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永武:对“末位淘汰”的反思

开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薛说人才

薛说人才

2017年12月,我在北京会议期间,听说有的高校对教师评估中实行末尾淘汰制。此前,《光明日报》07年1月22日发表了记者郑晋鸣和曲一琳的文章《教师要不要“末位淘汰”》。文章对南京市白下区采取对教师“末位淘汰”的做法提出了疑义,认为“末位淘汰”的“制度一经宣布,就引来老师和家长们的高度关注和激烈争论”,“教师们都很紧张”,“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推行这项制度的三所学校都“人心惶惶”。笔者认为,记者所提出的问题很有现实意义。“末位淘汰”是近年来颇具代表性的一种管理模式,见仁见智,非常值得我们反思。

管理者之所以要采取“末位淘汰”的管理模式,这与管理者缺乏基本的辩证思维不无关系。辩证法告诉我们,世界上事物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差异,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既然如此,作为一个特定的社会群体内部,显然也不可能千人一面,彼此完全雷同。换言之,无论一个群体是多么的先进或者优秀,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仍然是绝对的。既然如此,如果实行“末位淘汰”制度,既有可能淘汰一个普通群体中的“末位”,也有可能淘汰一个优秀或先进群体中的“末位”。如是前者,尚可淘汰;如是后者,为何淘汰?按照“末位淘汰”的逻辑,采取归谬法,沿着“末位淘汰”的管理模式,在不增加人员的前提下,经过逐渐淘汰,最后只能剩下半个人,因为即使剩下一个人的时候,他既是第一名,同时也是最后一名,显然既应该列入被淘汰的行列,又属于应该保留的范围。对此,那些持“末位淘汰”的管理者从逻辑上不知该如何自圆其说。

就社会的群体结构而言,一般的群体结构大多呈现“线梭型”结构,即“两头尖,中间宽。”其中,完美无缺者和大奸大恶者都非常罕见,大部分人既有优点,又有缺点,只不过优点和缺点的程度因人而异罢了。而作为教师队伍的群体结构与一般的社会群体结构具有显著的不同:一般的群体结构呈现“线梭型”;而教师队伍结构则呈现“金字塔型”。也就是说,教师队伍中除了一部分优秀或者比较优秀者以外,大多数处于“金字塔型”的中底部,即处于一个大致相同的平台上,教学水平大致相当。由此看来,管理者采取“末位淘汰”的弊端就显而易见了:“末位淘汰”虽然不能说是人人自危,但能够让大多数人产生危机感,“教师们都很紧张”,“人心惶惶”,因为大多数人是处于“金字塔型”的中底部。我们可以设想,无论管理者的初衷如何,管理者把淘汰的对象客观上自觉不自觉地盯在大多数教师身上,这是非常滑稽的,也是与辩证思维格格不入的。

管理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管理的目的不是为了管理而管理,而是通过科学和艺术的管理,增强组织的凝聚力,激发组织的发展力。采取“末位淘汰”,这在理论是是荒谬的,在实践上是极其有害的。“末位淘汰”决不是什么“双刃剑”,而是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单刃剑。

“末位淘汰”首先伤害了大部分教师的自尊心和人格。管理者对教师采取“末位淘汰”时,管理者在先入为主的观念中已经没有把教师当作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感情、有人格尊严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是仅仅把教师看作是被管理的对象,甚至是被淘汰的对象。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而广大教师则是培养人才的主体。学校的管理者应该和广大教师凝聚成一种合力,为教书育人做出各自不同的贡献。试问,管理者自身是否也可以采取“末位淘汰”呢?沿着归谬法继续归谬,如果只对教师采取“末位淘汰”,而不对管理者“末位淘汰”,这就难逃“刑不上大夫”的嫌疑了。

其次,“末位淘汰”还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如果实行“末位淘汰”,教师为了使自己的教学符合学校的评价体系,就必然以评价体系为价值取向,而不是以教书育人为神圣的目的。教书育人是一项具有创造性的神圣劳动,需要广大教师呕心沥血,但因为有“末位淘汰”这个紧箍咒的束缚,教师又怎么能够去因材施教,去创造性的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假如心理总是揣着“末位淘汰”,又怎么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人才培养的伟大事业之中呢?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在社会主义阶段,劳动仍然是人们谋生的手段。教师亦然,教师是人,不是神。长期带着“末位淘汰”的紧箍咒,教师心理就不可能健康,就不可能热爱教育工作,就会失去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就会严重束缚工作的创造性。最终,受害的不仅仅是教师,还有广大的学生!

