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室的故事 | 那些走不出房门的孩子,是一颗颗囚禁在家中的灵魂

2021/09/ 02

今天没有什么抖机灵的导入语,只想给大家分享一个关于“家囚”的故事。

上周在微博上看到一个热点新闻,17岁的高三学生不肯离开家,天天房门深闭,不愿见人,也不再去上学。

像这样的情况绝非个例,曾经在校时,听过一位同学说他表哥从国外留学归来后,也没去找工作,而是关在家里天天上网,几乎不与父母交谈。妈妈谈起自己的儿子便时常掩面哭泣,为了能够帮助他,寻访过许多专家教授。

在心理学这条道路上,确实看到过许多家庭,为孩子而欢喜,为孩子而忧愁。父母们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去寻求解答,也有些父母开始试着改变自身。

今天分享戴仕梅老师《谁偷走了你的心》一书中,一篇名为《走不出家门的孩子》的文章,希望能给因第一次做父母而迷茫困惑的大家,一些灵感和启发。

重要声明:文章发布案例均经过当事人知情同意,且经大量改编处理,已无具体对象,仅供学习启发,请勿对号入座。

 遇见“家囚”

离不了家的孩子,心往往仍然停留在哺乳心态,而他们的母亲或父亲,又忍不住继续给他喂奶。要孩子长大,父母必须联手,无论孩子怎样发难,都得忍心把奶瓶取走。

我的一位朋友介绍说,亲戚家的一个孩子,有近一年没去上学,刚上高二时,他还能坚持去学校,之后就开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再接下来就干脆不去上学,待在家里倾心写作。他希望我能帮帮亲戚的孩子。

来找我的当天,陪同孩子来的有父母、孩子的舅舅、表兄妹、老师和我的那位朋友,浩浩荡荡一大家子。

这个小伙子长着一张干净英俊的脸,只是身体单薄,面色苍白,好像很久不见阳光,没精打采的。

他的父母坐在身旁,不断地提醒他各种事项——叫他对老师要有礼貌,叫他有什么心里话就直接跟老师讲,叫他不要老躲在房中上网,叫他好好学习……

父母是他的闹钟,是他的保姆,是他的佣人,也是他的总管。

只是父母的每一项提醒,他都只是点头,尴尬地笑,却不知如何回应。我想估计是多年来,这样的提醒太多了,孩子只当耳边风,除了让儿子不耐烦,并没有任何效用。

这样的孩子,我十分熟悉,在每年咨询中都会碰到八九例,只是,每一例都会以不同的姿态出现,有时是男、有时是女,年龄从十四五岁的少年,到二十几岁的成年。

但他们有个共同之处,就是出不了家门。

当然,对这些不离家的孩子,原因说法众多,如孩子有抑郁症,孩子从小体弱多病,孩子自卑不敢见人,孩子认为社会复杂,他不能接受等等。无论理由是什么,父母都在传递一个信息,那就是:我的孩子实在无法独立,我们实在无法放手。这样的解释,久而久之,也内化成孩子对自己的评价,那就是:我是真的有现实原因而无法走出去。

这样的孩子,无论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他们都无法欣赏;无论脚步走得多远,像风筝一样,总有一条无形的线,把他们扯回家来。父母、游戏机、电脑或是沉溺于他们幻想的事物中,这些是他们的全部世界。这些离不开家的孩子,我们称他们为“家囚”。

人要长大,必须从某种程度上离家。即使身住家中,心也不中留。但是“家囚”刚好相反,他们即使远赴重洋,心也留在家中,千方百计返回家园。

漩涡中的父母

琳琳就是一个例子。

她在英国读了一年大学,却度日如年,不是患忧郁症,就是企图自杀。直到父母烦不胜烦,终于把她接回家来。

回到家里的琳琳,终日把自己困在房中,晚上打游戏机打到天亮,白天睡觉睡到天黑。父母想尽办法,威逼利诱,就是无法把女儿从房间拉出来。

王峰比琳琳稍好一些,在加拿大勉强读完大学,但是回国后没有一份工作能做得下去。不久返回家中,再也不出门。

记得两年前做过的一个最极端的个案,一个18岁的男孩,因为父母离婚对他的打击太大,把自己关在家中,一关就是5年,一步也不走出房门。连大小便都在自己的卧室里解决。真正坐牢的囚犯都有机会到室外走动,但这个孩子却把自己的青春囚困在房中,母亲是他与外界唯一的联系。

