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州西关街的前世今生 2024-06-24 02:55:30 邮箱:3125136050@qq.com 华州西关街的前世今生作者 吴海强在华县城北,华州大街与新秦路交汇处,就是华县西关街。老西潼公路从这里穿街而过,向东可到华阴潼关,向西可到赤水渭南。 西关街街口 张发虎供图这儿最早曾是华县的经济中心。西关的集会可以说是华县各乡镇集会中规模最大的了,过去华县北乡的农民逢会就上西关街,每月农历逢四、逢十都有会。人们相约着骑车的骑车,走路的走路,有的全家起营前来赶会。什字口是粮食市,农民家里吃不完的包谷、麦,地里种的杂粮以及磨面后剩余的麸皮包谷皮都会拿到这里出售,城里人从这里买走黑豆、绿豆、芝麻,农村搞养殖的从这里买走家禽家畜要吃的麸皮、包谷皮。一眼看去就知品相,一把抓下去就知道干湿,一来一往就谈好了价格,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方便快捷。什字往北是家禽家畜市场,正下蛋的母鸡、大红冠子翘尾巴的公鸡、拴着的羊和狗、关在笼子里的兔和鸽子沿街道两边一字排开,还有一些农村老奶奶攒了好长时间的鸡蛋,舍不得自己吃,也用篮子装着拿来卖,篮子底垫着金黄的麦秸,那时的鸡蛋是纯白的,可全是绿色无公害,还特别便宜。到大牲畜市要继续往北,几乎到了城外。耕牛是正宗的秦川牛,还有骡子、马,我还在会上见过毛驴。那时牲畜买卖全是在袖子里面讲价,俗话叫“袖里藏金”。局外人只能听到买卖双方争论牲口壮了瘦了、牙口老了嫩了、价格高了低了,几番讨价还价,交易成功,皆大欢喜。 西关街竹编农具铺 吴海强供卖了家里的出产,就该商量着给家里买些日用的东西。街两边全是杂货店,搪瓷日用、铁器农具,都很齐全,特别是在麦子收获前,村里人叫“麦熟口”,这时的集会尤其热闹,笤帚、扫帚、簸箕、铁插、木掀、还有成捆成捆的锸把、掀把都沿街摆着,这是人们收麦子必备的农具,家家都要买,年年都要换。还记得西关什字有个“东方红门市部”,当时可称得上是华县人的民生百货了,农民家里一年的吃穿用度都可以在这里买到。没盐了没糖了,就进来了,食盐、白糖当时是零称的,称是吊在一个固定的木架子上,带着簸箕样的托盘,店员直接用托盘去戳,你要一斤就是一斤,很准,称好后用麻纸一包,纸绳一捆,动作麻利 、潇洒。酱油、醋是要“打”的,所谓“打”就是用固定的提子和溜子来往顾客的瓶子里装。大提子一斤,小提子半斤,店员根据你的需要随意组合使用,方便快捷。买好了用的,就想起早晨出门前答应给孩子买盒蜡笔,孩子已经都囔了好长时间了,还要给老人买点松软可口的吃食,老人卧床已经几年了。买好刚准备回家,忽然看到街边的剃头担子,想到该理发了。国营理发店就不去了,太贵,而且这里的师傅不仅态度好,价格还便宜,不过理出来的样子老套,不是平头就是光头,又想咱一个农民讲究个啥呢。师傅自己就是个光头,就像是自己给自己打出的一面广告牌。他的家具很简单,简单到一担挑,这头是个脸盆架子,那头是个小火炉,另带一个凳子,放下担子,取下凳子,就是一个理发铺子。他们除了赶会,平时还会走村转乡上门服务。理完发往家走,一路上都显得特别精神。 西关街老房子 宋朝峰摄当时的西关似乎还是一个文化中心,有图书馆、戏院和新华书店。