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惹是生非?家长别急着打骂,这3件事做好了,孩子会有改变

孩子总闯祸惹事怎么办?不少家长都有此类问题,他们觉得孩子太调皮、不听话,经常犯错误,很是心烦。
金女士也是其中之一,她前两天刚刚揍了儿子一顿。那天,她儿子在学校与其他同学发生冲突,另一个同学被抓破手臂。在老师的协调下,对方家长没有提出什么过分的要求,不过老师要求她儿子向受伤的孩子道歉,但她儿子就是不肯,现场的金女士看不过去给他狠狠踢了一脚。
“这种事又不是第一次发生”,金女士说,:“每次在学校惹事,都是我去擦屁股,怎么讲都讲不好,烦得很”。
客观地说,任何一位家长遇到“捣蛋”的孩子,心情都会不太好。不过,对付孩子惹是生非这件事,打骂可起不到什么效果。笔者建议家长别急着打骂,把这3件事做好,孩子会有改变。
第一件事:冷静分析,找出原因
很多家长在看到孩子闯祸后的第一反应是“指责孩子”,如果孩子之前一直比较调皮,家长更是不由分说地对他(她)一顿批评了。家长的这种下意识的行为,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只会让问题朝更为严重的方向发展。
孩子惹事了,家长要先冷静下来,站在孩子的视角分析一下:为什么要这么做?是不小心,还是刻意?孩子是不是该承担全部责任?换位思考,并给孩子自我辩解的机会,能帮助家长找出问题的原因。找出了原因,家长才能展开下一步动作。
比如,孩子不小心把桌上茶壶打碎了,有些家长马上一顿教训,孩子哭哭啼啼,眼睛里满是委屈和恨意;有些家长则冷静地观察,询问孩子有没有受伤,让孩子把事情的经过说一遍,然后与孩子一起找原因,若是孩子无意为之,家长没必要横加指责。第二类家长的做法或许短期没有太大作用,但如果坚持下来,就会发现,孩子会渐渐放下对自己的戒备,愿意跟自己分享真实想法。这样一来,家长就可以对症下药了。
第二件事:平等交流,帮助改进
在一个家庭里,父母和孩子有身份上的差异,但人格上是平等的。大人需要别人尊重,孩子同样需要;大人不希望被别人随意训斥,孩子更是如此。所以,要想改变孩子“惹是生非”的习性,只找出原因远远不够,需要家长坐下来与孩子平等地交流,在交流中达成共识,让孩子主观上慢慢具有做出改变的动力。
家长要走出一个误区,不要想着通过某种严厉的方式树立自己的权威,以达到孩子服从自己的目的,进而实现对孩子的改造。首先家长的权威不是通过严厉方式树立起来的,而是父母做的一些事,让孩子发自内心的认可和敬重,严厉的方式或许会让孩子稍稍服帖,但等孩子到了青春期,他们一定会特别容易变得叛逆;其次,即便家长通过严厉的方式让孩子服从了自己,他按照父母要求做出的改变都是不够主动的,没有主动性,全靠外界压力,孩子改进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简而言之,家长要尊重孩子,不要动不动就高高在上地斥责孩子,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与自己地位平等的个体,才有可能帮助孩子做出改进。
第三件事:做好榜样,引领示范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反过来,你想让别人干的事,你自己一定得干得好,起码在态度上很端正。父母教育孩子就是如此,希望孩子品行好、不惹是生非,自己就要有好的品德,不给别人添麻烦,也不给家庭添乱。
有些家长,只会说正确的道理,却不会做正确的事,他们待人粗俗、冷漠,脾气暴躁,与邻里关系很差,却天天跟孩子说一堆为人处世的大道理,教育孩子要好好与同学相处,不要在学校与别人发生冲突。
孩子虽然小,但很敏感,模仿能力也很强,父母的一言一行,他们都看在眼里,如果父母说的和做得不一致,他们就会去琢磨这些,一边琢磨,一边跟着学。所以我们的在教育孩子的同时,应该自我审视一下,看看我们自己有没有问题,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孩子以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与家长平时的行为方式有很大关系,而他们小时候表现出的不羁和暴躁,大多也与家长的性格和情绪有关。家长是孩子的“第一影响者”和“最大影响者”。鉴于此,想彻底解决孩子的问题,前面提到的三件事,一件都不能落下,既要找出原因,进行对话,寻求解决方案,又要从自我方面下手,进行自我升级改造。
当然,教育是一个长期过程,不能图一时之效果,而是久久为功。家长们只要积极介入,持续努力,将来一定能看到效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