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大医张锡纯2【一点资讯】
张锡纯考了几次科举都没考上,就回到家乡继续学习中医,这个时候好多西方的知识,传到中国了,张锡纯偶然看到了几何和代数,张锡纯和好奇,就刻苦钻研几何和代数,结果在晚清的时候,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兴建了新式学堂,要求必须教授几何和代数,在盐山地区找几何和代数老师,大家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就张锡纯一个人学过。就把张锡纯请来,进入学堂当了老师,张锡纯就一边当老师一边给人看病,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很多故事。
有天晚上,张锡纯正在休息,听到非常急促的敲门,张锡纯起来一看是表兄,是隔壁村子的,表兄很着急,6岁的儿子出问题了,张锡纯随着表兄来到邻村,一看这个孩子是要出麻疹,家里已经准备药,但是孩子嫌药苦,就没吃了。过了几天这个孩子的病就重了,身上高热,神智有点不清楚了,四肢开始抽搐,当时家里人吓坏了,张锡纯仔细观察发现,疹子了颜色已经发紫了,这个是毒邪往里边走了,中医叫毒邪内陷,毒邪往外走叫顺证,出来就好了,就怕往里边走,往往会引起危重的病症,这个孩子就病的非常厉害。
张锡纯就想到羚羊角,可以把毒邪热邪透出来,透到体表来。张锡纯认为羚羊角并不像大家的想的寒凉,他认为是微凉的,但是它有一个作用,就是他体内脏腑的热毒透发出来,张锡纯很多医案都用羚羊角,把羚羊角用活了。于是就买来羚羊角煎水,这个药水没有什么味道,孩子能接受,就喝下去了,没多久孩子的神智开始清楚了,抽搐也减轻了,时间不长就好了。孩子的舅舅是沧州的一位名医,叫孙宝轩,当时有人给他传信,说外甥病情很重,舅舅很着急,连夜赶路,第二天就跑来了,一看孩子这么快就好了。人家就告诉他是张锡纯治好的,这位舅舅一看方子,说这是仙方啊!这个方子开的特别精到,药力用的特别好。
张锡纯一边教书,一边看病这个过程有20年之久,所有的人在学术成长过程中,都要有一个积累的过程,攒的多了,才能攀登另外一个高峰。张锡纯说,人生有大愿力,而后有大建树,老安友信少怀,孔子之愿力也,当令一切众生皆成佛,如来之愿力也。故学医者,为身家温饱计,则愿力小,为济世活人计,则愿力大。于是就把自己的经历,经验和验房积累下来,逐渐编订成册,但是这个时候书并没有出版,在他写完序之后,辛亥革命爆发了,清王朝灭亡了,大家人心一震,新的民国政府建立以后,大家都希望这个政府能够让我们强盛起来,所有人都特别激动,张锡纯已经50岁了,他也特别兴奋。
就在这个时候,直隶政府请他到部队工作,做个军医,张锡纯特别高兴,就接受了邀请,到直隶部队里做了一名军医,就随着部队转战,走了很多地方,给战士看病,救了很多战士的性命,当时是冬天布防,从邯郸做火车道德州而去,天特别冷,火车窗户都是露天的,好多战士冻感冒了,发着高热怕冷,人们就找张锡纯,正常的情况用白虎汤,可是现在才布防,没有这么多药材,他就创了方子,生石膏,里边有热药解掉,张锡纯把生石膏用的出神入化,在他的论述里,把生石膏放在第一位,用的最多了。他认为生石膏不像别人认为的那样大寒,他认为是凉的,微寒,能够把热慢慢透发出来。
但是单用生石膏也不行,他就配了粳米,把白虎汤里生石膏和粳米留下了,其他的去掉了。粳米和生石膏熬粥,粳米可以补助胃气,另一方面粥是热的,可以散体表的寒气,这个方子就两味药,一方面散体表的寒了,另一方面清里边的热了。喝完以后,战士的病就好了,张锡纯治了很多战士的病,也就立下了一些功劳。
谁也没有想到,远在东北沈阳发生一件事,这件事改变张锡纯的命运,让张锡纯走上了人生辉煌的阶段。当时沈阳有个学社,叫天地新学社,一帮人聚在一起研究新的思想,其中有一位姓苏,到北京来申请一个专利,做了一个宇宙模型,但是他在政府的桌子上看到了,张锡纯书的草稿,叫《医学衷中参西录》,张锡纯把所以的东西都汇聚到这本书里了,当时就写一部分,这位苏先生坐在那里看,越看越觉得好,就把在北京的另外一个学社成员,这位姓袁先生看完以后说,惊为当时医学中有一无二之著作。
这两位回到奉天,就和学社领导汇报了,这书要是不出版太可惜了,这位领导很热心,专门派两个人,联络劝说张锡纯出版,张锡纯当时还不自信,说你们传着看看,我再修改一下,这俩人说,您别修改了,这已经是有一无二了。张锡纯就同意了,这俩人就申报专利权,就这样出版第一册,一出版了不得了,变成洛阳纸贵了,张锡纯的名声就誉满全国了,可是就一本书的出版,不能改变张锡纯的人生。
