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市南在巷陌中寻找老青岛
1 远眺天主教堂。
青岛的老城区主要在市南区的西部,这里无论街道还是建筑或是庭院,都像极了欧洲的小镇。剥落了油漆的古典铁门上缠绕着青藤,斑驳的石壁上浮着满满的地锦,老旧的砖石围墙上总见簇拥着盛放的蔷薇,那被时光打磨过的石子路泛着柔和的光……这是我对青岛老街的印象。
在这些老街两侧,分布着许多的名人故居。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青岛算得上是中国北方文化人的聚集地。那时,有许多著名的文人墨客都曾在青岛居住过,有的在此著书、有的来此讲学、有的在此定居、有的来此旅游。时间或长或短、记忆或深或浅,青岛的美好时光,常常置于他们的笔尖下、描述中。虽然时间过去了几十年,但那斑驳时光中的静谧、悠然、和缓仍然还在,那份浑然天成的与世无争、静默细腻仍然还在。
福山路 洪深与沈从文是邻居
福山路并不在青岛旅游景点的名录里,我是在一張网红打卡的图片上看到它的。它是八关山前的一条小街,小街东与京山路相连,西行可以进入有诸多名人故居的鱼山路片区,南面是小鱼山公园,北面是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
坐上公交车前往福山路,在福山路路口下车,进入这条有石墙小筑红锈铁门、老式别墅和石阶长路的小街。这里是我行走青岛老街开始的地方。来到福山路时暖阳斜照,大坡度的屋顶在阳光里呈现出暖红,老石墙在阳光里亦显得温暖可依,水泥老墙在柔和的阳光中透出细砂的肌理,那是青岛老墙特有低纯度的高级灰。远处八关山山顶赤裸的洋槐郁郁葱葱,在暖光里一切都那么和谐,一切都那么温暖。
福山路一带的房子大多是大坡度屋顶。大斜坡屋顶占建筑整体高度的一半,有的几乎落地,伯恩尼克住宅就是其中的代表。福山路背靠八关山,通过那一条条向南下行的石阶路,过栖霞路、文登路,即可到达第一海水浴场。伴随着石阶路的上上下下,老石墙、红屋顶和那座藏在深巷中的德式建筑梅地亚旅馆,都在视点的变幻中呈现、消隐。
2 大学路和鱼山路的交叉口——网红打卡点。
3 海边的猫和咖啡馆。
4 青岛的老街巷。
5 小鱼山公园。
福山路1号是电影剧作家洪深的故居。穿过两扇雕花的铁栅栏大门,正对着大门的是一段宽敞的沿地势而建的台阶。拾阶而上,台阶向两边分开,之后绕过一面造型古朴的壁墙,进入高处的院内,再通过石阶才能进入居室。洪深故居是一座二层楼的德式建筑,高大的门厅,拱形窗户,青砖灰瓦,哥特式的屋顶,十分的宽敞和气派。通过后来了解,这处洪深旧居也正是青岛现代文化名人故居中最为“阔绰”的一处。
福山路3号是沈从文在青岛的旧居。由于院子和街道有近三四米的落差,在街上是看不到沈从文住过的房子的。屋子外一对高大的石墩柱,两扇锈蚀的锻铁门,推那铁门的沉重,似载有近70年的时光沉重。进门后是右转的单向石台阶。上楼梯后,方可见到这所异样的小楼。说它异样,是因为这楼被改造得面目全非。正入口处被封堵,右侧旋弧式的进楼台阶也被封堵,基层的石墙门也由门改窗了。
1 康有为故居展厅。
2 导游为游客讲解康有为生平。
3 康有为收藏的古董花瓶。
福山支路 康有为晚年在此生活
小鱼山脚下有条福山支路与福山路相交。名如其形,沿福山路向南一条“S”字形的石头路南端,就是中国近代史上维新变法的领袖人物康有为的故居。
福山路往南前往福山支路。支路有两条,一条通向小鱼山公园,一条通向康有为故居。故居南面是文登路小学,学校正对着的是第一海水浴场,当初康有为选择这里想必也是因为这里距海近的原因吧。
4 康有为故居外景。
5 康有为铜像。
来到故居,沿故居前厅向左侧依序前进。走廊上一幅康有为肖像油画,上面题“大同一梦君先觉”七字。通过狭窄的长廊,来到康有为生平事迹展厅。这里详细介绍了他作为维新运动领袖、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的一生。展厅对面是复原的客厅,里面只有几把古香古色的太师椅和简单的古董陈列。据说这里是康有为当年与晚清遗老们时常会晤的场所。客厅对面是两间屋子,中间的墙被砸得通透,加以装潢做成玄关,现在是陈列展品的展厅。四面的墙上张贴着康有为各个时期的照片,配以文字,讲述颇为详细。
