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與丹道修煉(作者:陈全林)(转载)
一、我研究、註解《道德經》的思路、方法
我曾在北京講過《悟真篇》《青華秘文》《參同契》《黃庭經》《道德經》《陰符經》,但《道德經》更難講,二千多年來,注此經的書太多,講此經的人亦多,我今另辟溪徑。
首先,我已在古代丹書以及古典詩詞中找到了1000多首從《道德經》中化出的丹訣和文人寫的仙道詩,這些詩要安排到講解《道德經》的行文中,這個工程量很大。這是我講《道德經》的特色,也是「《道德經》是金丹聖典」的重要論據。這上千首詩僅是我從身邊有限的書籍中找出的,如果能通讀《道藏》《續道藏》《藏外道書》以及《全唐詩》《全宋詞》這樣的大書的話,會找到更多更多的從《道德經》化解的丹訣、詩詞。
我在闡發《道德經》中修煉的理法時,不但對《道德經》原文作出闡發,而且在對所引詩文的講解中吐露心法,讓我們的心靈與歷代真人互動,一起超越時空而共同探討《道德經》中的修真奧秘。做為修煉的聖典,《道德經》一定要融化到我們的生命中、生活中、修行中、悟證中,這樣才能體驗、感受到此經的偉大力量。所以,讀者對我所引用的詩此、對聯,一定要認真讀,認真悟,這是古代聖真悟證《道德經》的結晶,是真正的口訣與道果,能指導您修行。《道德經》是體,詩訣是用。我為什麼會引用千餘首詩詞來講《道德經》要旨呢?主要是詩中藏訣,詩中蘊理,詩中隱法,詩中含道。宋·陳泥丸真人詩云:
若未逢師且看詩,詩中藏訣好修持。
雖然不到蓬萊地,也得人間死較遲。
如果將詩訣與《道德經》原文相對應看,就會明白《道德經》的修真玄旨,也能體悟詩訣的指導價值,同時還能看到《道德經》對歷代真人的真實影響。南宗五祖白玉蟾:說「歎古人六十四歲將謂休,得先聖八十一章來受用」。這八十一章即《道德經》,白玉蟾晚年用功於此經,並為之作注,而得今丹大成。
關於《道德經》,真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以為哲學書,有以為兵書,有以為謀略書,有以為君王治世之書,有以為是道書。興南子則以為:此書之要妙,在於:依人道而修仙道,修仙道而通天道。人道修則內聖外王而濟世立功,如古之張良、諸葛亮、漢文帝、唐太宗。仙道成則出有入無而度眾化物,如魏伯陽、呂洞賓、張伯端、張三豐。故而,本人(興南子)講《道德經》則是:立足人道,闡發仙道,以應天道。執兩用中,兩則是人道與天道,中則是仙道。仙道之事,乃金丹大道。注講此經,我有「十不」原則。即:
一、不離性命而論道 一切聖賢之道,不出性命二字。《道德經》中雖無「金丹」「性命」等字,但其理且是指導後世真人修煉金丹性命之要旨。「性命」二字及其理,則在《莊子》中多論,如《莊子·天運》中老子就講到「安其性命」。《莊子·天地》中說聖人「千歲厭世,去而上仙」,這是長生久視而成仙之說。道家金丹大道的學問又稱為「性命學」,後人也稱為「仙學」。如《悟真篇》中即說:「老釋以性命學教人修種以逃生死」。「老」指老子,「釋」指釋迦牟尼,「種」指性命,特別指人的靈性生命。清柳華陽《慧命經》云:「蓋道之精微,莫如性命,性命之修煉,莫如歸一」。而《道德經》講的正是歸一之學。
二、不離聖賢而論道 金丹大道、老子之道都是聖賢之道,上則探天地萬物的生化本源,中則究治世安民的富國之策,下則是養生延壽的衛生之術。而仙道則是上通天道,中應王道,下合人道的超越之道,當然是古今聖真傳承的實學。
三、不離仙道而論道 歷代有許多真人,終生抱住《道德經》修仙成道,魏伯陽、呂洞賓、張紫陽、王重陽、張三豐無不如此,所以,我融合仙傳來闡發其理。《漢書·藝文志》中班固說:「神仙者,所以保性命之真,而游於其外者也。聊以蕩意平心,同死生之域,而無怵惕於胸中」。如何保性命之真而超越生死?中國仙道前輩發明了丹道修煉之術。在漢代丹法已經在一些修道者中廣為傳播了,不論外丹還是內丹,皆是「保性命之真」的手段。
四、不離靈性而論道 道家之學的核心是探究天地萬物的生成與人的關係,認為人是有靈性的,人的靈性來自宇宙萬有的本源。不探究人的靈性,則不足以論仙道,更不足以談「神修丹法」。古代聖真的丹法,不論清修、雙修、天元、地元,無一能超出「神修」的範圍,神修丹法的核心是啟動人的靈性元神去修煉,而這恰恰是清修、雙修、天地人三元丹法的本質。「神修丹法」認為成道的過程中離不開歷代已成道者的引度,即丹士與真人互動,才能真正成道,這種「互動」有隱有顯,這在歷代仙傳中述之甚明,這也是人的靈性與靈性的互動。
五、不離聖典而論道 金丹大道的最高聖典就是《道德經》,此外,還有聖典如《陰符經》《內經》《莊子》《周易》《參同契》《黃庭經》《悟真篇》等。不能離經論道、忘聖言丹,否則,必非玄門中人,而是門外人語,不足語丹道。經典的學習很重要,要認真學習《道德經》,重新認識我們的祖先及祖先留給我們的經典。道亦可在經籍中求之、悟之、明之、得之。
六、不離丹訣而論道 《道德經》本身是講天地人三才之道的,而金丹的修煉不離三才之道,所以,歷代的丹道口訣在很多意義上講,是對《道德經》的發揮。《大成捷要》中說:「《道德經》兼三元而論丹道」。天元、地元、人元亦三才之道,僅我在平時的讀書中就找到了古代一些著名丹家從《道德經》中引化的詩訣千餘首,更不用說全部《道藏》之中所藏的《道德經》修仙詩訣,所以,不能忽視這一文化現象,其中必定隱藏著人天之秘、金丹之訣,決不是古人牽強附會之談。
七、不離世塵而論道 《道德經》中有許多內容講經世致用、治國用兵、治理天下,所以,修道的人,不能離開人間的世情而論道,人道、世道之理與仙道之理是相通的,不明人道、世道,焉能明天道、仙道?這是一個環環相扣的超巨系統,任何一個環節都不能缺,所以道家講「和光同塵」,講「人間有行,道上有功」。
八、不離人倫而論道 許多人以為修煉金丹要離人倫,非也。《道德經》講了許多人倫之理,如「修之於身」 「修之於鄉」的道德教化,「慈、儉、不敢為天下先」的處世之道,不爭、處下的人生法則,都不出「人倫」之用,不要以為修仙道就隱避道觀山林,宋·張伯端真人說「須知大隱居廛市,何必深山守靜孤」、「志士若能修煉,何妨在市居朝」。(《悟真篇》)人道是仙道的基礎,仙道是人道的昇華。生活中許多修煉者,失德於人倫,離群索居,性格怪僻,這不是真正的仙道精神。
九、不離神氣而論道 金丹的修煉,以神氣為根,神氣於人則是生命之本,於萬物則是道,是萬物演化發展的原始能量。《道德經》講「神得一以靈」,「沖氣以為和」,什麼是「一」?丹道家把它又稱為「先天一氣」,而「和」又是丹道修煉之採藥的關鍵技術與境界,如《悟真篇》中說「只因火力調和後,種得黃牙漸長成。」「調和鉛汞要成丹,大小無傷兩國全」。不論清修還是雙修,沒有「調和」,內不能得自家神氣,外不能得彼家「真種」,就談不上修煉了。神、氣是丹道之藥物,而「和」則是丹道之火候,《道德經》第六章講到的「玄牝」,丹道家又稱之為「玄關」,這樣,內丹學中講的三秘「藥物、火候、玄關」都有了。能說《道德經》與丹道修煉無關嗎?
