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杀骑士团长》随感

上周看完了村上春树最新的小说《刺杀骑士团长》,本想在看完后趁着记忆还清晰,就着手写下来,但是读完后发现自己有很大一部分没有很好的理解,只是浮于表面地读懂了,因此就搁置了。到了今天,其实该不懂的,还是不懂,但是我已经把很多细节忘记了,我想把还留在我脑子里的记录一下。这不算一篇有足够框架性的读后感,而可能只是我有所思所想的印记,也应会是我之后写读后感的基石。

在阅读了《当我谈跑步时我在谈什么》之后,村上春树一跃成为我心中仅次于王小波的作家,而同时也成为了我最喜欢的日本作家和外国作家。日本文学作品我还是读了一些,给我的感觉大多阴郁、无趣,其中有一部分是由于翻译的原因,有一部分可能是日本文化的原因。

我喜欢村上春树,不是因为我知道他在《挪威的森林》里写了很多类似于《红楼梦》中的桥段,而是因为我觉得这是我第一次觉得原来一本像白开水一样的书,也可以读出一些其它的味道,甚至让人觉得感到一丝丝有趣。因此,这次偶然看到他的新书,就毫不犹豫地买了。

《刺杀骑士团长》的主人公是一位画家,因为妻子出轨而阴差阳错的住到了朋友父亲的房子里,而碰巧朋友的父亲也是一名画家,著名的日本画家。主人公在房子里找到了一副名为《刺杀骑士团长》的画,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事件……

首先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对艺术的看法或者说感觉。主人公是一位肖像画画家,只是慢慢地他开始不只是表面的来塑造人物,而是以自己的理解来画肖像画,画得肖像画比本人更像本人,也许是卸下了俗世的伪装,艺术展现了真正的灵魂。我过去几年一直对翻译很着迷,认为很大程度上,翻译其实是文化的搬运工,但是随着对翻译了解地更加深入,逐渐理解了,翻译其实也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一种创作,甚至比创作更难,因为要在提炼出源语言作品灵魂的前提下,使用目标语言创作出同样的灵魂。以前,我一直觉得我在进行翻译的时候是有足够胆量的,不管是什么,我都可以翻译。但是,在明白了翻译的根本之后,我越来越觉得,我不太敢翻译了,真正地觉得自己才疏学浅,可能一着不慎,就犯了贻误后人的大罪。唯有不断学习,不断练习,才能将翻译作为艺术继续下去,否则不过是本字典,又有什么意义呢?

还有,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书中提到的那位著名日本画画家的弟弟,参加了侵华战争,在回到日本后,割腕自杀。书中有句话是这么写的,“有人说中国死亡人数是40万,有人说是10万,可是40万人和10万人的区别到底在哪里呢?”这句话令我感到震撼,我没有想到他会这么直白的把这个疑问提出来,这等同于质问日本政府;在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情不自禁的把这句话读了出来,不禁问自己,是呀,到底有什么区别呢?是到底有什么会比生命更重要,哪怕是一个那又怎样?其实,错已铸成,我不认为道歉有什么用,道歉从我心底里,我也是不会接受的,就让这个国家和民族背负着这种谴责,刺到他们的灵魂里去。

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我记录了这样一句话,“在我们的人生中,现实与非现实的界线往往很难捕捉,那条界线看上去总显得来来去去,就像每天兴之所至地随便移动的国境线-必须好好留意其动向才行。否则,就不知道自己现在是在哪一边了。”这是书中一个人物在一个一片漆黑的洞中呆了1个小时后的感悟。我很多时候也会有这种感觉,很多时候会觉得很多事就好像不是真实的,每一天过得都很模糊,忘记了很多事情是否曾有发生,当我对现实的时间非常模糊的时候,我会写一段时间的日记,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给时间打上一个记号,牢牢地告诉自己,没错,我还活着,是实实在在地活着。不光是写日记,写作、健身、考证,也是一个可以给时间打标的方式,因为痛苦使我感到真实。有时候觉得,我们灵魂要与我们的肉身,完美地结合是需要足够痛苦来锤炼的,这样虚化的灵魂才能不断坐实和我们的肉身合而为一,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否则,就是行尸走肉,因为灵魂得不到滋养,渐渐消失了。曾听有人说,人生最大的追求应是内心的平静,我想照料好自己的灵魂便是那唯一的方法。

写到此,还有些碎片化的思想漂浮在脑海之中,但是还未构成完整的链条。可能需要时间,在其它的书中,或者现实生活中,获得启示,才能更好的写下去。待得提炼足够,写一篇真正的读后感,便将此书忘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