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说《千字文》〡千古奇文《千字文》

撰稿/徐强。播音/磊明。

同学们好,欢迎收听《说文解字》。

我们首先讲一个故事:在南北朝的时候,梁朝的皇帝梁武帝萧衍为了教育皇子皇孙们,就让大臣殷铁石从“书圣”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中挑选出一千个字来,作为认字识字、学习书法的教材。可是这一千个字都是不重复的单字,相互之间没有任何联系,杂乱无章,很不方便记忆。于是,萧衍又让大臣周兴嗣把这一千个字编成一篇文章,不仅文理要通顺,还要押韵,朗朗上口,便于小孩诵读和记忆。宋人《太平广记》这本书写道:“兴嗣一夕编缀进上,鬓发皆白。”意思是说,周兴嗣只用了一个晚上,就把这一千个单字连成了一篇文章,不过,由于高度紧张,用脑过度,他两鬓的头发也在一夜之间变白了。

周兴嗣编的这篇文章,名叫《次韵王羲之书千字》,也就是我们现在学习的《千字文》。

梁武帝与周兴嗣。(网络资料图片)

《千字文》与其说是“编”出来的,不如说是“创作”出来的。因为这的确是难度非常高的脑力劳动:一千个事先指定的不重复的单字,连成一篇文理通畅、文采飞扬的韵文,内容涵盖天文地理、自然景观、社会生活、饮食起居、科学技艺、历史文化、典章制度、伦理道德等等方面的知识,可以说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小型百科全书”。没有深厚的文字功底和学识修养,是很难完成这样的创作的。梁朝史书《梁书》周兴嗣的传记中提到,周兴嗣“年十三,游学京师,积十余载,遂博通记传,善属文”,意思是说,他在13岁的时候,就离开家乡到了京城南京拜师求学,经过十多年的积累,终于成为学识渊博、妙笔生花的学者。由此可见,周兴嗣“一夜成文”,并不是偶然的事情,而是他长期潜心治学、刻苦磨炼的结果。

在了解了周兴嗣与《千字文》的故事之后,我们知道,《千字文》确实不愧为一篇“千古奇文”“绝妙文章”,值得大家认真学习。历史上有不少大学者如王世贞、顾炎武、章太炎等,都对《千字文》给予了高度评价。《千字文》历经千百年的流传而长盛不衰,从皇家专享的钦定教材变成普惠民间的蒙学经典,至今仍然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仍然是一个我们学习语文知识、了解先贤智慧的具有独特价值的读本,这是历史长河披沙拣金的结果,也是经得起岁月淘洗的文化传承。

在前面,我们已经通过“说文解字”的方式,逐字学习了《千字文》的第一节,共16个字:“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接下来,我们将详细讲解这一节的内容,让大家更好地了解我国古代先贤的宇宙观、人生观以及一些基本的天文地理知识。通过内容的学习,同学们将会进一步体会到《千字文》的奇妙之处。

好的,今天我们暂时聊到这儿,感谢大家的收听,下期再见。

2012年,河南沈丘“中华槐园”开园暨周兴嗣诞辰1543周年全球华人千人同书《千字文》。(网络资料图片)

《千字文》第一节单字回顾

+

《千字文》局部。(网络资料图片)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点击蓝色链接可收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