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割苇子之前,为何要用水车车水,这招竟能增加苇子的产量
民国时期,苇塘工人在大规模割苇之前,往往会用水车车净河里的水,目的就是为了增加芦苇的产量。至于其中的原理究竟是什么?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东北三省气候多变,各季节分界十分明显。广袤的黑土地上生长着多种农作物,自然资源尤为丰富。民国时期,随着东北地区人口数量的爆发式增长,三省经济也迅速腾飞,冬捕、伐木、淘金、割苇行当相继涌现,构成了东北地区发展初期的四大特色产业。辽宁省盘锦市是东北地区著名的湿地,此处坐落着一片世界上最大的苇塘,清末民初时期,每逢12月份。各地割苇人都会陆陆续续赶来。他们怀里背者自备的镰刀。期待着今年的芦苇长势良好。
割苇人被当地百姓称作是刀客,他们不惜千里迢迢远路而来,其实就是想在芦苇的丰收季节多赚些银钱。芦苇塘是由苇霸掌控的地盘,他们垄断着当地的芦苇生意,刀客们割下来的芦苇都要卖给他们,否则的话必会被赶出芦苇场。芦苇的长势优劣,直接影响着众人一年的收入,当地的苇霸常年派人盯着芦苇,一旦发现其长势不好,就要派人前去人工浇水,故此他们也天天盼着下雨,即使是洪涝灾害也无所谓。
众所周知,芦苇是一种特殊的水生植物,其耐涝不耐旱的特点,决定了它们适合生存的环境区域。如果夏季雨水丰沛,芦苇的生长速度就会加快,不仅苇杆高大坚韧,而且苇子叶也会相当宽厚,既可以用于编制苇席,也能成为包粽子的重要原料。可是一旦雨水量太少,芦苇就会生长得萎靡不振,不仅个头矮小,叶子也会枯黄,实际用途也不太大。
不过有趣的是,在刀客尚未到来之前,也就是11月份左右,苇霸们还要派人提前将河水抽干。与现代不同。古代没有电动抽水机,即使是手动抽水机也不存在,故此只能靠人工运水的方式淘干一片水域。不得不说。这无疑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但也有一些苇塘兴建了数辆水车,水车算是当时十分先进的科技设备,除了能够大大的节省人工成本以外,还能成倍的提高抽水效率。
此时一个问题出现了,既然芦苇的生长如此需要水,苇霸们为何还要将水抽出来呢?答案很简单,就是要尽可能地露出芦苇的根部。当地流行着一句话,叫作“宁要根一寸,不要杆一尺”,谈论的正是根部露出水面的重要性。芦苇生长在水中的特性,决定了它的根系必定发达,其细胞分裂活力旺盛,所以此处纤维质尤为繁密,远超过其茎叶部分。更多的纤维质也代表着更强劲的韧性。由此而言,利用它制作苇席及各类制品,将会更加美观耐用。苇霸将苇塘里的水抽干,其实正是要将其水面压至芦苇的根部位置,以便于刀客们下刀,毕竟河面冰层的高度决定了刀客们下刀的高度。
除此之外,芦苇被深度收割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芦苇根部越短,来年的生长态势就越好。无论是在现代还是民国时期,芦苇都是论斤售卖的,根部的比重占据芦苇本身极大一部分,故此而言。深度收割有百利而无一害。等到收苇活动彻底结束后,苇霸会命人将苇塘全部点燃,燃烧掉所有的苇子叶及裸露在外的根部,让它们重新化为有机物,成为来年芦苇生长的养料。
据调查统计,我国采割利用芦苇的历史已逾千年,它伴随着华夏文明一路走来,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由此可见,我们的祖先早已经学会了充分利用自然,同时也懂得关爱自然的道理。
参考资料:《割苇》 曹保明著 吉林美术出版社出版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