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示意图:免疫系统误把无害的食物当作入侵的微生物,导致进食后肚子痛(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随后,科学家们在人类志愿者身上检验这一理论。他们招募了12名患有肠易激综合征的志愿者,他们在进食后常有肚子痛或严重不适的症状,同时招募了8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研究人员将大豆、麸质、牛奶等容易引起肠道不适的物质注入他们的结直肠。果不其然,所有12名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体内都出现了明显的免疫反应,而8名健康志愿者里只有2人出现类似的反应。此外,有23%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粪便里出现了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健康志愿者里的这一数字仅为9%。表明过去的感染可能与进食后的肠道不适有关。顺着这个线索,论文还指出,如果抑制相关疼痛通路,就可以缓解不适。▲吃完饭容易肚子不舒服,可能是患上了肠易激综合征综合来看,在这篇《自然》论文中,研究人员们提出了这样一个模型:由于肠道感染,被激活的免疫系统同时将这一时期摄入的食物当作了危险的异物。即便感染已经中止,免疫系统依旧记住了这些食物的样子,从而在下一次吃同样的食物时,会诱发免疫反应,引起不适。当然,这一研究涉及的人类志愿者数量较少,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数据来验证这个想法。研究人员们也正计划大型临床试验,用抗组胺药物减少免疫系统对食物的反应,改善病情。“很多医生不会认真对待这些肠胃不适的患者,并会以没有过敏现象为由,认为这只是患者的心理作用。他们的肠道生理学也的确没有问题,”本研究的通讯作者Guy Boeckxstaens教授说道,“通过这些新的洞见,我们提供了证据,表明我们面对的是一种真实的疾病。了解背后的机制,将带来新的治疗方法。”参考资料:[1] Aguilera-Lizarraga, J., Florens, M.V., Viola, M.F. et al. Local immune response to food antigens drives meal-induced abdominal pain. Nature (2021).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0-03118-2[2] Food for thought about the immune drivers of gut pain, Retrieved January 13, 2021, from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0-03661-y[3] Scientists reveal mechanism that causes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Retrieved January 13, 2021, from https://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21-01/kl-srm011221.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