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榆次常家庄园,让我倾倒让我陶醉的山西大院

说到 山西 ,说到 山西 的历史, 山西 的文化,少不了要说说晋商。这晋商在 中国 的商帮历史可谓是名列前茅。说到了晋商就联想到了 山西 商人的大院文化。老早就听说了 山西 的大院。什么乔家大院,王家大院,这个大院,那个大院,据说有十个之多。反正都是赫赫有名。曾经有一年到了 山西 ,因为电视剧乔家大院,乔家大院有了名气,然后去了乔家大院。印象里很壮观,回来后又觉得没啥感觉,或是来去匆匆,或是走马观花,或是对晋商文化的不了解,或是当时的兴趣不在上面。总之回来后也没把这个感觉留下来。然后走了看了很多的古街,古镇,古建筑。各地的各种的古建筑文化各有特色。这次去了 山西 ,有伙伴安排去看常家大院。也没放在心里,不以为然,觉得也就是古建文化一部分。
但是当我看到了常家大院后。浏览过常家大院后。让我大为震惊,让我倾倒,让我陶醉。如此倾倒,如此陶醉不仅仅是是它的历史,它的文化,还有它的规模,面积,尽管我看到的仅仅是它原来面积的不到四分之一,竟然是那么庞大,不要说大院,不要说庄园,说是一座城也绝不为过。里面的古建,里面的文化氛围,里面的精美雕刻,里面的花园亭台。。。无不让我惊叹。 山西 的古建筑竟如此震撼,如此大的规模。后来又看了一些资料,又看了一些其他方面的介绍,觉得看了 山西 的古建筑其它的古建可以忽略不计了。这不过仅仅是我的看法。不敢说多全面,但是也有说法论证,不是有说法 中国 “地上的历史在 山西 ,地下的历史在 陕西 ”。又说“五千年文明看 山西 ”
好了先说说常家庄园的历史,常家庄园位于 晋中 市 榆次 区南15公里处的 东阳 镇车辋村,距 太原市中心35公里。车辋由四个小自然村组成,四寨中心建一大寺,与四寨相距各半华里,形成一个车辐状,故名车辋。
常家庄园是被称为“儒商世家”的 榆次 东阳 镇车辋村常氏家族的宅院建筑群,始建于乾嘉年间,从 清康熙年间到光绪末年,经过二百余年的修筑,常氏在车辋整整建起了南北、东西两条大街。街两侧深宅大院,鳞次栉比,楼台亭阁,相映成辉,雕梁画栋,蔚为壮观。共占地一百余亩,楼房40余幢,房屋1500余间,使原先四个自然村连成了一片。有谚曰:乔家一个院,常家二条街。常氏宅院的建设规模当时称为三晋民居建筑之首。
后多次修缮,占地60万平方米,(略小于故宫,是乔家大院的60倍)有房屋4000余间、楼房50余座、小园林13处,建筑占原车辋村的一半。1947年,因战争被毁多处,后得到修复。由于战争及历史原因,如今全貌已不复存在。亏得当年的县政府把“老红军休养所”办在了庄园 东北 角的主要建筑内,才躲过了XX浩劫,使庄园留下了这些我们目前尚能参观到的建筑物,和这座硕果仅存的“敦艮吉”城门楼,因此确切地讲,我们参观的是个已经残缺不全的常氏庄园,其面积仅是原庄园的五分之一(又一种说法,到底是四分之一还是五分之一似乎也不重要,总之它的规模令人惊叹。)。 
常家庄园目前开放为原常家庄园遗存的半条街,共计12余万平方米,不及原面积的1/4。其中宅院4公顷、园林8公顷、附属房屋3公顷,庄墙12公里,形成一山、一阁、两轩、四园、五院、六水、九堂、八贴、十三亭、二十五廊、二十七宅院”的格局。
以上内容是各种材料收集整理,有些内容可能有冲突或矛盾,仅供参阅。