图书馆是我高中阶段和刚上班时常去的地方,在那里我最早接触到古今中外的各类书籍,在那里我看到自己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新华书店规模很小,我曾在这里买到过十几本半价的旧书,随着经济大潮的汹涌,读书的人愈来愈少,加之国营书店经营模式老套,不久就被私营书店挤垮了,孤零零的,少人光顾。我对戏院只是一个模模糊糊的印象,记得好像是在什字口西北角图书馆的隔壁。七、八岁时爷爷拉着我的手去看过一次戏,里面设置跟电影院差不多,县剧团常在里面演出,逢年过节或县里有重大活动还会有省剧团的名角献艺,能来剧团看一场戏对一个农民来说可算得上是一件大事了。可惜后来戏院不幸被一场大火烧了,那场大火烧掉的不仅是一栋建筑物,更是华县人民的一片心灵的家园。后来城中心南移,政府在新华路上又修了电影院,这才满足了人们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 西关街小吃店 吴海强供西关街曾还是华县的政治中心,农科站、园艺站、国税局、财政局都曾在这条路上,财政局也不过刚搬走几年。我任教于华县华州中学多年,上下班穿行于西关,杂货店主,面馆老板,无不相识。春天街两边国槐绿了,夏天路面晒出了火,秋天凉风起,冬日雪花飘。岁月往复,城市发展,西关却已没落。曾有一外地同学前来学校找我,见面之后问:“这里应是华县北关,为什么叫西关?”他肯定不知道这里曾是华县的主街,华县的经济,从这里起步,华县的历史,在这里繁衍。西关,西关,旧景犹在,何日重现繁华? 郑桓公陵园 吴海强供这两年最让西关人骄傲的要算是郑桓公陵园的重建了。郑桓公是古郑国创建者,周王室功臣,他的陵园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但由于文革破坏毁了牌楼和碑石,只剩下一座坟头孤零零地被丢弃在西关街老螺钉厂院内,多年来得不到保护,几次面临被毁的危险。近年来,在海内外郑氏宗亲,本地贤达的倡仪下,县政府高度重视,郑桓公陵园重建工程终告竣工,几次海内外郑氏宗亲祭祖大会得以在华县召开。浩大的声势,隆重的仪式,让西关人感受到了家门口悠远的历史、浓郁的文化,更看到了西关发展的美好前景。 西关社区服务中心 吴海强供随着华县改为华州区,渭南主城区“东进”的步伐,西关街一定会震落一身的沧桑,踏上发展的快车道,迎来经济腾飞的春天。 原文来源:作者供稿 赞 (0) 相关推荐 崭新的华县(华州)火车站!下一站☞华州站!30万人的梦想实现了 华州站内部出站口 修缮一新的站房,看上去还是有点现代风格!虽然主体结构没做改变! 修缮一新的站房 简单,实用的候车大厅!低调啊! 全景站房 远眺华州站!还不错 露天一站台 高标准站台,露天候车区! 外 ... 赞华州,颂华县! 赞华州,颂华县 作者:毋西川 一一赞华州一一 四大名片有特点 促进华州大发展 优质矿产钼之都 亚洲第一是华州 黑陶皮影攻尖端 工艺精细不一般 风光秀丽少华山 休闲旅游美景观 无公害的蔬菜鲜 畅销渭南 ... 楼塔吟 楼塔吟 文/钱塘沙 题楼塔洲口溪 灵岩蓊郁泻清泉,洲口桥头别有天. 满岭春风生两岸,一湾溪月亘千年. 渔樵耕读自楼塔,山水诗情到辋川. 已证沧桑更多感,武陵源上赋新篇. 咏楼塔细十番 十番丝竹近均天, ... 【拍摄点】甘肃省陇南市成县城关镇北关村 吴挺陵 我们制作的九集纪录片<陈仓道>第七集<金戈铁马>,主要讲述南宋抗金名将吴玠.吴璘.吴挺保卫四川的故事. 吴挺是吴璘第五子,是吴氏家族第二代中的佼佼者.