踩着木楼梯来到二楼。右手边是康有为旧时的卧房。初进房门是一块狭窄的空间,再往里才是真正的卧房。卧房里陈列着康有为的卧榻,正对着床的墙面上挂着梅、兰、竹、菊的画作。卧房对面是书房,这也是整个别墅的点睛之笔。书房较之其他房间要更豪华一些。站在书房的阳台上可将汇泉湾尽收眼底,碧海蓝天下的汇泉湾美不胜收。二楼的最里面又是一间陈列室,这间陈列室的展品就显得有意思多了。其中康有为收藏的南洋鳄鱼标本最为吸引眼球,旁边立着一个光屁股小孩雕像和埃及工艺挂毯、镜子等。康有为曾周游世界,故居里也收藏了他当时的各种签证资料,以及他所作的《大同书》和《牛津、剑桥大学游记》等作品,让人大开眼界。
龙口路 探寻德国总督的官邸
在青岛,精美的欧陆建筑很多。但像青岛迎宾馆这样,完美融合艺术美感、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的却不多见。作为青岛欧陆建筑的翘楚,青岛迎宾馆从来不缺少它的膜拜者和欣赏者。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建筑师、艺术家无不被它的奢华、精致和宏伟气势所震撼。这座曾经作为德总督官邸的古堡式建筑,因具有欧洲皇家的风范显得古老而华丽。这种结合了德国威廉时代的建筑样式与青年风格派建筑处理手法的建筑,就是在欧洲大陆也极其少见。
从康有为故居出来,穿过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来到位于信号山南麓的迎宾馆,透过景区外的铁门向内望去,迎宾馆在行道树的尽头若隐若现。行道树仿佛是一道天然的屏障,有意遮掩着院内的“秘密”,不由得让人加快了探求“真相”的脚步。进入景区往里走,圆形的喷水池豁然出现在眼前,池后矗立的就是迎宾馆。虽然走入宾馆大门只需迈上8级台阶,但这里却有一个用铁皮制成的巨大雨棚,就连支撑雨棚的“腿”也做到了功能性、观赏性的兼顾——石柱和铁柱巧妙结合,单是一个雨棚就能让人领略建筑的讲究。
6 德国总督官邸。
7 官邸内的展陈。
8 官邸内的展陈。
9 官邸内的展陈。
走进室内先来到舞厅。一架产于1876年的德国博兰斯勒角架钢琴摆放在屋内一侧,钢琴的琴键全部由象牙制成;舞厅正上方悬挂着由一吨重的水晶和紫铜打造的水晶吊灯;在穿过大厅前往舞厅的隐蔽一角,有一间用于传膳的吊笼,无不体现着这座建筑的奢华。沿着楼梯来到三褛的总督书房,书房看似普通,却暗藏玄机:房间的阳台可以让总督远眺南面山坡上的军营;写字台的抽屉设有隐秘的暗格;总督的枪支存放在一个没有任何开合把手的枪柜里,若是不知道转动左右两侧的螺旋状的木柱机关,相信没有人会从这里面盗走枪支。
江苏路和浙江路 保护完好的西洋遗产
青岛代表性的欧式宗教建筑要数江苏路基督教堂、浙江路天主教堂和观象二路圣保罗教堂。因时间关系,我只去了江苏路基督教堂和浙江路的天主教堂。
1 基督教堂鐘楼。
2 基督教堂礼拜堂内景。
从龙山路向西拐入龙口支路,大概走了十分钟就来到了江苏路基督教堂。在江苏路上,每走几步就会看到一个画架,拿着油画笔的美术生抬头看看那陡斜的红色屋顶、绿色尖顶钟楼,将其留在了画面中。就连著名作家沈从文也曾“一个人走到青岛那个高地的教堂门前,坐在石阶上看云、看海,看教堂石墙上的薜萝。耳听到附近一个什么人家一阵钢琴的声音……”它就是基督教堂,又称青岛福音堂、总基督教堂、德国教堂、国际礼拜堂等。教堂钟楼外部的三面墙上镶有机械时钟,因而俗称“钟表楼”。
教堂是青岛人拍摄婚纱照的必去之地,穿过教堂外可以看到络绎不绝拍摄婚纱照的人群。教堂建筑主体由礼拜堂和钟楼两部分组成。礼拜堂面积400多平方米,可容1000多人,18米高的大厅分上下两层;厅前方正中设祭台,祭台上方为彩色玻璃拼成的大幅耶稣画像。钟楼位于礼拜堂左侧,呈方形,总高39米,上部装两面时钟,内部有一大两小三口德制洪钟。教堂的钟楼,是老青岛五大钟楼之一。再说到外观,教堂外厚重的花岗岩墙基有着凝重粗犷的气质,外观轮廓清晰而简练,显示出德国古堡式建筑特有的美感。
进入基督教堂内可以发现,教堂大厅的南立面和西南角处共设有3个出入口。主入口设在教堂的西南侧,而南立面的东侧门还可以经过楼梯间到达中央大厅后部的二层。教堂内部色彩以白色和暗红色为主,以示庄重和神圣。在东、西两侧墙上,分别设有5个彩色玻璃窗,阳光透过玻璃照射进来,丰富了教堂内的色彩。一条纵向轴线连接了大厅内部的所有空间,人流都是沿着这条线而活动的。
值得一提的是,基督教堂的陡坡屋面的屋架采用了钢木结构三角形,中央大厅上拱形钢丝网水泥壳体吊顶挂在大厅屋架下弦上。这座折衷主义风格的建筑中,运用了现代建筑材料,说明在这世纪之交建筑转型期间,德国已经开始广泛运用现代建筑材料进行现代主义风格建筑的探索,并逐步传人青岛。从某种意义上讲,加快了青岛近代城市发展的进程。