说了常家庄园就必须要说常家的发展史,常家的世祖。就要说到常仲林。关于常氏,常仲林,有多种内容说法。
榆次 常氏是 晋中 富商。徐珂《清稗类钞》称常氏有资产百数十万两。该族原系 山西 太谷 县人,明朝弘治十三年(1500年),常仲林迁居 榆次 县车辋村刘家寨,由仲林一世起到八世常威时,家“始裕”,(开始富了。)“至于起家,即率经商”。其经商则在 多伦 诺尔、 张家口 、 兴化 镇及本省 大同 、 繁峙等处。在晚清,在恰克图十数个较大商号中,常氏一门独占其四,堪称为清代 山西 省的外贸世家。
榆次 的常家,在晋商中以外贸称著。据“ 山西 外志”载:“在恰克图从事对俄贸易众多的 山西 商号中,经营最长,历史规模最大者,首推 榆次 车辋常家。
常氏一门从乾隆、嘉庆、道光、 咸丰 、同治、光绪、宣统七代,沿袭一百五十多年。尤其在晚清,在恰克图十数个较大商号中,常氏一门独占其四,堪称清代晋商中“外贸世家”。常家从开布铺,经营布匹、白布走俏、获得厚利,又扩大规模,兼营茶叶、杂货,外销 蒙古 等地,逐步积累商业资本,设立了大德玉商号。
按《常氏家乘》记载,常氏宗图上画着一个牧羊的人,而车辋常氏的南祠堂里又曾长期供着一把始祖用过的牧羊铲。常氏族人传说,常仲林到 榆次 之初曾以牧羊为生。常家由贫到富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奋斗过程。明代“开中法”以来,晋商藉此渐成气候,跻身于 中国 十大商帮即晋商、徽商、陕商、洞庭商、宁绍商、 龙游 商、江右商、泉漳商、 临清 商、粤商之首位,使 山西 成为全国各省之首富。 晋中 一带,大商巨贾不断涌现,路上车马商贩,南来北往,并时有驻足。常家耳濡目染,有的人逐步认识到以商 兴业 ,要比以农致富快得多。于是,摒弃 中国 数千年来重农轻商的观念,离开乡土,外出经商。虽然同门兄弟,相随结伴,但初入商场,本钱无多,小买小卖,经验缺乏,一度步履艰难,亏多赢少。直到清顺治初年,常氏孤注一掷,从 徐州 水运一批白布到 天津 ,恰逢当朝皇帝笼络汉民,为明末崇祯皇帝补葬戴孝,白布被全部就地征用。常氏绝处逢生,发了一笔大财,吸引了更多的常氏族人走向商路。
据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四十年(1701年)、雍正五年(1727年),本村与邻村修庙募化碑中记载,七世常进龙、常进虎、常进麟,八世常文、常殿已成为“纠首”——带头人和组织者了,非家大业大,得不到这样的“荣耀”。而且,常进龙的儿子常吉,也在这个时期“入庠”,成为常氏的第一个“秀才公”,在车辋占有显耀地位了。

导览图

公元1701 年,晋商常威离开 榆次 老家,北上 张家口 谋生,开设商号“常布铺”,经营棉布、绸缎。

公元1728 年,常威把“常布铺” 更名为“大德玉”,之后该商号由幼子常万达继承。

常万达(1718~1796)由内贸转外贸,跨入恰克图市场,开展对俄茶叶贸易。

城门

 进入“敦艮吉”门,眼前就是保存完好的东西一条街(俗称“后街”)。花岗岩石板路的两旁是一排溜的高墙大院,上首第一幢建筑就是“常氏宗祠”。宗祠对面的照壁,上面刻的是常氏家训。 宗祠内的戏台。    常氏宗祠内陈列的家族谱系,向我们展示了常家的发家史,和治理家业、教育后代的优良传统。常氏车辋村的始祖常仲琳,原是 太谷 县的一个苦孩子。明代弘治年间只身来到车辋,给人放牧羊群混口饭吃。由于他的勤奋刻苦,最终娶妻生子,在此地站住了脚跟。到了七世祖常进全时,开始经商,使常家逐步过上了小康生活。大 清康 、乾年间八世祖常威,以敏锐的商业眼光发现,贩运茶叶远比原来经营布匹利润丰厚,于是果断改弦更张,率万已、万达二子以超人的胆识,开辟了一条从 武夷山 到 俄罗斯恰克图,长达几千公里的“茶商 丝绸之路 ”,使常家迅速 富裕 起来,成为富甲天下的 晋中 望族。(电视剧《乔家大院》中 武夷山 贩茶的情节,就是把常威的业绩“移植”到乔致庸身上去的)             
在发展经营的同时,常威并未忽略子孙的学业,注重对他们品德修养的培育,并留下了“学而优则贾”的遗训。以后的常氏传人恪守着这条祖训,不仅把家业越做越大,而且族中前后有146人考取了秀才、举人、进士功名,打破了封建社会中“富不过三代”的循环。             
紧挨着宗祠的是由东向西的一座座院落。虽然建筑风格与乔家大院大致相同,但房屋进深、数量均比乔家多,而且显得宽敞。论建筑工艺特色,当首推常家的砖雕。庄园里的砖雕不但数量众多,而且每幅砖雕构图精致,神形俱备,意蕴深远,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石芸轩书院的西面就是常家的后花园,是个在西部 地区少见的富有 江南 韵味的园林。亭台轩榭,假山池沼无不效仿 苏州 园林的造园技艺,就连花木的栽种,也很注意高低疏密及不同季节的搭配,使人不管在哪个季节都不会感到寂寞冷清。最吸引眼球的是园中那座高达五层的“观稼阁”,造型别致,高耸入云。登上阁顶可将整个庄园尽收眼底,极目远眺可望到庄园外数千亩良田。据说当年常家主人,就是为了登高远望庄稼收成年景而建造,所以取名“观稼阁”。 想来当年他经常登楼远望自己的家业。  在“观稼阁”上远眺到的大片农田,想必当年都是常家的田产。          
在这些结构相仿的晋地风格建筑群中穿梭。每个院落一般都有三至五进,最后一进是主楼。总的感觉要比乔家大院的院落宽敞,房屋也较高大,装饰的精细程度不相上下,但院落数量比乔家的“六大院”多得多。  
              

