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凤楼韵痕
星凤楼简介
《都昌县志》载:“星凤楼,宋尚书曹文简公建,上有《星凤楼帖》,在张家岭衙前曹家门首。 四面环以水池,前架石桥,世人呼为八角(卦)亭”。
星凤楼始建于南宋宝庆元年(1225年),由理宗皇帝御笔题匾“星凤楼”敕建,取“景星凤凰”之意。阁建在太极图中阴极之阳上,斗拱飞檐,楼顶镶嵌雕花宝瓶。
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星凤楼重修,没有追求当时华美的世风,仍保留了宋时的古朴。
1938年,日寇将星凤楼宝顶上的花瓶,贮于楼上的《星凤楼帖》以及理宗皇帝御笔题写的星凤楼匾额掠去。
1967年,星凤楼因年久失修被拆除,但"水阁遗基”保存完好。 2019年6月,星凤楼“水阁遗基"按原貌维修加固。
2020年11月,紧邻原址破土动工重建星凤楼,2021年6月全面完工,一幢二层砖木结构歇山顶仿宋阁再次挺立在衙前村村首。
有诗为证: 文/曹彦
星凤故楼八百秋,历经沧桑几度愁。
今逢振兴重来修,浴后光茫誉全球.
咏星凤楼并寄蔡岭诸君
徐光祖
骚客叹无休,同登星凤楼。
飞檐蓝宇小,佳木墨香稠。
八卦清溪泽,三公法帖留。
丹心弹白发,问道此风流。
依光祖兄韵《咏星凤楼并寄蔡岭诸君》
徐彦明
故友话无休,同游星凤楼。
贤祠通雅韵,胜迹拓清遒。
八卦丘墟远,三公烟火稠。
莫嗟千载事,当下醉风流。
依韵和徐光祖副会长《咏星凤楼并寄蔡岭诸君》
蒋桂梅
同道慕清流,访寻星凤楼。
千年昭日月,三世著春秋。
行善称良吏,传薪胜大猷。
景麟谁道杳,法帖韵悠悠。
依韵和徐会长并答谢诸君
文/曹双华
未觉早来秋,陪君半日游。
自然亲水色,惬意满心头。
车逐清溪路,身临星凤楼。
听人言故事,念念数风流。
步韵奉和徐光祖先生《咏星凤楼并寄蔡岭诸君》
袁德芳
退任得闲休,清吟上古楼。
抒怀情寄远,理趣意增稠。
过眼云烟去,铭心翰墨留。
信崇儒释道,考究溯源流。
敬和兼答谢徐光祖先生《咏星凤楼并寄蔡岭诸君》
文/曹谷元
墨客寸心留, 登临星凤楼。
同行皆感叹, 察问尽穷究。
古对君融化, 新词我莫筹。
描摹依法帖, 才俊数风流。
敬和徐光祖先生《咏星凤楼并寄蔡岭诸君》
曹正英
闻名星凤楼,雅客访无休。
往事千年载,精神万古留。
贤祠藏宝帖,胜地启新猷。
真迹情怀远,三公香墨酬。
依韵敬和徐付会长巜咏星凤楼并敬蔡岭诸君》
文/五彩布谷
今日同登星凤楼,尚书名阁咏风流。
丹心白发先贤范,一代文儒为国谋。
宋兵部尚书曹彦约告老返乡时在家乡尚书府邸前左,开凿的一口饮用水井,现只存遗迹。
有诗为证:
乃公身为子孙谋,兵燹犹存四百秋。
膏泽既深田峻惠,辘轳曾动海神愁。
石床云气春长在,瓦瓷苔衣书自幽。
疏凿后来君子辈,溯源须要认源头。
又有古诗为证:
宣慰官衙历宋元,尚书古井蕴甘泉。
水阁楼榭涵宝鉴,小尖文笔耸九天。
留恩西障成千古,华表南迎阻百川。
牌枋基舄苔痕碧,泉井渔矶八景全。
古风一阙,以作结语。
郑毅龙二O一八年三月一日写于觚斋
世人谁识景麟杳,
百年还继红楼貂。
三世同镌无双拓,
千载古南星凤昭。
上海博物馆藏《星凤楼帖》局部
《星凤楼帖》全帙共十二卷。一般的说法是,此帖由南宋曹彦约所刻。曹彦约,字简斋,都昌人。淳熙八年进士。薛叔似宣抚京湖,辟为主管机宜文字。累官宝谟阁待制,知成都府。宝庆元年,擢兵部侍郎,迁礼部,旋授兵部尚书,力辞不拜。以华文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事迹具《宋史》本传。有《昌穀集》二十二卷、《经幄管见》四卷,都是从《永乐大典》中辑出本。《星凤楼帖》为曹彦约在宋绍圣三年刻于南康军(今江西境内),至其子曹士冕时完成。按《书史会要》,士冕字端可,号陶斋。仕履无考,有《法帖谱系》二卷。也有说法是此帖首先为北宋时的赵彦约在南康所刻,后来在南宋时,曹士冕又重新摹刻。赵刻精緻而一丝不苟,元陈绎曾《翰林要诀·法书》中就曾经说道:《星凤楼帖》曹士冕模刻本,“工致有余,清而不浓,亚于《太清续帖》也。”但这个说法恐怕是不可靠的。
《星凤楼帖》是在以北宋《淳化阁帖》为蓝本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其他帖和刻石的内容,如帖中的王献之书就是属翻刻单炜的襄州刻石。《星凤楼帖》基本上汇集了历代各家的书法名品,《王氏法书苑》说它:“虽以众刻重摹而精善不苟。”每卷前行为帖名四字及某集二字的篆书,下刻有十二地支记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