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像李世民的皇子:立誓兴唐却含冤而死,因功劳太大被追封为皇帝
曾有一位少年皇子,于乱世中战功赫赫,乱世洪流仍挡不住他的光芒。
《旧唐书》中曾这样记载他:“英毅有才略,善射。”《新唐书》也有对他的记载:“英毅有才略,善骑射。”我们所知,两书评价向来不一,对于他却出奇地一致,如此看来,所写不假。
他就是唐肃宗第三子,天宝年间被封为建宁王的李倓(tán)。本应身份尊荣,却因为他的爷爷——唐玄宗李隆基晚年的猜忌和糊涂,以致许多叔伯均死于非命,他爹李亨(李隆基的太子,后来的唐肃宗)也为了避祸而不得不多次离婚,所以他的童年一直生活在提心吊胆之中。
直至安史之乱爆发,大唐一下从盛世繁华跌入无尽的乱世,也正是因为“乱世出英雄”,所以他才真正走到了世人面前。
安禄山叛乱,皇室一行带领亲信士兵护送玄宗。渡渭河时,一群百姓出现拦路要太子(李倓的父亲唐肃宗当时还是太子)留下来平叛,而太子犹豫:“至尊播迁,吾可以违左右乎?”意思就是说,皇帝老爹要搬家,我也不能违抗命令,总之是不愿意也不敢留下。
就在这个危急时刻,建宁王李倓正式登场劝说道:“逆胡犯顺,四海分崩,不因人情,何以兴复?夫有国家者,大孝莫若存社稷。今从至尊入蜀,则散关已东,非皇家所有,何以维属人情?殿下宜购募豪杰,暂往河西,收拾戎马,点集防边将卒,不下十万人,光弼、子仪,全军河朔,谋为兴复,计之上也。”
此番陈述利弊,意在劝说太子老爹以收复为先,自此议定,而这段话也是他唯一留在史书中的话。
野史中有说突然出现的百姓拦路是他事先所安排,趁机提议亦是他早有谋划。如此看来,他应是一位手握奥斯卡小金人的政客,但笔者窃以为,无论出于何种缘由,他的目的是纯粹的,他的出发点是好的——都是为了救大唐百姓脱离水深火热,复兴大唐。
而后我看到在灵武拥父称帝的他,看到在战场上“以骁骑数百从,每接战,常身先,血殷袂,不告也”的他,看到因父过时未食,涕泗不自胜的他。他带领的朔方军在中唐乱世中给叛军撕出一大伤口,甚至他差一点就成了天下兵马大元帅(唐肃宗本来想封其为天下兵马大元帅,但被谋士李泌劝阻,只因彼时他年长的哥哥李豫已经被立为太子,也不想让“玄武门之变”的悲剧再次上演)。
有人说他最像太宗李世民,或许确实如此,一样的英武善射,一样的用兵如神,一样的平定四海,一样的劝父兴唐,一样的有个哥哥是太子。唯一与李世民不同的是,他得到了最不应该的结局,因自己的父亲唐肃宗听信谗言“建宁恨不得兵权,颇蓄异志”,一怒之下,赐他死罪。后来肃宗才得知真相,虽然追悔莫及,但终究也无法挽回一个已经逝去的生命。
在战场上斩敌立功,誓要复兴大唐的他,却没有看到那一天。
而后他的哥哥李豫登基,是为唐代宗,不久便追封他为“承天皇帝”。历史上追封自己弟弟为皇帝的极为少见,而李豫的理由只有短短的几个字:“倓有功”。这其中除了弟弟巨大的“兴唐之功”以外(如果唐肃宗当初真的封他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那皇位极有可能存在变数),恐怕也夹杂了当时未能阻止弟弟被奸人所害的愧疚吧。
他,李倓,一个在历史上曾经大放异彩而又英年早逝的皇子,有如昙花一现。可史书中记载寥寥,甚至生年都不详,我们只知他是怎样死去,死于公元757年,后葬于顺陵。
《隋唐演义》中有云:“信谗杀其子,作源自上皇。肃宗心忍父,可怜建宁王。”
曾有这样一位少年皇子,意气风发,每战必先,横刀立马,立誓兴唐。寥寥数笔,以寄余情,无非其他,只因他是建宁王,而我只是一直都很喜欢他而已。
参考资料:《旧唐书》、《新唐书》
唐朝相关历史故事:
巾帼不让须眉!唐朝这位公主曾率军驻守娘子关,死后还以军礼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