常家庄园又有‘南常’和‘北常’之分”,‘南常’的主院是‘石头巷’;‘北常’的主院是‘雍和堂’。车辋村地处 榆次、 太谷 、徐沟三县的交界,1948年这里是 晋中 战役的主战场,常家庄园遭到很大的破坏。解放初期‘南常’的全部和‘北常’大部全都分配给贫苦农民居住,只有小部分仍留给常氏后代居住,而‘北常’后街的20多个院落,用作 山西 第二残废军人疗养院。‘XX’时‘破四旧’,常家庄园数以千计的影壁和砖雕、木雕、石雕被毁。上世纪80年代,逐渐 富裕 起来的农民开始追求新式建筑,‘南常’和‘北常’大部宅院被拆除改造。只有疗养院所用的‘北常’小部分基本上保持了原貌,现在能向游人开放的,也只有‘北常’的这个部分了。上世纪90年代,由于晋商文化研究的兴起,常家庄园的部分建筑得以修复,2001年正式向游人开放。常家庄园的主要看点是儒商文化和雕刻艺术。”(这是在查找资料时看到的一段文字)

庄园里也有老宅开了饭店,开了小店,但是没有太商业化。饭店写着常氏后代云云。

大夫第——为诰赠朝议大夫十世常怀玠立。

街旁是一座连着一座的大院。

历史上常家庄园的建筑布局主要是南常一条正街,北常一条后街。合称“常家两条街”。但现在已经大部分因为战乱损毁。现今仅存北常部分建筑。
北常始建于清朝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距今约200多年历史。是常家庄园第九世常万达为其三个儿子和十个孙子“三怀”、十秉”建造的。
常家庄园现存的主要建筑物主要有九堂,全部分布于明清街以北,由东向西依次是节和堂,人和堂,慎和堂,雍和堂,谦和堂,养和堂,体和堂,广和堂,贵和堂。常万达的堂号为“世荣堂”后改为“世和堂”所以以后的子孙也以“和”命名。

“门当”原指大宅门前的一对石鼓,又叫抱鼓石。因其鼓声宏阔威严,厉如雷霆,老百姓认为能避邪,所以民间广泛用石鼓代“门当”。
文官的家用圆形的“门当”,武官的家用方形的“门当”,所以大老远一看,就可知道这家的主人是文官还是武官。

门当

学礼典书

古代天子上朝听政,有公卿正面进谏,博士朗诵读歌,乐师规劝告诫,平民百姓的街市议论由有关官吏报告君主,史官记载天子的过失,宰臣减少天子膳食以示思过,尽管这样,天子对这些监督仍嫌不足。所以尧设置供进谏者敲击的鼓, 舜树立了供人们书写意见的木柱,汤设立了监察官员,武王备用了警戒自己谨慎的摇鼓,哪怕出现细微的过失,他们都已做好了防备的措施。
舜树立了供人们书写意见的木柱,所说的谤木。

传说谤木是尧舜时立于道路交叉处的指路标志,同时,人们立于谤木之下,即可指弊朝政,揭露官员得失,公布言论。后演变为华表。

三省居,随时随地反省自己。

慎和堂——堂名,十一世常秉式的老堂

乐天伦,天伦之乐。

在一些乡镇现在还能看到把耕读作为一种文化,一种传家的教育。只是现在读仍然是一种追求,而耕到哪里耕呢?