十、不離萬象而論道 依道家的說法,道乃萬物之本源,道普遍存在於萬物之中,當然可於萬物萬象之中見道了。丹功的修煉,在某種意義上講,有境界、現象而無***,後人學的***實際上都是真人修煉中現象、境界的外顯化、具象化、程式化,為的是引人入道,所以,我講《道德經》時會針對各種功夫中的現象而講解。
以上十個方面很重要。
關於版本問題,我選擇對修煉丹道更有指導意義的文句,這是個原則。另外,在參考書籍方面,有兩本書不能不提,一本是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的《老子他說》,另一本是熊厚音先生的《雙經合一》,此書對《道德經》《陰符經》作了修煉方面的闡述,述神修之綱要。南先生結合經史而述《道德經》經世致用之大端,熊厚音依據師傳而闡《道德經》金丹大道之玄旨。
如果要展開來講《道德經》,則《周易》《莊子》《管子》《列子》《關尹子》《文子》《內經》《淮南子》《太平經》《抱朴子》是必讀的書,要引證其文,以更好地發揮《道德經》的修道大旨,如《管子·心術》云:「虛無無形謂之道,化育萬物謂之德」,正是老子思想,言簡意精。依先秦道學名著來論述《道德經》的思想,就會具有更強的學術性,言之有理,論之有據。《太平經》是道教宣導「身國治同」的大經,其思想、思路與《道德經》非常切近。在《太平經》中說:「上士用之以平國,中士用之以延年,下士用之以治家」;「上士學道,輔佐帝王,當好生積功乃久長;中士學道,欲度其家;下士學道,才脫其軀」。這裏的「上士、中士、下士」之稱,源於《道德經》第四十一章。同樣,《道德經》可以用之平國、延年、治家,我之所講,重在延年,而延年大用在金丹。我們瞭解一下老子其人。
二、 關於老子
關於老子,我以《史記》之傳為本,但對歷代仙傳中所寫的一些內容要在後面提到,因為這一部分事關修煉,哪怕是神話、傳說,也藥關注。《史記》曰:
「老子者,楚苦縣穀鄉曲仁裏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孔子適周,將問禮於老子,老子曰:
『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孔子去,謂弟子曰:
『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遊;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遊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
老子修道德,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居周久之,見周之衰,迺遂去,(迺:同「乃」,於是;遂,猶「因」字)至關,關令尹喜曰:
『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
於是老子迺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其所終。」
從《史記》二百多字的記述中我們知道,老子與孔子同時代,是孔子的前輩。孔子問禮於老子,老子的生死問題,司馬遷沒有寫,他生於何時,死於何地,不知道,只說他「莫知其所終。」後世流傳老子西出流沙,到西域去了,所以晉代詩人束暫《臨終詩》中說:
伯陽適西戎,子欲居九蠻。
苟懷四方志,所在可遊盤。
伯陽指老子,子指孔子,孔子曾有過移居四夷的想法。
有幾點要說明,「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指的是真正的道並不在文字言句之中。《莊子》中寫過輪扁論道的故事,同樣說明了這個道理。聖人的道就是聖人本身,聖人的文字僅僅是聖人之道的一部分,文字本身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古人曾說「道本無問,問本無應」。
「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這是《易》中艮卦所言「時行則行,時止則止,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的問題,《道德經》云:「動善時」,儒家的孔子、孟子,雖以入世為主,可其精神中皆有出世及功成身退之想。孔子就說過,「如果不得志於世,可以泛海而遊」,就是隱居之意。孟子講過「達則兼善天下,窮則獨善其身」,這些思想感情與老子此處所言並無二致。
「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用《道德經》中的話來講,就是「和其光,同其塵」 「大智若愚」,道家反對顯山露水,出圭賣巧,因為顯與露,有如金玉顯於土而必然引起是非禍患,好比和氏璧若藏於石中不顯,則卡和不會因之失足,秦趙不會因之失和。
「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淫志」之「淫」,乃過分的,多餘的。
老子講「虛其心,實其腹」、「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故去彼取此」、「見素抱樸,少私寡慾,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弱其志,強其骨」。這些行為是有益於身心性命的,而「驕氣」、「多欲」「態色」「淫志」皆有損於身心性命,故《道德經》中老子講「處下」「不爭」「守柔」「用弱」以去「驕氣」,講「見素抱樸,少私寡慾」、「清靜為天下正」、「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無名之樸,亦將不欲」。要從名與身、身與貨、得與失的關係中保全其身,這都是處世、修道之大原則。孔子《易》學中就隱有老子傳給他的這性命學理,所以魏伯陽在號稱「萬古丹經王」的《周易參同契》中就以孔子註解《周易》的《十翼》為本,以闡發大丹修煉中的易理應用原則。
司馬遷稱老子「修道德,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可謂一言而中。「修道德」是金丹大道的不二法則,「自隱無名」是真人的風範本色,所以,老子「莫知其所終」。有的道書上說老子「西出流沙,化胡為佛」,這個說法在唐代已經有了,在元代演變為佛道之爭的一個焦點。元代李祁在詩中說:
最愛玉山草堂靜,著書棲遁勝流沙……
劍氣夜涵滄海月,丹光曉映赤城霞。
近年聞有飛昇術,不懼深山大澤蛇。
李祁在詩中說他隱居在玉山草堂著書、修道,遠勝過老子「西出流沙,化胡為佛」,不必辛苦跑那麼遠的路。
在元人王惲的《春風萬里圖》題詩中說:
人間塵土日紛拏,流水空山半落花。
自是道心遊物外,不須夸誕說流沙。
有道之人,其心自遊物外,《莊子·田子方》中寫過老子能「游心於物之初」。如果真有如此道心,也就同老子一樣了,不必誇老子,也不必笑老子。以下,我以仙傳資料而論述幾個問題。一、關於老子的出生及顯化;二、老子與歷代真人的關係。《史記》所言,學者關注的多,可仙傳所寫,修道者且要再三留心。三、一些關於題詠老子的詩歌。
(一)、關於老子的出生及顯化。
在西漢初,老子已被「神化」了,這種「神化」在一般史家看來,除了社會歷史、文化發展的需要外,別無真實可言。可從丹道的修煉而言,老子的「神化」實際上是金丹大道在世間傳承的必然。這一點,兩者是不同的。《莊子》中說「老聃西遊於秦」,西漢末劉向在《神仙傳》中則依之而說「老子西遊,關令尹喜望見紫氣東來,而老子果乘青牛而過也。」如今,「紫氣東來」是人們熟知之成語。東漢初,桓譚在《新論·祛蔽》中說:「老子用恬淡養性,致壽數百歲」。從老子作《道德經》到桓譚之時,也不過數百年,老子究竟是否在東漢時顯化過?像東漢之張道陵,自言親遇老子而得傳道要,並有《老子想爾注》,聲稱:「一者,道也,一散形為氣,聚形為太上老君。」這個問題在丹道很好理解,在學術上,只有從形而上的本體論來探討,才能知其端。聖人老子本身就是形而上道的人格化的化身,就像歷代真人也可以看作是道的人格化身一樣。這就涉及到人的原始生命從哪裡來,宇宙從哪裡來等等深奧的問題。但張道陵之言,並非虛玄無據,從修道而言,這恰恰是「真傳一句話」。漢明帝時,益州太守王阜作《老子聖母碑》云:
「老子者,道也,乃生於無形之先,起於太初之前,行於太素之元;浮游六虛,出入幽冥,觀混合之未別,窺清濁之未分」。
這裏將老子視作形而上道的化身。老子在人間的出現,不僅僅是一歷史事件,而且有宇宙背景,他是代表道的。這些道理,就是哲學思辨也難解決的,只有修道成就之後才能知端的,實在不好說。另外,「太初、太素」之詞,見於《列子》。在東漢桓帝延熹八年(165),陳相邊韻作《老子銘》云:(陳是當時諸侯國)
「世之好道者觸類而長之,以老子離合於混沌之氣,與三光為終始……自犧、農以來,世為聖者作師。」
犧、農指伏羲、神農。
這個道理,歷代修丹道者認得很「真」。這種認真,絕不是一種宗教信仰,或虛無縹緲之事,而是真人們通過修道實踐本身而知道了老子的來歷與顯化。比如我的幾位丹道老師再三告訴我,聖祖老子的存在及長生不老,以及所謂「一氣化三清」都是真實不虛的,歷代修道者皆得到聖祖的玉成乃成大道,吾師在修道中也得到過聖祖的大恩大德。我想,古代的真人們這樣講,如今我的老師也這麼講,我能作的,不是取捨,而是修證,不是思辨,而是實踐。比如,有許多修煉丹道者,在一定境界,不論是在實踐中,還是夢境中,或者是在某種神通狀態下,常會看到一個白鬍子老人在幫助、點化修煉者,也許,這就是老子分神化氣(形)的信號(象)在起作用。1997年,我的一位在秦皇島的讀者錢愛榮女士來信告訴我這麼一件事:
