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除驱走庚子鼠,除夕迎进辛丑牛,过年啦!

今天是2021年腊月三十,也就是"除夕"。除,是去掉的意思;夕,指夜晚。除夕就是把本年中最后的一夜去掉,迎接将要来临的新的一年。在中国,除夕,又叫做“除夜”,“年夜”,也叫做“年三十”。这天,是人们吃、喝、玩、乐的日子。明天就是正月初一,春节了,万象更新,中国人农历的牛年正式开启。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是全家团聚的日子,是走亲访友的日子,是鞭炮声声除旧岁,开开心心迎新春的日子,更是整装待发,来年更进一步的日子。过年了!中华大地无论在哪里,都是年味儿十足。

关于年的由来,有一个传说。相传在远古时候,我们的祖先曾遭受一种最凶猛的野兽的威胁。这种猛兽叫"年",它捕百兽为食,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缺乏时,还会闯入村庄,猎食人和牲畜,百姓惶惶不可终日。人和"年"斗争了很多年,人们发现,年怕三种东西,红颜色、火光、响声。于是在冬天人们在自家门上挂上红颜色的桃木板,门口烧火堆,夜里通宵不睡,敲敲打打。这天夜里,"年"闯进村庄,见到家家有红色和火光,听见震天的响声,吓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来。夜过去了,人们互相祝贺道喜,大家张灯结彩,饮酒摆宴,庆祝胜利。

为了纪念这次胜利,以后每到冬天的这个时间,家家户户都贴红纸对联在门上,电灯笼,敲锣打鼓,燃放鞭炮烟花;夜里,通宵守夜;第二天,大清早互相祝贺道喜。这样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就成了"过年"。

  

在中国民间,除夕的风俗是很多的。除夕大扫除的风俗由来已久。除夕前几天,人们要把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到了除夕这一天,人们还要进一步大扫除,进行“除故纳新”。

扫除之后,人们就在自己的家门贴上春联,挂上灯笼,营造出一派节日景象。

除夕夜,吃团圆饭,几乎是每家每户的传统习惯。这天,在外工作的人,只要有时间,都要赶回家中,一家人团聚在一起,把最丰盛的食品拿出来,团团圆圆地吃一顿年夜饭。北方人包饺子,南方人做年糕。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

 

在家里,晚辈要向长辈行礼,长辈对晚辈嘱托几句,还要给没有工作的小孩子压岁钱,并互相祝贺,叫“辞岁”;这时,大家都不愿去睡觉,一家人或看电视、或打牌等等,享受天伦之乐,直到新一年的到来,叫做“守岁”。除夕夜的灯火,通宵不熄,俗称"光年"。

“守岁”是最普遍的一项除夕活动。中国古代诗人陆游在“守岁”诗中,曾写有“儿童强不睡,相守夜喧哗”的佳句。守岁时,小孩子最高兴,平时受大人管得比较严的孩子,到了此时也不受规矩的约束,看春晚,打麻将,玩抖音等等;考虑安全和环境污染等因素,放鞭炮的习俗最近几年被限制了,其实鞭炮释放出来的硫磺有杀病毒的功效,立春之后万物复苏,病毒也随之滋生,古人把放鞭炮除了当作喜庆祝福,还有去瘴消毒的作用,老祖宗智慧啊!

下面推荐几首描写春节的优美诗词供大家欣赏

1.《元日》

宋代·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除夜太原寒甚》

明代·于谦。

寄语天涯客,轻寒底用愁。

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

3.《除夜作》

唐代·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4.《除夜有怀》

唐朝·崔涂。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漂泊,明日岁华新。

5.《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唐朝·孟浩然。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按照惯例,每逢节日作诗一首:

《鹧鸪天·岁除2021》
梓健

岁除黄梅露苞头,士农工商解乡愁;

赶来除夕迎辛丑,阖家把酒问何忧!

团圆饺,开心豆,酒阑畅叙似溪流;

不觉霜鬓已半世,明日增岁牵牛首。

面是2018、2019、2020年除夕时所作的诗,每年都有不同的感受,用诗词记录下来还是很有意义的,没有连篇的叙述,只有片句的寄语。新的一年即将到来,牛转乾坤的美好愿望驻留在每个怀揣梦想的人心中。

辛丑牛年即将到来,望朋友们:
工作蒸蒸日上,正财滚滚来,偏财悄然至;
身体康健福如海,家合枝繁代代兴。
咱们牛年再见!

坚持原创,欢迎转发,请尊重付出,注明出处

小调查


如果大家对此文章有兴趣,请扫描下面的二维码进入“若森知道”(梓健讲历史)微信圈子中可以与我互动交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