其实,作为管理者,应该掌握领导的科学与艺术,如其人人自危,何如人人快乐?又何必让“教师们都很紧张” 而“人心惶惶”?如其废其所“短”,何如扬长补短?如其“末位淘汰”,何如“首位激励”,然后群起而效之?

责任编辑:孙圆圆

好 书 推 荐

简  介

薛永武《中西文论与美学研究》一书凝聚了作者二十多年的心血与智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12月出版。

作者以视域融合与思域融通的方法,对中国文论、西方文论和美学进行了融通性的研究。第一部分包括中国文学理论研究的需要关注的重大问题、影响中国文学理论研究的主体性原因,比较全面系统研究了先秦音乐理论对《乐记》的影响、《庄子》《乐论》《吕氏春秋》与《乐记》的比较、《乐记》天人相谐的和合精神、《乐记》对乐的生命本体论阐释。第二部分研究了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苏格拉底、德谟克利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贺拉斯、郎吉弩斯、狄德罗、康德和黑格尔的文艺思想。第三部分研究审美价值与主体性等重要的美学理论,对人才美学、审美与人才开发、审美经济和海洋美学等进行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

(0)

相关推荐

  • 教师节将至,这10位老师获颁2019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 贾天荣 9月3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在第35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会上,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介绍了35年来教师队伍建设情况.公布了2019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 任友群表 ...

  • 高职院校不妨开始储备博士人才

    某教育报刊曾刊发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贾少华教授的大作<高职院校不妨多聘些师傅>,对高职院校师资招聘中追求博士学历人才的现象予以批判,认为"高职院校不是不可以有博士,但师傅比 ...

  • 职校教师:要“补短”更要“扬长”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2016年第6期 刘景忠 近年来,职教领域逐渐形成了共识:职校教师队伍的质量决定了职业教育的质量.于是,围绕职校教师群体,从上到下地实施了多项举措,如,组织职业学校教 ...

  • 薛永武:对逆境成才的反思

    开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薛说人才 从人才开发的角度来看,和谐顺境是有利于促进人才开发的,而逆境则不利于人才开发.如前所述,既然社会发展史上不可能有那么多的和谐顺境,那么我们就只能想 ...

  • 末位淘汰实施方案

    伴随市场竞争和行业竞争加剧,在实际经营管理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员工不能很好的适应公司文化和胜任岗位要求,建立起高效的机制激发内部员工斗志与活力,及时将不符合公司业绩.文化要求的员工剥离组织,提升员工岗 ...

  • 薛永武:人生理想的崇高性与人才开发

    崇高是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又称壮美.它主要指对象以粗犷.博大的形态,劲健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雄伟的气势,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使人惊心动魄.心潮澎湃,产生敬仰和赞叹的情怀,给人以强烈的鼓舞,引人赞叹,催 ...

  • 企业末位淘汰解聘员工被判违法,“末位员工”获赔2.76万元

    长江日报5月18日讯 企业在<员工手册>上规定,实施末位淘汰制.在与末位员工解除劳动合同时却被告到法院,因违法解除劳动关系,赔偿对方27600元.5月18日,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民四庭庭长梅 ...

  • 任正非曾说:“以前华为末位淘汰的全是员工...

    任正非曾说:"以前华为末位淘汰的全是员工,把员工每个月干掉10%,后来我发现根本没有用,真正要淘汰的是干部,每年干掉10%的干部"华为这么做完之后,整个团队的氛围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

  • “末位淘汰”伪装成县管校聘,再次打破教师职业优势

    教师考编热一直都在持续进行中,很多人选择这份职业是看上稳定,铁饭碗,但近些年提出来的"县管校聘"似乎在悄然改变这一定义,想必大伙对县管校聘应该不陌生了,这几年教育上县管校聘可以说开 ...

  • 遭公司“末位淘汰”解聘,员工获赔2.76万

    企业在<员工手册>上规定,实施末位淘汰制.谁知与末位员工解除劳动合同时却被告到法院,因违法解除劳动关系,赔偿对方27600元.5月18日,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民四庭庭长梅飚做客"周 ...

  • 东方快评丨不合时宜的“末位淘汰”早该淘汰了

    企业在<员工手册>上规定,实施末位淘汰制.谁知与末位员工解除劳动合同时却被告到法院,因违法解除劳动关系,赔偿对方27600元.5月18日,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民四庭庭长梅飚做客"周 ...

  • 创业老板必读:如何激励员工,要不要实施末位淘汰?| 富日记

    易方达是一家非常优秀的基金公司. 优秀人才都争着要去做易方达的中层管理人员. 为什么呢? 据说他们中间层的收入是其他头部基金公司的2到3倍. 有人易方达成功真正的秘诀是在分配机制上. 这个分配机制就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