有次她報名去參加當代真人嚴新的一名學生辦的內功班,可是一去才知道嚴新真人的學生所教的「***」她前幾日已在夢中「學了」,她夢見我和一個白鬍子老人到她家去,老人教了她那些「***」。實際上,就在她做夢前,千里之外的我在靜室中懸掛起了一張由老師開光了的太上聖祖之像,就是一位慈祥的面帶微笑的白鬍子老人。巧合也罷,但據過去氣功界的一些資料講,有些有「神通」的人看到嚴新作報告時,他身後有個白鬍子老人;有的人還看到張寶勝表演特異功能時身後也有個白鬍子老人。這些傳聞有沒有道理?從金丹大道的修煉而言,是有道理的,但不好講,講了,有人會說你在講迷信、講偽科學,所以,歷代真人不願意顯示其神妙作用,就像呂洞賓不會站出來對人們說:「瞧呀,我就是唐代成道的呂洞賓,是八仙之一,我已一千多歲了。」真人不會顯露真相的,真人幫助了你,不留名,也不讓你知道是誰在幫助了你,這才符合「道隱無形,道隱無名」的規律。有人講,氣功界一些成名的大師身後都有古代真人作「後盾」。真人不會露相給人看,他且借助別人而達到弘法利生的目的。一方面,隱了自己的真相,一方面,教育、磨煉了弟子,使弟子積玄德以成仙道。據一位前輩講,嚴新就是這樣的人,他的師父很多,其中有一位就是聖祖——老子。我把嚴新的理法、心行同《道德經》作了參照,發現嚴新這幾十年的人生經歷,恰恰是《道德經》的生動的演化。這些傳聞對研究道學不是沒有意義的,特別是對研究民間道學文化者,值得參考。我主要是從修煉丹道的角度來探討這些玄理,不想作奇談怪論。
關於老子的歷代顯化,古人早已論之,古人還有《老子八十一顯化圖》。在《神仙傳》、《玄妙內篇》、《高上老君內傳》、《太上老君開天經》、《天尊老君名號曆劫經》、《太上老君玄元皇帝聖記》(唐人尹文撰)、《猶龍傳》(北宋賈翔撰,取意《史記》孔子贊老子「猶龍邪」)、《混元聖記》(南宋謝守灝撰)。古人的論證很多,不一定是「杜撰」的,以金丹大道的修煉而言,有其玄理,希望真心修丹道者,從古今真人的論述中,明白一個道理:老子有其與形而上道相關的來歷,歷代真人在修道過程中都離不開他的玉成。既然是講丹道,索性就把這一學理提出來,供好道者作參考。
仙傳中說老子在仙界是萬法之師,歷代都有顯化。如晉·葛洪《神仙傳》云:「或雲上三皇時為玄中法師,下三皇時為金闕帝君,伏羲時為郁華子,神農時為九靈老子,祝融時為廣壽子,黃帝時為廣成子,顓頊時為赤精子……」《老子想爾注》云:「一者,道也……一在天地外,入在天地間,但往來人身中耳。都皮裹悉是,非獨一處。一散形為氣,聚形為太上老君,常治崑崙,或言虛無,或言自然,或言無名,皆同一耳。」
據仙傳講,老子和光同塵,借臨凡而傳道於人世,便先令玄妙玉女降凡作了天水尹氏之女,之後,他從太清仙境分神化氣寄胎於玄妙玉女腹中,玉女得聖胎之後,容顏常少,神氣安閒,居處和平,祥光常照,龍神暗護,經過八十一年,有天玉女夢見天開數丈,群仙捧日而出,玉女醒後,起身來到渦水園中時旭曰東昇,玉女於李樹上,望日靜觀,只見日精化丹,如五彩珠,飛至玉女口邊,玉女咽之,忽從左脅生一小兒。
這就是老子的來歷,至於有些故事,很明顯是從佛經中釋迦降生記中引化來的。人們因他初生下來就有白髮,稱他為老子,其父名靈飛,得道成仙,其母玉女也歸其本位,說「太乙元君會教你煉丹之術。」後來,老子遊歷於人間而訪道,遇太乙元君而得金丹大道,老子修煉而成聖,告誡人們,欲成仙道,必修真心。守真抱一,服氣煉丹,出有入無,變幻莫測。
後來,老子過關而為尹喜著《道德經》,成為金丹聖典。
至於老子歷代的顯化很多。比如唐代,他通過一個叫吉善的人傳言給唐高祖李淵,李淵便認老子為遠祖。並於吉善在見老子的羊角山上為老子立廟。太宗即位後詔稱「朕之本系,起自柱史」,老子在周時為柱下史,唐高宗乾封元年(666)封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由此,唐代道教大興,真人輩出而金丹大道廣傳於世,這又是玄門一大奇特因緣。唐玄宗曾封老子為「聖祖大道玄元皇帝」,定二月十五日為老子誕辰,宋代的徽宗皇帝也好道,於重和元年(1118年)四月詔以混元皇帝老子的二月十五生辰為貞元節(又作真元節),此日至今仍為道教盛大節日。
我要講幾點:老子分神化氣而寄胎於玉女,從修道而言,不論佛家、道家,歷代皆有聖人的化身出現於人間而建功立業,普度眾生。比如,佛教密宗的宗喀巴大師是釋迦的化身,人稱「第二佛陀」;現代的虛雲老人是明代高僧憨山的化身,也是觀音的化身。這些涉及到宗教與修煉的道理,不好講,但說到修道,不能不講。有一點要說明:
邪教教主常自稱是某聖人的化身,如當代中國邪教教主***自稱是釋迦的化身,這實在是欺世謊言。因為,但凡聖人的化身,必定會幹了出普度眾生、有利於人類的事,絕不會惑人亂世,而邪教卻幹著禍國殃民、欺世盜名的事。再者,聖人的化身不會自吹自擂,說他是某某的化身,因為自言是某聖人的化身,就有可能是欺世之談。歷代真人、聖賢中,儘管聖人的化身不少,但都是「特地如愚不作聲」,他不會給你講出來的,這是個大原則,絕不會到處自吹自擂,欺世盜名。烏干達的邪教邪主自稱是聖母瑪利亞的化身,可是,他殘害了一千多名教徒,然後斂財潛逃,他還飲兒童血以補身,殺害了二百多名兒童,這比一切神話故事中的魔鬼更壞。可他自稱是聖母的化身,哪有聖母教人去幹壞事的呢?其聖何在?凡邪教,總要張揚自已,才好騙人,而真正的聖人,且要隱藏自己,積德於無形。凡邪教,總是有強烈的各種慾望,唯我獨尊,而真正的聖人、真人,且是無慾無我,以百姓心為心。
(二)、老子與歷代真人的關係。
《悟真篇》中有兩詩云:
《陰符》寶字逾三百,
《道德》靈文止五千,
古今上仙無限數,盡從此處達真詮。
先且觀天明五賊,次須察地以安民,
民安國富當求戰,戰罷方能見聖人。
此詩說明《道德》《陰符》是仙道聖典,每一個人的修煉都離不開聖人之助。當代真人青龍山人訣云: 聖人助我,智慧相承。莫要孤寡,佛我同存。青龍山人是過來人,他深知其理,他在《修真法悟》中解《悟真篇》紫陽詩句「若會殺機明反覆,始知害裏且生恩」時說:「這個殺機的掌握,唯有聖祖方能徹解。歷來修真之士在其過關之時,均得到過聖祖之暗助,故大恩大德吾不敢絲毫有忘。若在危險時去埋怨自己或埋怨眾人,那證明人的修行離悟道還差很遠,更不要說得道了。因為人的禍福、榮辱本來就是相伴相生的,只要誠心修真,矢志不渝,累德積善,天必佑之,聖祖必助之,至此方明白害中有恩之意」。
我寫此文的本意是探討金丹大道,故而,必須依著古今真人所傳真實的丹道學理來講,本人修煉丹道、崇敬聖真,但並不迷信什麼,讀者瞭解這些傳統丹道學理還是必要的,至少也可以不受邪教之迷惑了。
(三)、關於歷代題詠老子的詩。
最早的要數東漢邊韶寫的《老子銘》,雖是散文體,但文中四言、五言詩句頗多,古雅合韻,如「規矩三光,四靈在旁。存想丹田,太一紫房。」 「道成身化,蟬蛻渡世。自羲農以來,為聖者作師」。我下面選十二首詩,從唐到清,供讀者參考,從中也能看到老子在古代帝王與詩人心中的地位。
唐·李隆基《老子故宅》
仙居懷聖德,靈廟肅神心。
草合人蹤斷,塵濃鳥跡深。
流沙丹灶沒,關路紫煙沉。
獨傷千載後,空餘松柏林。
唐·杜甫《秋興》(選)
西望瑤池降王母,東來紫氣滿函關。
雲移雉尾開宮扇,日繞龍鱗識聖顏。
唐·杜甫《冬日洛城北謁玄元皇帝廟》(選)
仙李蟠根大,猗蘭奕葉光。
世家遺舊史,道德付今王。
身退卑周室,經傳拱漢皇。
穀神如不死,養拙更何鄉。
唐·溫庭筠《老君廟》
紫氣氤氳捧半巖,蓮峰仙掌共巉巉。
廟前晚色連寒水,天外斜陽帶遠帆。
百二關山扶玉座,五千文字閟瑤緘。
自憐金骨無人識,知有飛龜在石函。
宋·歐陽修《升天橋》
青年西出關,老聃始著五千言。
白鹿去升天,爾來忽已三千年。
當時遺跡至今在,隱起蒼檜猶依然。
惟能乘變化,所以為神仙。
驅鸞駕鶴須臾間,飄忽不見如去煙。
明·秦簡王《題說經台》
塵海仙家第一宮,崢嶸台殿托秦工。
五千道德言猶在,百二河山氣自雄。
煉藥爐寒虛夜月,系牛柏老勸秋風。
穹碑屹立斜陽外,夜夜龍光貫彩虹。
明·陸西星《詠老子》
混元初判道為先,常有常無得自然。
紫氣東來三萬里,函關初度五千年。
明·謝江《老子故宅》
一
太白星旁飛紫閣,洛陽羈客屢登遊。
乎觀青嶂窗前落,五雲偏向蕊宮浮。
還丹妙訣人難遇,悵望函谷有跨牛。
二
地開層閣倚空寥,秋日登臨爽氣繞。
危棟影移蓮嶽近,懸珠光射海雲搖。
鳳螭輦過雙童引,羽節霞翻列聖朝。
憑欄誤疑人世外,興來欲訪赤城標。
明·邢時薦《七夕登猶龍閣》
獨上高樓望次寥,江寒月冷罷吹蕭。
天連伊闕山還斷,雲隔巴林鶴自遙。
夜靜流螢分羽扇,水沉連露轉星杓。
湘潭只共銀河遠,便借仙人烏鵲橋。
明·許近《老子故宅》
桃林北去大河濱,故宅依依盡掩塵。
令尹誰能知異兆,至言緣欲授斯人。
青牛關上征驂度,紫氣天邊暮靄勻。
仙轍千年無覓處,遺編只好伴閑身。
清·王道暉《老子故宅》
瓊宮梵宇遍天涯,紫氣東來是故家。
河上傳經知過此,尼山問禮應停車。
森森翠柏連雲起,漠漠蒼苔映日斜。
千栽靈符衍道脈,於今遺宅鎖煙霞。
清·呂履恆《七夕登猶龍閣》
飛閣淩空四望開,凳臨永日獨徘徊。
峰高下見黃河盡,天闊遙見紫氣來。
遠樹蒼茫生極浦,寒雲蕭瑟鎖荒台。
關門令尹知何處?愁聽孤城畫角哀。
這些詩歌雖是帝王、文人感懷之作,但其中有許多與老子相關的典故,而且,這些詩中都把老子看作仙道人物,可見,這是古人的傳統看法。如今,我們為何不也把老子當仙道人物看呢?古代詩歌中詠道詠仙之作非常多,我有意整理了上百首。興南子贊曰:
太上演道,無為成真。處下守柔,用弱不爭。尊道貴德,無我清靜。無心無執,自然守正。得一則靈,久視長生。外身而存,玄妙難論。玄牝之門,不死穀神。死而不亡,真神化運。曆世顯化,度人無形。偉哉聖祖,乃道化身。分神化氣,化育群生。與道沉浮,非識可明。道成德就,自知玄境。恍惚查冥,有精真信。言者不虛,閱《道德經》。金丹玄要,智珠自明。規律在心,法可化生。應時契機,丹道玄通。無為而為,聖我同行。忘聖言丹,必非真人。離經論道,得者不真。《道德》《陰符》,必悟必證。隱潛而修,和光同塵。道成積功,普度眾生。功成身退,神用在隱。至哉聖祖,仙道之尊。吾今弘道,立傳演真。
三、《道德經》與內丹學
《道德經》在中國內丹學發展史上,是一部指導性的根本經典,我從四方面簡論之。一、 從《道德經》的注本中看《道德經》與內丹學;二、從歷代丹道家的詩訣看《道德經》與內丹學;三、從歷代仙傳中所寫真人丹士的行履看《道德經》與內丹學;四、從《參同契》《悟真篇》看《道德經》與內丹學。
