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作家散文】王皓云/典雅厚重之阆中古街
典雅厚重之阆中古街
王皓云(四川苍溪)
当你城市病犯了的时候,有这么一个好去处,会把你处在钢筋混泥土森林城市的身心调理得非常愉悦,会让你留恋往返,乐此不彼,满心氧气地离开,茶余饭思之余还会余味无穷,穷死追慕她,想念她。令你魂梦相牵,恋恋不舍,那就是典雅厚重的阆中古街。
在九十年代初,到处都是古街青石板路,说什么古街的话,绝对是要嘲笑你的,你不与时代接轨,百废俱兴的中国正在进行如火如荼的城市建设,国际经融中心的上海羡慕死了多少人,时尚靓丽的改革前沿阵地——深圳名片纷至迭来,多少淘金梦满足了多少人的发财梦,不仅发展了城市,而且也富了自己的家庭,令多少人携妻带子投入了中国的城市发展的潮流中,满足了一个城市人的光鲜亮丽的生活,羡慕了多少的人前赴后继,城市发展永远为蔚为大观,青春活力无限。
如果说大城市永远像一位青春活力四射年轻的小姑娘的话,那么小县城的发展绝对是一位雍容华贵的少妇,农村就是保守的老太婆了。但是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农村与小县城比拼的发展速度也接近了。但是城市发展千篇一律,没有城市的特色,建筑几乎都是一样,城市的人们长处在森林城市,找不到精神的安慰,于是靠旅游来满足根文化的缺失,以来安慰候鸟的迁徙,总有一处是自己的精神家园,每一个人的精神家园不同,但是全国这么大,总有一处能够满足于你需求,于是乎特色旅游出现了,各种城市名片出现,乡村旅游也得到大力发展。
在这种背景下,阆中人看到全国各地的人们朝圣般地向古街涌来的时候,心中的不快早已烟飞云散。据说古街的人们也想改天换地,除旧迎新,但是就在人们大力拆除旧房的时候,阆中一位高瞻远瞩的领导一声令下,不准拆除旧楼,继续保持,加大投资力度,申请省文物保护,阆中古街得以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我得佩服这位领导拥有的战略眼光。拥有特色就是一个城市耀眼的名片,不仅保持了老祖宗的遗产,而且还把一个地方的古代生活习惯民乡民俗的经典传扬光大。让参观者在这种强大的文脉中感受到一座城市的典雅厚重,心生虔诚的敬意,绝不敢亵渎文化名城的一草一木,尊重历史,敬畏文化,传承经典,阆中做得太妙了。
九十年代我还在阆中之邻的县城读书的时候,就对她爱慕不已,魂梦相牵。骑着自行车飞速地投到她的怀抱,走进宽窄不一巷子,看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生活,心里特别的近,也特别的舒服,看着小朋友在巷子里捉迷藏玩家家,心里痒痒,与同去的同学也玩起了捉迷藏。可是,我们玩散了,巷子千万条,房子千万间,自己仿佛进了迷宫,那个年代没有手机,就在深深的巷子里乱串,胡乱奔跑,在汪洋大海的古街里迷失,同去的伙伴都是同路来,而失散地回,回去都彼此抱怨不止,发誓再也不去了,回来也做噩梦,梦见自己是一个被父母抛弃的孤儿,在深深的巷子里寻找自己的妈妈。
就是这巷子,还是让我们乐此不彼,发一次誓,就深深地爱一次,每次还是去了。后来熟悉了,在古香古色的老街里骑着自行车横冲直闯,希望碰着一位带着丁香般的姑娘,带着油纸伞的那种。多少年一直在回忆,那种惬意生活至今还在脑际中闪现。
参加了工作,囊中羞涩,潇洒不了人生,广厦没有一间,破自行车也没有一辆,没房没车没有钞票,家里穷得像沙漠。按别人的说法,哪怕你帅得出奇,何况我不帅,所以连麻婆娘都不愿意跟你处朋友。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在放假的日子,我一个人茕茕孑立,形影相吊,飘到了阆中古街,把自己的贫穷、忧伤与无赖全部丢弃,置身阆中古街,仿佛自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也最快乐的人。
回到熟悉的阆中古街,就仿佛回到了自己的家,这里没有厌弃没有鄙视,更多的是包容与厚待,让我的心更放松,情更真挚。沿着西门古街进入阆中古街主轴,用一个比喻句再也贴切不过了,阆中古街就像一棵参天的人文大树,西门古街是树的主干,其他两边的古街就是树的枝丫,西门如同人文大树的根,日餐夜饮,扎根这厚重三国文化的土壤,痛饮嘉陵江圣水,根深叶茂,花果飘香,中外驰名,在锦屏山少陵的关照下,阆中古街散发出少妇成熟的风韵,典雅厚重,雍容华贵。
