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陋室断想 | 田荣

陋  室  断  想

田  荣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这篇陋室铭文只有81字,却千古传颂。诗人所说的陋室,就在安徽省和县历阳镇,今春借赴和县探亲访友之便,得以拜谒。

历阳镇是和县县城所在地。在城东南一隅,“陋室宾馆”的一侧,有一座被鳞次栉比的住宅楼和喧嚣热闹的商业大街团团包围着的“陋室公园”。占地规模不大,用“袖珍”二字足以概括。进了公园,迎面是一湾浅浅的水塘,呈不规则的月牙形,半拥着一座二三十米高的小山。树木多为常绿植物,高低错落,疏密有致。因为山小,便没有那种巨树参天、林海茫茫的壮观景象。

其时,我在叔父指导下,沿着一条“之”字形小径,匆匆翻越山头,下山再拐一个弯,便是一座素雅而静谧的院落。乍一看类似于江南小镇上的普通民居,但它不同凡响的超俗气质,让人顿生肃穆之感。一个青瓦白墙牌楼,颥着臧克家题的“陋室”二字,迈进大门,右边是一座碑亭,石碑上镌刻着《陋室铭》全文;左边是一间灰砖青瓦的平房,悬挂着一幅幅水墨画图,介绍刘禹锡生平。

院子的中心位置,是一间面积二、三十平方米、坐北朝南的平房,这就是令我心仪已久的“陋室”。墨瓦覆顶,粉墙红门。陋室里耸立着刘禹锡塑像,室内狭窄,东西两边放置着仿古的榻、桌、凳若干,清贫简朴,家徒四壁。塑像上方,悬挂着一块长方形匾额,用金粉书写着“政摧贤良”四个大字,想必是后人所书。

公元824年,刘禹锡任和州刺史,正值大早,田地龟裂,十塘九枯,老百姓生活极其困难。刘禹锡一边向朝廷请求赈灾放粮,一边深入乡间,访贫问贤,并颁布安民政令,扶助农民生产自救,刘禹锡没有像其他新官司上任那样,大兴土木,建造楼堂馆所和豪华住宅,而是主持修建了一座简陋的房子,做为饮食起居、读书写作之用。诗人托物言志,咏屋抒怀,表达自己超尘绝俗的胸襟。

世事沧桑,历史更迭。当年刘禹锡亲自主持建造的陋室早已湮没。现存的两室,为清代乾隆年间重建。十年文革动乱,陋室又遭损坏。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当地按文物部门原貌修复。

我不禁想起,几年前,我曾去过的井冈山,那茅顶土墙,茅棚竹舍的红军小屋,比眼前的陋室还要简陋,还有延安的窑洞和西柏坡的土房…….却做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而今,物质生活的日渐改善本是好事,但也令人痛心地看到,我们一些党政干部,丢掉了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信念,丢掉了俭朴精神,任由丝竹乱耳、灯红酒绿乱性,从人民公仆蜕变为人民的“官老爷”,为人民所唾弃。

我把思绪收回,跟着叔父原路返回。站在那座低矮的小山头上,我将对《陋室铭》中山、水的说法向叔父求证。在和县城工作生活了半个多世纪的叔父,指着我们脚下的山丘,又指指山脚下的月牙形水塘说:这就是铭文中那座不高的“仙山”、那不深的“龙池”。然而,这山是实实在在的山,这水是实实在在的水。联想到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那种常被称为“精神”的东西,原来也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作者简介
田荣 | 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笔名田地、田野、秋枫丹、雷无雨等,退休前在望江县教育局工作。1974年7月发表处女作,早年创作过诗歌、曲艺、戏剧、童话、寓言、故事、散文、随笔、小小说、报告文学等。现为安徽省散文家协会会员,安徽省安庆市作协会员,到2018年底,已先后在国家、省、市、县级各类文学报刊杂志上发表各类文学、文史作品1280余篇,累计200余万字,并多次荣获过国家、省、市级文学副刊征文大赛一、二、三等奖或优秀作品奖等奖励,其中一批代表作分别被收入十多家公开出版发行的国家、省、市级文学作品集。 

诗社介绍:

《雷池诗社》是一款面向社会的媒体平台。力推原创,诗歌、散文、小说、戏曲等体裁不限;力呈精品,不厚名家,不薄新人,刊发亮点稿文;力飨读者,精心打造平台魅力,竭力为读者服务。《雷池诗社》是成就诗人的摇篮,是大众娱乐的天地,是文学爱好者的乐园。

编辑团队:

总编:初畔池  责任编辑:子贤  欣悦  文成
审稿:初畔池  子贤  版面设计:子贤 

特别申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