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水路施工“大循环”,用热水时可以秒进秒出,此招一出引得众小区领导登门学习,纷纷夸赞太神奇!

一般家庭用水,打开热水时首先流出来的是冷水,过了十几秒或者更长的时间(根据热水器安装的远近)才会流出热水,特别是冬天的时候尤为明显。
那么,为什么热水管道首先放出来的是冷水呢?
根据建筑水路施工图,室内用水总成是由:总水——冷热水——热水器冷进水——热水器出水——混水开关(水龙头、花洒)——排水构成。单冷水的使用区,一般都是冷水管的支管,常见为拖把池、洗衣机、马桶等。
在使用热水时,热水管(水龙头)出水口位置与热水器热水管出水口位置的中间管道,里面的冷水得先放掉,才会流出热水器的热水,根据热水器安装的远近不同,热水放出的时间也不同。
特别是洗澡的冬天用热水特别明显,漫长的等待那是非常的苦恼!
为了不断优化使用体验,在后期的装修中,师傅就会推荐施工:大循环、小循环和末端循环这三种施工工艺!
那么,什么是大循环、小循环、末端循环呢?这三种施工工艺又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大循环就是,在每一个热水管的末端处再加一根支管,支管与热水主管相连,最后再通过主管回到热水器。如此施工让管道里的热水处于长期流动状态。热水器待机时,室内的每一处用水点,放水时的热水就可以秒进秒出,再通过调节冷热混水阀使用。
相对大循环,小循环的管道改动较少,常见的施工就是:在冷热双联内丝的旁边再加一根热回水管道,为了节约成本一般都是在地面热水主管道位置外加一个三通(标准的施工要求是,在室内离热水器最远的位置的热水管,用三通再焊接一根支管单独到热水器)。
在热水器待机时,管道在没有使用热水的情况下,管道内的热水不处于流动状态,在墙面的出水口与主管道支管的部分,首先放出的是冷水,根据支管的长短,热水放出的时间也不同。不过比起普通管道的“单进单出”,使用体验会大大增加,使用热水时的冷水的排放会有明显的缩短。
末端循环施工也比较简单,也是成本最低的,就是距离热水器最远的冷热双水区,在热水管道的支管位置外加一个三通连接到冷水管,连接的管道中间再焊接一个单向阀。
在热水器出于待机状态时,冷热水使用时会出现“相互串水”的情况,使用冷水时会放出热水,使用热水时会放出冷水,有时家里的马桶和拖把池用水都会忽冷忽热,因此大大增加了用电成本,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而且使用体检也不是很明显。
末端循环唯一的好处就是,在使用热水时,单独一处放水时会比常规热水放水的等待时间较短,那如果多处使用热水,那么“串水”的情况就较为明显了,使用时的体验就会大打折扣。
以上的三种施工工艺的区别分别是:大循环施工的后期使用体验好,真正做到热水使用时间的“秒进秒出”,但施工成本也高。
小循环的施工成本相对大循环的成本要低,后期的热水使用体验虽不能“秒出”,但比常规管道的用水相对明显,缩短了等待热水的时间,一般小户型的装修采用小循环比较经济实用。
末端循环的施工,相对以上的两种工艺,虽然施工成本最低,等待热水的时间会缩短,但后期的“忽冷忽热”,一直是一个头疼的问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