走在主街上,脚踩青石板铺的路,如同走在茶马古道,一边猎奇,一边赏景,谛听急促马蹄声声,还有那荡涤灵魂的吆喝声,自己陶醉了,如同进了古香古色的演示厅,眼睛不够使,耳朵不够用,心不够专一,情感庄严而敬畏。收拾好自己嬉笑怒骂的心,神情专注地感受古街的氛围,整顿好自己衣帽,端正好自己的眼镜,仔细品味古街的一切。
我就是古街,古街就是我。那一条条古街如同剑门关神奇并刺激的鸟道,令人向往,令人追寻,令人震惊,令人奋进,新鲜而神奇,向往而奋进,追寻而震惊。可以说剑门关蜀道是人类战胜自然,改天换地的智慧精神集中展现,在刀砍斧劈的石壁上人类修了一条高速公路,解决了人类出行的问题,令人可歌可叹。而在阆中古街里人类的智慧全部浓缩在这里,对人居环境舒适典雅完美结合的文化追求而展现的人类的智慧,而惊叹而佩服。我如同走进了那浩繁的文学历史,那熟悉的那不熟悉的,我的骨子里全都有,是哪一种五千年的厚重文化浸润的结果,我喜欢那宽窄不一长长短短的深深浅浅的巷子,耳闻目睹,如同翻阅历史古典,那不是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吗?那不是秦汉风骨吗?那不是唐宋的诗词吗?那不是陈朱理学吗?那不是五四运动吗?让我望而生畏,不敢造次。古街又如同古诗词,从《诗经》里走来,从《离骚》中走来,从陶渊明的《桃花源》里走来,心生敬意,尊崇古典,感叹人类智慧,所有的思想所有诗词都体现在古街的一房一街、一草一木里,融合的那么完美,一种典雅,一种厚重油然而生。
古街青石板出自于深山老林,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石头是人们安居乐业的好帮手,在科技不发达的时候,倔强顽固的石头是人们衣食住行的更好朋友,让土坯的房屋有了坚硬的个性,永远矗立在人们心里而屹立不倒,土是石头的脚,石头是土的心,他们的结合就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灵魂与肉体都有了,还惧怕历史的风风雨雨吗?没有青石条没有青石板也就没有阆中的古街,这一切繁华的智慧都建立在他的身上,它如同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男人,在历史的决绝的时刻,都能展现英雄般的气概,推动历史发展,延续社会的风骨,展现自己的大智大勇。赤脚行走在青石板,如同敲打历史的钟缶,给你历史文化的蕴藉,也如同流浪千里之外游子,投进了母亲的怀抱里,那种关怀那种亲近那种释放都有了。青石板是我们一代代农根文化的人所抹不去记忆,永远在我们肉体里生根发芽,无论你在哪里,我们都有一种记忆一种精神一种情感在左右你的思想,那就是一种怀旧的情节。
古街两边的房屋在行道树洋槐的婆娑影子里忽隐忽现,有槐就有家,有家就有市,有市就有街,有街就有房。房屋太有地方特色,房屋不高,却有自己的风貌,青砖灰瓦朱墙,没有华丽的外表,没有堂皇的设施,就是那种几千年的传承秉性,古朴庄严,简洁明了,这就是龙的传人的文化个性,不求奢华,只求本真的生活,崇尚俭朴,于简朴中讲究内涵讲究底蕴;不求富贵堂皇,只求内涵深重,这就是川北民居的特点,房檐飞檐走兽,屋脊坚挺厚重 ,风水讲究四水归一,人文更讲究天人合一,小天井与大天井布局格式,或者大小院子错综交叉, 围墙格式多样,体现农耕文化的特点与实用,各种思想文化碰撞的文化格局造就了地域房屋文化的风水,这就体现了川东北的房屋的特点,一般讲究东西向与南北朝向,发不发财靠阳地(就是住宅),所以建筑房屋很讲究也很慎重的,不是欲所欲为。发不发人靠阴地,在陈忠实的《白鹿原》就体现得非常明显,其实在农村特别讲究的,这决定一个家族的兴与衰 ,不是儿戏。所以在阆中古街里体现得非常明显,首先古街房屋是老百姓的住家,他们的朝向风水颇有讲究,可不是乱弹琴的,一般房屋前有石狮镇守,起到辟邪保平安、健康长寿的作用。
在阆中的古街,无论你走进哪一家大院,都有上面所说的元素,当你走进李家大院,你就被古朴厚重的文化所感染,情不自禁地想在里面住上一晚,外面热闹非凡,里面雅趣寂静,闹中取静,让你疲倦的身体与精神在这里净化舒展,让你放慢心灵的脚步,谛听心灵的声音,让你的人生欲望暂时放放搁搁,按照网络上说:生活中不止剩下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但是我要说的是:没有生活与工作,哪有诗和远方呢?只有努力的工作,我们才能到远方追求着自己的心声,满足自己的精神,让自己的生命之旅快乐而简单,不求奢华,只求心声,谛听来自肺腑之音,让自己与这古朴典雅厚重李家大院同在,虔诚地洞悉过往历史,让自己在历史文化中找到未来所隐藏的东西,为自己的将来人生指明方向,绝不在糊涂了,而智明通达了,这就是传统各种文化的魅力所在。他们之间是相通的,各种壁垒也在文化中打破了,虽然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堵墙隔绝了人们的交往,但是文化的东西相辅相承相通的,达到天人合一四水归一的目的。