精美的石雕,色彩艳丽的图画。

这种石雕。无法形容。

龙头

龙头

瓦当

瓦当与石雕。处处能看到精美的砖雕,石刻,木雕,木刻。

门当,一般说法文官为圆形。也有说是武官是圆形,刻有瑞兽是官员。

亭台,对联,书法,横匾,浓浓的文化气息。

诗书皆雅言,所看到的都是教你如何学习,如何做人,如何让你振奋,如何让你回味。

名教有乐地。廊里各种书法,各种文字。

学而思。

思无邪。我边看就边在思考。边回味。品茗临春草黑白无胜负

思无邪,思无邪。

书法墙

我所拍的横匾,对联只是其中一部分,这里有众多的字迹,书法,横匾,对联。

石芸轩书院的西面就是常家的后花园,是个在西部 地区少见的富有 江南 韵味的园林。亭台轩榭,假山池沼无不效仿 苏州 园林的造园技艺,就连花木的栽种,也很注意高低疏密及不同季节的搭配,使人不管在哪个季节都不会感到寂寞冷清。最吸引眼球的是园中那座高达五层的“观稼阁”,造型别致,高耸入云。登上阁顶可将整个庄园尽收眼底,极目远眺可望到庄园外数千亩良田。据说当年常家主人,就是为了登高远望庄稼收成年景而建造,所以取名“观稼阁”。 
观稼阁——现代,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 文联副主席、 中国 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书写。

松下风来;联:万水地间终是一,诸山天外自为群——清,何绍基题。

常家在俄罗斯的一些生活用品

曾经遐迩著闻的茶叶之路,大德玉寻此而走向远方。穿越欧亚大陆最为苦寒之地。全长13000公里。

茶商的丝绸之路

客房院是常家招待宾客生活起居的场所。

落叶无端悲壮士

美茶远寄自潜夫

文魁——本堂学子常憬受朝廷恩旨赐举人身份后立。

联:落叶无端悲壮士,真茶远寄自潜夫——清,张春霖书写。悲,慷慨心境油然而生;潜夫,不求闻达、淡泊名利的人。

明伦,我这只是部分横匾,对联。大院里处处是文化气息的文字。

学易颐龄。此匾是山大文科班学生为感谢师长博学善教而立,赞扬恩师的学问高深,并祝愿老师健康 长寿 。
民国十年, 山西 大学文科诸生为子襄恩师立。常赞春(1872~1941),字子襄,别号柞閈吟盦,常氏家族第十四世,堂名常敬一堂, 山西 榆次 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中举,宣统元年(1909)考入京师大学堂,师从林纾等经学大师,授文学士。民国七年(1918)授国会众议院议员。终身从事教育及文化事业,谆谆善导,著作等身,桃李满三晋,为三晋名教育家,名国学家,名文学家,名书法家。被誉为文化名人,诚不虚也。
民国6年(1917),返回 山西 。先受聘于 山西 大学,任文科教授,翌年被省教育界推选为国会第二届众议院议员,兼任内务股理事。由于对全省防疫工作有贡献,获省二等“桐叶章”和众议院四等“嘉和章”嘉奖。议会解散后,一直在 山西 大学、山右大学、国民师范、云山中学、进山中学等各校执教或兼教,并获 山西 大学“学易颐龄”匾额。

淑德可风—— 山西 女子师范学校国文专科班的学生赠给其老师常赞春夫人乔氏(映漪)的匾。淑,淑女,形容女性神态举止端庄秀丽;德,品德;可,可以、值得;风,风范。大意:赞扬乔氏慧端庄、品德高尚,堪称女性楷模。
有一段美妙的传说,牵涉到乔家后代的淑女。

木雕,石雕,瓦当,龙头。

诗书万卷教子孙,忠孝两字传家国。又是书香,又是家传。自己品吧,不多说了。浓浓的儒雅之气。

奇文检点两汉,古帖临摹二王。

知春秋大义

又是文学艺术,又是雕刻艺术。为学子本色。

夏雨春风性,明珠洁玉身。

院子里的厢房,主要是喜欢那对联,鱼司马造麦米饭,张季鹰思莼菜羹。

分惠士林,分惠士林—— 山西 提督使锡暇提给常赞春的匾。大意:先生高超的品德和学问薰陶了 山西学子,使仕林受惠非浅。有传说此楼楼上有七开门,说是只有皇家才能有七开门,所以这里没有住人,成了藏书之处。