离开基督教堂,漫步青岛老市区,随处可见殖民时期遗留下来的老建筑。虽历经百年岁月沧桑,这些老建筑今天仍基本保存完好。据说,这要归功于德国本土的老建筑保护专家、学者及志愿者对德式老建筑的维修。
基督教堂前往天主教堂步行得要20分钟。来到浙江路上便会看到这座高耸的庞大建筑——青岛天主教圣弥厄尔大教堂,它俗称浙江路天主教堂。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这里一直是青岛最高的建筑。它那两座56米高的钟塔,正如一双眼睛注视着这座城市,见证着这里从殖民地走向现代化都市,从历史走向未来……
3 天主教堂全景。
4 远眺第一海水浴场。
5 漫步在鱼山路上。
1908年,24岁的德国传教士维昌禄来到中国。他很快发现需要一座宏伟的教堂来更好地传播教义,凭借着坚强毅力和优秀的资金募集能力,他的理想——圣弥厄尔大教堂1932年在青岛海边的高岗上破土开工了,这便是我们今日所见到的浙江路15号天主教堂。教堂以黄色花岗岩和钢筋混凝土砌成,表面雕以简洁优美的纹案。窗户为半圆拱形,线条流畅,显得庄重而朴素。大门上方设一巨大玫瑰窗,两侧各耸立一座钟塔,塔身高56米。红瓦覆盖的锥形塔尖上,各竖立一个4.5米高的巨大十字架。塔内悬有4口大钟,一旦钟乐鸣奏,声音能传到数里之外。走进教堂,高阔的拱形穹顶吊着一盏盏明灯,似是索引通向天堂的路。穹顶绘以宗教壁画,描绘了一个个动人的《圣经》故事。两侧色彩斑斓的玻璃花窗透射出柔和的光线,虔诚的教徒沐浴在阳光下诵读《圣经》,整个教堂显得神圣而又祥和。
中山路 洋行林立商铺云集
中山路是与浙江路隔街的一条呈南北走向的商业街,有着百年的历史。它不仅是青岛的城市名片、青岛商业的母港,更是几代青岛人记忆和梦想的生动见证。
中山路,可以说是老青岛的象征。但若是单纯把中山路作为一条商业街来游逛,那可就错了。只有来到这儿,才会明白,它好似一盏灯,照亮周边的百年老街和老街上的风景。在中山路上,百年历史的各国建筑荡漾着浓浓的商业气息,一并完好地保留着。这里曾是金融银行、洋行、会所群雄逐鹿之地,至今还保留着大陆银行旧址、交通银行青岛分行旧址、中国实业银行旧址、中国银行青岛分行旧址、青岛银行公会旧址、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旧址等气势恢宏的建筑。
走在中山路上你会发现,最初的“华洋分界”造成了中山路南北两段建筑风格的差异,也自然而然地将中山路分成两个截然不同的区域——南段宽阔、疏朗,多欧式建筑,有着浓浓的异国情调,这里的洋行、咖啡馆、酒吧、舞厅、影院、旅馆曾经鳞次栉比,北段则狭窄、拥挤,民族资本家的商号、传统小吃店及青岛早年特有的“平民院”多集中在此。这里是洋务金融商业的天堂,也是民族传统老字号的沃土,两者在这条创始于1897年德国占领时期、全场约1500米的长街上几近完美地融合着。
中山路南面的起点,是以优雅身姿与前海平和相拥的太平路景区。太平路是从青岛开埠不多久便有了的“大马路”,算得上青岛历史上形成最早的道路之一。太平路以海景闻名,一侧是古典的欧陆建筑,一侧是一览无余的大海,旖旎风情毫不逊色于上海的外滩。听涛、观海、赏星月、闻海风,太平路上所领略到的美很难找到能与之相提并论的,因为它的美在于浑然天成的大气和百年风云积淀下的雍容,如同熟年的美女,有姿色更有气质。
当然,中山路以及与之交织的其他街巷中,还有许多令人无法忘怀的的城市风景,在等着你去发现……
TIPS
小鱼山公园
地址:市南区福山支路24號
电话:0532-82868532
门票:10元
时间:6:00-19:00
康有为故居
地址:市南区福山支路5号
电话:0532-82879957
门票:免票
时间:9:00-16:10(周二至周五)
德国总督楼旧址博物馆
地址:青岛市市南区龙山路26号
电话:0532-82868838
门票:20元
时间:8:30-17:30
江苏路基督教堂
地址:市南区江苏路15号
电话:0532-82865970
门票:10元
时间:9:00-17:00
天主教圣弥厄尔教堂
地址:市南区浙江路15号
电话:0532-82865960
门票:10元
时间:8:30-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