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游杂记:很梵高的荷兰【美食篇】
很梵高的荷兰 ·Ⅳ
Leon君
朝花夕拾 | 2.18-3.9, 2013
欧游杂记:很梵高的荷兰
【美食篇】
众所周知,跟中国人比起来,欧洲人的烹饪技术还停留在原始社会,肉材不是煎就是烤,然后再蘸酱,蔬菜基本上就是生着拌沙拉吃了。
荷兰亦是如此,没有什么特别有名的菜色,不像法国有焗蜗牛,比利时有蒸青口,但是荷兰的中餐却是全欧洲出了名的好吃,很多留学生吃久了西餐(或西式快餐),就跑到阿姆或者鹿特丹去回味中餐了。
我在阿姆吃过一回中餐,应该是一位老华侨开的餐馆,叫做“荣记饭店”。
繁体字的店招,店面不大,装修风格比较老气(像上个世纪的国营餐馆),不过环境很整洁,墙上还挂着几幅中国风的花鸟画,在唐人街的午后,显得特别宁静安逸。
找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发现餐桌玻璃板下压着中荷双语对照的菜谱,看了几道,发现是潮汕口味的,没有什么辣菜,食材也主要以鸡鸭鱼肉为主,烹饪也以打汤和糖醋居多,偏清淡。
点菜的时候,走过来的是中国人脸孔的服务员,于是直接操着汉语就点餐了,还是用母语讲话感觉顺嘴多了,点了明炉烧鸭、肉末茄子和三鲜汤,还有一钵米饭。
说实话,在异国他乡能再次吃到这样几道菜,已经算是大餐伺候了,而且像我这样的吃货也不挑菜系,偏甜的粤菜吃起来也是美味得不行。那一顿吃了两大碗米饭,觥筹交错之后,基本上就剩点菜汤了,第一次让味蕾跨国旅行后又回归到它熟悉的味道,怎会不大快朵颐?
在荷兰游历的那段时间,“吃”确实是一直需要解决的问题,好在荷兰物资丰富,除了一些特殊的香料,各种食材在超市和东方行都可以买到,价格也不高。说实在的,这里的物价“显得”低廉,是建立在欧元强大的购买力之上的,不换算成人民币的话,真得是便宜到没朋友。
要知道当地人有多幸福,一个月几千欧的工资,买个菜才几块钱(欧元)就搞定了。我记得有一回去Albert Heijn超市(荷兰最常见连锁超市)买了几大包零食,两个人拎着都费劲,一共才花了不到20欧,这要在国内,两三百块钱都买不了多少东西,一张鲜红的毛爷爷破开就没了。
不过话说回来,菜价低不会做也是白搭,荷兰人有时候也会去当地的中餐馆开个荤,改善下伙食。哈哈,难怪许多老外来到中国以后就不想走了,一定是被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拴住了胃。
荷兰除了中餐馆令我惊喜以外,它的中东菜做得也是一绝。鹿特丹就有一家非常有名的阿拉伯餐厅,叫做Bazar(阿拉伯语“市场”的意思),这家Bazar很大,整个一层都是他们家的,装修得也很有异域风情,推门而入,犹如置身另一个国度。
餐厅中央布置成一个酒吧服务台,吊柜上画满了夸张的彩绘。桌椅围绕其外沿着落地窗摆了一溜,带有做旧效果的实木方桌透着一股浓浓的海湾风情,上面还摆着一个空酒瓶,插一大白天也点着的蜡烛,很有特色。
系着白围裙的服务员看起来约摸也是中东来的,热情地招呼我们坐下,并递上一份菜单。
相比其他非中餐餐馆,Bazar的菜单就非常友好了,专门印有中文,虽然没有插图,但到底是能看懂菜名了(在欧洲,感觉除了快餐店,一般餐馆的菜单都不喜欢印插图,搞得每一道菜上来之前都有一种莫名的神秘感)。
到阿拉伯餐馆吃饭,在上菜之前,都会上来一盆很厚实的干面包,没什么味儿,一般我都是不吃的。直到第一道神奇的黄酱金枪鱼汤上来之后,我才意识到干面包的神奇功效,用它蘸汤吃简直棒呆(你仔细看汤碗,会发现内壁上写着“Bazar”的字样,估计这容器都是餐馆自己烧制的)。
中东菜和法餐一样,通常也是一道吃完了再上下一道,但是环节要比法餐简单得多,上完前汤,就直接上主食了。我点的这道是土耳其烤翅,味道不错,咬一口还有汤汁,就是烤焦了一点。另外,我还发现所有的主菜都会配上主食——炸土豆条,似乎土豆是中东菜系的标配。
妹纸点的是烤小羊排,坐在她对面都闻到一股羊肉独特的香味,真的是肉香味不是膻味,通常不吃猪肉的民族做羊肉都做得特别地道。烤羊排也是中东菜的主打,不光肉质鲜美,还带着阿拉伯香料的诱人气息。
这顿中东菜也是吃得令人留恋忘返,让我不禁想起了在武汉吃过的一家阿拉伯餐厅,他们最大的特色就是烤的一手好羊排。如果去鹿特丹旅行,想吃顿好的,要么就去找一家中餐馆,要么就到Bazar来吃中东菜,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讲到这里,你会发现,说好的讲“荷兰美食”却好像一直是在讲荷兰的“异国风味”,什么情况,难道荷兰人就完全不会做菜吗?