向以扩胸襟要熟读九经诸史,每句话,每幅对联都充满着浓浓的书香气,都充满了人生哲理,都启示着做人的道理。

欲求开眼界须游历名山大川。每段话都会让我回味思考。

开始看到这大院门口,有些奇怪,怎么没有台阶。进出是否不便。后来听到有导游介绍,说是这些大户大家进出门都不用步行,直接大车(估计是大马车)进出。

大车可以直接赶进大院。

石雕,精美。

街两旁常家各代的大院,店铺。

街道

常家祠堂,常氏家乘简介

前代族人仕迹楷列于右,以彰祖德寻警后来。

这是常家祠堂内一处常家读书,做官,经商的人名字排列。我试着断一下句。如有错误请高人指出。
明季中叶,始祖仲林公,卜居辋川立堂,燕翼始阅四百余载,传一十六世,经乾嘉之盛,家 道因 商而裕,族人始有晋封仕职,钟鸣鼎时者矣,康乾之际,早有科名登录,书香一脉源远流长,祇将前代族人仕迹楷列于右,以彰祖德寻警后来。

这是当年 山西 督军省长阎XX为禁烟评议员常公XX立,题字。

当年 山西 巡抚曾。。。。。。题字

庄园城门

进入“敦艮吉”门,眼前就是保存完好的东西一条街(俗称“后街”)。花岗岩石板路的两旁是一排溜的高墙大院,上首第一幢建筑就是“常氏宗祠”。宗祠对面的照壁,上面刻的是常氏家训。 宗祠内的戏台。常氏宗祠内陈列的家族谱系,向我们展示了常家的发家史,和治理家业、教育后代的优良传统。常氏车辋村的始祖常仲琳,原是 太谷 县的一个苦孩子。明代弘治年间只身来到车辋,给人放牧羊群混口饭吃。由于他的勤奋刻苦,最终娶妻生子,在此地站住了脚跟。到了七世祖常进全时,开始经商,使常家逐步过上了小康生活。

  
大 清康 、乾年间八世祖常威,以敏锐的商业眼光发现,贩运茶叶远比原来经营布匹利润丰厚,于是果断改弦更张,率万已、万达二子以超人的胆识,开辟了一条从 武夷山 到 俄罗斯 恰克图,长达几千公里的“茶商 丝绸之路 ”,使常家迅速 富裕 起来,成为富甲天下的 晋中 望族。
中国 第一条茶商 丝绸之路 , 中国 民居第一祠堂,常家制茗于 武夷山 ,扎营于恰克图。开辟了 中国茶商的第一条 丝绸之路 。建成为 中国 对外贸易第一世家的名门望族,同时营造了 中国 第一儒商的精神家园,这里的“一山一阁,两轩五院,四院九堂,六水八帖。”都充溢着这位茶商的儒气香风。体现出他高雅的文化品位和凝重的历史底蕴。
常氏的衰落
常氏商业于清末民初衰落,常氏十三世常立训在光绪中叶曾担任常家的股东代表达二十余年。其《墓志铭》记述了他看到常氏商业“日薄西山”的状况后感慨万分:“公盖不以一时之致富为可矜,而以后日之食贫为可虑,于其酌盈剂虚之际,已足见其持满戒溢的苦衷。”这就是说:光绪中叶,常氏丁目既繁,需用日浩,已是开支拮据。常氏十三世常立教是个开明的人物,他曾考中第53名举人,后赴京会试,参与了康梁变法的公车上书,在故宫陈列的黄榜上有名,是常氏家族中第一位科举成名的人物。在义和团运动中,常立教由村众推举充当乡团长,“与村人赵君成业,刘君秉仁协议安置拳众毋扰,并练团丁”,到庚子事变时,归化城受兵燹之苦,张垣又受到德兵骚扰,常氏商务更加艰难,此时常立教担任起重任,常氏十三世常立教“墓志铭”称:“壬子吾家骤落,京肆事尤棘手,族众推公往,癸丑公选驻京,至甲寅秋,自以维持无术,谢归。为了处理好 北京 一带的常氏产业,他被常家公推前往 北京 ,他用尽了浑身解数,可是最后仍然毫无办法,江河日下,非一人所能挽救。这就是说:民国初年常氏商业已彻底衰败,而且回天无术了。