關於《道德經》與中華內丹學的問題,當代,如果依內丹學理來註解《道德經》,會被許多學者視為「牽強附會」,而在註解中,這種牽強附會從古到今都有點難以避免。筆者曾於2004年9月、2005年10月在北京以丹道修煉為本講過《道德經》,引起了一些人的關注。我的思路是:應該結合歷代丹士真人的丹經、口訣,以及歷代仙傳來研究《道德經》,就會發現,古人將《道德經》作為內丹聖典,有其理,有其事。正如當代內丹學家熊厚音所說:「紫陽真人(張伯端)尊奉《道德經》與《陰符經》為修道指南,因為他是過來人,深知此二經所蘊之理遠非其餘丹經可比,儘管其中不見提及金丹一字,卻充滿了修煉金丹的玄機。因為金丹所成依靠的是太上之德,沒有對天地人之同理的認識,孤立地將人放到丹道中去求真,其結果不會存在,勞神費力將是一場空……故讀此二經也只可在修行中去邊悟邊讀邊證,方不失其真,若空言其理,則分割了其理的整體性,就是筆尖蘸幹洞庭湖也難達真詮。」余以為,熊氏之言是真正明達《道德經》與內丹學真旨的金言,而且熊氏是內修成就很高的丹士。
北宋張紫陽《悟真篇》詩曰:
《陰符》寶字逾三百,《道德》靈文止五千。
今古上仙無限數,盡從此處達真詮。
《道德經》與《陰符經》為修真指南。張紫陽四傳弟子、南宋白玉蟾在《指玄篇》中也有詩云:
萬物有榮枯,大數有終始。
會得先天本自然,便是性命真根蒂。
《道德》五千言,《陰符》三百字。
神與性命,身心與神氣。
交媾成大寶,便是金丹理。
這首詩中,「萬物」「數」「終始」「先天」「自然」「根蒂」都可見於《道德經》。如「三生萬物」、「多言數窮」「慎終如始」「先天地生」「道法自然」「深根固蒂」。白玉蟾的再傳弟子、元代上陽子陳致虛在《金丹大要》中有詩云:
大道從來是強名,《陰符》《道德》始存經。
神仙次第丹經讀,口訣安能紙上明。
同樣推《道德經》為神仙丹經口訣之祖。不光南宗祖師如此看重《道德經》對修仙的重要意義。明代北派龍門六祖趙複陽對其弟子、一代宗師王常月說:「種種外務,切須掃除,依律精持,潛心教典,體《道德》自然之玄奧,探《南華》活潑之真機,方為穩當。」言之意下,不明《道德經》則難以真正成道。明人沈度詩云:
聞說什翁曉度關,壽圖寫此慶秋官。
自緣令尹能相識,留著仙經與後看。
紫氣西來晴靄靄,青牛東去杳漫漫。
明朝雲路如相間,好為慇勤乞大丹。
這首詩中,沈度把《道德經》看成了仙經,把老子看成了仙翁、煉丹高人。
我研究過各派祖師金丹口訣數千首,並且給自黃帝、老子、莊子至近代陳攖寧為至的900多位有名有姓的丹士、真人、道學家寫過簡傳,書名《修真演道傳》,我發現古代丹詩中化用《道德經》妙句,闡發《道德經》奧理的詩詞非常多,我已揖錄1000餘首,比如金元南派大師、白玉蟾弟子蕭庭芝《金丹大成集·七言絕句八十一首》之第一首云:
老子明開眾妙門,一開一闔應乾坤。
果於罔象無形處,有個長生不死根。
老子是《道德經》作者,而「眾妙門」「無形」「長生」「不死」都出自《道德經》。
歷代丹士真人或和光同塵而修,或「道隱無名」而為,或處下不爭,或潛積玄德,或榮觀居尊,燕處超然,他們身上體現了《道德經》中聖人、善為道者之德,研究《道德經》不但要結合歷代的丹經口訣,而且要結合歷代丹士真人傳記才能得其真旨。下面我從四個方面比較詳細地論述。
(一)、從歷代《道德經》注本中看《道德經》與內丹學
關於《道德經》的注本,元代道士張與材序杜道堅《道德經原旨》說:「道德八十一章,注者三千餘家」。南懷瑾先生《老子他說》之附錄中錄有上百種與《道德經》有關的注本、文獻目錄。今人陳鼓應搜到古今注本262家。《道藏》中收有注本50家,《道外藏書》中有注本20家,這70家中至少有20家為道門丹士所注,當代學者在考證版本時多會留意這些丹士著作,但對於這些丹道士從修煉、養生的角度註解《道德經》的思想、方法多有看法,認為牽強附會者居多,而當代研究《道德經》的學者中,真正明瞭金丹玄旨,得訣實修,並有一定修行成就的人比較少,所以在看待這些丹道士以內煉金丹的思想、方法註解《道德經》,大多不以為然。
從西漢河上公之注《道德經》而有《道德經河上公章句》之後,完成《道德真經指歸》的西漢嚴君平,完成《老子道德經想爾注》的東漢張道陵,都是早期丹道修煉家,晉代葛洪《神仙傳》中有河上公、張道陵傳記,葛洪的祖父葛玄也是仙道史上的真人,著有《老子道德經序訣》。至於唐代道士成玄英、李榮、趙志堅、杜光庭,他們都註解過《道德經》,今人多將他們看作「道教學者」,但他們出家修道,都有一定成就。北宋陳景元乃丹道大師張無夢親傳弟子、陳摶再傳弟子,著有《道德真經藏室纂微篇》,南宋彭耜是南宗丹道大師白玉蟾的弟子,著有《道德真經集注》,而白玉蟾本人受禪宗思想影響,以禪解道而著《道德寶章》。南宗丹法,性命雙修,最上一乘,歸於佛法「究竟空寂之源」(張伯端《悟真篇·外集》),故而白玉蟾以禪解道也是南宗祖風。元代丹道大師李道純著有《道德會元》,以丹法解經,世人將李氏與陳摶、清代黃元吉歸為「丹道中派。」元人鄧錡著《道德真經三解》,以丹法解之,三解即解經、解道、解德,解德則是「交索乾坤,顛倒水火,東金西木,結汞凝鉛,一動一靜,俱合大道。」明代東派丹道大師陸西星著《老子玄覽》,清代西派祖師李西月有《東來正義》,清道、鹹年間在蜀中講道的黃元吉有《道德經講義》,這三位丹道大師都以內丹學註解《道德經》,尤其是黃元吉的作品,近現代著名道學家蕭天石先生對此書評價極高,他在《道德經精義·例言》中寫道:
「黃注本《道德經精義》(即《講義》),每章首揭常道,次述丹道,首揭世法,次述丹法。道學精微,義理密察;本末兼賅,體用咸宜,其要在其融儒入道,而能鑿空無痕;因道弘儒,而能渾全一體。明道修德,可端天下之風尚;養心養氣,足正萬世之人心。本人道以明仙道,字字金科玉律;體聖學以闡玄學,言言口訣心傳。道為千古之大道,理為千古之至理,文為千古之奇文,義為千古之聖義。窮身心性命之理,以端其大本,究天人物我之原,以心養性,可以入聖登真,可以明哲處世,可以治國平天下。守藏可用,仕隱咸宜。衡情而論,確為《道德經》解本中之不朽名著,而無論道家儒家,皆可奉為無上聖經,視作修聖修仙之不二法門也。丹家經籍,愈古愈玄。上古丹經,十隱***,中古丹經,十隱其半,迄乎近世,十隱其二、三。黃元吉先生本書,成於清道鹹之交,故能暢述玄秘,大露宗風,舉往聖之所不洩者而洩之,盡往聖之所不傳者而傳之。就丹法言丹法,即此一編已括盡千經萬典之要蘊,而鉅細無遺矣。」
蕭天石與南懷瑾是齊名的國學大師,二人還是好友,對黃元吉以丹法解《道德經》的著作作出如此高的評價,前無古人,可見蕭天石對前人從金丹大道的修煉角度探討《道德經》真旨的努力與成就是肯定的。但是,自古至今,對於以丹道而解《道德經》有批評意見。如明太祖朱元璋在其《禦注道德真經》中說:《道德經》「乃萬物之至根,王者之上師,臣民之要寶,非金丹之術也。」但從明太祖之言亦可知他也瞭解有些人解《道德經》從「金丹之術」方面註釋。近代陳攖甯先生認為「在道教中雖有一些人想發揮老子的修養法,而對於本書的認識不足,所說未免支離,如白玉蟾的《道德寶章》、李清庵的《道德會元》,每喜用禪門的話頭附會《老子》,當然文不對題,又如明陸西星的《老子玄覽》、清李西月的《東來正義》都是用《參同契》、《悟真篇》金丹之說而隱約其辭的來解釋《老子》,也是費力不討好的一件事,惟清代黃元吉所撰《道德經講義》,全部用修養法作注,雖亦不免牽強附會之處,但比較尚屬可觀。」(《道教與養生》)
陳先生似乎不太贊同用金丹理法註解《道德經》,認為其弊在「牽強附會」。明人危大有在序其所纂集《道德真經集義》時也是「取其訓釋說明,理長義同而不牽強者。」危大有與朱元璋同時代。實際上,《道德經》講的是天人之理,法則千變萬化,因人而異,理則如如不變,指導萬年,依此理修煉丹道正是《道德經》的真旨,比如「致虛極,守靜篤」「虛其心,實其腹」的修養方法,「見素抱樸,少私寡慾」「雖有榮觀,燕處超然」的人生修養,「歸根複命,深根固蒂,長生久視」的生命追求,都是修煉丹道中少不了的。自河上公至魏伯陽、張伯端、張三豐到黃元吉、熊厚音,這些道門傑出丹士都以丹法解《道德經》,又以《道德經》指導他們的修煉,個個成功,豈偶然哉,豈是「牽強附會」所能定論。
老子的《道德經》講的道體之理,道體之用,如致虛守靜、以奇用兵,以及攝生之道,都是中國文化瑰寶。《道德經》的智慧「在政治哲學中是治國之術,在生命哲學中則為養生之術」(《中國遊仙文化》)。這是極其精闢的一句話。我講《道德經》雖以「生命哲學」「養生之術」的內丹學為本,但同時也隨即機闡發老子的政治哲學、經世道術。如果依先師所傳內丹學理解之,則又恐時人以「牽強附會」評之,故而我一直在丹道經典中穿行,尋找古人的有關丹經口訣作依據,並想結合歷代仙傳中人物事蹟來探討《道德經》與修道的真旨,找到了非常豐富的資料。
(二)、從歷代丹訣看《道德經》與內丹學
歷代丹訣中大量化用《道德經》文句、思想的詩詞非常多,尤以《參同契》及《悟真篇》突出,我會在後面專門論及。像穀神、眾妙之門、玄牝、橐龠、清靜、恍惚、杳冥、天門、甘露、道法自然、嬰兒、玄德、和光同塵、禍福、無象、無形、無名、無執、無失、無慾、無事、無為、得一、寵辱不驚、專氣致柔、沖氣為和、綿綿若存,用之不勤、長生久視、深根固蒂、歸根複命、名與身、身與貨、外其身而身存、先天地生、視之不見……這些源自《道德經》的詞句常常化用於歷代丹家的詩訣之中,由此可見《道德經》對歷代丹道修煉者的巨大影響以及《道德經》對丹士修煉的指導意義。這樣的詩詞我已整理出1000多首,這些詩訣是我們學習丹法的金鑰匙,可以憑之進入丹法之殿堂。在我撰寫的《金丹真源——道德經講義》中一一公開,現引錄十數首,標題為筆者所加。
一、論至道 宋真宗致丹士張無夢
混元為教含醇精,視之無跡聽無聲。
唯有達人臻此理,逍遙物外事杳冥。
《道德經·第十四章》: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
《第二十一章》:杳兮冥兮,其中有精。
二、玄牝 張無夢
天地之根始玄牝,呼日吸月持把柄。
隱顯俱空空不空,尋之不見呼不應。
《第六章》: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為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道德經·第十四章》:迎之不見其首。
三、根源 丁野鶴
三教一元這個圓,生在無為象帝先。
悟得此中真妙理,始知大道祖根源。
北宋·林太古詩
深根固蒂始中心,複命歸根立本真。
煉就九陽金鼎出,慧光朗然遍乾坤。
《第四章》: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吾不知其誰之子,像帝之先。《第三十七章》:道常無為而無不為。《第五十九章》:重積德……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蒂,長生久視之道。《第十六章》:歸根曰靜,靜曰複命。