当时沈阳的税捐局相当于税务局,税捐局的局长叫齐自芸,他是个热心人,而且爱好中医爱好养生,这天就买到了《医学衷中参西录》,一看太好了,说,多有发前人所未发也,医中巨擎也。他每天看张锡纯的书,越看越领悟,水平慢慢就提高了,齐自芸局长有位朋友,朋友的夫人得了“癥瘕”,肚子有结块,这个夫人病的吃饭都有问题,身体很弱,下床也不方便,病了几年的时间了,请了很多医生都没有看好。这天就找齐局长,商量寻访一个名医,这个齐局长也奇怪,找不到名医,就想自己来,就拿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翻,找到一个方子“理冲汤”好像对症,这里边有点补气的药,有点化瘀的药,张锡纯认为,如果有淤血,单纯化瘀力量不够,得稍微加点儿补气的药,这样才能把淤血真正化开。
齐局长就把这个方子给这位朋友了,结果服了十几副以后,这位夫人的病居然好了,朋友来感谢齐局长来,齐局长也没想到这个方子,效果这么好啊,于是就想请张锡纯来沈阳,他把这事和大帅府的秘书刘海泉讲了,刘海泉也支持,就说我们这样办办不了,要请一帮人帮忙,这帮人就是天地新学社的人,这书就是这帮人出的书,自然是百分支持。现在沈阳有西医的医院了,有东洋人的医院了,就是没有中医院,他们就像张锡纯来办第一家中医院。
当时张锡纯随驻军在武汉驻扎,接到这个邀请也有很多感慨,他知道这是一个挑战,张锡纯深入了沉思,他想我们中国人一定能做到这一点,西方人和日本人能做到的我们一定也能做到,我相信自己的本事。于是,他就告别了部队。离开了战友,远赴沈阳开始他人生中最辉煌的阶段。他来到沈阳和这帮热心朋友建立了,中国第一家中医院,立达医院。中医之有院,实自此始,这年是1918年。
张锡纯建立中医院以后,四方震动,同时大家也担心,都知道中医是慢郎中,一年半载治不好怎么办?张锡纯刚刚创办中医院不久,就遇到一个特别棘手的病例,不过也恰恰是因为这次诊病,才让张锡纯和他的中医院,一下子名声大噪。当时有个公署官员得了病,他的病比较重,就住进了日本人的医院,结果越治越重,最后是头面肿大,下体溃烂,周身壮热,谵语不省人事。日本人一看治疗20多天,治成这样了,也没办法了,估计这病人好不了。
当时警署里边有一个孙先生,是他朋友,听说名医张锡纯来沈阳办了中医院,于是,他就求张锡纯能不能去看一下,张锡纯按他的描述是热证,要透出来,想生石膏可以,于是,张锡纯就先拿生石膏,煎了一大瓶水,把水放到葡萄酒瓶了。因为当时西医院和东洋人,不让中医去看病,张锡纯只能假装是朋友,拖言探友,盖不欲东人知为疗治也。去了一看,果然是热证,里边热邪很盛了,就拿生石膏水给他喝,先把热透出来再说。第二天张锡纯又来了,一号脉发现脉搏平和一些了,身上热也退了不少。唯一的一个症状没有改变,就是谵语和昏迷。
这是正气不足,就在方子里加了点党参,又过了一天人就清醒了,烧也退了,醒了他就奇怪,我怎么了?抱着一个酒瓶子干嘛呢?人家就把情况说了。这人一想那我还在日本人医院干嘛,不是傻吗。就赶快打包出院,到中医院去住,张锡纯就能有针对性治疗了,又治疗了20多天,病就好了。大家一听张锡纯真厉害,张锡纯名声大噪,很多人都来找他看病。
当时陆军二十八师的师长汲海峰,他的母亲身体不好,老太太70多岁了。常年身体虚弱,吃不下东西,后来每天只能喝点牛奶了,有两年下不来床了。不巧的是这个时候又得了温病,身上发烧咳嗽,咳出来的痰特别粘稠,慢慢的神智有点昏聩了。汲海峰急坏了,正好听说张锡纯治病特别好,以前找过没找到名医,现在有名医了,就把张锡纯请来给母亲看病,张锡纯一诊断,这老太太身体真够虚的,张锡纯就想了,到底是正气虚的厉害,还是邪气盛的厉害,张锡纯认为这个时候邪气已经没有多少了,她患外感病已经有些日子了,现在主要是阴虚,要滋阴,稍稍配一点清热的就可以了。
于是就开了滋阴清燥汤,这个方子其实特别简单,生山药、白芍。滑石、甘草等,这个老太太喝下去一副,觉得身体马上开始恢复了,就把剩下药渣又煎药一边,然后打了一个鸡蛋黄进去,和中药调和起来,中医叫鸡子黄,有滋阴的作用,喝完后老夫人的病就好了。她自己说觉得身体比没得病之前还好,张锡纯就又开方子调理,这个老夫人就彻底恢复了健康。
有家人的孩子得了病,黄疸,周身发黄,请了好多医生没治好,后来听说了立达医院名气很大,就把孩子送来了,张锡纯诊脉发现和别人不一样,这脉特别沉细,这是一个虚实夹杂的病症,不能按常法来治。他就开了一个两味药的方子,硝石和矾石,大家一看这能治病吗,硝石是做火药的,这是张仲景在《金匮要略》里边的,专门治疗女劳疸,是肾虚导致的,房劳导致肾虚,导致的黄疸。但是张锡纯说不能局限的看这方子,这个孩子服了十多天的时间,黄疸就退了。
大家感谢他,张锡纯说这孩子虽然黄疸退了,但是眼睛和皮肤还稍微有点黄,体内还有点湿热,又开了一个小方子,生山药、薏苡仁,茯苓,祛湿的很平和,可以当粮食吃的,又服了一段时间,黄疸就彻底好了。张锡纯现在的医术已经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峰,在这有了空间发挥在家的能力,可是就在张锡纯大展拳脚的时候,局势又发生了变动。张锡纯被迫离开了沈阳,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