在李家大院里,你什么放下什么不放下,各种脸谱在这里真实了,各种情感真挚了,各种思想纯正了,形形色色的人本真了,露出儿童的天真与笑靥,一脸庄重严肃的神情,对待院子里一草一木是那么亲那么的近,手扶历史的沉淀,心潮起伏,颇有感慨,现代人的浮躁,古代人的斯文典雅,一花一木,一草一家具,都有古人的心血,都有古人的智慧。坐在院子里,调皮的千古阳光傻傻地从窗棂中跳了进来,看着游人的一茶一书一生活,恬静美好,触目院子里假山流水,耳畔响起历史千古绝唱,刀光剑影,但这都成为过往,此时此刻自己才是最惬意的最满足的最快乐的。一脸美美的满足感盈在自己的心间,此时才感觉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幸运最幸福最关爱的人。
当你在千万万的人流中前行,都有一张熟悉的笑脸,他们徜徉在阆中的古街里自由自在,各有收获,各有满足。不管你目不识丁,还是满腹经纶,都能读懂阆中古街的魅力,那不断的欢声笑语,那不断的相机咔嚓声,是最好的诠释。人与人和睦相处,友善帮助,虽然人山人海,绝对没有脸红脖子粗的争吵声,每一个人到了这里,都得到净化,得到熏陶,这里就是他们的家,阆中人都乐于帮助你,为你服务,他们的服务是一流的,没有拥堵,没有喧闹,彼此感染着彼此带引着,这就是古街散发出的文化魅力所在,我由衷的佩服。
古街里还能坐马车、观光车等,人们最喜欢的就是坐马拉车,由一人牵着马,打着锣,后面跟着穿着三国衣服的士兵,前面由张翼德骑着大白马,拿着长矛开道,好不威风,既感受古代三国之遗风,又感受到现代之风情,过眼的荣华富贵都成为历史烟云,历史的烟尘吹净了坐车者的疲惫,让他们快乐满满踏上新的人生旅程。
随着缓缓的马车前行,放慢生活的节奏,在金秋十月的季节,感受历史的厚重,兄弟的情深,三国事业的丰功伟绩,历史的脚步早已过去,但是在这现代人的眼中,放慢心灵的旅程,由着历史的马车慢慢倾诉一个城市的过往,感受现在都市的品味与魅力。有一种穿越有一种陶醉的满足。
因为爱上一个城市的美食,所以就爱上了一座城市。在阆中古街的马蹄哒哒的声中,在我们视听目不暇接的时候,在我们满肺腑全氧气的时候,我们随时随地感受到阆中美食的味道。有一种荡气回肠的阆中牛肉,香气扑鼻,侵人肺腑,津生五味,特别是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面让你爱上阆中不想走了、走了还想来的冲动;更有一种阆中醋甲冠天下,历史悠久没法说,皇家贡品今未有。就是说阆中醋质量口感非常好,不仅品种多,而且味道与美容出奇的好,满足了不同人的需求,阆中醋既满足游人味觉与嗅觉,还能满足人们美的需求,吃了阆中醋饱了食欲,满足了美容,还健康了身体,所以从头到脚从内到外都能够满足你的需要。阆中馒头就像从古巷历史的风雨中走出的阆中姑娘一样,纯洁,质朴,舒爽,甜美,开心,她一脸白皙的带着一丝红晕的脸行走在古街上,打着一把把油纸伞,在悠长悠长的巷子里穿着旗袍频频地深情地回首凝望。有多少痴情的儿郎慢慢地追随历史的时光,生怕一声惊叹一声赞美而把这种美破坏,拿起相机咔擦咔擦记录这几个世纪的美梦,让自己孤独的梦在这个古街得到满足得到延伸。
古街美食之多之美之香,让人品尝不完就饱了肚腑,行走在古街,如同穿越历史,翻阅古书。不仅满足了视野之美,也满足了肚腑之饥,更满足了休闲之娱,特别特别是满足了灵魂之新。来去各不同,来时心事重重,灰头土脸,走时轻松愉快,面貌焕然一新,灵魂得到洗礼,脚步厚重,精神振作,快乐与欢笑将伴随一生。
王皓云,男,70年代初生, 笔名人生妙笔,现供职于苍溪县城郊中学校,中教一级教师,四川省作协会员、广元市作协会员,四川省散文协会会员、广元市散文协会会员,《小小说月刊》特邀创作员,散文《女人的村庄》入选《<散文百家>十年精选》,出现代诗集一部《皓云的诗》,近三十多篇文学作品被多家文学刊物转载,曾获县市省全国各类文学奖三十余次。本文《扶贫路修到了我的家门》“建功三大主战场征文比赛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