四、真息 五代·劉海蟾
專氣致柔神久留,往來真息自悠悠。
綿綿迤邐歸元命,不汲靈泉常自流。
《第十章》: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嬰兒乎?《第六章》:綿綿若存。
五、陽生 明·尹真人《性命圭旨》
一陽動處眾陽來,玄竅開時竅竅開。
收拾蟾光歸月窟,從茲有路到蓬萊。
玄竅即玄牝,此處為金丹之秘處,開則為竅,能溝通人天能量,丹家視之為產藥、煉藥、成胎、脫體之要路。
六、虛靜 李道純
陰陽造化虛推蕩,人若潛虛盡變通。
還丹妙在虛無穀,下手致虛守靜篤。
虛極又虛元氣凝,靜之又靜陽來複。
又:采鉛虛靜無為作,進火以虛為橐龠。
又:虛心實腹道之基,不昧虛靈採藥時。
又:究竟道沖而用之,解紛銼銳要兼持。
和光混俗忘人我,像帝之先只自知。
《第十四章》: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複,夫物芸芸,各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複命。
《第三章》: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第五章》: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
《第四章》:道沖而用之…銼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吾不知其誰之子,像帝之先。
李道純的許多金丹詩就是這樣化《道德經》用之,至於這些詩在內丹修煉中的指導意義,是一個專門課題,此處暫不展開討論。
七、杳冥 明《性命圭旨》詩訣
杳冥才覺露端倪,惚恍未曾分彼此。
中間主宰這此兒,便是世界真種子。
清《道鄉集》詩訣
禪榻坐臥一心專,閑是閑非拋一邊。
若到杳冥恍惚處,後天氣接先天氣。
《第二十一章》:孔德之容,唯道是從,道之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杳兮冥兮,其中有精。
丹家以為這是一種定靜狀態,至此境才能得藥。
八、自然 上陽子陳致虛
饑餐渴飲困來眠,大道分明體自然。
十月聖胎完就也,一聲霹靂上丹田。
《第十七章》: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第二十三章》:希言自然。《第二十五章》:道法自然。
九、守雌 劉一明詩
知雄更要守其雌,水火薰蒸不問時。
自有樞機翻卦象,何須著意強施為。
《第二十八章》:知其雄,守其雄,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複歸於嬰兒。《第三十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第四十二章》:「強梁者不得其死。」《第七十六章》:「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第七十八章》:「柔勝強,弱勝強。」丹家體此理,為人、處世、煉氣、修心,都守柔而避強,方能合道。
十、天門 《青龍丹訣》
陽骨八瓣天門開,聖神出殼防魔害。
收回上宮精心養,小心調教防危災。
《第十章》:天門開合,能無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歷代遊仙詩、丹訣詩詞,不在萬首之下,其中涉及《道德經》思想方法的詩訣何止千百首。這些詩都是前賢身心性命修煉的結晶,不可以「牽強附會」四字輕易否定。而且,寫作這些詩詞的作者大多是當時文化界的名流,不少人是名留道教史冊的大師。古代道家真人發現通過一定的內煉方法,可以從自身中培煉出一個新的精神生命體,由人體與宇宙的精華而成,神通廣大。這種修道思想,不獨道家有,不獨歷代丹士在代代傳承、實踐,而且佛家也有,如《楞伽經》中講的「意生身」,還有《楞嚴經》中講的行者當修持到「受陰盡」後,在丹家,即氣脈修持而完全轉變了色身(肉體)之後會產生這樣的境界,經云:
「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定),受陰盡者,雖未漏盡,心離其形,如鳥出籠,已能成就,從是凡身,上曆菩薩六十聖位,得意生身,隨往無礙。」
這裏的「心」、「意生身」就如同金丹大道中講的可以離體的元神、真神。現代的許多道家文化學者,沒有修持的經驗,不相信「心離其形」的存在,更不理解丹家講的「神能入石,神能飛形。入水不溺,入火不焚。神依形生,精依氣盈……其聚則有,其散則零」的因修煉而成的精神生命體之存在。(引文見《心印經》),所以,對於丹家的玄妙比較陌生,而在讀歷代仙傳、名道傳乃至《三言》《二拍》《聊齋》中與仙道有關的故事,以及《西遊記》《綠野仙蹤》等仙道小說時,將神通玄妙之能視為虛妄、幻覺乃至魔術,甚至視為騙術,好一點的,視作浪漫主義文學創作手法。有些看法令人遺憾。
(三)、從歷代仙傳看《道德經》與內丹學
這方面的內容就非常豐富了,有人品方面的,有為人處世方面的,也有修道方法方面的,更有神異方面的,筆者多次講《道德經》,結合仙真名道傳記講之,聽者聽得津津有味。和光同塵、功成身退、道隱無名,這都是《道德經》之教導,歷代丹道家大都遵而行之,清人王建章在《仙術秘庫》中盛讚河上公隱於園圃,王十八隱於僕隸而修成大道,體現了和光同塵的老子教導。南派的陳楠,得訣後隱身於工匠之列,至於歷史上隱而無名的大成就丹士更多。功成身退是個原則,所以許多丹士到後來「不知所終。」至於丹家講的「身退而神用」就更非道外學人所能盡知其妙。
仙真名道的傳記中,劉向的《列仙傳》、葛洪的《神仙傳》、杜光庭所著《神仙感遇傳》、《仙傳拾遺》《王氏神仙傳》《墉城集仙錄》四種,五代沈汾《續仙傳》、元代趙道一《曆世真仙體道通鑒》、清代徐道的《歷代神仙演義》都要認真讀,才能從歷代真人、丹士、名道身上看到《道德經》對修道者的意義。以下僅從葛洪《神仙傳》中一、二人物而談《道德經》對內丹修煉者的意義。
《神仙傳·河上公》中說:「河上公者,莫知其姓名也,漢孝文帝時,結草為庵於河之濱,常讀老子《道德經》。」河上公本人,人不知其名姓,而其人修成大道,這也是《道德經》中「道常無名」「道隱無名」的精神體現,傳道於文帝之後,大功告成,遂隱而不現,這也是「功成身退」。所以杜甫寫道:身退卑周室,經傳拱漢皇。像《董奉》傳記中,董奉「居山間,為人治病,不取錢物,使人重病癒者,使栽杏五株,輕者一株。如此數年,計得十萬餘株,郁然成林,而山中百蟲群獸,遊戲杏下……以其所得糧穀賑救貧窮,供給行旅,每歲消三千斛,尚餘甚多。」這就是道家真人講的積德培道。而「杏林」因此而成了中醫的代稱,也暗示救死扶傷、不求名利的美德。《悟真篇》中張紫陽說過:「若非積行施陰德,動有群魔作障緣。」修道者,只有積德了,才能真正入道而得長生久視,道是丹士所要修證的理想,德是道的人格體現。《道德經·第五十九章》曰:
「治人事天,莫若嗇。夫唯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蒂,長生久視之道」。
所以,歷代丹士都本著此教導而要積德,且不留跡相,乃合於「上德」「玄德」。如果將「可以有國」之「國」理解為「身」的比喻,則將《道德經》中治國之道,理解為煉養修真之道,不算牽強附會,因為一理可以多用,何況自古道家一直以國喻身,從《黃帝內經》到《淮南子》,原原本本,如《內經·靈蘭秘典論》說:「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
那麼,接上老子《道德經》中「可以有國」之後就有「深根固蒂,長生久視」。對於《神仙傳》中所說的長生問題,今人多不相信,比如《李八百》中,仙人李氏因壽長八百歲而時人呼之「李八百」。能否通過修煉內丹功而長生久視?恐怕不應該輕易否定,曆清代康熙至民國三十年的李青雲活了275歲,在《李青雲長生秘訣》中他自言113歲時於甘肅崆峒山見到一位道長,並拜他為師,其師其時已500餘歲了。而清代閔小艮在《古書樓藏書》某文中自述遇見黃守中律師時,黃已500餘歲了,黃為西竺人。我想,古人所言,未必虛妄。李約瑟先生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中肯定地說:「道家思想從一開始就有長生不老的觀念,而世界上其他國家沒有這方面的例子,這種長生不老的思想對科學具有難以估量的重要性」。外國學者這樣看重道家的長生久視思想,可是國人且視之為「封建迷信」。
再如《神仙傳·薊子訓》中所寫,薊子訓應一書生之約而於京都拜訪權貴,「凡二十三處,便有二十三子訓,各在一處,諸貴人各各喜,自謂子訓先詣之,定明日相參問,同時各有一子訓,其衣服顏色皆如一,而論說隨主人諮問,各各答對不同耳。」這在丹道名之為「身外身」,將《道德經第七章》「外其身而身存」作為理論依據。在今人看來難免有「牽強附會」之感,可是翻開古代仙傳、神話小說、名道傳乃至某些高僧傳,這種玄妙之事層出不群,難道真是古人的一個個「騙局」?古人很務實。
再如《王遠·蔡經》傳中,蔡經好道,服了王遠(方平)所賜外丹之藥,死了一次,「乃入室以被自覆,忽然失去所在,視其被中皮,頭足俱存,如蟬蟬也。去十餘年,忽然還家,去時已老,還更少壯,頭髮還黑。」仙傳中寫過不少真人已死之後,他人又於他方見之,這便是《道德經·第三十三章》:「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當代道學專家李遠國先生為已羽化的四川丹道大師李真果編的傳記《李真果》中,就寫過李真果「死而不亡」的傳聞。據南宗丹道前輩講:「不失其所者」指肉體不壞而其神不離者,道成謂「留形住世」,故言「久」。「死」與「亡」是兩個概念,「死」是肉體之分解,而「亡」是靈性之散滅。通過修煉,肉身可死,真神不亡,可永遠自由存在於宇宙之間,並擁有很高的智慧與能力。這便是丹法的真諦。比如《歷代神仙演義》中寫過張伯端在天臺時,與僧人澄一雅志契合,澄一「能入定出神,數百里間,頃刻即到」,他與伯端相約同時入定出神,同遊揚州觀瓊花,伯端不僅能神遊千里之外,而且在他出定後,還能從袖口中拈出瓊花讓人把玩。在《曆世真仙體道通鑒》中寫過張伯端死後十數年,劉永年又於王屋山中見到張伯端,並得到他的指點。如果站在今天的科學文化而言,肯定要被批判為封建迷信,但如果站在二千多年傳承不絕的金丹大道的本旨而看,也許恰恰觸及了生命的本質。許多學者在研究內丹學時恰恰忽視的是歷代仙傳,實際上,此中有人物、有口訣、有功夫、有證境、有人天奧秘,也有豐富史料。如果將仙傳與丹經口訣相結合來研究《道德經》,就會發現這裏有個神秘的世界,隱藏著宇宙人生的奧秘。
