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长公主、大长公主之间有何区别?和皇帝是什么关系呢?
看过《琅琊榜》的朋友,应该会对剧中的莅阳长公主具有一定的印象。在历史上,皇帝的女儿一般被称之为公主,但是,在《琅琊榜》中,莅阳长公主的称呼却多了一个“长”字。除了莅阳长公主,《琅琊榜》还提到了晋阳长公主。如果这里面的“长”字代表年长的话,显然不会存在两位长公主的情况,比如长子只有一位,不可能出现两位长子并列的情况。
基于此,在莅阳长公主、晋阳长公主中,”长”这个字的意思,显然不是年长了。除了公主、长公主,古代历史上还有大长公主的称呼。那么,问题来了,公主、长公主、大长公主之间有何区别?和皇帝是什么关系呢?
一
首先,《公羊传》曰“天子嫁女子于诸侯,必使诸侯同姓者主之,故谓之公主。”对于公主这一称呼,起源自周朝时期,指的是周天子的女儿。在周朝时期,周天子把女儿嫁给诸侯时,不亲自主持婚礼,让同为姬姓公爵级别的诸侯主婚,这便是“公主”的由来。并且因为周王室姓姬,所以周天子的女儿也称“王姬”,比如在《诗经·召南·何彼襛矣》中,就有“何彼襛矣,美王姬也。”的记载。
并且,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的女儿也被成为“公主”,也称“郡主”。 《史记·吴起列传》说“公叔为相,尚魏公主。”意思是公叔当了国相,娶了魏国诸侯的女儿。在此基础上,自秦始皇称帝,建立秦朝后,皇帝的女儿一般称之为公主。在后金时期,国君和贝勒的女儿称为格格,也即在清朝时期,公主一般称之为格格。
二
那么,问题来了,相对于公主,长公主和大长公主又是什么意思呢?《后汉书·皇后纪》载:汉制,皇女皆封县公主,仪服同列侯。其尊崇者,加号长公主,仪服同蕃王。在西汉和东汉的大部分时期,长公主和公主,主要是指皇帝的女儿,只是长公主的地位要尊贵一点,在礼仪服饰上,甚至可以和藩王相提并论。西汉封为长公主的皇女都是嫡长女,比如馆陶长公主刘嫖和卫长公主。
此外,在汉朝时期,皇帝也可封自己的姐妹为长公主,比如汉武帝的姐姐平阳长公主。根据史料记载,平阳长公主,名讳及生卒不详,汉景帝刘启与皇后王娡的长女,汉武帝刘彻同胞长姐,也即在西汉时期,皇帝的姐妹,也可能被称之为长公主。
三
不过,到了东汉末年,皇帝姐妹封号为长公主才成为定规,也即自东汉末年开始,长公主指的是皇帝姐妹,而不是指当时皇帝的女儿了。进一步来说,只要是皇帝的姐妹,不管是姐姐,还是妹妹,都能被称之为长公主。因此,在《琅琊榜》中,既有晋阳长公主,也有莅阳长公主,因为她们都是当时皇帝的姐妹。
五代冯鉴《续事始》卷十中记载:“ 汉制天子女为公主,姊妹曰长公主,帝姑为大长公主。”既然皇帝的姐妹被称之为“长公主”,那么,皇帝的姑姑,则被称之为“大长公主”。同样的,《明史·公主传》中记载:“ 明制:皇姑曰大长公主,皇姊妹曰长公主,皇女曰公主。”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公主、长公主、大长公主之间的区别,自东汉末年开始逐渐明确,并一直延续到了明清时期。
四
最后,在隋朝和唐朝时期,皇帝的姑母为大长公主,皇帝的姐妹为长公主,皇帝的女儿为公主。除此之外,当时还有郡主、县主的说法,其中,郡主在唐朝时期是指皇太子的女儿,也即是皇帝的孙女,而县主则是指亲王的女儿,也即亲王女儿的级别,自然要明显低于皇帝的女儿。
此外,在宋朝时期,除了公主、长公主、大长公主之外,还有两国大长公主的称呼,这是指皇帝的姑祖母,也即是皇帝祖父的姐妹。当然,一般来说,因为年龄较大,两国大长公主自然是比较罕见的情况了。到了明朝时期,公主、长公主、大长公主的概念没有变化,不过,在明朝时期,亲王之女为郡主,郡王之女为县主。对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