不利。

  也许朱元璋也意识到这一点,所以规定藩王只能在自己封地内活动,不可私自来京师,且出藩(到封地就藩)需要按顺序一个一个走。但相对于上述隐患,实际是不起作用的,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就是好的例子。

  朱棣与靖难之役

  应该来说建文帝朱允炆是比较有远见的,所以上台后就致力于削藩。不过他的政治经验还是偏少,过于急躁,结果引起了反弹,最终导致靖难之役的发生。

  不过靖难之役的细节还是值得说一下的,起初剩余的没被削的藩王实际是按兵不动的,朱棣的燕军一直是孤掌难鸣,作战不利。不过建文帝朱允炆也犯了致命错误,下令不要伤害皇叔,导致平叛的将领畏首畏尾,给了燕军很多喘气的机会。后来朱棣还是听了姚广孝的建议,乘着建文帝朱允炆还没下死手,直取南京,最终打赢了这场持续4年的战争。

  从以上细节我们不难看出,朱棣肯定也会深刻认识到藩王太多兵权的危害,这跟犯罪的人比抓犯罪的人更懂犯罪问题是同样的道理。所以朱棣是不可能不削藩的,只是他也意识到了必须避免建文帝朱允炆那种过激的削藩行为,故而选择较为温和的方式进行削藩。

  削藩过程

  事实上,削藩并不是朱棣一人完成的,而是好几代皇帝完成的。

  最初即位的时候,朱棣首先是先恢复被建文帝朱允炆褫夺的诸位藩王的权力,并且还多有赏赐,但这只是权宜之计。靖难之役打了4年,对中原地区破坏较大,其次是江南地区,恢复生产是需要时间的,所以在根基未稳之时,不宜继续削藩。反而他这样的“增藩”行为,可以麻痹诸位藩王,使得他们不在朝廷虚弱的时候造反,给之后朱棣实行削藩大计争取时间。

  等国力恢复了,朱棣便首先夺了诸位藩王的兵权,而之后更是限制了宗室从政的权利,不得入朝为官。后来限制也逐渐增多,比如从不能从政扩展到从商,使得包括藩王在内的宗室都只能呆在自己的封地内无所事事,对皇权的威胁消失殆尽。

  不过宗室人口消耗大量财政支出的问题在明朝中期逐渐显露出来,嘉靖帝又出台了新政策,限制宗室妻妾数量,抑制指数级增长的宗室人口。后来还大幅度削减了宗室福利,甚至跟谁结婚朝廷都会干涉,自由进一步减少。

  值得一提的是,嘉靖帝也是藩王出身——果然还是藩王最懂削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