《道德經》中虛無、自然、真一、樸素、無象、無慾、無執、清靜、慈儉、和光、同塵、無為、柔弱、不武、不怒、不爭、不盈、處下、持盈、超然、自愛、自知、自勝、德善、信善、知足、知止、守中、功成不處、光而不耀、直而不肆、為而不恃、利而不害、恬淡為上、不責於人、不言之教等等教導,形成了一個丹道士的人格精神,也是修道者必須遵守的人生信念、修真法則,不可違背,這才是真人風範、仙道精神,正是《道德經》中的這些教導,為中華民族培養了大批傑出的道教人才。至於其他如「修之於身,其德乃真」的修德教導,「大小多少、報怨以德」的處世風範,「人之不善,何棄之有」的寬厚慈愛,「圖難於易,為大於細」的做事方法,「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的人生修養,上善若水、善利萬物、常善救人,常善救物的濟利精神,常德不離、常德不忒、常德乃足的道德境界,對於今人的人格完善、事業成功都有重要意義。中國的仙道或丹道本身是建立在高深的學理與修養之上方能完成的,讀一讀歷代的神仙傳、名道傳,就會發現《道德經》的人格教育、人生教育已融化到每一個丹士真人的生命中去了,才形成了中華獨特的仙道文化氣象與精神風貌。
(四)、從《參同契》《悟真篇》看《道德經》與內丹學
《參同契》本身就是祖述黃老、理契大《易》、法融爐火之事而講仙道修煉的經典,此書中對《周易》的學習應用多體現在卦象與《十翼》的研究上,而對《道德經》則是化其文句與思想於全書中。《悟真篇》則是直承《契同契》的一部內丹著作。這兩部經典是「金丹雙璧」,與《道德經》並《黃庭經》《陰符經》被世人譽為「金丹五經」。這兩本經典都推《道德經》為修真聖典。下面簡略述之,詳細的論述在筆者《參同契今譯·悟真篇今譯》中(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出版)。《參同契》被認為是「萬古丹經王」,此書中將《道德經》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天人合一思想貫穿於中,正如熊厚音先生所說,「沒有對天地人之同理的認識,孤立地將人放到丹道中去求真,其結果不會存在。」(《修真法悟》)「要明白做人活動的特性,人道未悟透,何以見仙道?」「用要用在隱處,修要修至無心,修心修德是『金液還丹』的基礎,也是人長生久視之大丹的基礎,離此之外的修煉難言『正善治』。」「如果說什麼時候或哪一點上違背了《道德經》的祖訓,那就是修真者開始走彎路的時候。」「真正的修煉大丹是沒有口訣可以傳授的,完全要靠修真的人在修德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靈性,也就是增加了自己的成功機會」。「《道德經》也是引導千古無數修真者在實際中重德、守德,以此步入大道之門。」(《玉真通解》) 竊以為熊先生之言,深得《道德經》《參同契》《悟真篇》真旨。下麵,我將《參同契》《悟真篇》中很明顯化用《道德經》的文句找出來,並列引《道德經》原文章次。
(一)《參同契》文句
上篇:
(1)牝牝四卦,以為橐龠。(《道德經·第五章》:「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橐龠為古代冶煉金屬的風箱,在內功中代指一往一來的呼吸功用。)
(2)以無制有,器用者空。(《道德經·第十一章》:「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內空才有外用。)
(3)輻湊而輪轉,出入更卷舒。(《道德經·第十一章》:「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丹功中以車輪之轉動象徵人體真氣的運行,稱為河車。中軸之空象徵丹士心空能宰萬境。)
(4)安靜虛無,元本隱明。(《道德經·第三章》「虛其心。」「使民無知無慾。」《第十六章》:「用其光,複歸其明。」形而上的道——元——氣,實是同出而異名,雖不可見,但通過修煉可使隱者生出光明,如《悟真篇·中卷第五十三》說:「近來透體金光現。」《青龍丹訣》:「藥足成珠腹內明。」)
(5)視之不見,近而易求。(《第十四章》:「視之不見名曰夷。」《第七十九章》:「天道無親,常與善人」。也可以理解為「近而易求。」)
(6)上德無為,不以察求,下德為之,其用不體。(《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7)知白守黑,神明自來。(《第二十八章》:「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複歸於無極」。《道德經》中沒有具體講「白」與「黑」代表什麼,而《參同契》則說「白者金精,黑者水基」,以丹道而解。)
(8)被褐懷玉,外為狂夫。(《第七十章》:「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聖人被褐懷玉。」這在丹道家,發展成了「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的教導與行略。)
(9)先天地生,巍巍尊高。(《第二十五章》:「有物渾成,先天地生。」《第五十一章》「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令而常自然。」)
(10)神氣滿堂,莫之能留。(此句從《第九章》「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化來。神氣在丹功中比為金玉,故有「金液還丹」「玉液還丹」之稱謂。)
(11)勤而行之,夙夜不休。(《第四十一章》:「上士聞道,勤而行之。」)
(12)道成德就,潛伏俟時。(《道德經》的本旨就是引導世人能達到「道成德就」之目的。)
(13)馳入赤色門,固塞其際會。(《第五十二章》:「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
(14)古今道由一,對談吐所謀。(《第十四章》:「執古之道,以禦今之有。」《第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穀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第四十二章》「道生一。」)
中篇:
(15)榆莢墮落,還歸本根。(《第十六章》:「夫物芸芸,各歸其根」。)
(16)道窮則反,歸乎坤元。(《第二十五章》:「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17)寥廓恍惚,莫知其端。(《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第十四章》:「複歸於無物,是為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為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亦即「莫知其端」,是探討道體。)
(18)道之自然,變易更盛。(《第十七章》:「功成事遂,百始皆謂我自然。」《第二十五章》:「道法自然。」)
(19)上善若水,清而無瑕。道之形象,真一難圖。(《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第十四章》:「無狀之狀,無物之象,」亦言「難圖。」)
(20)耳目口三寶,固塞勿發通,離氣內營衛,坎乃不用聰,兌合不以言,希言順以鴻。(離為目,坎為耳、兌為口。《第五十二章》「塞其兌,閉其門。」《第五章》:「多言數窮,不如守中」,《第二十三章》:「希言自然。」《第八十一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參同契》上段化用了《道德經》這些思想。)
(21)反者道之驗,弱者德之柄。(《道德經·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22)濁者清之路,昏久則昭明。(《第十五章》:孰能濁以澄?靜之徐清。)
(23)「施化之精,天地自然。」(《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下篇:
(24)正在根株,不失其素,挾懷樸素(《第十五章》:「歸根曰靜。」《第二十六章》:「重為輕根,靜為躁君。」《第三十七章》:「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第四十五章》「清靜為天下正。」《第十九章》:「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第二十八章》:「常德乃足,複歸於樸。」)
(25)引內養性,黃老自然,含德之厚,歸根返元。(《第五十五章》:「含德之厚,比於赤子。」)
(26)抱一毋捨,可以長存。(《第二十二章》:「聖人抱一為天下式。」《第五十九章》:「長生久視。」)
以上二十六條,僅是其大概的情形。如今許多大學裏有研究生、教授在研究《周易參同契》。而這本成書於1800多年前的著作正是以《道德經》原理為依據而構建丹道體系的,不能說依丹法而解老就是牽強附會。丹家通過自身性命的修煉發現了《道德經》所講天人一理的重要意義,2600多年來,《道德經》成了丹道無與倫比的聖典,這在北宋張伯端的《悟真篇》中同樣有充分的體現,而本書成書於1000多年前,古人如此奉《道德經》為修真指南,豈偶然哉!