好吧,真相是,他们真的不会做菜,或者说他们做得菜式不成体系。就跟英国菜一样,像什么豌豆羹、炸鱼、炸薯条、炸洋葱圈,走到欧洲哪个国家都有这些东西,不像中餐和阿拉伯餐那样特色鲜明。
我觉得,反倒是在荷兰境内开设的“异国风味”餐厅,比其他欧洲国家做得都正宗,而且成了“荷兰美食”的一大特色。在荷兰留学的朋友跟我说,全欧洲,就属荷兰的中餐馆最好吃。
在荷兰呆了快一个月,也是各种大大小小的餐馆吃了一通,虽然好吃的都是“别国菜”,但倘若非要让我说一件荷兰人自己做的东西,仔细一想,还是有一道能拿得出手的美味,那就是“煎排骨”。
在我离开荷兰的前夜,和朋友们一起在格罗宁根市中心的排骨啤酒屋(Ribs Beer)吃的“最后的晚餐”,以荷兰风味美食给这趟欧洲之行留下一个完满的句号。
这个排骨啤酒屋最有名的菜式莫过于可以“无限续吃”的烤肋排,只要交一人份的钱,就可以享受免费吃到撑的待遇。其实第一份排骨的量就已经很大了,按肋骨数有七八节儿,全吃完就已经饱了(如果你是正常人的饭量)。
所以看上去像很诱人的“无限续吃”,实际上是一个噱头,即使再能吃,平时随随便便三个汉堡下肚的壮汉,三轮也差不多要败下阵来。我为了感受一下“续吃”的特殊服务,也就加了一次,还是半份,有不信邪的朋友以后去荷兰可以一试身手,不要客气,甩开腮帮干,看你能战斗几轮,嘿嘿。
三月的荷兰依旧很冷,却已经可以看到春天的影子,尽管欧洲纬度普遍偏高,但是大西洋吹来的暖湿气流,让西欧沿海各国可以早些送走冬天。
那么,我也要随冬天一道离开了,还是选择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机场,我旅行开始的地方,也要在这里结束。
或许荷兰整个国家都没有巴黎一座城市给我的视觉震撼强烈,也不比它时尚和文艺,但这也正是荷兰独一无二的地方,小国家、小城市、小建筑,你可以在它身上看到精致细腻的做工和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即使再小,也毫不马虎。
荷兰也是最具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国度,不吝惜色彩地大胆装饰自己的城市和街道,绿地、池塘、松鼠、野鸭子、光鲜的自行车,疾驰而过的电车和汽船,井然有序地塑造着城市品格。你仿佛在这里找到了未来世界城市发展的方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不再只是口号,它就真真实实地存在于荷兰,存在于每个荷兰人的心中。
如果有来世的话,想必上帝还是会让梵高降生于此,绝无仅有。
——朝花夕拾系列(作于2013年5月)
上期回顾:很梵高的荷兰【艺术篇】
- LEONSPLANET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