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五铢有哪些不同样式 不同版本的区别
北魏入主中原,统治者大都敬礼娑门,太武帝拓跋焘继位之初还是如此。佛教无节制地发展,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与皇权发生抵触,甚至威胁到政权的稳定。太延四年(438年)太武帝诏令50岁以下娑门尽皆还俗以从征役。太平真君五年(444年)正月,太武帝又下灭佛诏,规定自王公以下至庶人,有私养沙门者,限期遣送官府,过期不送,经查实沙门身死,主人门诛。这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灭佛”,或称“法难”。但是作为意识形态领域之信仰,佛教的种种意念,即便在强压下还是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变相地表现出来,就这样,钱币上的“太”字与佛像出现了难以捉摸的联系。
太和五铢的“太”字还有多种写法,有一种除首横左右上翘外,其余,诸如撇、捺和下面一点的写法与楷书比较接近。有的写法与南朝铸造的“太货六铢”之“太”字接近,横划下面形如弧篷,篷中含两点,也有篷中一点的。至于这种钱上的“太”字,是否体现了南北有什么联系,就不得而知了。
“和”字不失篆书的基本形态,变化主要表现在“口”部,在“口”上部正中连有一竖,竖笔之左右有两笔短竖笔,这两笔短竖与“口”上两角有断开的,也有相连的。凡“太”字书成佛像状的,大多两边短竖如两点,与“口”上角脱离,犹如“党”字头。凡“太”字尽显楷意或如弧篷的,两边竖笔多见与“口“上角连接,犹如“山”字头。也有特例,偶见“太”字如佛像,而“和”字“口”呈左中右三道连竖笔,这种搭配的版式十分罕见。
太和五铢有哪些版本 不同版本的区别
清末秦篆汉隶、行草楷书俱精的大家秦宝瓒,在他的著作《遗箧录》中是这样称“太和五铢”之书法意趣的:“按太和钱五铢二字仍旧式,太和二字则在篆隶之间,与魏碑怪异之体无别,前人有言,文字未变,不足观也,文字既变,亦无足观,惟将变未变者,别有一种意趣,最可宝玩,故秦大小篆变动之者,北魏真隶夹杂,之者皆能推陈出新,令人寻味也。”
就一个“太”字就有多种变化。比较多见的一种书写是犹如身披袈裟打坐的僧人或可认为如一尊佛像。按照中国文字发展脉络,时至北魏,汉字已经过秦统一文字,社会通用小篆,又历经汉许慎《说文解字》的进一步规范和整理,小篆书写已经相当一致,即便发展到如秦宝瓒所说的“北魏真隶夹杂”,也不至于在字体结构上发生太大的变异。
但是“太和五铢”上的“太”字,就是这样离奇。考察北魏前后其它政权推行的钱文“太”字,以及与“太”相通的“大”字,如“太平百钱”、“太货六铢”、“大夏真兴”、“大泉当千”等钱文,都没有见到如此的书写形态,由此有关研究者提出这可能与北魏早期的强行灭佛有关,推断这是铸钱者暗中敬佛的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