(二)《悟真篇》與《道德經》
《悟真篇》中有許多詩訣同樣化用《道德經》文句、思想。在《後序》中張伯端說:「黃老……以修生之術順其所致,漸次導之,以修生之要在金丹,金丹之要在乎神水、華池,故《道德》、《陰符》之教得以盛行於世矣,蓋人悅其生也。」我從《悟真篇》中找出化用《道德經》文句的詩句,至於其中修煉思想、方法此處不論。
上卷:
第4:此法真中妙更真,都緣我獨異於人。
(《道德經·第二十章》「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於母。」)
第6:甘露降時天地合,黃芽生處坎離交。
(《第三十二章》:「天地相合,以降甘露。」在丹功指陰陽二氣相合而丹士口中分泌甘甜之津,為玉液還丹。)
第10:可謂道高龍虎伏,堪言德重鬼神欽。
(這裏「道」「德」並舉。《第五十一章》「道之尊,德之貴」「道生之,德畜之」。道為體,德為用,不可分離。修德是入道之梯。故《悟真篇·上卷·第十一》說:「黃芽白雪不難尋,達者須憑德行深。」)
中卷:
第6:調合鉛汞要成丹,大小無傷兩國全。
(這句是陰陽丹法的要領。《第六十一章》:「大國者下流,天下之交,會天下之牝。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國不過欲兼畜人,小國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其所欲,故大者宜為下。」老子此處以「牝、牡」——陰、陽——「女、男」而喻,治國者見治國之理,修道者見修道之機,理固如是,俗話說「有理走遍天下」,不妨把這個「理」看作天道之理,則事事物物,皆是此理。丹家從中悟修道之旨,亦非「牽強附會」,而是自古傳承的秘旨。)
第10:虛心實腹義俱深,只為虛心要識心。
不若煉鉛先實腹,且教守取滿堂金。
(《第三章》:「虛其心,實其腹。」《第十二章》:「聖人為腹不為目。」《第九章》:「金玉滿堂。」)
第12:道自虛無生一氣,便從一氣產陰陽。
陰陽再合成三體,三體重生萬物昌。
(《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第13:二物若還和合了,自然熟丹遍身香。
(《第二十五章》:「道法自然。」金丹的修煉,正如《青龍丹訣》所云:「法貴自然莫執著。」)
第23:用將須分左右軍,饒他為主我為賓。
勸君臨陣休輕敵,恐喪吾家無價珍。
(這首詩一般認為是陰陽丹法口訣。《第三十一章》:「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在丹法,「用兵」喻武火煉丹。《第六十八章》:「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紫陽上詩從這兩段中化出。)
第39:要得穀神長不死,須憑玄牝立根基。
真精既返黃金室,一顆明珠永不離。
第40:玄牝之門世罕知,休將口鼻妄施為。
(《第六章》:「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為天地之根。」)
第41:異名同出少人知,兩者玄玄是要機。
保命全形明損益,紫金丹藥最靈奇。
(《第一章》:「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第四十八章》:「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第四十二章》:「物或損而益,物或益而損。」)
第42:始於有作人難見,及至無為眾始知。
但見無為為要妙,豈知有作是根基。
(《第四十八章》:「無為而無不為矣。」《第二章》:「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第三十九章》:「高以下為基。」丹道中有為的修煉要短,先易後難,以有為為根基而進入無為道境。)
第44:恍惚之中尋有象,杳冥之內覓真精。
有無從此自相入,未見如何想得成。
(《第二十一章》:「孔德之容,唯道是從。道之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杳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第二章》:「有無相生。」)
第51:萬物芸芸各返根,返根複命即長存。
知常返本人難會,妄作招凶往往聞。
(《第一十六章》:「夫物芸芸,各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複命,複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第54:藥逢氣類方成象,道在希夷合自然。
一粒靈丹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
(《第十四章》:「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摶之不得名曰微。」「無物之象。」金丹內煉中必有「像」,比如腹內之「明珠」,無物而有形象。)
第57、三才相盜食其時,此是神仙道德機。
(道德機,也可以理解為《道德經》之玄機,接此詩下麵一首便是本文前面已引過的「《陰符》寶字逾三百,《道德》靈文止五千」那首詩,而「三才相盜食其時」句化自《陰符經》中「天地,萬物之盜;萬物,人之盜;人,萬物之盜」及「食其時,百骸理,動其機,萬化安」句。)
第61:未煉還丹須速煉,煉了還須知止足。
若亦持盈未已心,不免一朝遭殆辱。
(《第四十六章》:「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第四十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第十五章》:「保此道者不欲盈。」)
第63:禍福由來互倚伏,還如影響相隨逐。
若能轉此生殺機,反掌之間災變福。
(《第五十八章》:「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第64:修行混俗且和光,圓即圓兮方即方。
顯晦逆從人莫測,教人爭得見行藏。
(《第四章》:「和其光,同其塵。」《第四十一章》:「道隱無名。」)
下卷:
恍惚裏相逢,杳冥中有變。
(恍惚、杳冥是丹士的一種定靜狀態。語見《第二十一章》)
第3:白虎首經至寶,華池神水真金。
故知上善利源深,不比尋常藥品。
(《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仁,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這裏「七善」及不爭之德是每一個丹士必當具者,而且此段原則歷來被陰陽派丹家作為要領。)
第6:陰陽數足自通神,出入不離玄牝。
(《第六章》:「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與內煉之「神」有關。「穀神」在丹家一般理解為虛而能應、靈而極妙之元神。)
第8:輻來輳轂水朝宗,妙在抽添運用。
損之又損慎前功,命寶不宜輕弄。
(《第十一章》「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第六十六章》:「江海所以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第四十八章》:「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第六十四章》:「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中心空而有其妙用,善處下而眾德能歸,慎之又慎而命寶不失,損之又損而欲情不擾,都是實際做功夫中必須遵守的法則,違之則不祥。)
第12:陰陽否隔即成愆,怎得天長地遠。
(《第七章》:「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天為陽,地為陰。老子體天地之長生而通過「天人一理」來修道求人體之長生,這便是金丹大道的本質。)
在《悟真篇·後序》中張紫陽寫道:「竊以為人之生也,皆緣妄情而有其身,有其身則有患,若無其身,患從何有?夫欲免夫患者,莫若體夫至道。」而《道德經·第十三章》云:「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所以丹家講究通過修煉而使自己「形神俱妙」、「聚則成形,散則成氣」,以免有身之患,從而獲得生命的長生久視,要達到此目的,就要體道修道,要體道修道,又必須從「重積德」開始,這就是《道德經》在修道方面的指導。
不管今人是否認同古代丹道家的思想、方法、境界、成果,《道德經》對歷代丹道士的巨大影響是肯定的,我多年來對《道德經》的研究重心也放在這一方面。美國人艾力克·斯蒂文·猶蒂那夫著有《中國道家養生秘法》,成了世界暢銷書,我看過何中清、何清秀的中文譯本,老實說,寫得比中國道學家還地道,艾力克是位律師,寫過《道與生命之樹》,也是本暢銷書,他還教美國人學習中國道家功夫。我們不應該把丹道家的修煉思想、方法境界、功果視之為「偽科學」而批判,學學西方人的務實精神,會更有利於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四、《道德經》之王道與仙道
在中國歷史上,有一位帝王應用《道德經》而長治久安,他就是漢初的漢文帝,開創了歷史上有名的「文景之治」的大好局面。還有一位真人,修學《道德經》而位證上仙,他在世時還得到王室的敬重,數代帝王禮敬之。他就是唐代名道潘師正。明代薛柱鬥先生《和張三豐詠黃帝陵詩》中有佳句曰:
由來帝道通仙道,果是佳城即化城。
佳城化城乃佛經《法華經》典故,此處不談,而帝道與仙道統一於《道德經》中,漢文帝、漢景帝、唐太宗、宋太祖、清世祖這些千古大帝所用,乃《道德經》中的王道、帝道,而魏伯陽、潘師正、張伯端、張三豐所用,是《道德經》中的仙道、丹道。
漢文帝、漢景帝的母親都精通黃老之學,研習《道德經》,有關論述,請參詳南懷瑾先生的《老子他說》。潘師正的母親也精通《道德經》,教兒子學之以成仙道。所以,文帝之母、師正之母,這兩位精通老子玄道的母親給中國歷史培養了一位傑出的帝王和超凡的真人。可見,《道德經》用於治世可成帝王之事功,用於修仙可成真人之玄功。
潘師正13歲時,母亡,師正為人極孝,乃為母守墓多年。隋初,有真人劉愛道慧眼識才,認為師正必定能成真,於是他將師正介紹給了一代宗師、上清派第十祖王遠知,遠知盡授其道,師正乃從學而隱居山林,繩床為寢,辟穀食氣,澗水為飲,不論俗事,唯道究竟。唐高宗禮嵩岳,請師正為他作道符,師正聲稱不解而拒之。後唐王多次請他出山,他都不應允,而答高宗說:「茂林清泉,臣之所需,此中不乏」。後來,他門下的司馬承禎、李含光、薛季昌都是大師,人品高潔,超脫塵俗,雖皆得帝王禮欽,但從不邀寵,從不參政,入市、居山,皆不失道人本色。師正認為修道者當明《道德》之玄旨,執此為本,可以成真。
歷史上非常有名的寒山子平生最愛讀《道德經》,像「微風吹幽松,近聽聲逾好。下有斑白人,喃喃讀黃老」。「寒山有裸蟲,身白而頭黑。手把兩卷書,一道將一德」。《仙傳拾遺》中有寒山子傳,古人把人稱裸蟲。《道德經》分為《道經》與《德經》。