他早年从父抗金,屡建奇功. ... 历史文献中的“赤水” 新闻资讯·街坊爆料·新鲜趣事·吃喝玩乐·品牌推广 历史文献中的"赤水" 作者:闫广勤 渭南市华州区的赤水,历代文献典籍有许多记载,从而见证了其历史的久远. 赤水本是一条河的名称,后 ... #渭南头条# “华县站”三个字背后的人物... 最近一段时间,华州人时刻关注着华州火车站开通施工的消息.有网友留言尽快将"华县站"改为"华州站",也有人留言将"华县站"改为"渭南 ... 华县那静静流淌的小溪水 新闻资讯·街坊爆料·新鲜趣事·吃喝玩乐·品牌推广 静静流淌的小溪水 作者:杜明科 20岁那年,我参军到新疆部队,离开了我那可爱的华州杜家堡村庄,至今少说也有40年了. 回首当年家乡的风土人情.村中小景 ... 在华州西关摆摊三十年的左书达人——李文明 邮箱:3125136050@qq.com 左书达人李文明散记 作者 秦获幸 笔者最初对左书的了解,是在五十多年前一本课外书上,见到了介绍左书大师费新我老先生的文章,才知道我们用右手都难写好的毛笔字,竟 ... 华州赤水街遗存的老建筑 邮箱:3125136050@qq.com 赤水街遗存的老建筑 图文作者 望 乡 今逢农历十二月二十七,早起与妹婿驾车始永安城奔西而去,赶赤水腊月尾集.一路晨雾弥漫,影灯稀疏,偶有行人匆匆.至赤水街东, ... 华州西关:沧海桑田药王桥 邮箱:3125136050@qq.com 沧海桑田药王桥 作者 张发虎 各地的桥有千千万,我唯对我脚下的药王古桥情有独钟,药王桥伴着我走过了七十个春秋,对这座桥的关注,使我欲罢不能.我几十年来和所有生 ... 华州各街镇的集、会 邮箱:3125136050@qq.com 华州区各街镇的集.会时间 作者:邵拉雄 贾平京 华州区集市贸易一般按农历计时,定期交易. 据明<华州志>载:隆庆六年(1572)前后,华州每月有集 ... 华州《清明上河图》——上世纪的西关街市井百态 邮箱:3125136050@qq.com 老西关街的市井百态 作者 张发虎 图片 刘焕民 随着时光的流逝,西关街日渐萧条,走下了他繁盛的顶峰时代.遥想当年,西关街是华县商业贸易的中心,全县人赶集上会, ... 【大路朝天】老照片探析老街 汉口华景街的前世今生 清末,在汉口江岸区有一条繁华热闹的街道,这条街即今天的中山大道一段,东起一元路西至六合路,平均路宽约20米,长约1公里.这条街在历史上曾经先后有过7个名称,最有影响的路名叫"华景街" ... 华州瓜坡的早点一条街 邮箱:3125136050@qq.com 早 市 遐 想 图文作者 张 文 天还没亮,华州西南瓜坡街道的早点摊位上,每天第一波来到这里的人们已经开始紧张地忙碌起来了. 一座座帐篷拔地而起,一顶顶大伞展 ... 华州乐人(龟子)的前世今生 邮箱:3125136050@qq.com 华州乐人的前世今生 作者:秦获幸 龟子--是华州人对红白喜丧事乐人的旧称.不论大家小户,哪一家没有红白喜事,既然有红白喜事贺寿事,就需要龟子们来红事助兴,白 ... 华州城里埋在路面下的古桥——西关街药王桥 邮箱:3125136050@qq.com 药王桥的传说 作者 张发虎 华州那么多桥中,位于老县城的药王桥却淡出了人们的视野.除了年迈的老人,年轻的一代不知何谓药王桥,通常人们在桥上走,不知桥位于何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