正常人很难想象,这些家囚怎么会选择如此不正常的生活方式?但家囚的特征,就是不能过正常人的生活。

而家囚又以青少年为多,他们有个共同之处,都是充满挫败感,除家庭以外,不能与其他人发展人际关系。

一般来说,家囚不能离家,是基于不能成功地投入到外面世界所致。而不能与外面世界成功建立关系,主要是因为过于依赖家庭,原因在父母。怎样打破恶性循环,是改进的第一步。

因此,要改变的不仅仅是孩子自己,他们的父母也要改变。孩子能够成功地留在家中,必定有人维持他的这个状态。父母的最大陷阱,就是明明知道孩子不能继续这样下去,却不知不觉地卷入旋涡,继续纠缠。孩子离不开家,有很大成分是因为父母放不下孩子。

囚犯与守卫

怎样协助父母与孩子建立适当界限,是步骤的第二阶段。孩子与父母不可以没有界限。离不了家的孩子,心理往往仍然停留在哺乳心态,而他们的母亲或父亲,又忍不住继续给他喂奶。要孩子长大,父母必须联手,无论孩子怎样发难,都得忍心把奶瓶取走。

道理其实很简单,但是执行起来就十分困难。因为整个过程不单是要斗力斗权,同时也要斗智斗勇。

我看过很多父母,都被这些家囚困住;但是他们不知道,自己同时也是监狱的守卫。因为他们不是不停地向孩子劝诫,就是生气地骂他不争气;但是才一转身,又忍不住不断地为孩子张罗这事那事,结果孩子继续不用接受任何生活上的挑战。

最糟的是父母有分歧,二人互相抵消,孩子就更变成没有人管得住的金刚精。

有一对年迈的父母,面对30多岁不离家的儿子,母亲恨铁不成钢,对儿子断粮断水,用尽全力,将儿子赶出家门;父亲却担心独子离家有意外,背着妻子,源源不断地给儿子给养,这夫妻二人,一推一拉,孩子在家一待就是7年。

出不了家的孩子,心中其实万分彷徨,他们自己也明白不可长此下去。但是囚在家中的日子愈长,愈难走出去,这个道理与长期吸毒无异。

致父母们

其实小助理在上学的时候,也曾有过一段走不出房门的日子,现在想来,当时我的父母和老师一定也都非常忧虑。当家中有一名“问题孩子”时,父母也许会愤怒、烦躁,也许会自卑、自责,在这里,小助理想邀请各位正面临各种问题磨难的父母静下心来,首先照顾好自己。其实孩子内心深处是希望父母过得幸福的,有些父母过得不好,他们的孩子潜意识中会不允许自己过得很快乐。

当我们静下心来,也许就能找到看待问题的不同视角,从而找到新的出路。祝愿每一个家庭都能从问题中找到成长的道路,成为幸福、和谐的家庭。

本文来自……

本文案例摘自戴仕梅老师著作《谁偷走了你的心——心理咨询师笔记》一书。

《谁偷走了你的心——心理咨询师笔记》囊括了厦门美丽心灵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戴仕梅从事心理咨询临床工作二十年来的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案例,以及她自己在心理咨询过程中的心灵感悟。内容涵盖两性情感、婚姻家庭、亲子教育、心灵成长等方面,用笔记素描的方式,对各类心理案例咨询过程进行直观呈现,其间还加入了戴仕梅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的自我论述与经验分享,这是一本开卷即开“心”之作。

购书请联系小助理:

手机:18950198303

电话:0592-5801161

作者简介:

戴仕梅

●厦门美丽心灵心理咨询中心创始人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高级企业EAP执行师

●高级婚姻家庭治疗师

●社会工作师

●福建省心理咨询与健康教育研究会副会长

●厦门市心理学会副理事长

二十年心理咨询临床工作,使戴老师拥有极为丰富的咨询经验,个案咨询超过10000个小时,团体辅导1000多个小时,心理讲座与培训500多场。组织策划和参与实施残障人士、未成年人、失独家庭、心理危机干预、婚姻家庭辅导、机关企事业职工心理关怀等20多个政府购买心理服务项目;参加过“5.12”汶川地震心理救援、厦门“6.7 BRT”事件心理危机干预、2020年抗疫心理救助等重大社会事件的心理救援工作。所做咨询案例和个人事迹被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

咨询预约:

手机:18950198303

电话:0592-5901161

All  Roads

Lead to Rome

来源 | 美丽心灵心理服务中心

(0)

相关推荐