關於漢文帝和漢景常用《道德經》而治國平天下,南懷瑾先生有這麼一個結論:
「道家在中國歷史上,最初發生最大影響的,是在漢朝漢高祖劉邦的創業初始,所用建立功業最大的人才,便是張良、陳平這些人,而他們都是學道家的人物。在歷史上標榜漢初的盛世,『文景之治』,漢文與漢景父子兩代的思想領導,都是用『黃老』的道家學說。另一方面也可以說,和母教有密切的關係,因為漢文帝與漢景帝的母親,都喜歡研究《老子》(《道德經》)而受其影響很大。
《老子》中說:『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為不敢為天下先』;這是老子的三件法寶。漢文帝的一生,就實踐了老子這三件法寶」。
《道德經》上可以通仙道,下可以通王道,經中也多次講到「侯王」該怎樣治國修身的問題,所以古人又將《道德經》看作「君王面南之術」。古代帝王坐北朝南,「面南」指登王位而治天下。歷代仙傳中所寫平生研讀《道德經》而不綴的真人很多,像漢文帝的仙道中老師河上公,像萬古丹經王《周易參同契》的作者魏伯陽,像南五祖,北七真、陳致虛、張三豐。還要特別提一下姚廣孝與席應珍。
姚廣孝是輔佐明成祖朱棣取天下、定都北京、並勸成祖編修《永樂大典》的一代宗師,其人精通兵法,當時明王朝與北方蒙古族時有戰爭,邊事不寧,而廣孝精通兵法,與成祖同出兵而安定邊事,立下了大功。其人之才,不讓諸葛亮、魏征、劉伯溫,精數術,通兵法,有治國之大略雄才,但為人謙謹。究其學術,根在道家。姚廣孝是明初名道、隱仙席應珍的學生。應珍字心齋,號子陽子,海虞人,少年入道,好老莊,習符籙,究丹法,讀儒書,精《易學》,通兵法,明佛典,是一位精通三教,身懷異術的真人。姚廣孝先是僧人,法號道衍,兩人為方外交,後來道衍知應珍為異人,乃師事之,從應珍學兵法,後佐成祖成就帝王大業,世稱道衍為「少師」。
丹道真人慧眼識人、用人而立千古功業,如黃石公之傳兵法於張良,席應珍之傳兵法於廣孝,皆真人濟世之舉也。道家學術,從《道德經》一開始,就將天道、王道並舉,良有以也。
說到《道德經》,我還想到兩位偉大書法家:王羲之與趙孟頫。《晉書·王羲之傳》中說,山陰有個道士,善於養鵝,羲之愛鵝,想購之,道士說:「如果你為我寫出部《道德經》,我就把這一群鵝全送給你」。羲之依言而書,於是後世有了「寫經換鵝」的典故。羲之也好道,還寫過《黃庭經》,都是書法史上的名作。而趙孟頫本身是南宋王室後裔。宋亡歸元,好全真道,信奉王重陽所創教派,經常研習《道德經》與《陰符經》,並手書過二經,也是書法瑰寶。1990年,我在整整一個夏天,天天捧著趙書《道德經》誦讀,也為今天能開講《道德經》打下了一定基礎。
五、道家「身國同構」思想與丹道修煉
關於《道德經》中講治國之理,因為是講丹道,我們將「國」看作「身」之喻,明白此理,外用則可以治國,內用則可以修身,這便是道家的「身國同構論」,儒家則講「家國同構」。關於這個問題,如果展開來論述,非得數萬字不可,而且要引證《內經》《淮南子》等道家經典,工程浩大,此處不宜。西漢初河上公解《道德經》,也是治國與治身並論。比如《老子河上公章句》第六十章注云:「治國煩則下亂,治身煩則精散」,第四十三章云:「法道無為,治身則有益精神,治國則有益萬民」。這種思想完全被歷代丹道家所應用。我僅引近代全真派龍門宗丹士趙避塵所著《性命法訣全書》中一段話作一總結式的說明,這一觀點,漢唐以來一直是道門傳統觀,其文曰:
「修行人以身為國,以精為民,精不動搖,謂之民安,神氣充足,謂之國富,以求丹為戰敵,必如此,然後可以戰勝,而得先天之氣矣」。
在道家看來,修身比治國還難,聖人以修身為本,至於治國,乃聖人修身之餘事,所以《莊子·讓王》中說:「道之真以治身,其緒餘以為國家,其土苴(土和草)以治天下」。在《莊子·逍遙遊》中說:「肩吾問於連叔曰:吾聞言於接輿,大而無當,往而不返。吾驚怖其言,猶河漢而無極也。大有逕庭,不近人情焉」。連叔曰:「其言謂何哉」?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淖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禦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癘而年穀熟。吾以為狂而不信也」。 連叔曰:「然,瞽者無以與乎文章之觀,聾者無以與乎鐘鼓之聲。豈唯形骸有聾盲哉?夫知亦有之。是其言也。世蘄乎亂,孰弊弊焉以天下為事?之人也,物莫之傷,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熱。是其後塵垢秕糠,將猶陶鑄堯舜者也。孰肯以物為事」。
這一段在道家歷史上影響很大,所以歷代道家有不少真人要修習「至人」「聖人」之境,而不願為相為王。楚王曾對莊子許以相位而莊子不就。在道家哲人看來,像堯舜一樣的聖人,不過是神人之餘事,都可輕易而為,乃至用他們的塵土秕糠都可以鑄造堯舜這樣的一流聖王。這裏寫了神人的神妙,超然。而「其神凝」且是修道中的核心,有了這一功果,才會有神人的神通。
在《呂氏春秋》這部秦代作品中,就已講到「夫治身與治國,一理術也」。在東漢,王符生活於漢和帝、安帝之間,卒於桓帝、靈帝之際。他在《潛夫論·思賢》中很好地論述了「國身治同」的傳統道家思想,而王符與丹道真人魏伯陽大約生於同一時期。「上醫醫國,其次,下醫醫疾。夫人治國,固治身之象。疾者,身之病;亂者,國之病也。身之病待醫而愈;國之亂待賢而治」。同樣的「身國治同」的思想,更多地體現在與王符、魏伯陽同時代的道教大經典《太平經》中。以修煉人體的治身思想、丹道法訣來解《道德經》的內煉思想,並非牽強,更非獨創,而是「古已有之」的傳統文化精華的當代再闡,借魯迅評秦腔語:古調重彈。
唐代詩人白居易平生好佛道,通老莊,習靜坐,他的《風雪中作》有數句:
心為身君父,身為心臣子。
不得身自由,皆為心所使。
我心既知足,我身自安止。
方寸語形骸,吾應不負爾。
方寸即心,這首詩寫了心身如國君臣子的道理,正是道家的原本思想。依此理註解《道德經》,則經中所講治國之理,可以「切換」到治身治心之中去了。白居易此詩前面還有描寫他修煉心得句子,如「是時心與身,了無閒事牽」。他對身心的關係的感受,不僅來自道家之理,也來自修煉的實踐。
我在訪道中,平時生活中接觸過許多自稱學道、修道、研究《道德經》的人,論其身,滿身是病,論其德,不及常人,論其業,不見起色,論其人,不會處世,論其家,亂七八糟,論其生活,一塌糊塗。這不是真正的修道,也沒有明白《道德經》之真旨。生活中,「空有好道之虛名,不見得道之實跡」的人太多。我們要自省,希望通過學習《道德經》,使我們的生命能升化、性命能圓成、靈性能解脫、生活能改變,這些都是可以通過研修《道德經》而如願的,古今真人就是先例。
現在的人喜歡學街舞,學各種健身術,而我們且要號召人們學習傳統的內丹養生術,學習傳統的道學經典,讓我們的身心更健康。龍的傳人不能丟掉龍的精神、龍的變化,更不能忘卻被孔子喻為「其猶龍耶」的老子及其經典《道德經》。在龍文化中,最古老的就是道家文化,龍。在道家傳說中,是仙人的伴侶;在丹道中,龍象徵人體生命的精華——靈性之神,也稱為元神。古傳軒轅黃帝在鼎湖乘龍飛昇,而以儒為正統的歷代帝王自稱「真龍天子」,而《道德經》歷來多被一些真龍天子推崇,而開創治世之功業。
《易經》的陰陽之學,《老子》的守柔之道,造就了譽滿世界的太極拳,太極拳於丹道而言,且是入門的下手功夫,是導引行氣、靜中求靜的道術。
宋·蘇軾在《送沈逵赴廣南》詩中說:
功名如幻何足計,學道有涯真可喜
願今人能於「功名」之外,生些學道的念頭。因為,學道的意義,比現實的功名更久遠,更精微,更切近生命的本質與宇宙的真相。
六、老子的幾個學生
孔子向老子問過道,可以說他是老子的弟子,《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說「孔子之所嚴事,於周則老子」。《韓詩外傳》則說「子夏謂哀公曰:仲尼學乎老聃,此十二聖人未遭此師,則功業不能著乎天下,名號不能傳乎後世者也」。認為孔子之所以成為名傳千古的聖人,是他找到了老子這位偉大的導師。但孔子畢竟另立門戶,開儒學之宗。在丹道史上,有幾位名人且是老子的弟子,據《永樂大典》中古籍,我們可知道:
關尹子是老子的第一大弟子,著有《關尹子》,亢倉子為老子服役者,亦得老子之道,著有《亢倉子》;計然子就是文子,姓辛名鈃,著有《文子》,文子有個弟子叫范蠡,助越王勾踐成就霸業之後,功成身退,隱於江湖,再三化名,幾次皆富比王侯,最後又散財於民而去隱修仙道,劉向《列仙傳》中以把范蠡看作仙人,一生經歷,充滿了傳奇色彩,且完整地用生命體現了老子之道:「功成身退,天之道」。「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失孰病!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據明代學者李傑考證:「鬼谷先生,晉平公時人,姓王名翔,受道於老君」。據說黃石公也是鬼穀子的學生,而漢初張良的黃石公真傳,輔佐劉邦的天下,張良晚年辟榖修道,得到了鬼穀子的仙道真傳。又據唐·《李中虛命書·原序》說,漢初的大易學家、丹道真人司馬季主曾得到過鬼穀子的數術親傳。鬼穀子也是老子的學生,雖然證據不是很充分,但足以說明老子對古代一些偉大思想家的影響。細讀《鬼穀子》就會發現書中不少思想源於《道德經。》
七、我學《道德經》
我第一次讀《道德經》在1986年夏季,距今已20年了。那時我在上初三,快考高中了。由於我母好善,雲遊的道人,遠來的乞丐多會經人指點而在我家借宿一夜。有一天來了一位道長,在我家住了一兩天,起初勸我跟他出家修道,當時我正懷著青春的夢想,當然不會跟人出家學道了。我母問道長我能否考上高中,道長說沒問題,說我命中有「文曲星」保佑,我當時一笑了之。二十年來的經歷且歸在「修道」二字上。當時道長給了我一本石印本《道德經》,我匆匆讀了一遍,只記住了幾句話,開頭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還有句「自知者明,自勝者強」。後一句是作為人生格言記住的。我當時問道長:「啥是道」?我有想考問、為難老人的意思,沒想到道長說:「道可道,非常道」。就這麼一句,我當時不以為然,以為他連道也講不清,十多年後,想起此事,感到道長之言最妙。此事想來令人感歎,宿命耶?前緣耶?
我果然考上了高中,我二哥剛從大學畢業,購了一本朱謙之集注的《老子》《莊子》,這兩本書我上高一時都看得很認真,還開始了對道家功夫的學習,開始看道書了。那時全國的氣功熱、武術熱、《周易》熱、禪宗熱、中醫熱、古籍熱,我一件也沒少過,便成了今天投身傳統文化研究的前緣。
1989年,我第一次考大學,未中;1990年又考,又未中。在夏天,伴我度過寂寞的是幾本道書,其中有《道德經》《悟真篇》,我還讀《金剛經》,真正下功夫學習這些經典的歷程這才開始了。整個夏天,我常常在屋子裏靜坐、讀書,亦真亦幻的許多現象都有,大腦中彷彿「聽」見「有人」在向我講《道德經》,我忘我地記了幾個本子。這種孤獨中的靜悟讓我比較深刻地理解了《道德經》中的一些玄理。那時,我一心求道讀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