后话,补充一下,尝尝 山西 面食特产,荞麦猫耳朵。

在外围一 山西 面馆稍事休息,补充一下。

山西 特色面食
感悟,前面说了,五千年文明看 山西 ,地上历史看 山西 ,地下历史看 陕西 。常家庄园的规模,发家史,古建筑,文化氛围,掌故传奇。。。。。。都留下了深刻印象。而且它没有商业化,它有原汁原味的东西。它能让你陶醉,它能让你倾倒。它能让你回味,它能让你思考。(此文中的内容是经过查阅收集各种资料,可能有些内容有出入,冲突,内容仅供参考,特声明。)

(0)

相关推荐

  • 山西的大院文化

    几十年看深圳,几百年看上海,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陕西,五千年看山西,山西的中心在晋中,不说平遥古城,也不说超五台山的绵山,只说六个大院文化,晋中就占有四个,至于那些零落的小规模的古院子就多的去了. 中 ...

  • 郭志飞||山西看大院

    山西看大院 文/郭志飞 山西历史长,长到传说中的黄帝炎帝时期.山西古迹多,庙宇.山关.石窟.红色景点等星罗棋布.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山西大院异军突起,成为新的亮点.据说,山西元明清时期大院风格的民居现存 ...

  • 山西笔记:出人意料的常家庄园

    梁东方 由于平原上甚至山区中乃至整个大地上,旧有的建筑大部分都已经被毁,所以初见山西各种大院,还是觉着非常新鲜的.乔家大院.王家大院.曹家大院.渠家大院.皇城相府,过去的人们曾经生活在这样一进一进极尽 ...

  • 中国传统古村落(第二批) 山西省—-— 晋中市祁县东观镇乔家堡村

    一.山西晋中介休洪山村 洪山位于太岳山麓狐岐山脚下,是介休市最大的村,处于黄土丘陵与土石山的接壤地带.在历史上是小有名气的水.陶.香之乡,洪山因此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具有特色的源神庙等古建筑群,第一批山西 ...

  • 山西榆次常家庄园

    山西常家大院.又称常家庄园,有历史,有文化,有古建,有花园,有掌故,有传奇.

  • 286 山西风情-常家庄园

    明清500年间的山西商人,统称为晋商,经营盐业.票号等商业.晋商留下了丰富的建筑遗产,著名的乔家大院.常家庄园.曹家三多堂等等.我们选择了其中的常家庄园,用半天时间匆匆浏览了一下. 常家庄园位于榆次东 ...

  • 第四届“阳光杯”全国诗歌大赛参赛作品:榆次常家庄园

    榆次常家庄园 王彩平 青砖瓦宅院幽幽, 水木清华鸟语啾. 潇雨凭栏观晋韵, 廊亭信步品商筹. 王彩平,男,农村小学教师,左权作协会员.            第四届"阳光杯"诗歌大 ...

  • 常家庄园,最美丽的山西大院

    山西的晋商大院多看几家就觉得有些大同小异,大多灰蒙蒙的一整片建筑,枯燥中有些乏味,加之大院中鲜有树木,更加显得有些压抑.但常家庄园又不同,它是现在对外开放的占地面积最大的山西大院,不仅同样具有的精美木 ...

  • 人文古村:山西常家庄园

    俗话说:"地下三千看陕西,地上三千看山西".所谓地上三千,也就是说山西在地上藏着的众多古建筑.据悉:山西省元明清时期的民居现已完好保存尚有近1300处,占全国古建比例百分之八十以上 ...

  • 看过那么多山西大院,最美还是常家庄园

    照片@这个名字被占用了 第24期:常家庄园 文 /Moonwater 图 /这个名字被占用了 许多人初识山西大院, 都是从张艺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开始, 乔家大院无疑是山西最具人气的大院 ...

  • 山西三晋民居建筑之首的常家庄园

    ·1· ·2· 车辋常氏始祖常仲林于明代弘治初年,由太谷惠安迁此为人牧羊,到清康熙.乾隆年间,七世祖常进全开始经商,八世祖常威率九世万已.万达,从事商业活动,赢利颇丰,逐渐使常氏成为晋中望族,晋商中的 ...

  • 话说常家庄园

    常家庄园是被称为"儒商世家"的榆次东阳镇车辋村常氏家族的宅院建筑群,始建于乾嘉年间,后多次修缮,占地60万平方米,有房屋4000余间.楼房50余座.小园林13处,建筑占原车辋村的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